学术投稿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曹洋

关键词:急诊, 危重患者, 抢救, 全程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果.结果 对照组抢救成功率75.0%,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5.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8.0±1.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1.2)分,护理满意率97.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结论 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硝普钠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左西孟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LVEF以及BNP水平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结果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以及BNP水平得到较大的改善,对比组间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较好,改善心肌收缩指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孙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超声在阑尾炎急症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探讨超声在阑尾炎急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所收治的80例经手术病理、治疗追踪证实的阑尾炎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及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在阑尾炎急症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26例,相应诊断符合率为89%;化脓性阑尾炎患者33例,相应诊断符合率为96%;坏疽性阑尾炎患者14例,相应诊断符合率为94%;阑尾周围脓肿并腹膜炎患者7例,相应诊断符合率为91%.结论 超声诊断在阑尾炎急症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其能及时对阑尾炎急症作出准确客观的诊断,从而有助于为临床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是阑尾急诊工作中极为可靠的检查手段,因而具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及其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在临床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内分泌系统慢性疾病,若无法对血糖进行长期良好控制,可引发酮症酸中毒、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以及低血糖性昏迷等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能够产生严重威胁,因此应采取有效预防护理措施规避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控制血糖,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刘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甲状腺亢进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探讨

    目的 总结甲状腺亢进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与相关护理探讨.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甲状腺亢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其中50例患者给予药物干预治疗(药物组),余下50例患者不作任何处理(空白组),总结两组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并进行护理探讨,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睡眠质量.结果 空白组患者因疾病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引发的睡眠障碍显著高于药物组(P<0.05),而两组在用药因素和个人因素引发的睡眠障碍上,则无明显区别(P>0.05),空白组患者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上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疾病、心理、环境变化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根据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任爱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59例,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31例治疗组为应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钠,28例对照组给予唑来膦酸钠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8周内疼痛缓解、体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31例患者中骨痛呈不同程度的缓解,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力改善例数(KPS评分)多余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钠对肺癌骨转移所致疼痛有良好的缓解作用,能够明确缓解患者骨痛,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作者:孙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延续护理对专家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索分析延续护理对专家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6月在我院心内科专家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门诊宣教、6个月的定期随访管理的基础上使用微信平台进行延续护理.对照组给予门诊宣教,6个月的定期随访,无微信平台进行的延续护理.结果 观察组MAQ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占77%,对照组中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占47%,二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6个月的以微信为平台进行的延续护理,可以有效地提升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从而提高这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这一护理模式值得探讨和推广.

    作者:杨金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4日至2017年7月4日于本院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为观察组,另一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为护理组,对比分两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观察组的20%.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给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体验,加快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手术室护理和术后护理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兰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肺结核肺叶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总结32例肺结核肺叶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方法 对32例肺结核肺叶切除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 32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早期肺不张2例,经有效咳嗽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后,肺扩张良好.其他患者均恢复较好.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患者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缩短2~4 d.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药房调剂质量控制方式及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中药房调剂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以及其对临床用药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的住院以及门诊患者的中药处方500张作为对照组,当时尚未实施调剂质量控制措施;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的住院以及门诊患者的中药处方500张作为观察组,已经实施调剂质量控制措施.比较两组各种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各种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中药房调剂质量控制的力度,能够有效地控制其处方的质量,从而确保处方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洪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在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研究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实行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我院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6例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护理过程中予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总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总有效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值均<0.0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岳殿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益气活血方配合拔罐法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体质量指数影响的观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配合拔罐法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体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辛伐他汀片,治疗组给予口服益气活血方配合拔罐治疗,疗程为12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及体质量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TC、LDL-C水平及BM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MI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LDL-C水平及BM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配合拔罐法能明显降低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体质量指数.

    作者:彭伟;白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对无痛人流的临床安全性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对无痛人流的临床安全性和效果分析观察.方法 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手术室接受无痛人流患者6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应用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试验组30例,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剂量、低血压、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及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及苏醒时间、丙泊酚总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降低丙泊酚用量,缩短手术及苏醒时间,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临床麻醉效果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思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针灸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及吞咽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针灸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及吞咽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8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34例患者行吞咽训练设作对照组,另外34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针灸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设作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吞咽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3.53% 对比,观察组有效率更为理想,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根据吞咽功能量表评分进行评价,治疗前,两组吞咽功能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后、4周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灸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及吞咽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春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激励护理在神经内科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激励护理在神经内科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1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激励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为(32±6)分,对照组患者的ADL评分为(33±5)分,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无统计学意义(t=0.9581,P=0.3422,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为(70±8)分,对照组患者的ADL评分为(63±10)分,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904,P=0.0001,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励护理在神经内科康复护理中能起到积极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自信心,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潇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90例,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前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前的疼痛程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干预后对照组的疼痛程度评分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干预措施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晚期肺癌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良好,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祝丹;康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案及护理作用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腹部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案和作用.方法 本研究抽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做腹部手术且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80例)当做分析对象,依据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40例.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甲组患者加用综合护理,对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的概率、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甲组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概率(5.0%)小于乙组(20.0%),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甲组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8.42±1.32)短于乙组(20.74±4.25)d,具有统计学意义(t=17.509,P=0.000).甲组对患者的总满意度(97.50%)高于乙组(80.0%),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13).结论 在腹部手术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中,综合护理可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概率,使患者胃肠功能快速恢复,并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应推广.

    作者:崔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优质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接收并治疗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SDS、SAS评分及6 min步行平均距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个小组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安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哮喘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全方位护理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全方位护理组则采用全方位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时的肺功能指标及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全方位护理组患者PaCO2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PaO2、FEV1、FEV1/FVC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全方位护理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全方位护理对哮喘的治疗有积极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董卫卫;孙晓燕;刘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药组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组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参麦冬汤口服,对比两组化疗不良反应、生存率等.结果 ①观察组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0例,总有效率40.0%,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5例,总有效率为14.2%(P<0.05);②观察组3个月、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恶心呕吐、肝肾损伤等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组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少,远期生存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曲美华;陈志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略将确诊的两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主要指标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在血压控制率、疾病认识和自我管理这3个重要指标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及时便利.有效持续的护理,对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有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