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娜
目的 针对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贫血患者,其中,地中海贫血55例,作为观察组A,缺铁性贫血55例作为观察组B.同时,选取同期5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血液检验.结果 观察组A、B的Hb、MCV、MCH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的RBC/MCV、RBC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B的RBC/MCV、RBC低于对照组,且RDW水平高于观察组A及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血液检验能够为贫血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支持,在贫血类型区分中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倪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温阳补肾针刺疗法对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温阳补肾针刺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及观察组的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50.14±2.25)分、(50.16±2.31)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26.64±2.28)、(26.71±2.31);经t检验,2组患者的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61.21±3.36)分、(79.34±3.69)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34.58±2.84)、(55.62±3.14);经t检验,观察组的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温阳补肾针刺疗法对脑卒中急性期后肢体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周尊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略将确诊的两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主要指标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在血压控制率、疾病认识和自我管理这3个重要指标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及时便利.有效持续的护理,对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有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低分子肝素配伍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本院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0例.甲组患者接受硝酸甘油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乙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配伍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心肺功能结果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乙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甲组更高,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乙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FEV1、SV在治疗后改善明显,与甲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配伍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效果确切.
作者:林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宫腔镜子宫中隔切开术治疗后,对不孕及流产患者生殖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子宫中隔患者144例.所有患者病史、症状、体征、超声检查符合子宫中隔诊断标准,并经宫腔镜检查确定诊断.经术前宫颈准备,在全身麻醉、腹腔镜监护下,行宫腔镜子宫中隔切开术治疗.结果 全部144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长20~40 min.不孕组患者术后妊娠率明显升高;流产组术后流产率明显降低.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开术可显著改善子宫中隔患者生殖预后.
作者:梁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分析其护理要点和护理效果.方法 采取自愿原则在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选取62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31例患者.在护理对照组患者时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护理观察组患者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对应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更佳,与参照组患者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发现差异比较显著,P值均<0.05,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可将其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淑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鞍钢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院院收治的160例疑似DVT患者(病例组)及122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的D-二聚体水平.同时以下肢静脉超声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二聚体检测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 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8204.59±52.25)μg/L、(534.41±45.34)μg/L,经t检验,病例组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160例疑似DVT患者中,经下肢超声诊断为阳性的142例,阴性18例;经D-二聚体诊断为阳性的142例,阴性的10例;D-二聚体诊断特异性为55.56%(10/18),敏感性为100.0%(142/142).结论 D-二聚体可作为临床DVT诊断的敏感指标,其敏感性较高,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永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电子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对患儿腋温测量的一致性,并比较新的体温计管理方法与传统体温计管理方法对护理人力成本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共测量107例次患儿,每日下午3时分别用水银体温计和电子体温计同时测量患儿左侧和右侧腋温,分别计算出新的体温计管理方法与传统体计管理方法每月的耗时.结果 在同时刻,电子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的测量数值无显著差异,新的体温计管理方法更节省人力成本.结论 在临床上,采用新的体温计管理方法对患儿进行体温测量,不仅体温安全、可行,数据可靠,而且还节省护理人力成本.
作者:柳淑兰;柳晓燕;王永灵;张基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合并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的16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65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81例)和观察组(n=84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尿潴留发生率及残余尿量.结果 观察组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 在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中施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析常见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的发生原因与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中药房发生的常见中药饮片调剂差错事件49例,针对调剂差错类型及差错发生原因进行总结记录,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本次研究中差错处方的具体类型主要集中在处方规格差错19例(38.8%)、处方剂量差错9例(18.4%)、处方品种差错6例(12.2%)、处方数量差错10例(20.4%)、处方内容差错5例(10.2%).同时常见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的发生原因主要集中在医护人员未能认真执行查对审核制度、未能依照标准流程进行调剂、工作知识掌握不牢、自身工作状态不佳以及查对审核制度存在固化现象等方面.结论 针对常见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的具体类型与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从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对降低中药饮片调剂差错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全艳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噬可参与甲状腺癌起始、发展、转归及耐药等多个过程.通过研究自噬通路与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可为自噬治疗甲状腺癌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本文就近年来自噬主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及相关调控基因在甲状腺癌临床及基础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普梦娴;柯亭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硝普钠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左西孟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LVEF以及BNP水平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结果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以及BNP水平得到较大的改善,对比组间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较好,改善心肌收缩指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孙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针对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调查及对策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的门诊处方共1012张,从2017年3月开始,我院门诊科将采用药物干预的方式,以此针对抗菌药物.结果 干预后所有不良反应的概率都是降低的趋势,且没有手术前用药大于24 h的情况出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结论 做到合理、安全使用抗生素能更好的为患者病情痊愈,所以必须加强对药物的管理与提升大众的药物使用意识.
作者:胡家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在科室的发展中科护士长有着重要的领导和促进作用,一个科室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护士长良好的管理,因此在科室和医院的发展中对于护士长的能力和素质均有着一定的要求,一个护士长只有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能,并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才可以有效的带动科室的发展,保证科室正常工作的进行.本文就新时期科护士长的职能定位和素质要求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作者:韩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在妇产科门诊中开展个体化、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个体化+人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5例,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价两组的妇产科门诊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3%),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相仿,其SAS评分[(58.81±7.64)分vs(59.34±7.49)分]、SDS评分[(60.22±6.95)分vs(59.86±7.01)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SAS评分[(40.01±4.25)分<(50.45±6.12)分]、SDS评分[(38.25±4.46)分<(50.81±5.6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特殊护理、服务态度以及健康教育的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个体化、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门诊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杨金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糖尿病在临床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内分泌系统慢性疾病,若无法对血糖进行长期良好控制,可引发酮症酸中毒、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以及低血糖性昏迷等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能够产生严重威胁,因此应采取有效预防护理措施规避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控制血糖,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刘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硝酸甘油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则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心功能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对照组更好,组间差异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王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消化内科采用分组护理制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94例消化内科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制度,观察组实施分组护理制度,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质量以及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文书书写合格率96.91%,比对照组的81.44% 高(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0%,比对照组的5.15% 低,(P<0.05);观察组院内感染率1.03%,比对照组的6.19% 低,(P<0.05);观察组护理合格率98.97%,比对照组的83.51% 高,(P<0.05);观察组往返病房次数与铃声呼叫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100%;比对照组的62.89% 高,(P<0.05).结论 消化内科采用分组护理制度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使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使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贾俊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讨超声在阑尾炎急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所收治的80例经手术病理、治疗追踪证实的阑尾炎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及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在阑尾炎急症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26例,相应诊断符合率为89%;化脓性阑尾炎患者33例,相应诊断符合率为96%;坏疽性阑尾炎患者14例,相应诊断符合率为94%;阑尾周围脓肿并腹膜炎患者7例,相应诊断符合率为91%.结论 超声诊断在阑尾炎急症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其能及时对阑尾炎急症作出准确客观的诊断,从而有助于为临床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是阑尾急诊工作中极为可靠的检查手段,因而具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癌症放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100例于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放疗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人性化护理,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评分.结果 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评分(34.96±5.53)分少于护理前(45.11±7.02)分,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8.031,P=0.000).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35.38±5.71)分少于护理前(46.25±7.14)分,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8.407,P=0.000).结论 在癌症放疗患者中,人性化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应推广使用.
作者:黄燕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