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新时期科护士长的职能定位和素质要求

韩玉霞

关键词:科护士长, 职能定位, 素质要求
摘要:在科室的发展中科护士长有着重要的领导和促进作用,一个科室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护士长良好的管理,因此在科室和医院的发展中对于护士长的能力和素质均有着一定的要求,一个护士长只有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能,并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才可以有效的带动科室的发展,保证科室正常工作的进行.本文就新时期科护士长的职能定位和素质要求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亢进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探讨

    目的 总结甲状腺亢进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与相关护理探讨.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甲状腺亢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其中50例患者给予药物干预治疗(药物组),余下50例患者不作任何处理(空白组),总结两组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并进行护理探讨,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睡眠质量.结果 空白组患者因疾病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引发的睡眠障碍显著高于药物组(P<0.05),而两组在用药因素和个人因素引发的睡眠障碍上,则无明显区别(P>0.05),空白组患者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上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疾病、心理、环境变化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根据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任爱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与护理要点

    目的 对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与护理要点加以阐述.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年龄42~76岁,男性58例,女性28例.临床症状及头颅CT或磁共振显示,满足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其中传统手术治疗组45例,微创治疗组41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值无统计学意义.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精准护理.结果 采取ADL分级法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评分.常规治疗组Ⅰ级2例,Ⅱ级9例,Ⅲ级10例,Ⅳ级13例,Ⅴ级11例,有效率46%.微创治疗组Ⅰ级3例,Ⅱ级10例,Ⅲ级11例,Ⅳ级8例,Ⅴ级9例,有效率59%.两组相比较,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因操作简单快速、创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治愈率高的优点,得到了医患双方的好评.合理优质的护理也是保证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

    作者:赵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调查及对策分析

    目的 针对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调查及对策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的门诊处方共1012张,从2017年3月开始,我院门诊科将采用药物干预的方式,以此针对抗菌药物.结果 干预后所有不良反应的概率都是降低的趋势,且没有手术前用药大于24 h的情况出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结论 做到合理、安全使用抗生素能更好的为患者病情痊愈,所以必须加强对药物的管理与提升大众的药物使用意识.

    作者:胡家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42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硝酸甘油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则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心功能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对照组更好,组间差异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王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苏醒期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 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74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经生理盐水维持)和观察组(37例,经小剂量右美托咪啶维持),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状况和不同时间段的镇静躁动和镇静评分.结果 ①经比较,呼吸恢复和睁眼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术后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对比,观察组在T2的Rik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T1和T2时间段的Rame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 在脊柱后路手术中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予以维持输注,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在苏醒期的躁动,降低苏醒期风险,缓解患者的痛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孟丹;孙俊;王伟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5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9例)和观察组(n=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心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SDS量表评分、SAS量表评分比较,统计结果无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量表评分、SA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 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合并尿潴留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合并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的16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65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81例)和观察组(n=84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尿潴留发生率及残余尿量.结果 观察组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 在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中施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益气活血方配合拔罐法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体质量指数影响的观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配合拔罐法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体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辛伐他汀片,治疗组给予口服益气活血方配合拔罐治疗,疗程为12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及体质量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TC、LDL-C水平及BM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MI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LDL-C水平及BM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配合拔罐法能明显降低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体质量指数.

    作者:彭伟;白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药组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组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参麦冬汤口服,对比两组化疗不良反应、生存率等.结果 ①观察组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0例,总有效率40.0%,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5例,总有效率为14.2%(P<0.05);②观察组3个月、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恶心呕吐、肝肾损伤等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组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少,远期生存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曲美华;陈志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4日至2017年7月4日于本院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为观察组,另一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为护理组,对比分两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观察组的20%.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给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体验,加快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手术室护理和术后护理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兰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程序化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8例在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2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程序化护理.相比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5.88%,且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优势显著(P<0.05).结论 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程序化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肖淑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综合护理的要点分析

    目的 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分析其护理要点和护理效果.方法 采取自愿原则在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选取62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31例患者.在护理对照组患者时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护理观察组患者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对应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更佳,与参照组患者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发现差异比较显著,P值均<0.05,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可将其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淑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延续护理对专家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索分析延续护理对专家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6月在我院心内科专家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门诊宣教、6个月的定期随访管理的基础上使用微信平台进行延续护理.对照组给予门诊宣教,6个月的定期随访,无微信平台进行的延续护理.结果 观察组MAQ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占77%,对照组中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占47%,二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6个月的以微信为平台进行的延续护理,可以有效地提升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从而提高这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这一护理模式值得探讨和推广.

    作者:杨金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药房调剂质量控制方式及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中药房调剂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以及其对临床用药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的住院以及门诊患者的中药处方500张作为对照组,当时尚未实施调剂质量控制措施;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的住院以及门诊患者的中药处方500张作为观察组,已经实施调剂质量控制措施.比较两组各种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各种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中药房调剂质量控制的力度,能够有效地控制其处方的质量,从而确保处方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洪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59例,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31例治疗组为应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钠,28例对照组给予唑来膦酸钠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8周内疼痛缓解、体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31例患者中骨痛呈不同程度的缓解,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力改善例数(KPS评分)多余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钠对肺癌骨转移所致疼痛有良好的缓解作用,能够明确缓解患者骨痛,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作者:孙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肺结核肺叶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总结32例肺结核肺叶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方法 对32例肺结核肺叶切除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 32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早期肺不张2例,经有效咳嗽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后,肺扩张良好.其他患者均恢复较好.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患者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缩短2~4 d.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癌症放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癌症放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100例于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放疗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人性化护理,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评分.结果 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评分(34.96±5.53)分少于护理前(45.11±7.02)分,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8.031,P=0.000).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35.38±5.71)分少于护理前(46.25±7.14)分,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8.407,P=0.000).结论 在癌症放疗患者中,人性化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应推广使用.

    作者:黄燕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个体化、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门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妇产科门诊中开展个体化、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个体化+人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5例,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价两组的妇产科门诊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3%),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相仿,其SAS评分[(58.81±7.64)分vs(59.34±7.49)分]、SDS评分[(60.22±6.95)分vs(59.86±7.01)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SAS评分[(40.01±4.25)分<(50.45±6.12)分]、SDS评分[(38.25±4.46)分<(50.81±5.6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特殊护理、服务态度以及健康教育的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个体化、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门诊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杨金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妊高征产妇临床效果的观察与体会

    目的 对护理干预后妊高征产妇的临床效果加以观察并分享体会.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经过定期产前检查和培训,并住院分娩的妊高征产妇30例(干预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未经过产前检查和培训,只住院分娩的妊高征产妇30例(对照组).两组产妇在年龄、孕龄方面差异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产前的健康培训,采取更科学合理的膳食、体位、自我监测方法.注重产妇的围生期护理.结果 干预组先兆子痫、子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细致周到的耐心来进行护理.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在疾病的治疗中,在保障围生期母婴安全方面,在健康知识的普及中,都起到了积极有利的作用.综上所述,面对妊高征,不仅仅需要专业的治疗,还需要规范细致地护理.这样才能在大程度上防止并发征的发生,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安全.

    作者:郭佳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消化内科实施分组护理制度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消化内科采用分组护理制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94例消化内科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制度,观察组实施分组护理制度,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质量以及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文书书写合格率96.91%,比对照组的81.44% 高(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0%,比对照组的5.15% 低,(P<0.05);观察组院内感染率1.03%,比对照组的6.19% 低,(P<0.05);观察组护理合格率98.97%,比对照组的83.51% 高,(P<0.05);观察组往返病房次数与铃声呼叫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100%;比对照组的62.89% 高,(P<0.05).结论 消化内科采用分组护理制度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使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使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贾俊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