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霞
目的 针对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调查及对策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的门诊处方共1012张,从2017年3月开始,我院门诊科将采用药物干预的方式,以此针对抗菌药物.结果 干预后所有不良反应的概率都是降低的趋势,且没有手术前用药大于24 h的情况出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结论 做到合理、安全使用抗生素能更好的为患者病情痊愈,所以必须加强对药物的管理与提升大众的药物使用意识.
作者:胡家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益心舒胶囊与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用于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04例(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将所有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52例为一组.其中对照组心绞痛患者—使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根据2组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分别为92.31%、5.77%,以上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 对于心绞痛患者应用益心舒胶囊+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治疗的效果佳.
作者:郑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实行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我院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6例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护理过程中予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总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总有效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值均<0.0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岳殿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哮喘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全方位护理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全方位护理组则采用全方位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时的肺功能指标及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全方位护理组患者PaCO2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PaO2、FEV1、FEV1/FVC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全方位护理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全方位护理对哮喘的治疗有积极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董卫卫;孙晓燕;刘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行为护理对脑梗死伴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60例脑梗死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至对照组(n=80例)和观察组(n=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穴位按摩联合行为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对照组及观察组的FAM评分比较,统计结果无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FA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梗死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实施穴位按摩联合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红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配合拔罐法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体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辛伐他汀片,治疗组给予口服益气活血方配合拔罐治疗,疗程为12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及体质量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TC、LDL-C水平及BM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MI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LDL-C水平及BM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配合拔罐法能明显降低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体质量指数.
作者:彭伟;白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电子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对患儿腋温测量的一致性,并比较新的体温计管理方法与传统体温计管理方法对护理人力成本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共测量107例次患儿,每日下午3时分别用水银体温计和电子体温计同时测量患儿左侧和右侧腋温,分别计算出新的体温计管理方法与传统体计管理方法每月的耗时.结果 在同时刻,电子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的测量数值无显著差异,新的体温计管理方法更节省人力成本.结论 在临床上,采用新的体温计管理方法对患儿进行体温测量,不仅体温安全、可行,数据可靠,而且还节省护理人力成本.
作者:柳淑兰;柳晓燕;王永灵;张基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腹部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案和作用.方法 本研究抽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做腹部手术且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80例)当做分析对象,依据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40例.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甲组患者加用综合护理,对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的概率、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甲组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概率(5.0%)小于乙组(20.0%),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甲组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8.42±1.32)短于乙组(20.74±4.25)d,具有统计学意义(t=17.509,P=0.000).甲组对患者的总满意度(97.50%)高于乙组(80.0%),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13).结论 在腹部手术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中,综合护理可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概率,使患者胃肠功能快速恢复,并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应推广.
作者:崔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消化内科采用分组护理制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94例消化内科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制度,观察组实施分组护理制度,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质量以及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文书书写合格率96.91%,比对照组的81.44% 高(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0%,比对照组的5.15% 低,(P<0.05);观察组院内感染率1.03%,比对照组的6.19% 低,(P<0.05);观察组护理合格率98.97%,比对照组的83.51% 高,(P<0.05);观察组往返病房次数与铃声呼叫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100%;比对照组的62.89% 高,(P<0.05).结论 消化内科采用分组护理制度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使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使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贾俊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合并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的16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65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81例)和观察组(n=84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尿潴留发生率及残余尿量.结果 观察组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 在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中施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糖尿病在临床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内分泌系统慢性疾病,若无法对血糖进行长期良好控制,可引发酮症酸中毒、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以及低血糖性昏迷等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能够产生严重威胁,因此应采取有效预防护理措施规避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控制血糖,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刘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宫腔镜子宫中隔切开术治疗后,对不孕及流产患者生殖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子宫中隔患者144例.所有患者病史、症状、体征、超声检查符合子宫中隔诊断标准,并经宫腔镜检查确定诊断.经术前宫颈准备,在全身麻醉、腹腔镜监护下,行宫腔镜子宫中隔切开术治疗.结果 全部144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长20~40 min.不孕组患者术后妊娠率明显升高;流产组术后流产率明显降低.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开术可显著改善子宫中隔患者生殖预后.
作者:梁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在妇产科门诊中开展个体化、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个体化+人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5例,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价两组的妇产科门诊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3%),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相仿,其SAS评分[(58.81±7.64)分vs(59.34±7.49)分]、SDS评分[(60.22±6.95)分vs(59.86±7.01)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SAS评分[(40.01±4.25)分<(50.45±6.12)分]、SDS评分[(38.25±4.46)分<(50.81±5.6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特殊护理、服务态度以及健康教育的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个体化、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门诊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杨金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苏醒期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 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74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经生理盐水维持)和观察组(37例,经小剂量右美托咪啶维持),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状况和不同时间段的镇静躁动和镇静评分.结果 ①经比较,呼吸恢复和睁眼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术后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对比,观察组在T2的Rik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T1和T2时间段的Rame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 在脊柱后路手术中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予以维持输注,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在苏醒期的躁动,降低苏醒期风险,缓解患者的痛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孟丹;孙俊;王伟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硝普钠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左西孟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LVEF以及BNP水平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结果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以及BNP水平得到较大的改善,对比组间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较好,改善心肌收缩指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孙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药组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参麦冬汤口服,对比两组化疗不良反应、生存率等.结果 ①观察组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0例,总有效率40.0%,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5例,总有效率为14.2%(P<0.05);②观察组3个月、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恶心呕吐、肝肾损伤等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组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少,远期生存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曲美华;陈志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对颈动脉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实施彩超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脑血栓形成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研究A1组,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60例作为A2组,将非心脑血管病患者80例作为A3组;临床均选择实施颈动脉超声检测,针对三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实施检测,对于部分患者临床实施MRA检查.结果 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疾病出现概率方面,A1组以及A2组高于A3组患者极为明显(P<0.05).结论 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在实施临床检测的过程中,颈部血管彩超表现出一定的检测价值,其针对疾病的预测可以提供有力依据,从而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治疗方案的成功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于海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鞍钢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院院收治的160例疑似DVT患者(病例组)及122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的D-二聚体水平.同时以下肢静脉超声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二聚体检测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 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8204.59±52.25)μg/L、(534.41±45.34)μg/L,经t检验,病例组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160例疑似DVT患者中,经下肢超声诊断为阳性的142例,阴性18例;经D-二聚体诊断为阳性的142例,阴性的10例;D-二聚体诊断特异性为55.56%(10/18),敏感性为100.0%(142/142).结论 D-二聚体可作为临床DVT诊断的敏感指标,其敏感性较高,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永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针对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贫血患者,其中,地中海贫血55例,作为观察组A,缺铁性贫血55例作为观察组B.同时,选取同期5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血液检验.结果 观察组A、B的Hb、MCV、MCH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的RBC/MCV、RBC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B的RBC/MCV、RBC低于对照组,且RDW水平高于观察组A及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血液检验能够为贫血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支持,在贫血类型区分中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倪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对无痛人流的临床安全性和效果分析观察.方法 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手术室接受无痛人流患者6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应用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试验组30例,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剂量、低血压、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及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及苏醒时间、丙泊酚总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降低丙泊酚用量,缩短手术及苏醒时间,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临床麻醉效果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思佳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