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子体温计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管理

柳淑兰;柳晓燕;王永灵;张基梅

关键词:电子体温计, 水银体温计, 儿科, 应用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电子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对患儿腋温测量的一致性,并比较新的体温计管理方法与传统体温计管理方法对护理人力成本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共测量107例次患儿,每日下午3时分别用水银体温计和电子体温计同时测量患儿左侧和右侧腋温,分别计算出新的体温计管理方法与传统体计管理方法每月的耗时.结果 在同时刻,电子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的测量数值无显著差异,新的体温计管理方法更节省人力成本.结论 在临床上,采用新的体温计管理方法对患儿进行体温测量,不仅体温安全、可行,数据可靠,而且还节省护理人力成本.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5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9例)和观察组(n=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心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SDS量表评分、SAS量表评分比较,统计结果无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量表评分、SA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 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常见中药饮片调剂的差错与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常见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的发生原因与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中药房发生的常见中药饮片调剂差错事件49例,针对调剂差错类型及差错发生原因进行总结记录,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本次研究中差错处方的具体类型主要集中在处方规格差错19例(38.8%)、处方剂量差错9例(18.4%)、处方品种差错6例(12.2%)、处方数量差错10例(20.4%)、处方内容差错5例(10.2%).同时常见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的发生原因主要集中在医护人员未能认真执行查对审核制度、未能依照标准流程进行调剂、工作知识掌握不牢、自身工作状态不佳以及查对审核制度存在固化现象等方面.结论 针对常见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的具体类型与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从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对降低中药饮片调剂差错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全艳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讨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重点了解药物服务项目中展开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价值.方法 筛选77例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药事管理前)进入本人民医院的患者,设作Ⅰ组;选取81例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药事管理后)进入本人民医院的患者,设作Ⅱ组,给予两组用药情况、药物服务满意度等展开比较.结果 77例Ⅰ组对药物服务满意度50.65%(39/77),81例Ⅱ组是85.19%(69/81),(P<0.05);两组病例药物中毒现象以及药物过敏现象的发生率比对,(P<0.05).结论 药物服务项目中,通过展开医院药事管理工作,有助于提升服务质量.

    作者:呼明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节段性自体血管移植在动静脉造瘘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在动静脉造瘘术的进行过程中,节段性自体血管移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所收治的肾功能衰竭患者30例,行大隐静脉移植术治疗,进行前壁的动静脉造瘘术,在30例患者中,18例男性,12例女性,20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例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术后情况进行分析记录.结果 手术完成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至少1年的随访,行动静脉瘘管后,所有患者均成功,且可以按时行血液透析,未出现假性动脉瘤的情况.结论 行自体血管移植,可以优化手术流程,且价格低廉,适合当今临床发展情况,这对于临床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作者:辛明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4月至2017年10月选择390份血液标本作为实验对象,经血培养仪培养后发现157份阳性血液样本,均应用直接药敏试验法与常规药敏试验法进行细菌鉴定,比较两种方法的细菌鉴定结果以及药敏结果符合率.结果 ①在细菌鉴定方面,直接法鉴定出革兰阳性(G+)球菌28株、革兰阴性(G-)杆菌106株,常规法鉴定出G+球菌36株、G-杆菌121株.两种方法细菌鉴定总符合率达到85.35%,其中G+球菌鉴定符合率77.78%、G-杆菌符合率87.60%.②两种方法对G+球菌、G-杆菌的敏感、中度敏感、耐药结果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③直接法检验结果报告所需时间为(9.97±2.69)h,明显短于常规法(71.52±9.01)h.结论 直接药物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应用效果相似,但直接药敏试验能够缩短检测时间,快速明确病原菌与药敏结果,利于临床早期用药治疗,减少盲目治疗.

    作者:薄艳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穴位按摩联合行为护理对脑梗死伴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行为护理对脑梗死伴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60例脑梗死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至对照组(n=80例)和观察组(n=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穴位按摩联合行为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对照组及观察组的FAM评分比较,统计结果无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FA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梗死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实施穴位按摩联合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红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360例有不良孕产史及不育不孕患者的外周血染色体分析

    目的 探究不良孕史和不育不孕患者周围染色体的关系.方法 对进入我院治疗的360例不孕不育以及不良孕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将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制片和G显带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 异常核型检出17例,多态性11例,4例平衡易位,嵌合体2例.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的流产、畸胎、不孕、不育以及死胎和染色体异常有关,多于不良孕产史的夫妇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是极其必要的,进行产前诊断,避免出现染色体病患儿出现,提高整体人口素质.

    作者:刘彦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6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将6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加以分享.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入院的孕产妇5830例,其中发生胎盘早剥患者为60例,占1.03%.患者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27±10.2)岁,孕周<32周5例,32周≤孕周<36周22例,36周≤孕周<42周33例.初产妇41例,经产妇19例.采取纠正休克、及时终止妊娠、预防产后出血、预防肾功能衰竭的原则.从密切的病情观察、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加强生命体征和胎心监护、及时心理疏导、指导患者体位、预防术后并发症等几个方面进行优质护理.结果 本组60例患者,经剖宫产终止妊娠52例,顺产8例,产后大失血5例,子宫卒中行子宫切除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9例,经抢救复苏,无新生儿死亡病例;死胎1例.经积极的治疗与护理,产妇及新生儿无术后并发症出现,均痊愈出院.结论 胎盘早剥一旦出现,病情凶险,严重威胁母婴的健康,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优质恰当的护理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疾病给患者造成的身心痛苦,而且能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和新生儿的安全性与治疗效果,同时也降低了各种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此套护理方案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杜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化痰逐瘀汤应用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化痰逐瘀汤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7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7例.应用常规西医治疗为对照组,另结合使用化痰逐瘀汤治疗的37例作为治疗组,比较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持续时间下降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分析结果均显示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化痰逐瘀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王福大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例)和观察组(n=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精神科护理基础上施以系统化护理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量表)评价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量表)评价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情况.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PSP评分相比,统计结果均无差异,均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S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施以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调查及对策分析

    目的 针对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调查及对策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的门诊处方共1012张,从2017年3月开始,我院门诊科将采用药物干预的方式,以此针对抗菌药物.结果 干预后所有不良反应的概率都是降低的趋势,且没有手术前用药大于24 h的情况出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结论 做到合理、安全使用抗生素能更好的为患者病情痊愈,所以必须加强对药物的管理与提升大众的药物使用意识.

    作者:胡家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优质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接收并治疗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SDS、SAS评分及6 min步行平均距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个小组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安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消化内科实施分组护理制度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消化内科采用分组护理制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94例消化内科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制度,观察组实施分组护理制度,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质量以及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文书书写合格率96.91%,比对照组的81.44% 高(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0%,比对照组的5.15% 低,(P<0.05);观察组院内感染率1.03%,比对照组的6.19% 低,(P<0.05);观察组护理合格率98.97%,比对照组的83.51% 高,(P<0.05);观察组往返病房次数与铃声呼叫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100%;比对照组的62.89% 高,(P<0.05).结论 消化内科采用分组护理制度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使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使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贾俊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超声在阑尾炎急症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探讨超声在阑尾炎急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所收治的80例经手术病理、治疗追踪证实的阑尾炎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及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在阑尾炎急症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26例,相应诊断符合率为89%;化脓性阑尾炎患者33例,相应诊断符合率为96%;坏疽性阑尾炎患者14例,相应诊断符合率为94%;阑尾周围脓肿并腹膜炎患者7例,相应诊断符合率为91%.结论 超声诊断在阑尾炎急症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其能及时对阑尾炎急症作出准确客观的诊断,从而有助于为临床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是阑尾急诊工作中极为可靠的检查手段,因而具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哮喘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全方位护理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全方位护理组则采用全方位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时的肺功能指标及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全方位护理组患者PaCO2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PaO2、FEV1、FEV1/FVC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全方位护理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全方位护理对哮喘的治疗有积极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董卫卫;孙晓燕;刘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合并尿潴留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合并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的16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65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81例)和观察组(n=84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尿潴留发生率及残余尿量.结果 观察组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 在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中施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34例内科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n=67)和观察组(n=67).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和干预前比较,观察组和常规组生存质量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常规组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春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小儿速泻停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速泻停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12例,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速泻停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发热时间、呕吐时间、腹泻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发热时间、呕吐时间及腹泻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发热时间、呕吐时间及腹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53/56)较对照组80.4%(45/56)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实施小儿速泻停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邹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电子体温计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管理

    目的 探讨电子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对患儿腋温测量的一致性,并比较新的体温计管理方法与传统体温计管理方法对护理人力成本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共测量107例次患儿,每日下午3时分别用水银体温计和电子体温计同时测量患儿左侧和右侧腋温,分别计算出新的体温计管理方法与传统体计管理方法每月的耗时.结果 在同时刻,电子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的测量数值无显著差异,新的体温计管理方法更节省人力成本.结论 在临床上,采用新的体温计管理方法对患儿进行体温测量,不仅体温安全、可行,数据可靠,而且还节省护理人力成本.

    作者:柳淑兰;柳晓燕;王永灵;张基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苏醒期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 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74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经生理盐水维持)和观察组(37例,经小剂量右美托咪啶维持),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状况和不同时间段的镇静躁动和镇静评分.结果 ①经比较,呼吸恢复和睁眼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术后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对比,观察组在T2的Rik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T1和T2时间段的Rame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 在脊柱后路手术中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予以维持输注,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在苏醒期的躁动,降低苏醒期风险,缓解患者的痛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孟丹;孙俊;王伟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