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生临床实习带教的实践与体会

李家凤;贾本君

关键词:临床护生, 带教, 领会
摘要: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要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必须做好临床带教工作的角色转换:对于缺少实际操作经验的在读学生而言,临床实践是非常好的锻炼机会,这也是成为护士的必经之路,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综合能力的重的重要环节,护生实践是对平时专业学习的补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的理解和操作技术的掌握.护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不断的通过临床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从指导老师的角度来说,除了要授予学生优质的专业知识,还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平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护士极为重要在带教实习中探索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实践和体会总结如下.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护生临床实习带教的实践与体会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要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必须做好临床带教工作的角色转换:对于缺少实际操作经验的在读学生而言,临床实践是非常好的锻炼机会,这也是成为护士的必经之路,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综合能力的重的重要环节,护生实践是对平时专业学习的补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的理解和操作技术的掌握.护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不断的通过临床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从指导老师的角度来说,除了要授予学生优质的专业知识,还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平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护士极为重要在带教实习中探索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实践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家凤;贾本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50例妊高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50例妊高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体会加以阐述.方法 选取沈阳市妇婴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妊高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29.6±11.3)岁,妊娠24~36周.入院时血压140~180/90~120 mmHg,尿蛋白阳性,尿糖阳性.空腹血糖8.5~10.5 mmol/L,餐后2h血糖12.5~15.8 mmol/L.对患者给予镇静、解痉治疗,保证患者充分休息.平稳降压、利尿,密切监测孕妇及胎儿情况.尽量将患者血糖、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或接近正常范围,选择恰当分娩方式,适时终止妊娠.结果 患者住院天数8~23 d,平均(13.2±5.6)d,自然顺产16例,剖宫产8例.全部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出现.结论 孕产妇的疾病近年来呈复杂化趋势,尤其是妊高征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这对产科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尽力确保孕产妇及胎儿的健康.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具备扎实的护理学知识,同时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能够第一时间为医师提供信息.同时,对于疾病的预防与保健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宣传教育必不可少.

    作者:杜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阿奇霉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气道内白细胞介素及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目的 观察苏黄止咳胶囊联合阿奇霉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气道内白细胞介素及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76例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无效CV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大剂量信必可都保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信必可都保治疗,同时应用苏黄止咳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变化,同时检测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白细胞介素-8 (IL-8)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咳嗽症状积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IL-8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小剂量吸入信必可都保治疗基础上,采用苏黄止咳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CVA患者可更好地缓解患者的咳嗽症状,显著降低气道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IL-8水平,从而改善气道炎症.

    作者:朱怀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患者2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给予中医治疗的109例患者作为中医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的109例患者作为常规治疗组,中医治疗组患者给予中医治疗,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结果 中医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后发生各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等情况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运用中医治疗方案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提供治疗服务,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质量,降低各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促进了患者的更好治疗和病情恢复,值得予以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刘立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呼吸系统整合课程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呼吸系统整合课程教学中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应用.方法 2012级临床医学专科教改班中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2013级教改班同时还在呼吸系统整合课程中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进行教学,并进行教学效果分析.结果 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后学生理论测试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的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教学(分别P< 0.05,P<0.01).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结论 呼吸系统整合课程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教学对培养学生能力而言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作者:罗彬;周源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评定

    目的 研究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优质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就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评分、健康生活习惯评分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优质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 0.05.优质组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评分、健康生活习惯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提升治疗依从性,自觉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屈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两项评分都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服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具有可比性.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高临床疗效,对减少医护纠纷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卫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血流动力学有创监测方法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危重症患者多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情况,需要实时监测评估整个机体状态,掌握内环境及血流动力学情况,才能恰当治疗,并评估效果.血流动力学监测是重症监护病房中必不可少的监测、诊治手段.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包括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及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目前血流动力学的有创监测手段仍处于不可替代位置,本文就临床应用的血流动力学有创监测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侯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疼痛管理路径应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带状疤疹后神经痛应用疼痛管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择取对象为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4例带状疤疹后神经痛患者,将其平均分成37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入院后采用相同药物治疗,在该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应用疼痛管理路径实施护理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管理护理后NRS评分(数字评价量表)、疼痛控制满意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NR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低,疼痛控制满意度评分更高,且平均住院天数明显要短,二者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疼痛管理路径应用于带状疤疹后神经痛,可有效缓解疼痛,预防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孟繁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综述

    股骨颈骨折占成人骨折3.6%,为囊内骨折,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多为低能量损伤;青年人股骨颈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常有合并伤.股骨颈应用解剖颈干角110°~140°,平均125°,髋关节内收过大可脱位;前倾角约12°,过大外旋可前脱位.股骨颈的骨小梁组分压力骨小梁(垂直骨小梁)和张力骨小梁(水平骨小梁).压力骨小梁,主要压力骨小梁和次要压力骨小梁垂直向上发散至股骨颈的上面和股骨头的皮质.张力骨小梁,主要张力骨小梁弯向上内的弓形曲线与压力骨小梁直角相交;次要张力骨小梁居于大转子内部与大转子表面平行.股骨颈和股骨头的血液供应组成[1]:股骨颈基底部的囊外动脉环、股骨颈表面动脉环的颈升支、圆韧带动脉.这些血管主要来自旋股内、外侧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在股骨基底部吻合成囊外动脉环,由此发出供应股骨颈和关节囊的上行分支.前方分支穿入关节囊前面,后方分支穿过关节囊的轮匝纤维,在近关节面滑膜折返处进入股骨颈.在股骨头关节面和股骨颈交界处形成关节内滑膜下动脉环.在关节囊内分为前、后、内、外四组支持带动脉[2],其中外侧组为股骨颈及股骨头提供大部分血供,其起源于旋股内侧动脉的深支,供应股骨头的主要负重区域,这些旋股内侧动脉深支的终末分支穿入股骨头,达后上部距关节表面2~4 mm处(避免后上象限置钉).股骨颈骨折后关节囊的扭曲、折叠可以使血管扭曲、变形,甚至闭塞从而使股骨头血供中断,尽早解剖复位可以使血运大限度恢复,减少缺血时间,减少血栓形成.髋关节囊内的股骨颈骨折,由于骨折修复过程中没有骨膜参与,骨折处只靠内膜成骨修复,所以股骨颈骨折愈合时间长,因此更加需要良好的复位,加压固定.移位型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区域的血管再生主要通过其他血管化生来实现[3].

    作者:王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联合护理查房对精神病合并躯体疾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联合护理查房在精神病合并躯体疾病患者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在精神病合并躯体疾病患者中遇到护理问题时,先向护理部提出申请,并邀请所涉及的科室具有高级职称的护士和护士长,对患者进行护理查房.结果 实施联合护理查房后的护理质量评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且实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精神病合并躯体疾病患者中应用联合护理,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以及专业知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颜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为了达到充分利用现有消毒供应中心资源、保证手术室空气清洁度的目的,我院将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工作纳入到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对集中式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基础器械交接问题、显微器械使用与处理问题等,并随之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不仅要加强岗位培训力度,同时还要不断规范特殊器械的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等,终达到完善手术器械纳入到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的目的.

    作者:陈美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灾后受伤人员及医务人员心理抚慰的必要性研究

    目的 调查灾后受伤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灾后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状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2名灾后受伤人员、102名参与救援的医护人员及102名同期未参与救援的医务人员进行一般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灾后受伤人员、参与救援的医务人员的SCL-90得分较高.灾后接受过心理干预的受伤人员及医务人员的SCL-90的得分低于未接受心理干预的受伤人员和医务人员(P<0.05).结论 灾后及时的心理干预可以提高重大自然灾害后受伤人员及参与救援的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王冰冰;李爱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在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预防中予以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的样本病例为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52例,以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为样本选取时段,以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予以护理干预的26例患者为实验组,而予以常规护理的26例患者为对照组,护理后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 相比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84%)明显较低,而护理满意度(96.15%)明显较高,2组比对数据差异均P< 0.05,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 在下肢骨折术后予以护理干预具有理想的护理效果,可对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孔香红;王丹;隋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研究

    目的 讨论护理干预理念运用在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对于控制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积极作用.方法 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40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任选其中20例给予结合普通模式护理,为对照组,而另外20例患者则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为观察组.结果 两组患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占优(P<0.05).结论 干预理念作用在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同时,随着护理质量的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有相应的提高,促进和谐护惠关系的建立.方法经验证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作者:陈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微信公众号在PICU出院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微信公众号在出院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5年3~8月在院惠儿家庭成员共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6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宣教,实验组则在传统健康宣教的基础上提供微信公众号延续小组的健康教育延续护理,据此比较患儿出院后3个月2组家庭满意度及儿科健康知识的知晓度.结果 实验组在应用微信公众号3个月后,家庭成员对健康知识知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家庭成员平均满意度(98.9%)高于对照组(92.2%).结论 采用微信公众号对出院惠儿进行延续健康教育护理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患儿家属疾病知晓度和满意度.

    作者:李蕾;陈爱中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加减逐瘀止血汤治疗放环后月经失调45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加减逐瘀止血汤治疗放环后月经失调45例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放环后月经失调患者共45例,采用加减逐瘀止血汤进行治疗,观察45例惠者治疗后经期、月经周期、经量等指标.结果:对45例放环后月经失调患者采用加减逐瘀止血汤治疗,治疗后疗效情况为:显效19例、有效24例、无效2例.其中,无效的患者中,1例患者选择取环,总有效率为95.56%.结论 采用加减逐瘀止血汤治疗放环后月经失调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疗效,同时还可以补肾化瘀,固经止血,临床安全性高,可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作者:彭存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结、直肠癌患者粪便检验及血清CEA、CA199、CA242、CA724、TPA等5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变化意义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粪便检验及血清CEA、CA199、CA242、CA724、TPA等5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变化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诊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组,选取120例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取化学发光法、ELISA法、粪便隐血试验等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和粪,并观察100例手术后两年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五项水平以及隐血试验结果.结果 研究组血清五项数值均比对照组显著高,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直肠癌患者手术2年后复发患者肿瘤标志物血清五项含量比未复发的显著高,且粪便检验也有较显著异常.结论 联合粪便检验及血清CEA、CA199、CA242、CA724、TPA等5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很有意义,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张乃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浅谈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药品效期管理

    药品效期对于发挥药品实际功效以及患者用药疗效有着直接影响.深入分析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点药品效期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药师队伍建设专业化水平;完善规章制度,提高药品效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加强药品储存管理,保证效期内药品质量等对策和建议.

    作者:翟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1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n=90例)和观察组(n=90例),对照组90例采取常规肾内科护理,观察组90例在肾内科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遵医嘱服药、合理控制饮食、按时血液透析等方面的遵医行为.结果 对照组及观察组遵医嘱服药依从率分别为46.67% (42/90)、93.33% (84/90);合理控制饮食依从率分别为62.22% (56/90)、95.56% (86/90);按时血液透析依从率分别为42.22% (38/90)、73.33% (66/90);经x2检验,观察组患者在遵医嘱服药、合理控制饮食、按时血液透析等方面的遵医行为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有P< 0.05.结论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春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