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腹部手术后胃瘫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

赵振海

关键词:腹部手术, 胃瘫, 中西医结合
摘要:目的 研究腹部手术后胃瘫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4例腹部手术后病发胃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 观察组胃功能恢复时间为(15.85±3.16)d;对照组胃功能恢复时间为(24.34±2.19)d.两组在治疗后各项指标情况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87.23%,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显效率为74.47%,总有效率为80.85%.两组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腹部手术后胃瘫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胃瘫临床各项指标情况,改善胃瘫症状,减少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多波长光纤耦合激光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多波长光纤耦合激光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并探讨治疗作用,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内一科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号简单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多波长光纤耦合激光治疗机照射胸部治疗,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愈22例,好转8例,无效0例,住院时间(8.9±2.51)d,治愈率为73.33%;治疗组治愈27例,好转3例,无效0例,住院时间(6.00±1.42)d,治愈率为90.00%.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90.00%)较对照组治愈率(73.33%),明显效果(P<0.05);治疗组的住院天数(6.00±1.42)明显较对照组住院天数(8.9±2.51)少,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多波长光纤耦合激光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显著,有控制感染,促进炎症吸收,缓解症状,缩短病程,防止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住院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丘美芳;叶梦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无创呼吸机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COPD合并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n=60)、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将2组患者接受后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对COPD合并左心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得到更加理想地改善.

    作者:魏信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肋骨骨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老年肋骨骨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相关情况.方法 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骨科接受诊治的老年肋骨骨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综合的护理,并且做好氧疗和疼痛控制,胸腔的闭式引流护理工作.结果 所有患者在综合护理和治疗后患者均康复出院,患者的住院时长在8~26 d,平均为16.2 d.结论 在老年肋骨骨折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机体恢复,对患者的治疗预后非常有利,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灵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价值.方法 选择13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精神疾病康复量表(IPROS)评价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SDSS评分和IPROS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进行细致而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社会能力,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一次性根管充填对隐裂牙伴牙髓炎的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一次性根管充填对隐裂牙伴牙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中随机抽取87例,在对患者进行分组时根据其治疗方法,其中经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经分次根管充填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反应对比,P>0.05;随访1年,观察组成功率97.8%高于对照组成功率83.3%,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具有显著效果,可减轻患者疼痛,临床价值高.

    作者:李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来我院就诊的176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数据,以此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常规健康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健康教育,分析比较两组成员的健康状况.结果 研究组成员在舒张压和收缩压上均比观察组有所好转,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郑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2012年我院收治的174例结核病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是否接种卡介苗分为参照组(n=65,未接种卡介苗)和观察组(n=109,接种卡介苗),比较两组一般类型结核病发病率、严重类型结核病发病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参照组一般类型结核发病率36.92%、严重类型结核发病率63.08%、并发症23.21%与观察组一般类型结核发病率58.72%、严重类型结核发病率41.28%、并发症66.06%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种卡介苗对预防结核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广.

    作者:鲁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病灶清除后打压植骨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早期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患者病灶清除后使用打压植骨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近两年骨科收治的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清除病灶后打压植骨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的切口Ⅰ期愈合,无1例患者发生明显的感染以及不良并发症;对3例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5例患者的关节疼痛感得到有效的缓解,股骨头的生存率为92.11%,相对于治疗前来说,随访末期患者Hrris评分明显增高,X线片评分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在清除病灶后使用打压植骨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治疗可有效改善髋关节的功能,缓解患者疼痛,可供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齐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 通过分析临床案例,探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之间我院骨外科收治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正常护理治疗,观察组除了正常的护理治疗之外加强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人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服务态度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满意度指标都高于对照组相关指标,其指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人性化护理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在骨外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股总静脉带戒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对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行股总静脉带戒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进行分享.方法 选取我院血管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股总静脉戴戒术手术患者320例,曲张部位采用高位结扎并点式剥脱病变血管,经卵圆窝入口处游离并显露股总静脉,剪取相应大小涤纶片包绕,6-0 prolene线连续缝合并固定.采取优质围手术期护理,注重术前访视,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训练和健康干预的护理措施.结果 对本研究的320例患者术后随访24个月,有效随访295例,随访率>92%.所有患者症状好转或治愈.通过护理人员对此类人群的健康干预,受试对象的3年内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为7%,较此类人群的平均发病率16%下降56.2%,P<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股总静脉带戒手术可以有效解决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症状,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得到了医患双方的肯定.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可靠手段.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研究所收集病例的分析,采取了此护理方法的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均有提高,获得了医患的好评,值得借鉴与推广.

    作者:金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循环科中应用的护理方法

    目的 研究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循环科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循环科收治的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80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笔者的长期工作经验总结分析置留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结果 本研究所选取的8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在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共发生脱管2例、导管堵塞1例,静脉炎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结论 静脉留置针的合理应用可有效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同时可避免静脉的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关舒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CT增强使用高压注射器过程中的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目的 研究探讨CT增强使用高压注射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与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7146例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CT增强扫描患者的情况,分析高压注射过程中实行CT增强扫描中出现的风险以及防范风险措施.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次成功注射的有6642例,第二次成功注射的有324例,第三次成功注射的有180例.研究分析高压注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是活塞偏歪、对比剂反向喷出针管、患者依从性较差、对比剂外溢以及针管阻塞等.结论 针对CT增强使用高压注射器的患者,在实行操作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有助于提高CT增强扫描的成功率,继而获得高质量的CT增强图像,提高疾病诊断质量与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反复检查所产生的痛苦.

    作者:张宏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七氟烷吸入诱导应用于心脏手术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七氟烷吸入诱导应用于心脏手术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08需接受心脏手术的患儿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差异,将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小组54例.对照组的患儿采取常规形式进行麻醉,研究组则使用七氟烷吸入诱导对患儿进行麻醉.对两小组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在红细胞比容上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儿pH值、PaO2、PaCO2、BE以及乳酸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数据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对照组6例患儿(11.11%)在插管时出现了轻微的呛咳现象与体动;研究组则无1例患儿出现明显的体动.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本文采用七氟烷吸入诱导应用于心脏手术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该麻醉方式方便简单,安全性高,其麻醉效果明显优于一般的麻醉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王双琴;许毓光;谭贤辉;郭文龙;付冬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牛黄利咽丸治疗喉痹肺胃实热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牛黄利咽丸治疗喉痹肺胃实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104例喉痹肺胃实热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2例患者口服蒲地蓝消炎片治疗,研究组52例患者含服牛黄利咽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48/5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85%(41/52),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2天、第5天研究组症状体征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咽痛及咽黏膜充血红肿症状体征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异性显著(P<0.05).结论 牛黄利咽丸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及应用.

    作者:孙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社区护理整体效应中护士长的中心地位探究

    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是基于现代护理观上的一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一种模式,是具有一定框架性的以人为本的护理流程,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而提供的一套全面的护理模式.随着护理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作为医院基层管理者的护士长在护理工作当中担当着多重角色,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操作能力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的质量,本文从护士长在整理护理中所处的地位进行分析,探讨新时期护士长如何充当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工作.

    作者:胡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的方法 、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对收治的12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单纯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应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不良反应少,可有效的提高其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施行意义评估与分析

    目的 评估与分析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施行意义.方法 抽选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40例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4年11月至2016年2月期间,通过信封式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上述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发热消失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消失时间及水疱结痂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其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实施.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分析腹部手术后胃瘫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腹部手术后胃瘫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4例腹部手术后病发胃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 观察组胃功能恢复时间为(15.85±3.16)d;对照组胃功能恢复时间为(24.34±2.19)d.两组在治疗后各项指标情况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87.23%,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显效率为74.47%,总有效率为80.85%.两组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腹部手术后胃瘫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胃瘫临床各项指标情况,改善胃瘫症状,减少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振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膝关节镜手术中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膝关节镜手术中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将在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200例需要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脊椎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数为6,占6%,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数为15,占1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比较上均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 采用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对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均十分显著,患者满意度提高,其中局部麻醉的术后不良反应较少,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值得用于临床借鉴.

    作者:赵媛媛;吴军;高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索米索前列醇预防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妊娠高血压患者145例分为观察组(73例)及对照组(72例),对照组应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米索前列醇.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血发生率2.7%.对照组患者出血发生率(11.1%),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产后2 h、4 h的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分娩前血压指标相较无差异(P>0.05),同时其分娩后血压指标相较分娩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在预防妊娠高血压患者产后出血的过程中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