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冠心病PCI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征与药物治疗

王旭东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 糖代谢异常, 代谢异常
摘要:目的 分析并探讨冠心病PCI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24例冠心病PCI(介入治疗)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冠心病介入治疗合并糖代谢的临床特征,并为患者口服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予以治疗.结果 本研究组患者中存在120例患者合并代谢异常情况,占96.77%,通过治疗,患者的症状出现明显的好转,相关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多为合并代谢异常的患者,为患者给药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体会

    目的 对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分两组,对照组单独使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兹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血块及水肿吸收情况;用药后24 h的尿量和尿比重.结果 实施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比之前有所好转.观察组平均尿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多;用药后第10天CT复查结果 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肿平均体积分别减少(9.7±3.1)mL和(8.2±2.4)mL;水肿平均面积分别减少了(18.6±2.4)cm2和(14.9±2.1)cm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相比单独使用甘露醇,采用吡拉西坦注射液与其联合用药的方法 ,对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效果更佳,安全性可以保证.

    作者:霍福洪;闻世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并研究针灸对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74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作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4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9.7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效果更好,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探讨冠心病PCI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征与药物治疗

    目的 分析并探讨冠心病PCI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24例冠心病PCI(介入治疗)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冠心病介入治疗合并糖代谢的临床特征,并为患者口服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予以治疗.结果 本研究组患者中存在120例患者合并代谢异常情况,占96.77%,通过治疗,患者的症状出现明显的好转,相关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多为合并代谢异常的患者,为患者给药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儿童鼻腔冲洗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鼻腔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门诊收治的需进行鼻腔冲洗的患儿160例为研究对象,将160例患儿根据病例编号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接受一般护理,研究组患儿接受系统护理干预,观察并评价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依从性好的例数占77.5%,依从性差的例数占6.3%,而对照组分别为43.8%和3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儿鼻腔冲洗的依从性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促进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黄瑞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老年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初步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骨折疏松症所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在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同步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73.3%),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术后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疼痛症状,并通过增加骨密度来预防再次骨折.

    作者:马殿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伴胆囊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肝硬化伴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6例肝硬化伴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57例),研究组(69例),前者给予开腹切除术(OC)治疗,后者给予(LC)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指标、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LC治疗肝硬化伴胆囊结石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鹤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超声联合宫腔镜在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 研究宫腔镜联合超声运用于内突型壁间的子宫肌瘤效果和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内突型壁间的子宫肌瘤86例患者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设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49例),前者行开腹切除术,后者行超声联合宫腔镜手术,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子宫肌层的愈合及疗效指标情况.结果 研究组大肌瘤直径(30.21±13.39)mm、血红蛋白降低程度(4.42±3.37)g/L的围手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术后6、12个月子宫肌瘤愈合率分别为73.47%、97.96%,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在手术时间(51.12±2.33)min、出血量(113.63±8.39)mL及住院时间(4.22±0.67)d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联合宫腔镜用于治疗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可改善围手术期指标,促进子宫肌层愈合,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张玉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分析并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42的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71例.两组患者均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干眼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缓解患者的心理忧郁和焦虑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刘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分析探讨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46例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组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利巴韦林进行治疗,以48周作为1个疗程,测定患者丙型肝炎病毒RNA转阴率,同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8周之后,治疗组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R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结果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了感冒样症状、血常规异常等疾病,但是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终完成治疗.结论 联合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利巴韦林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较好,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不良反应之后能够保证患者完成治疗,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孙丽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音乐疗法对缓解门诊手术患者紧张焦虑效果的观察

    目的 评价音乐疗法对缓解门诊手术患者紧张焦虑效果.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门诊手术患者84例,前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音乐疗法,统计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前30 min,观察组焦虑阳性4例低于对照组2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诱导前MAP、HR水平、手术开始3 min后HR、术中干预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手术患者给予音乐疗法,有助于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对于稳定术中生命体征、降低危险发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笑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新型髌骨内固定系统对髌骨骨折术后愈合情况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究新型髌骨内固定系统对髌骨骨折术后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的80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并且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按照髌骨内固定方式的不同,观察组患者采取髌骨针张力带内固定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方式,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治疗对愈合情况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72.50%);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的好于对照组.结论 在80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适应证检查合格的基础上,给予髌骨骨折患者髌骨针张力带内固定的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优于普通的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的治疗方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朴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阴道超声在围绝经期女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阴道超声在围绝经期女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12月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阴道超声检查及诊断性刮宫术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测的结果 .结果 两种诊断结果 中的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正常(或异常)比例对比,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超声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和诊断性刮宫术对比,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超声在围绝经期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海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用于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设计对照试验,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用于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住院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接收治疗的神经内科住院部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治疗,对两组患者家属陪护率、病房红灯呼叫率、家属陪护合格率及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进行统计学.结果 研究结果 表明,优质护理干预组患者家属陪护率、病房红灯呼叫率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以上统计结果 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秦卫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对行胸壁结核病灶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的效果研讨

    目的 在胸壁结核患者行病灶切除手术围术期内展开整体化护理的效果探析.方法 抽选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进入本院需施行切除手术的59例胸壁结核患者,以整体化医疗护理模式对其展开围术期内的医护工作,经探究医护服务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而评估整体化医护模式运用成效.结果 59例患者都顺利结束切除手术,57例创口在术后1期内得以愈合,占96.61%;2例创口的愈合速度较慢,接受强化处理后并未影响总体康复进度.随访2个月并没出现病情反复病例.结论 在实施切除术的胸壁结核患者护理工作中践行整体化医护模式,能缩短创口恢复时间,降低病情反复率,值得推荐及实践运用.

    作者:赵晓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究分析不同护理方法 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分析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6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实验组患者使用口腔冲洗法,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口腔清洁度、口腔炎症的发病率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口腔清洁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口腔炎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 将口腔冲洗法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操作中,能够提高患者口腔的清洁度,降低口腔炎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吕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噪声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分析

    工业企业的飞速发展,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工业生产的进一步推进,工业噪声对人群(主要是工业工作人员)的影响性也在不断增加,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不同程度影响.为使得工业企业的发展与职工健康相协调发展,就必须对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噪声进行有效控制.为此,本文就主要针对工业生产中噪音对职工健康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在该方面多年工作经验,提出部分防治对策,确保职工在噪声环境中健康生活.

    作者:闵庆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接受治疗与护理中使用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100例对照组患者全部接受传统的护理方法 ,实验组患者则全部接受优质化护理服务,比较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通过不同护理方法 之后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通过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其护理总有效率达到了98%,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接受治疗与护理中使用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对患者治疗效果影响显著.

    作者:邢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佳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佳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n=31)和干预组(n=39),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4%,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94.9%(χ2=4.695,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9%,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4%,组间比较(χ2=4.055,P<0.05).结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优质护理,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被患者认为是临床佳的护理模式,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边晓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和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的手术室相关原因,探究其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2例发生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探究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52例患者中肩胛部发生压疮的有16例,占总比例的31%,髂部发生压疮的有10例,占总比例的19%,足部发生压疮的有12例,占总比例的23%,骶尾部发生压疮的有14例,占总比例的27%,所有患者针对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予以针对性护理在1周内均顺利出院.结论 针对手术室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予以针对性护理对策,可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3年7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的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40例)与观察组(n=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细节护理.比较采用不用护理方法 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个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细节护理后,满意度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的满意度70%,差距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能大幅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进而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任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