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台立稳;赖学章
目的 做好医院传染病疫情的规范管理工作,有效的避免出现控制与预防疫情漏报现象发生.方法 以法律的形式对医院传染病进行监督,有效的提高医院各科室对传染疾病的重视程度,并应用核查与督导向结合的方法,提高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水平.结果 对医院传染病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后,医院疫情漏报现象显著降低,有效的提升了医院传染病的防止水平,确保医护人员与患者身体健康.结论 对医院传染病管理进行规范,有助于提高传染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水平,降低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同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避免在传染病医院报告管理中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大幅度的降低了瞒报、漏报以及错报现象的发生.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成分输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逐步提高,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输入相应的血液成分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冷沉淀即为其中一项.冷沉淀cryoprecipitate是新鲜冰冻血浆FFP在低温约0~5℃解冻后沉淀的白色絮状物,冷沉淀因其制作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临床应用广泛.冷沉淀是指血浆冷沉淀中含有凝血Ⅷ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可治疗缺乏凝血Ⅷ因子及纤维蛋白原而出血不止的患者及甲型血友病患者.因此,保证冷沉淀的质量,提高冷沉淀活性,已成为患者的救命稻草,也是我们成分科工作的重点.
作者:杨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对比常规护理与社区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于本社区68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162例,记录所有患者其接受护理措施前的生活质量及血压水平,双盲分为甲、乙、丙三组,各54例,其中甲组予以常规护理;乙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社区护理干预;丙组患者在研究进行期间仅予以数据记录,并无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及血压水平差异.结果 经实验数据比较可得,于干预后,甲组、乙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及血压水平均出现改善,丙组无变化,其中乙组改善情况远优于甲组,丙组与甲乙两组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患者干预后差异巨大,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其干预后生活质量优于丙组,但与社区护理干预组患者仍存在较大差异,社区护理干预组患者其生活质量明显上升,血压趋于正常,且波动不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史翠秀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中药治疗女性特发性性早熟的疗效.方法 对51例特发性性早熟女童用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性腺(乳房大小、卵巢容积)以及血清性激素(雌二醇)的变化.结果 患儿经过治疗后,乳房Tanner评分、卵巢容积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中药治疗女性特发性性早熟的疗效显著,而且是治疗ICPP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抚顺城市高危孕妇高危因素的状况,为减少高危妊娠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年~2014年抚顺城市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简称建册)及孕28周前进行产前检查而发现的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年~2014年高危妊娠发生率依次为44.06%、43.66%、45.07%,高危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人工流产≥2次、体质量<40kg或>80kg、经产妇、年龄<18岁或≥35岁、盆腔肿瘤等.结论 减少育龄妇女重复人工流产的发生,选择佳生育年龄、减少高龄孕产妇,加强孕产妇保健、及早识别和预防高危因素的发生,是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获得良好妊娠结局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护理门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抑郁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门诊干预,采用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分别于血液透析伴抑郁症护理门诊实施前及实施后1年进行评估.结果 1年后观察组PANSS总分较实施前明显降低(P<0.01),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GQOLI评分和GWB评分在1年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液透析护理门诊有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并显著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中医三联疗法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25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共30髋.所有患者均采用中医三联治疗方法,比较患者治疗前后VAS以及关节活动度评分.结果 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后,同时关节活动度评分明显少于治疗后,经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中医三联疗法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够缓解其疼痛,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且治疗方法具有安全可靠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2009年3月,国家新一轮医改启动.新医改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受到高度关注.就新医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作者:杨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致残性风湿类疾病,以侵犯脊柱为主,可累及全身各关节.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男性青少年,<13岁或>30岁发病者极少见.本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持续进展,直至全脊柱发生骨性强直,整个病程可持续10~20年甚至更长[1],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法独特,有内治、外治多种方法,先将我的临床体会略谈一二,以供同行斧正.
作者:张晓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VD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2组(n=45).治疗组给予步长脑心通胶囊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照组只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疗程6个月,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疗效.结果 在治疗后ADL、MoCA、MMSE评分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步长脑心通胶囊可改善VD患者认知功能,有利于提高智力、记忆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伟;台立稳;赖学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高龄冠心病患者发病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病特点、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分别有1例、3例、2例、2例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护理总有效率91.25%,病发率8.75%.结论 结合高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的发病特点,给予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以及用药指导,能够显著减少其发病概率,比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别选择齐拉西酮以及奥氮平对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以及表现出的治疗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9例作为对比研究对象;观察组39例以及对照组40例患者分组依据为早期精神分裂症疾病的不同治疗方法;观察组:齐拉西酮;对照组:奥氮平;通过对比PANSS评分以及TESS评分以突出齐拉西酮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在PANSS评分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TESS评分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药物选择齐拉西酮,同选择奥氮平药物比较,临床获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凸显齐拉西酮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疾病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黎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和地塞米松霜治疗稳定期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稳定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霜治疗,研究组采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7.78%(P<0.05).结论 针对稳定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效果优于地塞米松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祥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癫痫患者睡眠时视频脑电图(VEEG)表现,探讨癫痫患者中痫样放电与睡眠周期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的62例癫痫患者进行长程睡眠VEEG,通过VEEG监测癫痫患者在睡眠各期的痫样放电,对癫痫放电与睡眠周期进行分析.结果 睡眠中有60%患者出现痫样放电,非快速动眼睡眠期(NREM)中的Ⅰ期有30%患者出现痫样放电,42%患者在NREMⅡ期出现痫样放电,NREMⅢ期有7%患者出现痫样放电,3.6%出现在NREMⅣ期,0.4%出现在快速动眼睡眠(rapid eyemovementsleep,REM)期.结论 NREM可诱发癫痫放电,癫痫的放电易在NREMⅡ期诱发.
作者:曾祥俊;李晓泉;黄靖茹;曾国勇;卢知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循证策略下实施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不良情绪、服药依从性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艾滋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循证策略下实施同伴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服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为(393.21±24.76)个/μ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6.48±23.16)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2,P<0.001);观察组HIV病毒载量为(2.64±0.12)lg IU/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0.12)lg 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0,P<0.001).结论 在循证策略下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同伴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抗病毒治疗效果.
作者:曲文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自愿原则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58例,并采取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患者.进行对照组患者治疗时应用单纯西药治疗,进行治疗组患者治疗时应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对应方法进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值均<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宫照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与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接诊的处方中应用头孢曲松注射的1000张,采用ADRRMS软件统计头孢曲松不良反应病理报告,分析头孢曲松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与合理性.结果 1000张处方中应用头孢曲松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64例,其中头孢曲松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28例,占43.7%.主要联合用药药品为电解质及调节水、抗病毒类、维生素等,联合用药中发生不良反应中较多的药品为利巴韦林、青霉素、地塞米松、氨曲南等.结论 头孢曲松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但联合用药不合理会造成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头孢曲松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要注意合理性.
作者:姜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并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策略.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3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法进行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的对症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个体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更好,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旭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均给予利培酮治疗,治疗组在利培酮治疗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钠治疗,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测评治疗前和治疗后1、5、12周治疗效果,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MOAS治疗后治疗组1、5、12周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期评分(P<0.05),两组MOAS评分随着治疗时间逐渐降低(P<0.05);BPRS治疗后治疗组5、12周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期评分(P<0.05),两组BPRS评分随着治疗时间逐渐降低(P<0.05);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0%,对照组为20.0%(P<0.05).结论 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可更快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
作者:穆博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肠造口患者造口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5例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肠造口的患者,给予患者系统的造口并发症预防和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5例患者护理后只有2例出现造口出血,造口缺血坏死1例,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2例,造口疝有1例,造口水肿1例,2例出现粪水性皮炎,共有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6.0%,这些患者经过相应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 肠造口患者采用系统的并发症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造口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迎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