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俊达
目的 对舒适护理模式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肺心病患者6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均采用动态随机法.一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对比两组肺心病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结果 得知,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各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值>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评分(85.67±9.20)分、心理功能评分(86.75±8.94)分、社会功能评分(87.20±8.17)分、物质生活评分(86.81±9.48)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 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肺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后,能有效的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明显.
作者:许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对精神科护士长的夜班查房工作展开质控探讨,并指出相应规范管理办法.方法 以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精神科的夜班查房和有关医护管理工作为探究对象,抽取当中249次护士长夜班查房质控巡查结果 展开集中研究,在提出夜查房护理缺陷的同时,总结相应的规范化处理办法.结果 经评估护士长夜间质控巡查记录,此次质控调研活动中共计29次出现护理缺陷或不当问题,占比11.65%(29/249).结论 护士长强化夜间精神科病房的质控巡查管理力度,有助提升夜间值班护理的总体服务质量.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以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观察组(40例)和采用常规根管治疗的对照组(40例),对比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 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治疗有效率和远期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牙髓炎患者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恢复速度快,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军杰;徐幸;郭睿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出87例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将其按护理方法 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改善预后,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于晓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对精神障碍患者围术期实行风险识别护理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与B组,各15例.对A组患者实行风险识别护理,对B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A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3.33%)高于B组患者(6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精神障碍患者实行风险识别护理,可提升患者围术期治疗依从性,促使手术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奕含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sCys-C、uNGAL、uKIM-1及uIL-18联合检测在重症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共256例,以急性肾损伤的评比标准为诊断标准,将256例患者分为AKI组(包括1期、2期以及3期)和非AKI组,然后对各组患者的sCys-C、uNGAL、uKIM-1及uIL-18水平进行检测并作出比较,并绘制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来评价sCys-C、uNGAL、uKIM-1及uIL-18单独寄联合检测对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非AKI组患者的sCys-C(1.13 mg/L)、uNGAL(82 mg/L)、uKIM-1(0.67 mg/L)及uIL-18(103 mg/L)水平明显要低于AKI组患者sCys-C(1.90 mg/L)、uNGAL(174 mg/L)、uKIM-1(1.63 mg/L)及uIL-18(158 mg/L),二者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Cys-C、uNGAL、uKIM-1及uIL-18是诊断早期急性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其特异性与敏感性优于传统标志物,四项生物标志物检测在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及价值.
作者:倪咏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胃肠道肿瘤术后复发与肠粘连引起的肠梗阻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80例,分为M组(n=40)和N组(n=40).N组进行常规治疗,M组在N组基础上进行奥曲肽治疗.对比M、N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N组的治疗效果比较,M组的较高;与N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M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胃肠道肿瘤术后复发与肠粘连引起的肠梗阻进行奥曲肽联合常规治疗,疗效确切,并且出现的并发症极少,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松;迟东;单运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分析丹东市无偿献血工作现状,发现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推进丹东市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 分析丹东市2011年~2015年的无偿献血情况,围绕献血趋势、献血量、二次献血比例、献血人群职业及文化程度等展开分析.结果 丹东市无偿献血呈逐年上升趋势;400 mL比例较高,5年平均达到82.7%;二次献血人数比例稳定,均保持在50%以上.献血人群中干部献血比例低,献血主力为中低教育程度者.结论 根据分析结果 ,明确干部为重点宣教人群,农民是重点壮大人群,合理调整献血者队伍结构,保证血液供应.
作者:李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3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临床疗效.结果 行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药物治疗11例,B超引导下胎囊内注射甲氨蝶呤联合清宫术4例;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6例;经腹手术9例,其中1例为B超引导下刮宫时子宫破裂、急性失血性休克急诊经腹行子宫切除术.结论 为减少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生率,首先得控制剖宫产率,尤其是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基层医院可根据患者子宫瘢痕与孕囊关系、经济基础、生育要求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早期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
作者:钱存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方法 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39例)中,综合护理应用在实验组(39例)中,对两种护理方法 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护理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患者中,护理总有效率为79.49%,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中采用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患者的病情具有明显改善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金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脑室镜结合脑室外引流术共同医治脑室出血的疗效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脑室出血1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单纯采用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64例为引流术组,脑室镜下施行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63例为脑室镜组.为期1个月,评测两组病患血肿清除率、GOS评分、平均引流时间及GCS评分.结果 经GOS、GCS评测,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神志均好转,相比引流术组,脑室镜组病患在躯体残疾改善幅度、感官认知的恢复、生活自立能力的加强、言语表达能力改观幅度较大,(P<0.05).另外,脑室镜组血肿清除率大幅高于引流术组,不仅手术疗效更佳,引流用时方面脑室镜组也更佳快捷有效,(P<0.05).结论 脑室镜的应用,为传统脑室外引流术医治脑室出血的成效提供了飞跃性进展,是目前临床上医治脑室出血病死率较低,病患意识恢复大幅度转好,缩短手术用时,降低血肿量的可行方案.
作者:于晓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分析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预防和护理的对照组(58例),与在行规预防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我院综合性的预防护理方式的观察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栓形成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的4例,占6.9%,患者满意度98.2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21例,占36.21%,患者满意度82.76%,差异显著(P<0.05).结论 我院针对创伤骨科下肢的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提升患者的康复水平和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朱莹侠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针对胎盘前置孕妇减少其术中出血量的防范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以本院在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所接收的胎盘前置孕妇中任选32例,其中16例按照常规方式促子宫收缩药物治疗,配合宫腔填塞纱布进行预防出血治疗,为对照组,而另外16例,则使用卡孕栓以及欣母沛联合术中缝合进行预防出血处理,为观察组.针对预防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与本次与研究中,观察组在术中以及术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卡孕栓、欣母沛联合缝合的方式对前置胎盘孕妇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可在该类患者中运用.
作者:李桂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葡萄糖耐量试验中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甲组:2016年1~3月,志愿者110例,乙组:2016年4~6月,志愿者110例,对两组志愿者实施静脉留置针与常规采血,采用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 的对比分析.结果 常规采血与静脉留置针采血(包含封管液血样)测定血糖水平的对比(P<0.05);常规采血与静脉留置针采血(弃血2 mL后血样)测定血糖水平的对比(P>0.05);静脉留置针采血(包含封管液血样)与静脉留置针采血(弃血2 mL后血样)测定血糖水平的对比(P<0.05);弃血0.5 mL后血样和常规血样血糖检测结果 的对比(P>0.05).结论 葡萄糖耐量试验中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具有可行性,但为了确保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需要把含有封管的0.5 mL血液弃掉后再次进行采血.
作者:徐杨;赵雪莹;刘绪凤;金岩;刘珂欣;张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对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个性化护理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盲选120例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进行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盲选60例为对照组选择常规骨科护理,其余60例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健康管理、出院指导等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Harris评分的改善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从个性化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来看,实验组患者存在的问题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个性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度和生活水平,因此临床上应大力推广个性化护理.
作者:符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人肺气肿感染的效果.方法 挑选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90例老年人肺气肿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在执行对照组治疗方法 基础之上加痰热清注射液的治疗方法 ,对照组执行静脉滴注头抱吠辛钠治疗方法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8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两组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积分都出现显著下降,观察组比对照组要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人肺气肿感染,治疗效果得到提高,改善机体症状,属于较好的药物配合治疗方法 ,值得大力推广运用.
作者:王新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电话随访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存在护理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对2016年1~12月出院患者的电话随访结果 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不满意的护理相关问题17例.结论 改进护理措施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方法 .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粗隆骨间骨折行骨牵引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以84例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行骨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疗效比较,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83.3%,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2.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粗隆骨间骨折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分析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的疗效作用,探讨其治疗总有效率.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1月我院前来就诊的冠心病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其中40例为实验组,剩下的4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稳心颗粒治疗,实验组稳心颗粒+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有显效患者14例,无效患者4例;对照组有显效患者的9例,无效患者11例,两组患者经对比证实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结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具有积极的效果,可以有效减少室性早搏次数,改善心律失常症状,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神经毡蛋白-2(Npn-2)是轴索引导中介脑信号蛋白3F(SEMA3F)的受体,Npn-2基因突变会造成发育中的脑的兴奋性和抑制性失衡,改变突触的可塑性,Npn-2的基因突变与孤独症、癫痫、恶性胶质瘤相关.Npn-2在儿童癫痫、儿童智力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以及上述3种疾病的合并症中已被识别.有关Npn-2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的基因、分子、细胞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这些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探索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彩霞;杨光路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