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风湿免疫科患者施行个性化护理的意义研究

袁咏

关键词:风湿免疫科, 个性化护理, 意义
摘要:目的 研究和探索风湿免疫科患者施行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接收的风湿免疫科患者178例,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89例,施行个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89例,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①护理前,两组患者情绪、社会活动和生活质量评分等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情绪(86.9±6.8)分,社会活动(90.8±8.4)分,生活质量(93.4±7.5)分;对照组患者情绪(75.6±4.8)分,社会活动(81.7±9.1)分,生活质量(85.6±7.6)分.②观察组患者满意56例,一般30例,不满意3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63%;对照组患者满意47例,一般25例,不满意17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0.9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 个性化护理的施行,可以大大提高风湿免疫科患者生活质量和对临床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出现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具有推广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α-干扰素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分析

    目的 讨论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α-干扰素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分析讨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9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利用常规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α-干扰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α-干扰素的方法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大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并脊髓出血及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1例报道

    临床上罕见小儿过敏性紫癜并脊髓出血及抗利尿脊髓异常分泌综合征的病例,本文旨在介绍作者本人在临床工作中遇及该病的病情演变过程及相关分析.过敏性紫癜是全身性的血管炎,常见累及消化系统、肾脏及关节,少见累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望临床医师多注意罕见并发症表现,提前预防并发症出现,减少病情恶化.

    作者:郭亚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扶济复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扶济复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1年9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扶济复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度口腔黏膜放射反应辐射剂量水平、各度口腔黏膜放射反应情况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扶济复雾化吸入治疗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李惠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延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后,对其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疾病康复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0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10例以及对照组10例乳腺癌患者本次研究分组依据为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自行功能锻炼;通过对比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患肢功能康复评分以突出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干预的价值所在.结果 在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患肢功能康复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P<0.05).结论 通过对乳腺癌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可以将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提高,针对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究对慢性肾脏病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慢性肾脏病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循证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以及WHOQOL-BREF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慢性肾脏病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而且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郭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对晚期肠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

    目的 本文就晚期肠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晚期肠癌患者62例,依据患者来院就诊时间平均分为两组,每组肠癌患者31例.予以常规护理的31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的31例患者为实验组,后比对两组肠癌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参照组经不同方法护理后,实验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的改善程度好于参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较比参照组也明显较好,组间数据经统计后差异显著,且呈正相关.结论 对晚期肠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金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胸腺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胸腺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胸腺瘤患者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治疗组患者通过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措施进行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的有效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石丽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规范化管理用于新生儿红臀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规范化管理用于新生儿红臀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在我新生儿科300例患儿,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中应用规范化管理.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7.3%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17.3%,新生儿红臀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规范化管理护理,能够减少新生儿红臀的发生,效果显著.

    作者:孙翔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关节镜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治疗的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各项治疗指标进行对比以及分析.结果 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患者96例,其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前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疗效评定为优秀的有49例,良好的有39例,尚可的有8例,无患者疗效评定为差,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在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和有效率,改善其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以及安全性高等显著的特点,促进了其更好的治疗和康复,具有较为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广宇;郑艳萍;田婧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周期疗法治疗功能失调型闭经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周期疗法治疗功能失调型闭经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功能失调所致闭经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通过西医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周期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治疗效果.结果 ①短期疗效:实验组患者显效27例,有效14例,无效2例,短期治疗有效率为95.34%;②长期疗效:实验组显效25例,有效15例,无效3例,长期治疗有效率为93.02%.实验组短期疗效、长期疗效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周期疗法治疗功能失调所致继发性闭经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原霖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术中的阻滞效果.方法 40例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ASAⅡ~Ⅲ级,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每组20例.记录两组感觉和运动神经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和持续时间,观察两组麻醉效果、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患者麻醉优良率96%,B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与B组比较,A组患者感觉、运动持续时间长,恶心、呕吐及头痛发生率低(P<0.05);B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大(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

    作者:安慧霞;张春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从我院选取7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必嗽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对实验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7d的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来首,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张一飞;张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到我院接受诊治的7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探讨分析对象,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 心源性血栓、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是引起患者大面积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症状主要表现为偏瘫、颅内高压、意识障碍、视力障碍等.本次研究的7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活58例,其余12例患者由于器官功能衰竭或发生脑疝导致死亡.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在脑梗死疾病中危害较大,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尤为重要,目前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主要措施是控制患者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保护患者脑组织为前提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作者:王司琪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心电信息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心电图机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的计算机组成网络,在患者做心电图检查后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检查报告进行自动存储、打印及数据统计查询等,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和规范化,减少了管理漏费,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网上查询和浏览检查报告,终端自动打印心电图报告,服务于患者,更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详实的诊断依据.

    作者:齐兵;单若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板层状鱼鳞病合并麻疹并发麻疹性肺炎1例

    板层状鱼鳞病是常染色体阴性遗传病,发病率为1/30000,出生或出生不久发生,此例患者属严重病例合并麻疹病情危重,因患者周身鳞屑厚呈盔甲样,伴出汗困难,合并麻疹时麻疹迟迟不发,在临床上少见,报道如下.

    作者:王桂英;闵元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不同激素治疗方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比较

    目的 探究不同激素治疗方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孕激素,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妈富隆,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6%,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和月经量评分均有进步,实验组的改善更加明显.结论 对于女性围绝经期功血的激素治疗,孕激素和妈富隆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妈富隆的疗效优于孕激素.

    作者:王英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从而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入院的1000例次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确诊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有200例,对其进行病原学检查,并进行抗真菌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200例患者中135例痊愈,显效25例,进步2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91.0%.无效的患者改用伏立康唑治疗,17例患者的真菌感染均获得了控制.结论 临床医师要根据此病临床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以降低AL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生存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杨瑞;宁婧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7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39例为1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干预组在术后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方法,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较优,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同时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各项差异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心理状态有改善作用,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白艳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低位产钳助产术助产指征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低位产钳助产术的助产指征与并发症情况,分析低位产钳助产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需要实施低位产钳助产术助产的产妇100例,对其在治疗时的指证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低位产钳助产术的指证主要是宫缩乏力、妊娠期高血压、产前出血、甲亢合并妊娠、胎儿窘迫、枕位异常和过期妊娠等.直接产钳治疗产妇在产妇并发症和胎儿并发症上均明显低于胎吸失败改产钳产妇.结论 准确的评估产妇在分娩时的低位产钳助产术指证,能够明显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并可明显降低对母婴创伤.

    作者:苏丽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风湿免疫科患者施行个性化护理的意义研究

    目的 研究和探索风湿免疫科患者施行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接收的风湿免疫科患者178例,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89例,施行个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89例,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①护理前,两组患者情绪、社会活动和生活质量评分等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情绪(86.9±6.8)分,社会活动(90.8±8.4)分,生活质量(93.4±7.5)分;对照组患者情绪(75.6±4.8)分,社会活动(81.7±9.1)分,生活质量(85.6±7.6)分.②观察组患者满意56例,一般30例,不满意3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63%;对照组患者满意47例,一般25例,不满意17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0.9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 个性化护理的施行,可以大大提高风湿免疫科患者生活质量和对临床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出现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袁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