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滨;张赛春;曾婷;刘宏珍;安婧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改善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应激及术后满意度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应激情况、手术耐受性以及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穿刺前的恐惧评分低于对照组,心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术中耐受程度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护理过程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其能有效降低冠脉介入患者的应激状态,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周红艳;陈爱民;张海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降低肿瘤化疗患者毒副反应及提高舒适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肿瘤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护理程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的睡眠、疼痛、毒副反应、住院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入睡时间少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疼痛程度和毒副反应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在服务态度、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护理结果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程序有利于提高肿瘤内科的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毒副反应,提高住院舒适度。
作者:周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15例,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000),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0)。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273)。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腹胀发生率低、护理服务满意度好等优点。
作者:潘秋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都市白领贝尔面瘫患者病情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都市白领贝尔面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1个月后记录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各因子分及病情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显著(均P<0.01),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合理的心理护理方法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作者:明巍;刘虹;杨陆;张欢欢;黄孝玲;梁伍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344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72例。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经临床护理路径行综合护理。再综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3 d,平均(2±0.4)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4~5 d,平均(4±0.5)d,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0%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前,观察组术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1周后观察组120例复诊,对照组68例复诊。观察组复诊率87.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经临床护理路径行护理工作,可促进护理工作规范,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林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对康复期精神患者回归社会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以回归社会为目标,实施阶段性的健康教育。结果6个月后,两组患者SDSS量表各项指标评分均有显著性降低(均P<0.01),但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康复期精神患者实施阶段性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对促进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丽芬;曾妙容;黄新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在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希望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强化护理干预的30例肺癌化疗患者(观察组)和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肺癌化疗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社会支持度、治疗希望水平、自我效能感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高于对照组,在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及希望总体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3个月后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护理中的重点、难点进行着重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和生活的希望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晔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知信行理论在儿科患者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住院患者4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护士将知信行理论应用于实验组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儿家属的健康知识达标率、儿科健康教育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知信行理论用于儿科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可提升健康知识达标率,提升儿科健康教育满意率、治疗依从性,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张丽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甲亢所致精神障碍采用陪伴式情感干预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甲亢致精神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陪伴式情感干预,并预后观察,回顾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与陪伴者关系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强甲亢所致精神障碍陪伴式情感干预,可优化患者与陪伴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海滨;张赛春;曾婷;刘宏珍;安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我院6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常规予以缩宫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进行治疗,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 h、24 h出血情况及治疗后休克指数的改善情况,总结护理经验。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产后2 h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79.41±69.26)ml、(345.16±86.74)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及休克指数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观察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肖燕葵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APACHEⅡ评分及减少并发症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ICU收治的280例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及ICU治疗期间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入院7 d后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Brussel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的时间、ICU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日排痰量多于对照组,痰痂形成率、感染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ICU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死亡率。
作者:刘桂兰;周静;马利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表对早产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患儿使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表,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进行量化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胎龄、出生体质量、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原发肺部疾病、是否早期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结果实验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康复时间短(P<0.05)。两组中患VAP患者的病原菌种类、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表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中的应用,能够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马喜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渐进式雾化吸入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取渐进式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雾化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喘憋缓解率(88.89%)高于对照组(86.67%),且观察组患者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渐进性雾化吸入治疗能明显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时出现的支气管痉挛、胸闷、憋气和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作者:杨华;孙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进行比较,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合理有效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苏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逆行拇桡侧指背动脉筋膜蒂掌骨皮瓣修复拇指末节复合组织缺损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2例逆行拇桡侧指背动脉筋膜蒂掌骨皮瓣修复拇指末节复合组织缺损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供受区皮肤准备等。术后详细了解手术经过,特别强调该骨皮瓣血供观察与普通皮瓣观察的区别,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张力﹑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卧位适当,病室环境适宜,保持患者良好心情,后期加强正确的康复指导。结果本组患者中仅1例术后发生静脉危象,经护士及时观察发现,汇报医生拆除部分缝线加强换药积极处理后皮瓣成活,其余11例逆行拇桡侧指背动脉筋膜蒂掌骨皮瓣均顺利成活。所有患者均为Ⅰ期愈合,未见皮肤溃疡、磨损等情况,拇指关节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依据拇桡侧指背动脉筋膜蒂掌骨皮瓣血运的特点开展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判断血管危象的实际发生情况,进而提高骨皮瓣移植成活率,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压疮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100例,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按照品管圈活动的要求进行系统的护理。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比较两组发生压疮的人数与次数以及圈内人员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各项目平均值。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压疮人数和压疮次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了明显的改善(均P<0.05)。品管圈活动后,圈员的各项目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活动实施前(均P<0.01)。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压疮的因素多为外在因素,可通过护理人员加以预防。
作者:江丽仙;郭苇航;梁肖辉;李爱华;王润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心脏介入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按照实施护理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实验组(42)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进行一般护理及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术前、术中、术后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合作程度、心理焦虑状态、并发症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出院前的满意程度,合作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焦虑自评量表(S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心脏介入手术治疗中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合作程度,缓解患者焦虑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减少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芳蓉;肖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肛肠外科患者一般都需要手术治疗,除了正确的选择手术适应证,排除禁忌证以外,还要注意选择患者恰当的心理周期进行手术〔1〕。任何一种手术对患者都会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为了使这种不良心理状态有所改善,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后得到好的效果,围术期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198例肛门手术患者采取了以下心理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彬;汤素琼;刘敬辉;李耀发;杨浩;刘家明;王汉生;周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析针对性护理在重症坏死性胰腺炎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CRRT)血管通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8例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均采用CRRT治疗,血管通路为股静脉或颈内静脉导管,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血管通路不畅的可能原因予以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血管通路通畅率,滤器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血管通路通畅率70.4%(38/54)显著高于对照组25.9%(14/54),24 h平均滤器使用个数(1.4±0.6)个显著低于对照组(2.1±0.8)个,每个滤器平均使用时间(21.8±2.9) h显著长于对照组(20.4±2.2)h,24 h每例病例平均滤器使用费用(2612.5±1008.7)元显著低于对照组(3844.5±1221.8)元,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4%(4/54)显著低于对照组38.9%(21/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有助于保证重症坏死性胰腺炎CRRT治疗过程中血管通路通畅,降低不良反应和治疗费用。
作者:张嘉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均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则加用全面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值和SDS评分值均显著改善(均P<0.05),患者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型等因子的评分值均明显降低( P<0.05)。结论全面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