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护理在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中的应用

甄洁

关键词:中医护理, 更年期综合征,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等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的方式针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终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得到充分的保证。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肛肠外科中围术期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的重要性

    肛肠外科患者一般都需要手术治疗,除了正确的选择手术适应证,排除禁忌证以外,还要注意选择患者恰当的心理周期进行手术〔1〕。任何一种手术对患者都会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为了使这种不良心理状态有所改善,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后得到好的效果,围术期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198例肛门手术患者采取了以下心理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彬;汤素琼;刘敬辉;李耀发;杨浩;刘家明;王汉生;周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8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89例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用药费用以及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等,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蔡伟良;蔡春花;陈华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综合化麻醉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化麻醉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非全麻患者100例,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麻醉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化麻醉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的麻醉管理效果认可度,两组药品消耗情况以及两组器械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药品损耗或消耗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器械消毒及检修周期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综合化麻醉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对麻醉护理的认可度,还可有效控制药品消耗,利于对麻醉手术相关器械进行科学管理,效果明显。

    作者:郭春蕾;施仲芬;张小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护理岗位实施绩效考核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岗位采用绩效考核制度对护理人员自身水平、工作能力等的影响。方法从我院109位在岗护理人员中随机抽选17名,采取1年绩效考核,通过制定考核标准制度、宣传培训等措施,比较绩效考核措施落实后,护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患者满意度等指标与绩效考核前差异。结果本次绩效考核前后理论知识掌握度、护理技能掌握度、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三项指标得分有所提高;绩效考核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绩效考核终分数(84.48±0.89)分。结论对护理工作引入绩效考核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及服务质量。

    作者:李雪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对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Clinic Pathway,CP)对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影响。方法将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前与实施电子化临床路径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文书质量、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日、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护理文书质量、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日、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有利于创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体现优质护理的内涵,达到优质护理的工作目标。

    作者:田萍;张颖;王淼;李星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减痛分娩法对初产妇产程疼痛及产程进展的影响

    目的:探讨减痛分娩法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技术,观察组采用减痛分娩法,比较两组的产程进展、疼痛、分娩结局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产程疼痛VAS、VRS、PPI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减痛分娩法有利于加快初产妇的产程进展,减少分娩时的疼痛,提高阴道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石慧萍;霍灵;周丽芬;周毅;傅柏玲;曹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表格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表格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本院2013年1至12月老年糖尿病患者142例,按健康教育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71例,观察组健康教育模式中应用健康教育表格,对照组应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护理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掌握度、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知识掌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G)等生化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表格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其健康管理意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明显增强,从而达到降级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目的,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小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目标管理在病区护理管理中的构建与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病区护理管理中的构建与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护理人员68名分组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行常规管理,研究组行目标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各项考核成绩与护理患者的综合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病区护理服务的综合满意度(94.12%)高于对照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理论知识、护理操作、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护理安全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医院病区护理管理中构建及实施目标管理,可提升患者对病区护理服务的综合满意度,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与综合业务能力,对医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小丽;姜淑霞;玛依努尔?买合苏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15例,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000),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0)。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273)。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腹胀发生率低、护理服务满意度好等优点。

    作者:潘秋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在急诊外科清创缝合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急诊外科施行清创缝合病人的应激反应、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法将我院急诊外科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施行清创缝合术的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肾上腺激素水平( E)、血压、心率的变化,比较术中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术中、术后血压、心率、E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但对照组患者的应激反应升高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中度、重度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968,P=0.007);护理满意度93.18%高于对照组78.57%(χ2=4.835,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清创缝合急诊病人负性情绪应激反应,使患者术中血压、心率保持平稳,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糖尿病专科护理指导对患者自护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理指导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由专科干预小组进行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自护水平、健康信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等自我护理能力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在疾病的重视程度、了解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及信任医护人员的健康信念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专科护理指导使糖尿病健康宣教更具专科特色和规范性,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蔡津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压疮的作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压疮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100例,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按照品管圈活动的要求进行系统的护理。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比较两组发生压疮的人数与次数以及圈内人员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各项目平均值。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压疮人数和压疮次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了明显的改善(均P<0.05)。品管圈活动后,圈员的各项目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活动实施前(均P<0.01)。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压疮的因素多为外在因素,可通过护理人员加以预防。

    作者:江丽仙;郭苇航;梁肖辉;李爱华;王润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确诊收治入院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对其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同时使用中医情志护理。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干预效果,可显著减缓患者焦虑情绪,有效降低血压。

    作者:樊晓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4月我院收治的9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两组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性、术后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费用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对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性明显升高,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住院时间及费用明显减少,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大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PBL 教学法对护生学习主动性和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对改善护理实习生(护生)学习主动性和教学满意度中的应用。方法将进入我科室实习的40例护理应届毕业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PBL以问题导向式教学法( PBL),比较两组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相互沟通、批判思维等方面的学习主动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综合能力、知识掌握、授课吸引力、互动性等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满意度,有助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陈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精细化护理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应激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改善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应激及术后满意度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应激情况、手术耐受性以及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穿刺前的恐惧评分低于对照组,心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术中耐受程度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护理过程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其能有效降低冠脉介入患者的应激状态,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周红艳;陈爱民;张海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尿结石患者的认知及预防治疗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尿结石患者的认知和预防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接诊的312例尿结石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所有接诊患者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患者(156例,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156例,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对尿结石的认知程度和预防治疗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尿结石评分为(15.5±1.1)分,而对照组患者对尿结石认知的评分为(12.1±1.2)分,观察组患者对尿结石的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每天预防治疗的病例百分率为52.56%(82/156),而对照组患者的预防性治疗的病例百分率为7.05%(11/156),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尿结石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患者提高预防性治疗尿结石的自觉性,促进患者病情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付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013年度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检出病原菌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析我院2013年度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检出病原菌及药敏结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176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送检的31类标本病原菌检出情况及药物敏感性。结果①本次共检出146例病原菌分布,其中革兰阴性菌59例(40.41%),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为42株(28.77%);革兰阳性菌87例(59.59%),以无乳链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高,分别为37株(25.34%)和13株(8.90%);②本次研究检出率高的4项病原菌药物敏感性实验检测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四环素、头孢唑啉等抗菌药物敏感性较低,分别为35.71%、35.71%、38.1%和5.56%;无乳链球菌对红霉素、氯洁霉素及四环素耐药性较高,其中四环素敏感率仅为14.71%;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对氨苄西林、莫匹罗星、青霉素和头孢西丁等药物耐药性高达100%,几乎对其无治疗效果;粪肠球菌则对大部分青霉素类及部分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性高。结论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013年我院NICU病原菌检出率高的三类菌种,其对常规抗菌类药物耐受性较高,院方对该情况需予以重视,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

    作者:高晓玲;李晖;钟巧;林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进行比较,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合理有效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苏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用于颈椎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用于颈椎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8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非手术治疗和常规的院内健康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非手术治疗和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于出院后6个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依从性及复发率进行调查评估。结果治疗1个疗程及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92%,依从率97.96%,复发率4.0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5%,依从率14.29%及复发率5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对颈椎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方法能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增强患者出院后的依从性并能有效防止病情的复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春霞;景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