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敏
目的:探讨疼痛改善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患者非切口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疼痛改善护理,比较两组的非切口疼痛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轻度疼痛和中度疼痛的比例高于对照组,重度疼痛的比例低于对照组,镇痛药的使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改善护理符合人性化护理的基本理念,可以缓解腹腔镜手术带给患者的非切口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滕娟;况雪娟;巩美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析针对性护理在重症坏死性胰腺炎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CRRT)血管通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8例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均采用CRRT治疗,血管通路为股静脉或颈内静脉导管,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血管通路不畅的可能原因予以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血管通路通畅率,滤器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血管通路通畅率70.4%(38/54)显著高于对照组25.9%(14/54),24 h平均滤器使用个数(1.4±0.6)个显著低于对照组(2.1±0.8)个,每个滤器平均使用时间(21.8±2.9) h显著长于对照组(20.4±2.2)h,24 h每例病例平均滤器使用费用(2612.5±1008.7)元显著低于对照组(3844.5±1221.8)元,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4%(4/54)显著低于对照组38.9%(21/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有助于保证重症坏死性胰腺炎CRRT治疗过程中血管通路通畅,降低不良反应和治疗费用。
作者:张嘉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甲亢所致精神障碍采用陪伴式情感干预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甲亢致精神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陪伴式情感干预,并预后观察,回顾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与陪伴者关系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强甲亢所致精神障碍陪伴式情感干预,可优化患者与陪伴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海滨;张赛春;曾婷;刘宏珍;安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表格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本院2013年1至12月老年糖尿病患者142例,按健康教育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71例,观察组健康教育模式中应用健康教育表格,对照组应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护理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掌握度、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知识掌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G)等生化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表格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其健康管理意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明显增强,从而达到降级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目的,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小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的疲劳程度、个体特征对其疲劳的影响,为手术室护理管理,缓解护士职业疲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方式,调查长春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室护士279人,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疲劳评定量表收集资料。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疲劳程度处于高水平。不同性别、收入、婚姻状况、受教育情况、学历、年龄的护士所经历的疲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是易感疲劳的群体,应根据其个体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员管理,缓解职业疲劳。
作者:牛亮;梅松丽;张立新;李世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344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72例。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经临床护理路径行综合护理。再综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3 d,平均(2±0.4)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4~5 d,平均(4±0.5)d,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0%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前,观察组术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1周后观察组120例复诊,对照组68例复诊。观察组复诊率87.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经临床护理路径行护理工作,可促进护理工作规范,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林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Clinic Pathway,CP)对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影响。方法将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前与实施电子化临床路径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文书质量、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日、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护理文书质量、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日、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有利于创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体现优质护理的内涵,达到优质护理的工作目标。
作者:田萍;张颖;王淼;李星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孕妇肥胖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作威胁孕妇及胎儿健康的关键因素,但是对于身体质量指数( BMI)超过40的肥胖孕妇如何进行保健及围产期护理人们知之甚少,本研究探讨肥胖妇女孕期及分娩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我院妇产科且BMI≥40的孕妇153例为研究对象,临床研究其孕期护理及分娩的相关情况。结果 BMI≥40的孕妇孕期享受到的护理服务有限,护理人员经验也不丰富,大多数妇女怀孕正常,无任何并发症,几乎有一半的女性后需要剖腹产( n=74,48.4%)。结论临床研究表明当前产科护理服务并不能完全满足此类妇女的护理需求,针对此类人群急需开展有效而有针对性的护理研究。
作者:单卫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心理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术前手术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前、手术前的SAS评分结果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及血浆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科显著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前手术应激及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温娟;倪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心脏介入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按照实施护理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实验组(42)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进行一般护理及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术前、术中、术后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合作程度、心理焦虑状态、并发症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出院前的满意程度,合作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焦虑自评量表(S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心脏介入手术治疗中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合作程度,缓解患者焦虑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减少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芳蓉;肖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肠梗阻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针对本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肠梗阻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发生肠梗阻的相关因素。结果精神科住院患者易患肠梗阻主要与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精神病症状、环境改变、机体对抗精神病药敏感性与耐受性以及长期禁食或饮食不当有关。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工作责任心,细致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处理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另外,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给予综合护理,适当药物或食物干预促进肠蠕动,均能降低肠梗阻的发生率。
作者:邬君芳;黄丹;穆万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逆行拇桡侧指背动脉筋膜蒂掌骨皮瓣修复拇指末节复合组织缺损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2例逆行拇桡侧指背动脉筋膜蒂掌骨皮瓣修复拇指末节复合组织缺损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供受区皮肤准备等。术后详细了解手术经过,特别强调该骨皮瓣血供观察与普通皮瓣观察的区别,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张力﹑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卧位适当,病室环境适宜,保持患者良好心情,后期加强正确的康复指导。结果本组患者中仅1例术后发生静脉危象,经护士及时观察发现,汇报医生拆除部分缝线加强换药积极处理后皮瓣成活,其余11例逆行拇桡侧指背动脉筋膜蒂掌骨皮瓣均顺利成活。所有患者均为Ⅰ期愈合,未见皮肤溃疡、磨损等情况,拇指关节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依据拇桡侧指背动脉筋膜蒂掌骨皮瓣血运的特点开展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判断血管危象的实际发生情况,进而提高骨皮瓣移植成活率,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在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的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舒适度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时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康复积极性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在恐惧、疼痛、睡眠障碍等舒适度方面的评分低于对照组,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肱骨髁上折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方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对改善护理实习生(护生)学习主动性和教学满意度中的应用。方法将进入我科室实习的40例护理应届毕业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PBL以问题导向式教学法( PBL),比较两组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相互沟通、批判思维等方面的学习主动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综合能力、知识掌握、授课吸引力、互动性等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满意度,有助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陈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岗位采用绩效考核制度对护理人员自身水平、工作能力等的影响。方法从我院109位在岗护理人员中随机抽选17名,采取1年绩效考核,通过制定考核标准制度、宣传培训等措施,比较绩效考核措施落实后,护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患者满意度等指标与绩效考核前差异。结果本次绩效考核前后理论知识掌握度、护理技能掌握度、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三项指标得分有所提高;绩效考核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绩效考核终分数(84.48±0.89)分。结论对护理工作引入绩效考核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及服务质量。
作者:李雪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普外科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手术相关指标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0%),且实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5.83%)明显低于对照组(35.00%),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预防普外科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减少了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李荣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等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的方式针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终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得到充分的保证。
作者:甄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和自我效能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及自我效能干预理念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空腹血糖水平及住院治疗时间和自我效能得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膳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指导及用药指导等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及住院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评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及自我效能干预指导能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及自我效能评价得分,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张玉英;刘玉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8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89例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用药费用以及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等,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蔡伟良;蔡春花;陈华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尿结石患者的认知和预防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接诊的312例尿结石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所有接诊患者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患者(156例,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156例,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对尿结石的认知程度和预防治疗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尿结石评分为(15.5±1.1)分,而对照组患者对尿结石认知的评分为(12.1±1.2)分,观察组患者对尿结石的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每天预防治疗的病例百分率为52.56%(82/156),而对照组患者的预防性治疗的病例百分率为7.05%(11/156),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尿结石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患者提高预防性治疗尿结石的自觉性,促进患者病情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付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