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卫丽
目的:对60例喉裂开喉癌术后患者,包括全喉及半喉切除术后患者复诊依从性进行调查,研究影响复查的因素,进行护理干预,提高复诊的依从性,尽早发现是否有瘢痕挛缩,能否堵管、拔管以及是否有复发或转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方法采用《人口学变量问卷》、《复诊依从性问卷》,对60例喉裂开全喉或半喉切除术后的患者,建立复诊资料,进行电话随访问卷,或来院复诊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电话随访,定期通知患者复诊,并告知复诊所需的项目及大概费用),对照组30例(出院时给予健康指导,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比较两组复诊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复诊的依从性有统计学意义(χ2=13.18,P=0.04)。结论对喉癌术后的患者加强健康宣教,告知复诊的重要性,并定期提醒患者复诊,使患者尽可能地排除一切影响因素,遵从医嘱复诊,发现是否有瘢痕挛缩,能否堵管、拔管以及是否有复发或转移,可提高生活质量及5年生存率。
作者:陈胜燕;左红霞;陈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APACHEⅡ评分及减少并发症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ICU收治的280例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及ICU治疗期间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入院7 d后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Brussel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的时间、ICU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日排痰量多于对照组,痰痂形成率、感染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ICU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死亡率。
作者:刘桂兰;周静;马利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早产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存活儿童,尤其是中度和重度早产者,多伴有各种神经发育不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出现智力低下、认知功能障碍、视动作统合机能不良,出现语言困难、学习能力低下及行为异常等。其神经发育结局与家庭社会环境、遗传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关。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的评定主要依赖各种神经心理测评工具。护士应及时更新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的相关知识,提高照顾早产儿的临床能力;帮助家庭形成良性的亲子关系;协同医生、康复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共同订立早期干预计划并参与执行和评估过程。
作者:张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全媒体时代为医院各项信息传递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挑战。本文通过对全媒体时代护理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各项危机进行阐述,认为有效地预防和应对护理危机应建立护理危机应对的管理体系,包括危机前的预警,危机发生时控制传播效果以及危机结束后的形象修复和学习。
作者:王璐;李冰;孙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岗位采用绩效考核制度对护理人员自身水平、工作能力等的影响。方法从我院109位在岗护理人员中随机抽选17名,采取1年绩效考核,通过制定考核标准制度、宣传培训等措施,比较绩效考核措施落实后,护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患者满意度等指标与绩效考核前差异。结果本次绩效考核前后理论知识掌握度、护理技能掌握度、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三项指标得分有所提高;绩效考核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绩效考核终分数(84.48±0.89)分。结论对护理工作引入绩效考核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及服务质量。
作者:李雪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急诊外科施行清创缝合病人的应激反应、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法将我院急诊外科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施行清创缝合术的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肾上腺激素水平( E)、血压、心率的变化,比较术中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术中、术后血压、心率、E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但对照组患者的应激反应升高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中度、重度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968,P=0.007);护理满意度93.18%高于对照组78.57%(χ2=4.835,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清创缝合急诊病人负性情绪应激反应,使患者术中血压、心率保持平稳,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和自我效能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及自我效能干预理念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空腹血糖水平及住院治疗时间和自我效能得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膳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指导及用药指导等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及住院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评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及自我效能干预指导能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及自我效能评价得分,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张玉英;刘玉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程舒适护理在泌尿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泌尿外科收治的合并糖尿病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全程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切口愈合情况、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焦虑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前空腹血糖为(7.51±2.17)mmol/L,对照组为(7.62±2.09)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空腹血糖为(7.82±2.21)mmol/L,对照组为(8.54±1.79) 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切口一期愈合占84%,对照组占66.67%;实验组感染发生率为5.33%,对照组为17.33%;实验组住院时间(11.48±4.75)d,对照组为(14.09±5.0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入院时焦虑得分(61.08±4.32)分,对照组得分(60.97±4.5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出院时焦虑得分(47.63±2.95)分,对照组得分(49.08±3.12)分;实验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94.22±8.65)分,对照组得分(88.79±9.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程舒适护理有助于泌尿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减轻不良情绪,维持良好心态,使术前、术后血糖水平维持在平稳状态,从而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促进患者的恢复,并使护理质量得以提升。
作者:班彩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析我院2013年度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检出病原菌及药敏结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176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送检的31类标本病原菌检出情况及药物敏感性。结果①本次共检出146例病原菌分布,其中革兰阴性菌59例(40.41%),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为42株(28.77%);革兰阳性菌87例(59.59%),以无乳链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高,分别为37株(25.34%)和13株(8.90%);②本次研究检出率高的4项病原菌药物敏感性实验检测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四环素、头孢唑啉等抗菌药物敏感性较低,分别为35.71%、35.71%、38.1%和5.56%;无乳链球菌对红霉素、氯洁霉素及四环素耐药性较高,其中四环素敏感率仅为14.71%;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对氨苄西林、莫匹罗星、青霉素和头孢西丁等药物耐药性高达100%,几乎对其无治疗效果;粪肠球菌则对大部分青霉素类及部分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性高。结论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013年我院NICU病原菌检出率高的三类菌种,其对常规抗菌类药物耐受性较高,院方对该情况需予以重视,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
作者:高晓玲;李晖;钟巧;林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逆行拇桡侧指背动脉筋膜蒂掌骨皮瓣修复拇指末节复合组织缺损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2例逆行拇桡侧指背动脉筋膜蒂掌骨皮瓣修复拇指末节复合组织缺损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供受区皮肤准备等。术后详细了解手术经过,特别强调该骨皮瓣血供观察与普通皮瓣观察的区别,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张力﹑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卧位适当,病室环境适宜,保持患者良好心情,后期加强正确的康复指导。结果本组患者中仅1例术后发生静脉危象,经护士及时观察发现,汇报医生拆除部分缝线加强换药积极处理后皮瓣成活,其余11例逆行拇桡侧指背动脉筋膜蒂掌骨皮瓣均顺利成活。所有患者均为Ⅰ期愈合,未见皮肤溃疡、磨损等情况,拇指关节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依据拇桡侧指背动脉筋膜蒂掌骨皮瓣血运的特点开展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判断血管危象的实际发生情况,进而提高骨皮瓣移植成活率,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15例,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000),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0)。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273)。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腹胀发生率低、护理服务满意度好等优点。
作者:潘秋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改善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应激及术后满意度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应激情况、手术耐受性以及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穿刺前的恐惧评分低于对照组,心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术中耐受程度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护理过程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其能有效降低冠脉介入患者的应激状态,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周红艳;陈爱民;张海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都市白领贝尔面瘫患者病情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都市白领贝尔面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1个月后记录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各因子分及病情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显著(均P<0.01),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合理的心理护理方法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作者:明巍;刘虹;杨陆;张欢欢;黄孝玲;梁伍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进行比较,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合理有效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苏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Clinic Pathway,CP)对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影响。方法将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前与实施电子化临床路径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文书质量、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日、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护理文书质量、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日、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有利于创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体现优质护理的内涵,达到优质护理的工作目标。
作者:田萍;张颖;王淼;李星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减痛分娩法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技术,观察组采用减痛分娩法,比较两组的产程进展、疼痛、分娩结局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产程疼痛VAS、VRS、PPI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减痛分娩法有利于加快初产妇的产程进展,减少分娩时的疼痛,提高阴道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石慧萍;霍灵;周丽芬;周毅;傅柏玲;曹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在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希望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强化护理干预的30例肺癌化疗患者(观察组)和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肺癌化疗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社会支持度、治疗希望水平、自我效能感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高于对照组,在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及希望总体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3个月后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护理中的重点、难点进行着重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和生活的希望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晔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8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89例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用药费用以及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等,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蔡伟良;蔡春花;陈华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普外科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手术相关指标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0%),且实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5.83%)明显低于对照组(35.00%),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预防普外科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减少了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李荣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心理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术前手术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前、手术前的SAS评分结果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及血浆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科显著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前手术应激及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温娟;倪佳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