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肾病选择血液透析的时机

付艳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时机
摘要:糖尿病肾病发展到终末期肾病时的肾功能恶化速度较快,其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营养不良和感染等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所以需要尽早行血液透析,本文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选择合适的血液透析时机进行探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抗氧化剂对外漂白后复合树脂充填体微渗漏的影响

    由于当前人们对于牙齿的美白越来越重视,牙齿美白成为很多人都要经历的事情,牙齿美白也面临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对照实验,探讨漂白后是否该应用抗氧化剂减少微渗漏,应用何种抗氧化剂,以及如何使用的问题.以期通过该方法的应用,提高漂白后复合树脂修复体的远期成功率,从而指导临床运用.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抗氧化剂和表面活性剂具体的使用和操作方法.

    作者:陈晓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在过去,药剂科药事管理主要以药品为中心,以临床药品供应为思想向患者服务,极大降低了其服务性能,且随着现代化到来而制约医院管理工作的向前发展,如今,药剂科药事管理正逐步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本文分析了药剂科药事管理的特点及其重要性,并对其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关管理策略,以期提高药剂科药事管理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医院管理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发展.

    作者:刘丹;于忠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麻醉状态下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的护理配合研究

    目的 探析患者在麻醉状态下接受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接受麻醉状态下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的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50例,利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配合,观察组50例,通过综合护理方式进行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检查中与检查前比较心率、呼吸、收缩压、舒张压、氧饱和度均差异不大,对照组除氧饱和度变化不大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出现明显波动;观察组胃镜、结肠镜检查及检查后清醒用时均短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用于麻醉状态下接受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的患者中能够保证检查顺利、有效进行,提升患者接受检查中的舒适度,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吴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糖尿病肾病选择血液透析的时机

    糖尿病肾病发展到终末期肾病时的肾功能恶化速度较快,其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营养不良和感染等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所以需要尽早行血液透析,本文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选择合适的血液透析时机进行探讨.

    作者:付艳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分析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儿62例,依据患儿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每组患儿比例各31例.接受西替利嗪滴剂治疗的患儿作为参照组,接受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高,复发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低,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检验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慢性荨麻疹予以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效果理想,不仅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可以使复发率进行降低,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作者:高瑾;王婧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激光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护理

    目的 对激光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手术治疗中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对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1年中接收的110例激光碎石术患者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该110例患者住院时间均在5~12 d,平均住院时间为(8.4±1.3)d,留置肾造瘘管平均时间为(4.6±0.8)d,其中1例患者出现感染情况经抗感染治疗后效果不显著,终采取穿刺引流联合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4.55%(104/110).结论 对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采取优质全面的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同时能加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文翠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超声弹性成像不同参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不同参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5例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分别采用Itoh五分法和面积比法对乳腺良恶性病灶进行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诊断价值.结果Itoh五分法诊断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5.0%、74.1%、74.3%,面积法对良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8%、94.8%、94.6%,两种诊断方法三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法对乳腺肿物的诊断价值高于Itoh五分法,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高于Itoh五分法.

    作者:王乐;陈红菊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食管癌术中鼻肠管置管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中鼻肠管置管方法效果比较.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导丝引导下放置鼻肠管,观察组给予术中导丝引导加生理盐水推注法下放置鼻肠管,观察两组置管效果.结果 观察组首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满意度为98.0%,对照组为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中在导丝引导加生理盐水推注法下放置鼻肠管首次置管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从而减少插管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黄平;陆朝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临床检验质量的控制研究

    临床检验在当前临床疾病诊断及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均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可为临床疾病准确诊断及有效治疗提供较好理论依据,因此保证临床检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在现代临床检验过程中,为能够使检验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应当通过有效措施对检验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使临床检验水平能够得以有效提升.

    作者:余娜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胃肠炎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研究对急性肠胃炎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2014年~2015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应用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则在观察组患者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观察组患者,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肠胃炎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临床疗效明显,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尽早摆脱疾病的干扰恢复健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明显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滕徽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探究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方法 选择本院不同时间段的护理人员划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一组为观察组,时间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并对对照组护理人员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于2015年9月开始对护患纠纷采取相应的对策,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工作责任心.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P<0.05.结论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张剑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女性冲任失调型痤疮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女性冲任失调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育龄期女性痤疮患者共7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法予以患者治疗,对照组使用西药盐酸米诺环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在进行研究之前,统计患者基本资料,如年龄,患病周期等.结果 在治疗开始至一段时间内,对照组治疗患者的有效率高于观察组,随着治疗进行,在治疗中期及后期,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产生的概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础体温指导下,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女性冲任失调性痤疮,能够长期、有效的治疗患者皮疹症状,且该治疗方法能彻底根除皮疹症状,兼顾指标又治本的目的.其不良反应远比盐酸米诺环素小.

    作者:李晓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并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甲状腺术后出血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1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调查甲状腺手术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出血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110例患者经过有效的干预和以后出现出血患者14例,干预之后患者的出血症状得到缓解,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患者出现术后在手术的人数为5例,调查患者的满意度,为100%,满意度较高.结论 临床上对于甲状腺手术患者,为患者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的出血发生率,同时对于术后出血患者也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波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老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使用靶控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使用靶控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审核通过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芬太尼麻醉,实验组采取靶控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插管1 min、手术开始、术后5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实验组患者插管1 min、手术开始、术后5 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对照组更加稳定(P<0.05);实验组患者拔管时间、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手术中采取靶控瑞芬太尼麻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术后清醒快,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作者:李彦轩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中医辨证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丹东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9例)和观察组(n=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护理干预,采用SAS量表、SDS量表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SAS评分分别为(42.53±3.12)分、(55.68±3.49)分,经t检验,观察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的SDS评分分别为(46.26±3.16)分、(60.32±3.28)分,经t检验,观察组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的SF-36评分分别为(85.25±6.48)分、(62.46±5.50)分,经t检验,观察组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实施中医辨证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晔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杨璐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中品质管理圈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中品质管理圈的应用.方法 收取我院80例门诊药房拿药患者,对门诊药房调配差错情况进行分析,并将门诊药房拿药患者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品质管理圈进行管理.结果 观察组门诊药房拿药患者的药房调配差错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门诊药房拿药患者(P<0.05).结论 采用品质管理圈进行管理,能有效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发生率.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眼科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

    目的 提高眼科护理人员对眼科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采取保护患者的安全措施,来保证患者的全方位安全.方法 通过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病房住院患者3767例.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做出加强安全防护的措施.结果 实施安全措施管理后,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减少到了低限度.结论 护理人员安全性教育和针对不同患者病情采取的优质护理,是预防患者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杜英爽;赵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究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情况的调查.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采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矫正患者(总计914颗牙齿),对患者总体与不同牙位牙釉质脱矿情况予以调查.结果 40例患者(总计914颗牙)中,有18例患者出现牙釉质脱矿,脱矿率45%;914颗牙齿中86颗牙出现牙釉质脱矿,占9.41%;914颗牙中0级脱矿、1级脱矿、2级脱矿、3级脱矿分别占87.64%、6.89%、4.60%、0.87%;脱矿发生率前三位为上侧切牙、上中切牙、下侧切牙;治疗前两组软垢指数的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软垢指数均有一定下降,但每天刷牙频率超过三次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脱矿指数的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脱矿指数均有一定上升,但每天刷牙频率不足三次组患者的上升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 采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矫正会提高牙釉质脱矿发生率,需要对其给予及时的处理与有效防治.

    作者:索南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比较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在提高传染病病房护理质量中的效果

    目的 分析传染病病房中不同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50例传染病病房中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以及分层次护理管理.结果 两组均取得一定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治疗效果均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染病病房中实施护理管理时,通过分层次护理管理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李宁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