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对神经衰弱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研究

张娜丽

关键词:神经衰弱, 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神经衰弱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从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患有神经衰弱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50例/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临床护理效果显示,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7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焦虑评分比较,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评分低于优质护理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结果显示,对患有神经衰弱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本文主要阐述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举例说明中药饮片炮制的重要性,开展临方炮制的必要性,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 ,传承中药炮制技术.

    作者:商和儒;林丽;冯程;赵旭涛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代偿期肝硬化的中医治疗及应用效果评定

    目的 分析代偿期肝硬化的中医治疗及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3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全部患者均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采用随机数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参照组30例患者使用维生素C、贺普丁等西药治疗;研究组33例患者则使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肝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ALT、AST、TBIL水平改善均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代偿期肝硬化的中医治疗效果好,显著改善肝功能指标、且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李梅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分析细节护理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外科临床护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04例外科治疗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实施细节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压疮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疼痛评分护理差错率以及投诉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98.08%,明显比对照组的82.70%高(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1.92%,明显比对照组的13.46%低(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92%,明显比对照组的17.30%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为1.92%,明显比对照组的15.38%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率0%,明显比对照组的7.69%低(P<0.05).结论 外科临床护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可使感染发生率与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使投诉率与护理差错率也明显降低.

    作者:李颖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治疗方案

    目的 分析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健步强身丸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则选择中药制剂活血壮骨颗粒治疗.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在对股骨头坏死进行治疗时,中药制剂活血壮骨颗粒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合勇;刘正;杨生文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与盐酸特拉唑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52例,有效34例,治疗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治愈26例,有效35例,治疗有效率为67.8%,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晓康;姜力;韩起鹏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依照所选患者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平均分组,其中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为参照组,而在参照组护理前提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的患者为研究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对患者住院和并发症的情况展开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住院天数与并发症发生概率与参照组相比均较低,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还能有效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次数.

    作者:王秋举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并发症分析

    目的 目前飞秒激光已广泛应用于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中.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根据飞秒激光的应用可分为两大类: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微透镜取出术(SMILE).文中分析讨论两种手术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如何有效预防与处理.方法 对204只眼行FS-LASIK手术和92只眼行SMILE手术,回顾性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类并发症.结果 296只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视力恢复好,无1例出现危及视力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手术技术,成功预防及处理各类并发症是术后获得良好视力的关键.

    作者:杜永强;赵婷婷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分析及改进措施

    目的 通过对医院处方、病例点评结果汇总分析,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将近3年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的专项点评结果汇总,统计近3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近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总体趋势向好,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率符合卫生部相关规定,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3年平均为56.45 DDD,高于卫生部规定的力争<40 DDD的目标值;住院患者治疗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已达到30%以上;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虽高于30%,但3年呈下降趋势,且下降明显.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改善明显,临床药师在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任飞宇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护理对策及体会

    目的 探讨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护理对策和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随机均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我院除了接受常规的饮食调节和药物治疗,施加物理治疗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在我院接受饮食调节和药物治疗下,进行一般护理.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痊愈、有效、无效的概率分别为44%、48%、2%;对照组治疗后痊愈、有效、无效的概率分别为20%、40%、40%,两组患者研究结果对比可知,实验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治疗效果好.结论 物理疗法有效改善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痊愈率,因此,应当推广物理疗法护理.

    作者:罗雯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当代护士生临床实践能力建设的思路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是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实习模式的改革实践中,如何能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毕业实习模式.通过实践,培养护士临床思维和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满足临床实践和患者需要为目标.具体内容包括:实践能力的路径和方法;临床教育的新思维;能力训练的机制.

    作者:赵品丽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260例甲状腺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我院收治的260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并分享.方法 选择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260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32.5±17.6)岁,女性患者210例,男性患者50例.其中甲状腺瘤患者8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18例,甲亢患者42例,甲状腺癌患者11例.所有患者具有手术适应证,在静吸复合全麻下分别行单纯甲状腺病损切除,甲状腺腺叶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甲状腺全切并淋巴结清扫术.在患者术后的体位,生命体征的监测,健康饮食指导,并发症的护理等四个方面进行优质的护理.结果 出现术后并发症24例,其中术后出血8例,因颈部血肿压迫造成呼吸困难4例,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分别为3例.经过及时的发现与处理,所有患者均痊愈后出院.结论 优质恰当的护理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手术创伤给患者造成的身心痛苦,而且能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与治疗效果,同时也降低了各种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叶飞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某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情况,为指导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14年销售额和销售数量,计算用药频率,对结果进行用药分析;根据药品说明书,总结药品应用疗程和对肝肾功能影响;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2014年不良反应上报情况.结果 销售金额在前10名的主要为活血化瘀类的心脑血管用药和补中益气药;丹红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同步性较好,患者应用注射用益气复脉经济负担相对较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 中药注射剂在我院应用较普遍,在临床应用中要严密关注不良反应,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合理、经济有效.

    作者:林丽;牛家凤;商和儒;赵旭涛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曼月乐节育环对子宫腺肌病患者月经模式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曼月乐节育环对子宫腺肌病患者月经模式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诊的8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与研究组(给予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分别为44例,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的月经模式及性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月经量明显减少,月经期明显缩短,月经周期明显延长,性生活质量明显上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子宫腺肌病患者,曼月乐节育环可改善其月经模式,并提高其性生活质量.

    作者:杨楠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在CSDH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比较单纯引流和引流联合阿托伐他汀在CSDH的治疗效果,通过术后恢复情况,所获数据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较单纯引流,在CSDH术后的治愈率上P<0.01.结论 钻孔引流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SDH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赵庆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38)和治疗组(n=38),分别使用传统鼻甲部分切除术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和参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水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可显著改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且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作者:陈学贤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并讨论应用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来本院治疗的90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参照组患者临床常规羟基脲片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白细胞单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组治疗后的降细胞疗效、并发症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白细胞下降幅度、血红蛋白下降幅度、预处理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白细胞单采术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快速降低肿瘤负荷,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惠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60例肺结核患者,依据不同护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在身体功能、社会功能、主观健康、情绪、心理健康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护理后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好的辅助作用,适用于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钟欣;齐悦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应用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顺序奇偶数的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给予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46例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肺啰音消失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较对照组的84.78%显著提高(P<0.05).结论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确切,可显著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单桂梅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风险控制在预防老年心血管患者术中护理风险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风险控制在预防老年心血管患者术中护理风险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挑选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10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执行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治疗配合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4.4%,对照组为7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没有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为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配合发生率观察组为5.6%,对照组为14.8%,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执行风险管理,增强手术护士识别、评价与处理潜在护理风险的能力,避免手术患者可能遇到的风险,降低手术护理风险事故出现概率,以保证手术顺利实施.

    作者:赵丹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 针对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2年期间我院各科室共计98名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原因与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对98名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在研究期间内意外针刺伤发生率以及发生原因、发生时机、发生次数等.结果 我院98名护理人员在2年内发生过意外针刺伤的有80例,占总数的81.63%,其中包括一次刺伤54名,二次刺伤23名,三次刺伤3名;经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发生针刺伤主要在注射期间、抽血、处理注射器的过程等,由于工作不规范造成意外针刺伤的有31例,占31.63%;防护意识弱占49例为50%,即工作能力与工作意识不合理所致.结论 针刺伤对护理人员的健康会产生危害,意外针刺伤的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淡漠、操作不规范.我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素质与工作意识,采取合理的措施降低意外针刺伤的风险.

    作者:张剑 刊期: 2017年第3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