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喉科中的临床应用

李闯

关键词:电子鼻咽喉镜,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电子鼻咽喉镜诊断和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采用奥林巴斯电子鼻咽喉镜对3350例耳鼻喉科患者进行诊疗,对诊疗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3350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检查,并明确诊断,部分患者进行了治疗.其中3321例进行鼻咽喉部检查,29例进行耳部检查.320例患者进行了喉镜下咽喉异物取出术,声带肿物手术4例,咽喉部肿物摘除术32例.结论 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喉科临床应用较广,在诊断和治疗上有现有其他设备不可替代的优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的运用效果以及方法.为相关医疗工作人员在处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相关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 收集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实验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对照组进行传统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干预后的危险行为发生情况以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后患者出走、自伤、伤人、毁物、自杀危险行为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和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没有出现差错情况,而对照组出现5例差错情况.结论 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的运用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晓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认知护理对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认知护理对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基础护理加认知护理应用于实验组患者,仅以基础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实验组(95.8%)高于对照组(81.3%),且实验组SF-36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认知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淑敏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常见头颅MRI表现探讨

    目的 观察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形态及表现,分析MRI在此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6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受试对象,行头颅MRI扫描,观察其形态和影像表现.将所有受试者中阳性症状组和阴性症状组MRI测得参数进行比较,并评估此种检查方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36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经MRI检查发现19例两侧脑室三角区间距明显扩大,14例第三脑室宽距显著扩大,22例左右2侧裂池宽距、大脑纵裂前半间距均明显扩大,5例脑室前角、三角区域间距明显扩大,7例体部明显扩大.所有受试者中共有12例显示脑结构异常(33.33%),异常情况分布为颅内脑软化、脑白质变性、海马回梗死、额颞皮层萎缩分别有4例、5例、3例、11例;阳性症状组和阴性症状组MRI所测的脑室前角间距、三角区域间距、体部间距、第三脑室宽距、左右2侧裂池宽距、大脑纵裂前半间距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头颅MRI诊断精神分裂症能够明确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也存在一定关联.

    作者:董玉姝;冯仪男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儿童川崎病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川崎病临床特征及出现时限,以期提高川崎病早期诊断率.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46例川崎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6例患儿大多1~5岁发病,均有发热5 d或更久,结膜充血、烦躁哭闹、皮疹、口唇舌部改变、颈部淋巴结肿大、手足硬性水肿发红出现较早,白细胞、血沉、CRP明显增高,动态观察血小板逐渐增高,并可出现不明原因多系统损伤.结论 除川崎病经典表现外,不明原因烦躁哭闹,白细胞、血沉、CRP明显增高,动态观察血小板逐渐增高,不明原因多系统损伤可作为川崎病早期诊断参考指标.

    作者:杨丽萍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过程中的护理对策及体会

    目的 研究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过程中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采用与对照组一样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外,还要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采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过程中对其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罗雯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小针刀治疗8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腰背疼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小针刀治疗8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腰背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56例,分为每组均占据28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方案,实验组加用小针刀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与腰背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老年患者采取小针刀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王立强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浅谈中医院制剂室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本文探讨了在药品生产要求逐步提高的情势下制剂室的发展方向,文章从制剂的剂型转变、新制剂的开发以及制剂室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丽丽;杨丽霞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并发症分析与临床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 对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并发症分析,探究对患者予以临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重点筛选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64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处理,探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同时予以临床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术后留置双J管的并发症主要为腰部隐痛不适、尿液反流、双J管移位以及血尿等并发症,出现上述并发症的原因为:①双J管长度过长,在26 cm以上;②双J管留置时间过久;③每日饮水过低,在1200 mL以下;④没有使用抗感染药物.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在治疗的同时需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艳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单纯修补与胃大部分切除术在急性胃穿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 研究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6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分为A组与B组(n=30),两组患者分别行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结果 A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率以及胃肠功能分级等均优于B组(P<0.05).结论 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可明显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方志武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通过胸腔镜治疗的肺大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2例出现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 d,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 胸腔镜下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安全性、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手术室院内感染的管理探讨

    目的 加强手术室院内感染控制力度,强化手术室护士的思想意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种器械浸泡消毒、处理方法,医务人员洗手消毒规范化,认识工作中各种疾病感染途径和预防处理方法.管理者加强监管和定期监测以及随机抽查相结合原则,及时发现问题和督促工作.结果 手术室院内感染制度健全,监管得力,各项监控指标正常,定期生物监测达标,工作人员无职业意外伤害.结论 随着科学的进步,医院感染的重要性逐渐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高手术室工作者风险强化意识,系统化的采取了严格控制预防感染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护人员职业伤害.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农民工职业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职业病管理是职业卫生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但是在职业病管理方面,社会中更多的精力是放在了预防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的预防方面,而对于会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职业病的管理却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在很多行业中都缺乏对职业病预防和管理的意识.农民工是我国数量为庞大的一个职业群体,职业病长期困扰着多数农民工的身体健康状况,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民工工种的特点,对目前农民工职业病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农民工职业病相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促使社会中更多的群体和个人加强对农民工职业病的重视程度,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预防.

    作者:付伟;杨巨方;袁芳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PDCA循环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将PDCA循环法应用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管理中,使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更科学、规范,有效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秦连英;邓清军;蔡云刚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尿液分析仪与镜检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 讨论尿液分析仪与镜检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的尿液检验标本186份,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3份.对照组患者经过尿液分析仪进行潜血检验,实验组标本经过显微镜镜检进行潜血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 实验组标本检测出阳性22例,阴性71例;对照组样本检测出阳性28例,阴性65例,阳性率比较实验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液潜血检验中,显微镜镜检的阴性率相对于尿液分析仪更低,但是工作效率更高,二者应联合使用,进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钟光富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老年患者LC手术苏醒期应用舒芬太尼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苏醒期应用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行LC手术的6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3例在手术苏醒期运用芬太尼,研究组33例在手术苏醒期运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种药物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对照组所用手术时间为(67.3±20.2)min、拔管时间为(17.9±5.6)min,拔管后5 min VAS评分为(8.6±2.1)分;研究组三项指标分别为(69.6±18.6)min、(9.2±3.2)min、(5.2±1.2)分,两组拔管时间和拔管后5 min 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无显著差异,术毕和拔管后10min舒张压和收缩压显著高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LC手术苏醒期运用舒芬太尼置管时间短,患者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可推广应用.

    作者:吕晶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功能锻炼联合穴位按压在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析功能锻炼联合穴位按压在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所收治的10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1例,均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需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运动功能锻炼与穴位按压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上远不及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其Fugl-Meyer评分并无显著差异,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提升,且观察组在提升幅度上要远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功能锻炼+穴位按压的方式进行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其肢体运动能力,使患者病后致残率有所下降,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丛娜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 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50例,2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25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2.0%和96.0%,并发症发生率为16.0%和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效果显著,创面恢复快,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杰;周海东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治疗小腿湿疹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治疗小腿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小腿湿疹患者64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治疗实验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疾病评分小于对照组患者,疾病评分下降指数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93.8%)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局部刺激等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轻微痛痒症状,自行缓解,不影响治疗.结论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治疗小腿湿疹可以更好的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刘宪刚;吕丹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次5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从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挑选,将其平均分成两组:29例对照组于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中实施基础护理,29例试验组则于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治疗结果.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率为6.9%(2/29),住院时间(8.35±1.86)天;对照组并发症为27.6%(8/29),住院时间(12.66±2.70)天,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 临床于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作用突出,可缩短疗程,预防并发症,值得借鉴.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目的 探讨并对比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于我院收治的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中选取86例开展研究,按就诊序号奇偶性分2组,对照组43例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观察组43例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近期疗效,观察组(97.67%)明显高出对照组(86.05%),且平均耐药量大、心力衰竭缓解用时短、心功能恢复效果突出,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共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9.30%,对照组共9例(20.93%),观察组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其疗效更为突出,且安全性远高于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滕海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