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全性护理对预防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临床意义

刘颖;王静

关键词:安全性, 跌倒, 安全性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安全性护理对预防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大连市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就诊的200例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采取普通护理措施,试验组10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安全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跌倒预防知识、态度得分情况.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采取安全性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其对跌倒的认识,有效的预防跌倒,值得在临床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方法 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出院时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实验组在出院时除了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在随后的6个月内,进行延续性护理.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分别评定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和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术后依从性,促进患者患肢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孙郑颖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88例由于脑出血后昏迷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盐酸纳洛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将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展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1.8%,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所有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脑血肿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两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显著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脑出血后出现昏迷的患者,相对比单独使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措施,患者联合使用醒脑静展开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并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清醒,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岩;管树军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冠心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激活纤维溶抑制物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维溶抑制物的相关性.方法 对我院心内科接收的12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资料展开分析,依据检查的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患组和非冠心病患组.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对两组的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进行计算,采用免疫分层析式抗体的夹心法则对两组的TAFI含量进行测定,并且对两组的TAFI数值实施处理,采用t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TAFI的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患组的TAFI水平同非冠心病患组比较明显较高,且TAFI同Gensini积分存在一定的联系.结论 TAFI可能是引起冠心病并促进冠心病进一步发展的危险因子.

    作者:赵秀男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喉科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使用电子鼻咽喉镜诊断和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采用奥林巴斯电子鼻咽喉镜对3350例耳鼻喉科患者进行诊疗,对诊疗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3350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检查,并明确诊断,部分患者进行了治疗.其中3321例进行鼻咽喉部检查,29例进行耳部检查.320例患者进行了喉镜下咽喉异物取出术,声带肿物手术4例,咽喉部肿物摘除术32例.结论 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喉科临床应用较广,在诊断和治疗上有现有其他设备不可替代的优势.

    作者:李闯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延续护理模式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与分析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与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痴呆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ADL评分情况与遵医行为.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ADL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ADL评分情况,改善患者遵医行为.

    作者:龙玉群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参与本次实验,病例总数为70例,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平分为护理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护理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变化幅度更小,SAS和SDS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且两组对比P<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其生理与心理上的应激反应,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丽敏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目的 探讨并对比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于我院收治的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中选取86例开展研究,按就诊序号奇偶性分2组,对照组43例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观察组43例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近期疗效,观察组(97.67%)明显高出对照组(86.05%),且平均耐药量大、心力衰竭缓解用时短、心功能恢复效果突出,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共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9.30%,对照组共9例(20.93%),观察组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其疗效更为突出,且安全性远高于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滕海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两组患者康复期间,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行常规护理模式与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语言与肢体康复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疗效更显著,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评分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 通过对脑梗死患者施行早期护理干预,可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并充分促进患者肢体及语言功能的改善,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疗效及对机体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机体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8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62例行传统开腹全切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手术效果和对机体产生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大(P>0.05),研究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和12 h研究组患者腋下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和48 h两组患者体温逐渐趋于正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6.55%,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为1.72%,明显优于对照组91.94%和8.06%,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良性子宫疾病患者可有效的减少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对患者体温变化造成的影响偏小,患者术后愈合较好,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临床可操作性,可推广使用.

    作者:隋云娜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小针刀治疗8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腰背疼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小针刀治疗8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腰背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56例,分为每组均占据28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方案,实验组加用小针刀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与腰背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老年患者采取小针刀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王立强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早期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早期膀胱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切除治疗的早期膀胱癌患者,将用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45例)设为传统手术组,将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患者(39例)设为电切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电切组手术过程用时(26.37±6.53)min、手术中出血量(31.27±10.85)mL、术后住院天数(5.12±1.17)d、躯体功能评分(88.14±8.03)分、角色功能评分(93.25±9.36)分、情绪功能评分(90.82±8.95)分、认知功能评分(91.43±10.06)分、社会功能评分(93.41±10.21)分、总体症状评分评分(42.38±7.25)分与传统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早期膀胱癌近期抗肿瘤效果理想,且手术出血少、并发症少,建议推广.

    作者:张凯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实施效果,为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住院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8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实施效果非常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了满意度和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敏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健康教育对改善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析健康教育对改善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予以研究,按照硬币法分为2组,即参照组(n=35)、观察组(n=35).参照组患者仅给予用药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用药指导基础上施行健康教育,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用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是97.1%,同参照组患者的77.1%进行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施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全面应用与普及.

    作者:姚建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常见头颅MRI表现探讨

    目的 观察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形态及表现,分析MRI在此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6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受试对象,行头颅MRI扫描,观察其形态和影像表现.将所有受试者中阳性症状组和阴性症状组MRI测得参数进行比较,并评估此种检查方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36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经MRI检查发现19例两侧脑室三角区间距明显扩大,14例第三脑室宽距显著扩大,22例左右2侧裂池宽距、大脑纵裂前半间距均明显扩大,5例脑室前角、三角区域间距明显扩大,7例体部明显扩大.所有受试者中共有12例显示脑结构异常(33.33%),异常情况分布为颅内脑软化、脑白质变性、海马回梗死、额颞皮层萎缩分别有4例、5例、3例、11例;阳性症状组和阴性症状组MRI所测的脑室前角间距、三角区域间距、体部间距、第三脑室宽距、左右2侧裂池宽距、大脑纵裂前半间距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头颅MRI诊断精神分裂症能够明确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也存在一定关联.

    作者:董玉姝;冯仪男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阴式、腹腔镜与腹式3种术式非脱垂子宫切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阴式、腹腔镜与腹式3种术式非脱垂子宫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因子宫良性疾病行非脱垂子宫切除术的1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不同术式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甲组实施经腹式子宫切除术,乙组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丙组实施腹腔镜全宫切除术,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丙组手术时间要明显长于甲乙两组(P<0.05);甲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体温升高发病率以及住院天数均要显著多于乙丙两组(P<0.05);丙组术中出血量要显著少于乙组(P<0.05).结论 3种术式的非脱垂子宫切除术均具有各自利弊以及手术适应证,应当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并结合各术式的优缺点选择佳术式,尽可能减少患者所受创伤.

    作者:蔡梅梅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次5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从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挑选,将其平均分成两组:29例对照组于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中实施基础护理,29例试验组则于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治疗结果.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率为6.9%(2/29),住院时间(8.35±1.86)天;对照组并发症为27.6%(8/29),住院时间(12.66±2.70)天,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 临床于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作用突出,可缩短疗程,预防并发症,值得借鉴.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来普洱市镇沅县乐恩镇卫生院治疗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38例患者则采用常规治疗以及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等临床评价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及附着水平,牙周探诊深度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水平及牙周探诊深度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用牙周基础治疗相比较单纯常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癌症根治术后化疗患者情绪状态的评定及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评定癌症根治术后化疗患者情绪状态,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进一步评定患者情绪状态改善效果.方法 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行癌症根治术后进行化疗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患者情绪状态进行评定,并进一步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护理干预前,患者的SAS评分为(45.8±3.6)分,SDS评分为(46.3±3.4)分;护理干预后,SAS评分为(14.5±1.3)分,SDS评分为(15.2±1.2)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经调查问卷统计显示,58例患者中,满意43例(74.14%)、较满意13例(22.41%)、不满意2例(3.45%),总满意度为96.55%.结论 癌症根治术后化疗患者情绪状态不够稳定,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焦虑、抑郁情绪状态改善显著;因此,护理干预的实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丹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抗精神病药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碳酸锂治疗,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碳酸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4周后观察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为71.4%,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2.1%,对照组为25.7%,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采用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临床疗效显著,安全系数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系统护理对肠梗阻患者心理负担的影响

    目的 探究系统护理对肠梗阻患者心理负担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甲组患者系统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总体满意率、焦虑情绪、疼痛情况以及抑郁状况.结果 甲组患者总体满意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轻度、中度、重度抑郁患者明显少于乙组(P<0.05),甲组无抑郁情况患者明显多于乙组(P<0.05).结论 给予肠梗阻患者系统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抑郁、焦虑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志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