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讨论心血管临床用药的常见误区进而找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血管疾病1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新编药物学》、《药物临床信息参考》、《临床用药须知》以及药物说明书等,对患者的临床用药方式进行观察,分析心血管疾病用药的常见误区,病进行相应的解决方式,结果 一共出现了10例不合理用药的患者,占5.32%,其中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药方式与诊断结果不相符、用法用量不合理、忽视药物禁忌以及药物配伍不当.结论 要保障临床用药的合理性,需要对其常见的误区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有效的措施,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
作者:李国栋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苏醒期应用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行LC手术的6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3例在手术苏醒期运用芬太尼,研究组33例在手术苏醒期运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种药物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对照组所用手术时间为(67.3±20.2)min、拔管时间为(17.9±5.6)min,拔管后5 min VAS评分为(8.6±2.1)分;研究组三项指标分别为(69.6±18.6)min、(9.2±3.2)min、(5.2±1.2)分,两组拔管时间和拔管后5 min 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无显著差异,术毕和拔管后10min舒张压和收缩压显著高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LC手术苏醒期运用舒芬太尼置管时间短,患者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可推广应用.
作者:吕晶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对比利培酮与奥氮平在老年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江西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于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诊治的8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氮平治疗,都治疗观察4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81.0%),统计学比较χ2=4.834,P=0.029.见表1.两组治疗后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统计学检验P均=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3.138,P=0.000.治疗后观察组的适应、人际、认知、性格、情绪等维度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利培酮,奥氮平在老年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能更加有效促进PANSS评分降低,提高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文桂芳;谢振强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总结国产罗红霉素分散片治疗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此次实验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儿科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治疗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计选择80例.按照用药治疗方案不同将80例患儿分为采取国产罗红霉素分散片治疗的实验组以及采取国产红霉素片治疗的参照组,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组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细菌学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退热时间、病程天数以及临床疗效等指标对比,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且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国产罗红霉素分散片治疗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治疗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安全药物方案,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徐雅;邱卓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对照组(治疗方案为甲氨蝶呤服用12周)和研究组(治疗方案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服用12周).对比①两组治疗不同时期临床症状、DAS评分及ESR.②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DAS评分及ESR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4、8、12周临床症状、DAS评分及ESR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疗效存在差异.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困难,病情呈慢性进展,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治疗方案可以改善患者关节症状,延缓疾病预后.
作者:牛东燕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来普洱市镇沅县乐恩镇卫生院治疗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38例患者则采用常规治疗以及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等临床评价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及附着水平,牙周探诊深度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水平及牙周探诊深度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用牙周基础治疗相比较单纯常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碳酸锂治疗,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碳酸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4周后观察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为71.4%,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2.1%,对照组为25.7%,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采用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临床疗效显著,安全系数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心肌核素显像和心脏超声在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50例在本处随诊复查的接受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属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所有患者均进行过心肌核素显像检查和心脏超声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心肌核素显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均比心脏超声检查高(P<0.05).结论 与心脏超声检查相比,心肌核素显像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刘畅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在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的8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进行分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塞纱布进行治疗,4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宫腔填塞纱布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产后2h、产后12h以及产后24h的出血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产后2h、产后12h以及产后24 h,其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塞纱布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牛慧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维溶抑制物的相关性.方法 对我院心内科接收的12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资料展开分析,依据检查的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患组和非冠心病患组.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对两组的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进行计算,采用免疫分层析式抗体的夹心法则对两组的TAFI含量进行测定,并且对两组的TAFI数值实施处理,采用t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TAFI的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患组的TAFI水平同非冠心病患组比较明显较高,且TAFI同Gensini积分存在一定的联系.结论 TAFI可能是引起冠心病并促进冠心病进一步发展的危险因子.
作者:赵秀男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6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分为A组与B组(n=30),两组患者分别行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结果 A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率以及胃肠功能分级等均优于B组(P<0.05).结论 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可明显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方志武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LDH)在小儿贫血鉴别诊断及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将145例贫血患儿按照贫血原因分为急性白血病(AL)组56例、溶血性贫血(HA)组49例、缺铁性贫血(IDA)组2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20例,再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小儿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小儿的血清LDH水平及阳性率及AL、HA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LDH变化.结果 血清LDH水平高低排序为,AL组>HA组>IDA组>AA组>健康对照组.组间方差分析F=251.36,P=0.000,各组间患儿LDH水平比较P均<0.005.阳性率比较,HA组>AL组IDA组>AA组>健康对照组,各组间标胶P均<0.005;AL、HA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LDH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LDH可作为血液病的诊断及观察病情、评估疗效的重要临床指标.
作者:韩会丹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治疗小腿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小腿湿疹患者64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治疗实验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疾病评分小于对照组患者,疾病评分下降指数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93.8%)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局部刺激等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轻微痛痒症状,自行缓解,不影响治疗.结论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治疗小腿湿疹可以更好的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刘宪刚;吕丹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机体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8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62例行传统开腹全切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手术效果和对机体产生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大(P>0.05),研究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和12 h研究组患者腋下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和48 h两组患者体温逐渐趋于正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6.55%,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为1.72%,明显优于对照组91.94%和8.06%,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良性子宫疾病患者可有效的减少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对患者体温变化造成的影响偏小,患者术后愈合较好,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临床可操作性,可推广使用.
作者:隋云娜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讨论尿液分析仪与镜检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的尿液检验标本186份,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3份.对照组患者经过尿液分析仪进行潜血检验,实验组标本经过显微镜镜检进行潜血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 实验组标本检测出阳性22例,阴性71例;对照组样本检测出阳性28例,阴性65例,阳性率比较实验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液潜血检验中,显微镜镜检的阴性率相对于尿液分析仪更低,但是工作效率更高,二者应联合使用,进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钟光富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3例(共126眼)糖尿病疑似视网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OCTA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观察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及视网膜微血管异常情况.同时以间接眼底镜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计算O C TA、F FA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经间接眼底镜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46例,占73.02%;OCTA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为86.96%,特异度为76.47%;FFA的灵敏度为78.26%,特异度为64.71%,经χ2检验,OCTA的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FFA(χ2=4.21、5.32,P=0.040、0.021).结论 FFA、OCTA均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OCTA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FFA,可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筛查及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关晓颖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形态及表现,分析MRI在此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6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受试对象,行头颅MRI扫描,观察其形态和影像表现.将所有受试者中阳性症状组和阴性症状组MRI测得参数进行比较,并评估此种检查方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36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经MRI检查发现19例两侧脑室三角区间距明显扩大,14例第三脑室宽距显著扩大,22例左右2侧裂池宽距、大脑纵裂前半间距均明显扩大,5例脑室前角、三角区域间距明显扩大,7例体部明显扩大.所有受试者中共有12例显示脑结构异常(33.33%),异常情况分布为颅内脑软化、脑白质变性、海马回梗死、额颞皮层萎缩分别有4例、5例、3例、11例;阳性症状组和阴性症状组MRI所测的脑室前角间距、三角区域间距、体部间距、第三脑室宽距、左右2侧裂池宽距、大脑纵裂前半间距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头颅MRI诊断精神分裂症能够明确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也存在一定关联.
作者:董玉姝;冯仪男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并对比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于我院收治的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中选取86例开展研究,按就诊序号奇偶性分2组,对照组43例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观察组43例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近期疗效,观察组(97.67%)明显高出对照组(86.05%),且平均耐药量大、心力衰竭缓解用时短、心功能恢复效果突出,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共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9.30%,对照组共9例(20.93%),观察组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其疗效更为突出,且安全性远高于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滕海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80例,使用随机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及血小板凝聚率(PAG).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5%、7.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17.5%,两组间相比,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PAG分别为(0.61±0.15)、(0.62±0.14),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PAG分别为(0.31±0.05)、(0.42±0.04),治疗后PAG结果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予以氯吡格雷治疗,治疗效果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血小板凝聚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维新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早期膀胱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切除治疗的早期膀胱癌患者,将用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45例)设为传统手术组,将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患者(39例)设为电切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电切组手术过程用时(26.37±6.53)min、手术中出血量(31.27±10.85)mL、术后住院天数(5.12±1.17)d、躯体功能评分(88.14±8.03)分、角色功能评分(93.25±9.36)分、情绪功能评分(90.82±8.95)分、认知功能评分(91.43±10.06)分、社会功能评分(93.41±10.21)分、总体症状评分评分(42.38±7.25)分与传统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早期膀胱癌近期抗肿瘤效果理想,且手术出血少、并发症少,建议推广.
作者:张凯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使用电子鼻咽喉镜诊断和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采用奥林巴斯电子鼻咽喉镜对3350例耳鼻喉科患者进行诊疗,对诊疗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3350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检查,并明确诊断,部分患者进行了治疗.其中3321例进行鼻咽喉部检查,29例进行耳部检查.320例患者进行了喉镜下咽喉异物取出术,声带肿物手术4例,咽喉部肿物摘除术32例.结论 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喉科临床应用较广,在诊断和治疗上有现有其他设备不可替代的优势.
作者:李闯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评价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康复护理,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护理质量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满意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进行康复护理后,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护理质量更确保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宁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对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并发症分析,探究对患者予以临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重点筛选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64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处理,探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同时予以临床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术后留置双J管的并发症主要为腰部隐痛不适、尿液反流、双J管移位以及血尿等并发症,出现上述并发症的原因为:①双J管长度过长,在26 cm以上;②双J管留置时间过久;③每日饮水过低,在1200 mL以下;④没有使用抗感染药物.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在治疗的同时需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艳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的运用效果以及方法.为相关医疗工作人员在处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相关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 收集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实验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对照组进行传统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干预后的危险行为发生情况以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后患者出走、自伤、伤人、毁物、自杀危险行为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和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没有出现差错情况,而对照组出现5例差错情况.结论 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的运用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晓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参与本次实验,病例总数为70例,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平分为护理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护理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变化幅度更小,SAS和SDS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且两组对比P<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其生理与心理上的应激反应,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丽敏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对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在我院妇产科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孕妇中选取8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妊娠高血压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对妊娠高血压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护理的满意情况以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孕妇对妊娠高血压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可以增加患者对妊娠高血压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疏导患者的心理焦虑.
作者:李琪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析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研究,总结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对策.结果 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主要有颅内高压导致肺部感染、意识障碍、病房细菌感染、长期卧床肺功能减退导致感染等.护理前,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是(8.3±2.0)分,护理后,患者GCS评分是(13.3±3.3)分,护理前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给予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昏迷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周淑敏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系统护理对肠梗阻患者心理负担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甲组患者系统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总体满意率、焦虑情绪、疼痛情况以及抑郁状况.结果 甲组患者总体满意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轻度、中度、重度抑郁患者明显少于乙组(P<0.05),甲组无抑郁情况患者明显多于乙组(P<0.05).结论 给予肠梗阻患者系统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抑郁、焦虑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志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过程中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采用与对照组一样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外,还要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采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过程中对其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罗雯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通过胸腔镜治疗的肺大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2例出现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 d,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 胸腔镜下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安全性、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分析不同护理后的效果差异.结果 在术后疼痛时长、小腿麻木感消除时间等指数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2%显著低于对照组18%,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舒适度,加快术后恢复速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曹楠楠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94例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选择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3%,乙组为12.7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相比,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操作简单、微创等优点,简化了术后护理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迎辉;张奕坚;刘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认知护理对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基础护理加认知护理应用于实验组患者,仅以基础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实验组(95.8%)高于对照组(81.3%),且实验组SF-36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认知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淑敏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两组患者康复期间,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行常规护理模式与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语言与肢体康复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疗效更显著,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评分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 通过对脑梗死患者施行早期护理干预,可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并充分促进患者肢体及语言功能的改善,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评定癌症根治术后化疗患者情绪状态,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进一步评定患者情绪状态改善效果.方法 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行癌症根治术后进行化疗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患者情绪状态进行评定,并进一步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护理干预前,患者的SAS评分为(45.8±3.6)分,SDS评分为(46.3±3.4)分;护理干预后,SAS评分为(14.5±1.3)分,SDS评分为(15.2±1.2)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经调查问卷统计显示,58例患者中,满意43例(74.14%)、较满意13例(22.41%)、不满意2例(3.45%),总满意度为96.55%.结论 癌症根治术后化疗患者情绪状态不够稳定,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焦虑、抑郁情绪状态改善显著;因此,护理干预的实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丹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间在我院就诊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试验组患者预防性干预措施,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7.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可以通过预防护理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高凤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次5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从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挑选,将其平均分成两组:29例对照组于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中实施基础护理,29例试验组则于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治疗结果.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率为6.9%(2/29),住院时间(8.35±1.86)天;对照组并发症为27.6%(8/29),住院时间(12.66±2.70)天,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 临床于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作用突出,可缩短疗程,预防并发症,值得借鉴.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实施效果,为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住院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8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实施效果非常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了满意度和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敏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方法 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出院时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实验组在出院时除了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在随后的6个月内,进行延续性护理.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分别评定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和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术后依从性,促进患者患肢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孙郑颖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对比分析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过程中,实行系统护理的效果良好,能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吴頔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析功能锻炼联合穴位按压在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所收治的10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1例,均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需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运动功能锻炼与穴位按压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上远不及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其Fugl-Meyer评分并无显著差异,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提升,且观察组在提升幅度上要远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功能锻炼+穴位按压的方式进行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其肢体运动能力,使患者病后致残率有所下降,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丛娜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对比阴式、腹腔镜与腹式3种术式非脱垂子宫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因子宫良性疾病行非脱垂子宫切除术的1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不同术式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甲组实施经腹式子宫切除术,乙组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丙组实施腹腔镜全宫切除术,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丙组手术时间要明显长于甲乙两组(P<0.05);甲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体温升高发病率以及住院天数均要显著多于乙丙两组(P<0.05);丙组术中出血量要显著少于乙组(P<0.05).结论 3种术式的非脱垂子宫切除术均具有各自利弊以及手术适应证,应当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并结合各术式的优缺点选择佳术式,尽可能减少患者所受创伤.
作者:蔡梅梅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50例,2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25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2.0%和96.0%,并发症发生率为16.0%和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效果显著,创面恢复快,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杰;周海东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与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痴呆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ADL评分情况与遵医行为.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ADL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ADL评分情况,改善患者遵医行为.
作者:龙玉群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川崎病临床特征及出现时限,以期提高川崎病早期诊断率.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46例川崎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6例患儿大多1~5岁发病,均有发热5 d或更久,结膜充血、烦躁哭闹、皮疹、口唇舌部改变、颈部淋巴结肿大、手足硬性水肿发红出现较早,白细胞、血沉、CRP明显增高,动态观察血小板逐渐增高,并可出现不明原因多系统损伤.结论 除川崎病经典表现外,不明原因烦躁哭闹,白细胞、血沉、CRP明显增高,动态观察血小板逐渐增高,不明原因多系统损伤可作为川崎病早期诊断参考指标.
作者:杨丽萍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安全性护理对预防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大连市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就诊的200例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采取普通护理措施,试验组10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安全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跌倒预防知识、态度得分情况.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采取安全性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其对跌倒的认识,有效的预防跌倒,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颖;王静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氨磺必利(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商品名为帕可)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住院治疗的4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单独应用氨磺必利,临床观察8周.采用BPRS评定临床疗效,并记录下不良反应.结果 经氨磺必利治疗,临床痊愈37例(92.5%);好转2例(5%);无效1例(2.5%),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而轻,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杨宏海;马迅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分析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阴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20例HP阴性胃溃疡患者,将其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68.3%,且观察组的复发率3.3%低于对照组16.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阴性胃溃疡采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汪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小针刀治疗8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腰背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56例,分为每组均占据28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方案,实验组加用小针刀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与腰背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老年患者采取小针刀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王立强 刊期: 2017年第35期
在介绍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临界CO2萃取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应用效果,并对超临界萃取技术的优点进行了介绍.
作者:王武英 刊期: 2017年第35期
本文探讨了在药品生产要求逐步提高的情势下制剂室的发展方向,文章从制剂的剂型转变、新制剂的开发以及制剂室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丽丽;杨丽霞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分析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88例由于脑出血后昏迷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盐酸纳洛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将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展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1.8%,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所有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脑血肿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两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显著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脑出血后出现昏迷的患者,相对比单独使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措施,患者联合使用醒脑静展开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并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清醒,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岩;管树军 刊期: 2017年第35期
职业病管理是职业卫生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但是在职业病管理方面,社会中更多的精力是放在了预防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的预防方面,而对于会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职业病的管理却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在很多行业中都缺乏对职业病预防和管理的意识.农民工是我国数量为庞大的一个职业群体,职业病长期困扰着多数农民工的身体健康状况,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民工工种的特点,对目前农民工职业病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农民工职业病相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促使社会中更多的群体和个人加强对农民工职业病的重视程度,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预防.
作者:付伟;杨巨方;袁芳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析健康教育对改善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予以研究,按照硬币法分为2组,即参照组(n=35)、观察组(n=35).参照组患者仅给予用药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用药指导基础上施行健康教育,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用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是97.1%,同参照组患者的77.1%进行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施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全面应用与普及.
作者:姚建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加强手术室院内感染控制力度,强化手术室护士的思想意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种器械浸泡消毒、处理方法,医务人员洗手消毒规范化,认识工作中各种疾病感染途径和预防处理方法.管理者加强监管和定期监测以及随机抽查相结合原则,及时发现问题和督促工作.结果 手术室院内感染制度健全,监管得力,各项监控指标正常,定期生物监测达标,工作人员无职业意外伤害.结论 随着科学的进步,医院感染的重要性逐渐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高手术室工作者风险强化意识,系统化的采取了严格控制预防感染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护人员职业伤害.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7年第35期
将PDCA循环法应用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管理中,使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更科学、规范,有效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秦连英;邓清军;蔡云刚 刊期: 2017年第35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在不断的提升,这就需要医疗机构更加重视自身的水平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而在医疗结构的管理当中,如何保证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的管理,对于医疗水平的保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品管圈作为一种有效的措施,在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管理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分析其在具体应用当中的效果以及措施,能够更好的改善无菌物品的整体质量,从而提升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为医疗服务的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因此,必须要强化品管圈在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能够更为有效的发挥出品管圈在改善无菌物品管理当中的作用,为我国医疗水平的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供可靠的保障.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心脑血管方面的临床应用.通过查阅文,综述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心脑血管方面的广泛应用,疗效肯定.
作者:杨淑洁 刊期: 2017年第35期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发生相关[1].全球50%以上的人群存在Hp感染,但大多数感染者并不出现或仅出现较轻的临床症状,仅20%左右的感染者会发展为消化性溃疡,极少数感染者终发展为胃癌等严重疾病[2].Hp感染后的多样性临床结局提示其具有复杂的致病机制,Hp菌株的定植黏附及毒力因子、宿主的易感性与反应性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均与其相关[3].
作者:王竞秋;张群;韩俭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MSCs共培养抗ARPE-19细胞的氧化应激作用.方法 常规培养人RPE细胞系ARPE-19细胞,分为正常组、H2O2组和共培养组;通过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气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水平变化,研究分析MSCs共培养抗ARPE-19细胞氧化应激作用.结果 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能显著降低SOD和GSH-Px水平,并提高MDA水平;而MSCs共培养预能显著逆转这种变化,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s共培养有抗H2O2诱导的人视网膜上皮细胞氧化应激作用.
作者:柴勇;焦守峰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三七皂苷组方对家兔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的影响,筛选出对家兔血浆有显著作用的药方.方法 运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不同三七皂苷组分在体外对家兔血浆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水平的影响.结果 新配方和三七总皂苷相比,有一个三七皂苷配方能提高血浆t-PA活性水平,另一个三七皂苷配方抑制血浆PAI-1活性.结论 改变三七总皂苷中三七皂苷单体的含量,所得配方在功效上有很大的改变.
作者:曾伟成;黄颖;许光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探究不同炮制方法对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对采用不同方法炮制的五味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及溶出率进行测定,炮制方法有生五味子、醋蒸、酒蒸、蜜蒸、酒浸、清炒、蜜炒,木脂素类成分包括醇甲、醇乙、甲素、乙素.结果 酒蒸和酒浸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醇乙、甲素、乙素等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和溶出率均高,其次为生五味子,且炒法五味子供试品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及溶出率均较低.结论 在五味子炮制中可考虑采用酒蒸和酒浸法以增强药效.
作者:李海涛 刊期: 2017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