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苏醒期应用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行LC手术的6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3例在手术苏醒期运用芬太尼,研究组33例在手术苏醒期运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种药物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对照组所用手术时间为(67.3±20.2)min、拔管时间为(17.9±5.6)min,拔管后5 min VAS评分为(8.6±2.1)分;研究组三项指标分别为(69.6±18.6)min、(9.2±3.2)min、(5.2±1.2)分,两组拔管时间和拔管后5 min 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无显著差异,术毕和拔管后10min舒张压和收缩压显著高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LC手术苏醒期运用舒芬太尼置管时间短,患者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可推广应用.
作者:吕晶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对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在我院妇产科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孕妇中选取8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妊娠高血压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对妊娠高血压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护理的满意情况以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孕妇对妊娠高血压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可以增加患者对妊娠高血压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疏导患者的心理焦虑.
作者:李琪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次5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从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挑选,将其平均分成两组:29例对照组于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中实施基础护理,29例试验组则于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治疗结果.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率为6.9%(2/29),住院时间(8.35±1.86)天;对照组并发症为27.6%(8/29),住院时间(12.66±2.70)天,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 临床于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作用突出,可缩短疗程,预防并发症,值得借鉴.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机体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8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62例行传统开腹全切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手术效果和对机体产生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大(P>0.05),研究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和12 h研究组患者腋下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和48 h两组患者体温逐渐趋于正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6.55%,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为1.72%,明显优于对照组91.94%和8.06%,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良性子宫疾病患者可有效的减少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对患者体温变化造成的影响偏小,患者术后愈合较好,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临床可操作性,可推广使用.
作者:隋云娜 刊期: 2017年第35期
在介绍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临界CO2萃取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应用效果,并对超临界萃取技术的优点进行了介绍.
作者:王武英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分析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阴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20例HP阴性胃溃疡患者,将其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68.3%,且观察组的复发率3.3%低于对照组16.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阴性胃溃疡采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汪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维溶抑制物的相关性.方法 对我院心内科接收的12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资料展开分析,依据检查的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患组和非冠心病患组.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对两组的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进行计算,采用免疫分层析式抗体的夹心法则对两组的TAFI含量进行测定,并且对两组的TAFI数值实施处理,采用t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TAFI的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患组的TAFI水平同非冠心病患组比较明显较高,且TAFI同Gensini积分存在一定的联系.结论 TAFI可能是引起冠心病并促进冠心病进一步发展的危险因子.
作者:赵秀男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讨论尿液分析仪与镜检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的尿液检验标本186份,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3份.对照组患者经过尿液分析仪进行潜血检验,实验组标本经过显微镜镜检进行潜血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 实验组标本检测出阳性22例,阴性71例;对照组样本检测出阳性28例,阴性65例,阳性率比较实验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液潜血检验中,显微镜镜检的阴性率相对于尿液分析仪更低,但是工作效率更高,二者应联合使用,进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钟光富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间在我院就诊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试验组患者预防性干预措施,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7.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可以通过预防护理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高凤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析功能锻炼联合穴位按压在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所收治的10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1例,均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需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运动功能锻炼与穴位按压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上远不及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其Fugl-Meyer评分并无显著差异,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提升,且观察组在提升幅度上要远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功能锻炼+穴位按压的方式进行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其肢体运动能力,使患者病后致残率有所下降,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丛娜 刊期: 2017年第35期
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心脑血管方面的临床应用.通过查阅文,综述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心脑血管方面的广泛应用,疗效肯定.
作者:杨淑洁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分析不同护理后的效果差异.结果 在术后疼痛时长、小腿麻木感消除时间等指数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2%显著低于对照组18%,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舒适度,加快术后恢复速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曹楠楠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心肌核素显像和心脏超声在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50例在本处随诊复查的接受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属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所有患者均进行过心肌核素显像检查和心脏超声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心肌核素显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均比心脏超声检查高(P<0.05).结论 与心脏超声检查相比,心肌核素显像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刘畅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评定癌症根治术后化疗患者情绪状态,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进一步评定患者情绪状态改善效果.方法 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行癌症根治术后进行化疗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患者情绪状态进行评定,并进一步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护理干预前,患者的SAS评分为(45.8±3.6)分,SDS评分为(46.3±3.4)分;护理干预后,SAS评分为(14.5±1.3)分,SDS评分为(15.2±1.2)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经调查问卷统计显示,58例患者中,满意43例(74.14%)、较满意13例(22.41%)、不满意2例(3.45%),总满意度为96.55%.结论 癌症根治术后化疗患者情绪状态不够稳定,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焦虑、抑郁情绪状态改善显著;因此,护理干预的实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丹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川崎病临床特征及出现时限,以期提高川崎病早期诊断率.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46例川崎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6例患儿大多1~5岁发病,均有发热5 d或更久,结膜充血、烦躁哭闹、皮疹、口唇舌部改变、颈部淋巴结肿大、手足硬性水肿发红出现较早,白细胞、血沉、CRP明显增高,动态观察血小板逐渐增高,并可出现不明原因多系统损伤.结论 除川崎病经典表现外,不明原因烦躁哭闹,白细胞、血沉、CRP明显增高,动态观察血小板逐渐增高,不明原因多系统损伤可作为川崎病早期诊断参考指标.
作者:杨丽萍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对比阴式、腹腔镜与腹式3种术式非脱垂子宫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因子宫良性疾病行非脱垂子宫切除术的1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不同术式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甲组实施经腹式子宫切除术,乙组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丙组实施腹腔镜全宫切除术,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丙组手术时间要明显长于甲乙两组(P<0.05);甲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体温升高发病率以及住院天数均要显著多于乙丙两组(P<0.05);丙组术中出血量要显著少于乙组(P<0.05).结论 3种术式的非脱垂子宫切除术均具有各自利弊以及手术适应证,应当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并结合各术式的优缺点选择佳术式,尽可能减少患者所受创伤.
作者:蔡梅梅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加强手术室院内感染控制力度,强化手术室护士的思想意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种器械浸泡消毒、处理方法,医务人员洗手消毒规范化,认识工作中各种疾病感染途径和预防处理方法.管理者加强监管和定期监测以及随机抽查相结合原则,及时发现问题和督促工作.结果 手术室院内感染制度健全,监管得力,各项监控指标正常,定期生物监测达标,工作人员无职业意外伤害.结论 随着科学的进步,医院感染的重要性逐渐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高手术室工作者风险强化意识,系统化的采取了严格控制预防感染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护人员职业伤害.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总结国产罗红霉素分散片治疗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此次实验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儿科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治疗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计选择80例.按照用药治疗方案不同将80例患儿分为采取国产罗红霉素分散片治疗的实验组以及采取国产红霉素片治疗的参照组,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组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细菌学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退热时间、病程天数以及临床疗效等指标对比,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且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国产罗红霉素分散片治疗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治疗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安全药物方案,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徐雅;邱卓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在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的8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进行分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塞纱布进行治疗,4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宫腔填塞纱布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产后2h、产后12h以及产后24h的出血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产后2h、产后12h以及产后24 h,其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塞纱布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牛慧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3例(共126眼)糖尿病疑似视网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OCTA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观察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及视网膜微血管异常情况.同时以间接眼底镜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计算O C TA、F FA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经间接眼底镜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46例,占73.02%;OCTA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为86.96%,特异度为76.47%;FFA的灵敏度为78.26%,特异度为64.71%,经χ2检验,OCTA的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FFA(χ2=4.21、5.32,P=0.040、0.021).结论 FFA、OCTA均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OCTA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FFA,可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筛查及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关晓颖 刊期: 2017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