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薛海霞;崔晓丽;周宛建

关键词:小儿, 腹腔镜, 七氟醚, 丙泊酚, 瑞芬太尼
摘要:目的 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七氟醚吸入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小儿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6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丙泊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组(静吸组,n=30);氯胺酮+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组(静脉组,n=30),观察麻醉诱导入睡时间及手术过程中关键步骤时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拔除喉罩及出恢复室时间.结果 静吸组患儿诱导入睡快、术中平稳、自主呼吸恢复、拔除喉罩及出恢复室时间较静脉组明显缩短(P<0.05);静脉组患儿诱导入睡时间长、置入喉罩、切皮、建立人工气腹、拔除喉罩时的HR、MAP变化较静吸组惠儿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吸入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诱导苏醒快,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并发症少,更适于小儿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七氟醚吸入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小儿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6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丙泊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组(静吸组,n=30);氯胺酮+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组(静脉组,n=30),观察麻醉诱导入睡时间及手术过程中关键步骤时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拔除喉罩及出恢复室时间.结果 静吸组患儿诱导入睡快、术中平稳、自主呼吸恢复、拔除喉罩及出恢复室时间较静脉组明显缩短(P<0.05);静脉组患儿诱导入睡时间长、置入喉罩、切皮、建立人工气腹、拔除喉罩时的HR、MAP变化较静吸组惠儿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吸入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诱导苏醒快,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并发症少,更适于小儿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

    作者:薛海霞;崔晓丽;周宛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93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与研究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手术方法及成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93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分析法,将分娩方法分成自然分娩组、剖宫产组及剖宫产并进行合并子宫肌瘤手术组,回顾分析各种手术方式的术后结果.结果 三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长与出血量,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出血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应尽快清除诊断结果,并综合考虑子宫肌瘤面积、种类与部位及患者育龄时间、分娩要求、有无并发妊娠病症等来决定手术方式及生产方式.

    作者:白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胃出血急诊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09例急性胃出血患者予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n=56)、B组(n=53).A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B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4.6%,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75.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胃出血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选用与普及.

    作者:吕明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产前检查的698例孕妇的孕早中晚其的维生素D水平进行监测,并给予维生素D补充,对其子女在34个月龄时通过儿童行为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维生素D正常组的儿童能完成全部十项评估的132例占37.07%,与维生素D不足组的42例占23.6%及缺乏组的30例占20.83% (P<0.01);同时维生素D不足组与缺乏组之间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 维生素D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儿童的智力发育,起到优生优育的作用.

    作者:王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疗效

    目的 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5例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干预组(n=43),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予以早期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惠者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予以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倍他乐克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采取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90例则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缓慢加量至有效剂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功能(NⅥ认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运动耐量、心率和血压等方面数据.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一段时间后相关体征均有好转,而治疗组患者体征好转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这种差异愈加明显,且数据显示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达到91.7%;而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约为75.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使用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是显著有效的,可作为充血性心力表竭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之一,临床中应注重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胆囊癌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胆囊癌的外科治疗.方法 从胆囊癌的分期及外科手术的类型展开分析.结果 胆囊癌根治术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结论 胆囊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应根据Nevin分期及患者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外科根治切除有助于提高Nevin Ⅱ~ⅣV的进展期胆囊癌的生存率,显著改善其预后.

    作者:张维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ICU患者管道安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ICU患者管道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88例在我院于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ICU置管患者,将其评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将常规管道护理方法应用于对照组,PDCA循环护理模式应用于研究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期间,研究组管道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 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预防和减少管道护理缺陷的发生,从而确保治疗有效进行,值得推广.

    作者:陈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快速成型技术用于口腔修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口腔修复患者117例,根据其所使用的修复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58)使用传统修复方法进行口腔修复,观察组(n=59)使用快速成型技术进行口腔修复.对两组患者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1.02%和100.0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6.21%和89.66%,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现8例(13.79%)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1例(1.69%),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成型技术应用于口腔修复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不适、减少不良反应,是一种良好的口腔修复方法.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可达龙致静脉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

    目的 回顾性分析可迭龙注射液在使用过程中导致静脉炎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至2014年入院治疗,在使用可达龙期间发生静脉炎的患者23例,收集患者病历资料,分别从药物因素、护理因素、患者因素几个方面分析该因素导致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程度.结果 回顾性分析表明,因使用可达龙而导致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因素中,药物因素占主要方面;护理因素、患者因素影响程度依次降低.结论 可达龙致静脉炎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为原因也有客观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可达龙致患者静脉炎的危害.

    作者:郑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等进行治疗,治疗组4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齐桂枝五物汤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72.92%.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腓肠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等传导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体征与临床症状,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提升作用十分显著.

    作者:李忠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儿贫血的常见因素和预防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小儿贫血的常见因素和预防对策.方法 我院于201 3年4月至2014年4月对121例小儿贫血惠儿进行常见因素的分析及预防对策的分析,采用问卷分析的方法对小儿贫血的常见因素和预防对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引起小儿贫血的常见因素主要是先天性贫血,占56%,其次是喂养不足,占45%;人工喂养的惠儿发生贫血的概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贫血的常见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有利于早发现贫血的原因,并做出良好的治疗.

    作者:陈华;纪学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不同阶段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应用的措施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骨科的住院患者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29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不同阶段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可以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满意度,让患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康复,具有推广应用的实际价值.

    作者:肖美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疽的疗效展开观察分析.方法 对68例新生儿黄疽患者进行探讨,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光疗时间为(35.26±10.58)h、黄疸消退时间为(7.32±2.51)d、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为(58±21)μmol/L、住院时间为(7.21±2.13)d同对照组患者的76.47%、(52.63±19.34)h、(10.28±2.94)d、(36±16)μmol/L和(9.18±2.81)d相比,有明显差异性(P<0.05);对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展开对比分析,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在治疗新生儿黄疸疾病临床上菌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具有显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回归社会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治疗后乳腺癌患者回归社会前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2例乳腺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方法对乳腺癌手术治疗后患者进行康复指导,以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作为衡量标准,对两组进行分别评分.结果 ①两组心理护理干预前各项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理护理干预后两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③研究组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回归社会前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

    作者:毛鑫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汤剂应用3种不同煎煮方法的有效成分溶出效果研究

    目的 探析复方丹参汤剂运用3种不同煎煮方法的有效成分溶出效果对比.方法 运用两煎常压煎药机、高压煎药机以及传统砂锅对复方丹参汤剂进行制备,对比分析汤剂中的药效成分.结果 两煎常压煎药机、高压煎药机以及传统砂锅制备的复方丹参汤剂中丹酚酸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768、2.672、2.531g/L,而RSD分别为1.25%、1.15%以及3.31%(n=5).结论 相比较其他两种煎煮方法而言,两煎常压煎煮法中丹酚酸B的含量较高,所以在对复方丹参汤剂进行制备时,两煎常压煎药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作者:崔凤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HPLC-MS/MS法检测中成药和食品中违法添加的10种降糖类药物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HPLC-MS/MS法测定中成药和食品中添加的10种降糖类药物.方法 采用Waters Atlantis T3色谱柱(2.1mm× 100mm,5 μ rm);用含0.01 mol/L的乙酸铵水溶液(A)-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1μL,选择ESI离子源、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一级质谱、二级质谱,确定样品中是否添加了降糖类药物,并根据外标法计算添加药物的准确量.结果 在上述色谱及质谱条件下,10种药物的分离度良好,方法检测限在0.6~30 ng/g,回收率91%~9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保健品及中成药非法添加降糖类药物的测定方法.

    作者:隋海山;王立娟;戚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

    目的 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5例,均予以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并分析护理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为63.08%优于护理前,且护理后患者身体功能(17.57±5.24)、社会活动(17.92±2.83)、精神状态(15.73±3.82)及总体健康(19.55±4.39)指标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2%,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情况.结论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蓉;彭秀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措施对宫颈糜烂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给予宫颈糜烂患者人性化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了某院的90例宫颈糜烂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92.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有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对照组有1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宫颈糜烂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恢复情况得到了促进,具有临床上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作者:钟引艳;全向林;蒋柳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探讨和分析健康教育对小儿高热惊厥预后的影响

    目的 对高热惊厥惠儿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及对其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高热惊厥患儿的100例,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处理,试验组惠儿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分析高热惊厥惠儿复发率情况以及满意程度情况.结果 分别对两组惠儿进行观察后,试验组患儿高热惊厥复发率(4.00%)与对照组患儿高热惊厥复发率(32.00%)相比明显较低.对两组儿童处理后,试验组患儿家长的满意程度(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的满意程度(66.00%).结论 高热惊厥惠儿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显著,明显提高惠儿的预后效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武书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