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吴俊平;郭欣欣

关键词:健康教育, 心血管疾病,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从该院2013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抽选实施基础护理的35例作为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的35例作为干预组,评定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治疗依从性94.2%,满意度为97.1%;常规组依从性80.0%,满意度为7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加强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健康教育作用突出,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快病症恢复,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电子病历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8年实施电子病历系统以来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解决对策。电子病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管、电子签名法律效力有限、电子密码的泄露和电子病历系统中机械的复制粘贴,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李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微信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微信的应用成本较低,功能强大,已经成为大学生沟通的方式之一。该文在分析微信传播特性、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分析基础上,阐述了微信对大学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并提出如何利用微信引导大学生健康生活的对策。

    作者:邱铄;周成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喉癌患者心理状态及其需求的分析

    目的:研究喉癌患者心理状态,并分析其需求,为护理喉癌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该院耳鼻喉科就诊的50例喉癌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该科声带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调查50例喉癌患者和50例声带手术治疗的患者心理状态((以汉密顿抑郁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将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同时,分析50例喉癌患者的需求(以《病人需求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调查50例喉癌患者的需求,主要包括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以及对知识的需求,对护理人员的需求,96.00%的喉癌患者需要获得护理人员的尊重,80.00%喉癌患者需要护理人员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对知识的需求,94.00%的喉癌患者需要了解治疗方法和疗效。结论喉癌患者心理状态较差,易产生抑郁和焦虑,调查分析其需求,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

    作者:吴秀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从该院2013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抽选实施基础护理的35例作为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的35例作为干预组,评定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治疗依从性94.2%,满意度为97.1%;常规组依从性80.0%,满意度为7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加强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健康教育作用突出,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快病症恢复,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吴俊平;郭欣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基于团队协作的设计性实验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团队协作的设计性实验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选取2014级全日制护理本科生260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30人。结果95分以上的有个1团队,90~94分的有8个团队,80~89分的有2个团队。在260名学生中,7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设计性实验,有90%的学生认为需要以团队形式开展设计性实验,82%的个人积极参与设计性实验,72%的学生认为设计性实验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77%的学生认为设计性实验有助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77%的学生认为设计性实验有助于提高集体荣誉感,70%左右的学生认为设计性实验有助于提升团队合作,70%左右的学生认为设计性实验有助于提升沟通协调能力,76%的学生认为设计性实验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71%的学生认为设计性实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结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团队协作形式开展设计性实验,既可以帮助增强学生护理知识储备,又可以提高学生团结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为打下良好基础和学习责任感作出贡献;同时,通过团队协作,还可以树立严谨科学作风与创新精神,提升教学质量。以团队形式开展设计性实验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作者:肖日春;周文佳;刘其兰;王万玲;潘红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在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教学中的运用形象思维教学的相关研究

    近些年,由于不断研发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器械,加上临床不断改进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方式,使得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微创方式治疗越来越广泛。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是一类微创术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该手术方法使用的椎间孔镜类似于脊柱内窥镜,管子上配备有灯,它从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通过平或者斜的方式进入椎间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主要优势在于术后康复快、手术创伤小、迅速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术后住院时间短等。该文主要分析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教学的方法。

    作者:刘运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某三甲医院医学论文统计学质量分析

    目的:了解某三甲综合医院已发表医学论文中应用的统计学方法存在的问题,降低医务人员论文抄袭与数据造假现象,提高医院职工的统计思维和科研能力。方法审查某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已发表的1322篇医学论文,汇总使用的统计方法,分析存在的错误,并通过随机抽样,调查某医院医务人员的统计学知识认知情况。结果某医院医学论文中统计错误主要有:研究对象选择不当、统计方法选择和使用不正确、统计表和统计指标书写不合理、数据分析与结果不一致、统计结论表述错误等;问卷调查显示医务人员的统计学知识掌握程度很不理想,50%调查者在高等教育期间学习过医学统计学课程,57%调查者对常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基本不知,仅有27%调查者可以自主使用Excel、SPSS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论减少医学论文中统计学方法错误,需要加强医务人员常用统计学知识和统计软件指导学习,构建院内职工科研申请与论文发表管理机制,组织院内科研专家和统计专家帮助医务人员对其待发表论文进行审查,将会有助于提高某院医学论文的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作者:刘涛;马金火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开展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工作的效果

    目的:探究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重点,以及优化途径。方法为优化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质量,该院于近年来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改进,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该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个病区的20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往年未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工作时期的同病区20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资料回顾、问卷调查以及电话随访,对比两组的静脉给药满意率、医疗纠纷率等情况,以此探究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模式的工作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给药满意率以及医疗纠纷等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调配型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工作的基础上加入“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能够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率,提升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梦媛;王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锦州地区流通的大黄饮片的质量研究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锦州地区流通的不同产地的9批次大黄饮片的总蒽醌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探查该地区大黄饮片的质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该地区随机抽样的大黄饮片中总蒽醌的含量均达到了2010版中国药典要求的标准。结论提高锦州地区流通的大黄质量。

    作者:崔巍;常乐;邢凤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杭州市某公立医院护士职业认同感和离职倾向研究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杭州市某公立医院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离职倾向的现状,为护理管理者制定管理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感量表、离职倾向量表对杭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16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得分为(4.36±0.59)分,离职倾向得分为(16.22±3.15)分。25~35岁,本科及以上学历、无编制、月收入5000元以下、中低级职称的护士,离职倾向更高(P<0.05)。结论杭州市某公立医院护士的职业认同感不高,离职倾向明显,护理管理者应重点关注35岁及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无编制、月收入5000元以下、中低级职称的护士,得益于年龄、学历优势和三甲医院工作经验,该部分人群在外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强,属于离职高危人群。

    作者:罗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复方芦荟涂膜剂的制备工艺及研究

    目的:优选复方芦荟涂膜剂的佳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聚氧乙烯的用量、甘油的用量及乙醇的用量3个因素进行研究,以涂膜剂的成膜时间和外观性状为指标优选涂膜剂的制备工艺,采用HPLC法对涂膜剂中芦荟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方芦荟涂膜剂的佳制备工艺为药材提取浓缩液10 mL,聚乙烯醇-1245 g,甘油6 mL,95%乙醇20 mL,氮酮1 mL。结论该涂膜剂制备工艺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

    作者:张晶;贾佳;布秀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规范化护理管理体会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管理,进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加强对糖尿病病情的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为糖尿病患者建立社区糖尿病护理管理组织,建立电子档案,便于护理管理人员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统一护理管理,同时还应当加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该文阐述了社区护理管理的重要性,对社区护理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社区糖尿病患者规范化护理管理的方法。

    作者:王斐斐;宋俊颖;董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CBL+MDT教学模式在危重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CBL+MDT教学模式应用于危重症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旨在提升教学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来该院重症医学科住院规培医生82名,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1名,采用CBL+MDT教学模式;对照组41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床旁病例分析成绩,均采用答卷式考核模式,满分100分。在学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开展满意度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合作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兴趣等。结果研究组学生实施CBL+MDT教学模式后,理论考试成绩为(85.1±7.3﹚分、床旁病例分析成绩为(89.1±5.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10.5﹚分、(72.5±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学生经CBL+MDT教学模式后,非常满意27例、一般满意13例、不满意仅1例,其教学满意度为97.5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0例、22例、9例及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MDT教学模式应用于危重症临床教学中,可显著提升学生理论学习成绩和分析能力,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蒋世双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介入放射学教学方式的探讨

    介入放射学是集临床医学、影像诊断学、微创治疗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一门新兴临床边缘学科。它要求介人放射科医师应具备在医学影像引导下进行微创治疗的能力,既要有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又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怎么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是目前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介入放射学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介入放射学,不断提高临床思维和影像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临床需要的合格介入放射学医师。

    作者:金昌;杨广祥;穆永旭;闫瑞强;吴常生;刘海艳;胡晓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结构-性质-应用”三位一体理念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实施分析

    文章以某医学院校2012级三年制药学相关专业161名学生为例,1班76人,为对照组,2班85人,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结构-性质-应用”三位一体理念方法进行教学,并采用问卷调查法、理论考试法对该方法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综合测试成绩,显著提高药物化学教学水平和质量。

    作者:惠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传统护理模式与共情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护理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传统护理模式与共情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1月―2015年11月入住该院的95例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7﹚与观察组(n=48﹚,两组患者均首先给予心理护理、认知干预、家庭社会支持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共情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①两组患者护理后HAMD评分均显著小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HAMD评分也显著小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②两组患者护理后SF-36生活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上述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③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及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共情护理模式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抑郁症状,应加以推广。

    作者:韩靖;王海霞;朱秀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医患沟通障碍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上层建筑也发生变化,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再局限于身体上无病,而是希望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能够完美统一,与这一要求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事件不断增加。其中医患沟通不畅是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基于此该文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和Pub med等数据库检索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着重从医患沟通障碍原因以及破解医患沟通障碍的解决措施两个方面加以讨论,以期能促进医患沟通,保障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郭宏志;李功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巴颜淖尔市无偿献血状况及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近7年全市无偿献血者分布情况及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为无偿献血宣传和招募提供针对性,减少血液报废,控制经血传播疾病。方法收集2008―2014年全市无偿献血者资料信息和HBsAg、抗-HCV、抗-HIV、抗-TP和ALT等检测指标的检测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中学历的无偿献血者占比高达36.97%,本科以上献血者少。全部标本的不合格率整体趋势呈逐年下降,年度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不合格率为4.41%。其中HBsAg为0.64%、抗-HCV为0.17%、抗-HIV0.01%、抗-TP0.29、ALT为3.26%。不同人群检测阳性率不同,不同年龄段献血人群检测指标阳性率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历人群检测指标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比较,检测指标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HIV除外﹚。结论无偿献血的宣传和无偿献血者的招募要有针对性开展,同时做好献血前健康征询,采用快速灵敏的方法提高采前筛查质量。

    作者:武培彪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开封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状况研究

    目的:对开封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感染梅毒状况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5年12月在开封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的人群,年龄在18~55岁之间,观察不同年份、男女性别、年龄段、职业和文化程度的检测例数以及梅毒抗体阳性数、阳性率的变化。结果在2006―2015年期间,献血人数不断增加而梅毒抗体阳性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且在2010年所占比率低;50~55岁人群阳性率低,40~50岁人群阳性率高;军人阳性率较低,公司职员和个体从业者的阳性率较高;本科及其以上人群的阳性率低,初中及其以下人群的阳性率较高,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无偿献血人群的宣传知识教育,着重从18~30岁年龄范围的人群、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及现役军人中招募献血者,同时严格执行献血健康征询检查。

    作者:李鹏;柳红梅;张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移动APP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辅助疗效研究

    目的:通过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移动APP应用进行自我管理,评价移动APP在辅助糖尿病治疗治疗疗效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德州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患者246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 A组患者自行应用糖尿病移动APP进行自我管理辅助治疗;B组患者在家属的监督管理辅助治疗;C组常规治疗未涉及家属及其他外在因素辅助应用。经过12个月的随访对比3组患者实验前后生活质量控制自我效能、疾病知识教育自我认知、以及血糖调节水平的变化及差异。结果A组、B组患者随访中自我效能评价和疾病知识自我认知评价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C组(P<0.05﹚,而且A组患者两项调查结果显著优于B组调查结果(P<0.05﹚。3组患者血糖水平均维持在可控平稳水平,3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动APP应用对辅助2型糖尿病患者改善自我管理,提高依从性和疾病认知水平、维持血糖稳定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张斌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