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红
目的:分析研究护士长管理干预在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收治的住院患者15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为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75例则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护士长管理干预,评价分析不同护理实施后护理质量水平以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护士长充分发挥其管理干预职能,可有效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实施效果显著。
作者:徐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血清内脂素水平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2例健康人的空腹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同时测量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值(WHR)并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血脂。结果肥胖 T2DM 患者血清 visfatin 水平与 BMI、WHR 和 Fins 呈正相关,其中 WHR、FPG、HbA1c、TC 与 BMI 是影响血清 visfatin 水平为显著的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 visfatin 检测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肥胖者血清visfatin 检测水平更高,提示血清 visfatin 可能参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作者:杨国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并探讨护理对策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支气管肺炎患者74例,进行治疗方法选择、护理措施应用、预防并发症等护理对策。结果经过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的实施和临床护理对策的应用,经统计,显效45例(60.81%),总有效率90.54%。结论经过我院医护人员的一致努力,使疾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控制了病情的发展,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践证明,沐舒坦雾化吸入对支气管肺炎治疗效果显著,得到了预期的效果,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宁;杨继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孕激素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8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给予甲羟孕酮治疗6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并记录有生育要求患者妊娠情况。结果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9%,轻度患者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重度患者(75%)(P<0.05);所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均正常。治疗6个月后,有3例患者的转氨酶轻度升高,及时给予治疗后恢复正常;有5例患者经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有24例患者体质量轻度增加。76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治疗后有51例达到临床妊娠,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妊娠率分别为70.2%、66.7%和50%,三者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年轻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有生育要求,可采用孕激素行保守治疗,治疗效果好,但应注意观察病情预防复发。
作者:张婧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 UAP 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标准化治疗)和曲美他嗪组(标准化治疗+曲美他嗪),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血清内皮素的变化,同时应用超声诊断仪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变化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 ET 水平均明显下降(P <0.05),FMD 均升高(P <0.05)。曲美他嗪组较常规组血清ET 下降更显著(P <0.05),FMD 升高更明显(P <0.05)。结论曲美他嗪可能通过降低 ET 水平等途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进而提高了临床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赵彦冰;赵春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内科实验室是临床教学、科研及实验的重要场所,内科实验员工作责任大、节奏快,且处于高危区。如在临床实验中稍有疏忽,很容易发生差错及事故,所以要求内科实验员必须具有高度的爱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及敬业的精神,才能更好地为医学生服务。同时在临床实验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实验室各项工作制度及标准化操作规程,要赢得临床师生的信赖与尊重。为此,本文仅就内科实验员的素质及能力略做探讨,简要阐述。
作者:李英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肺炎患儿采用纳络酮结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6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纳络酮结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症状缓解、惊厥消失、住院病程等方面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获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临床上采用纳络酮结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药物进行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垂体瘤患者通过鼻蝶窦入路方式进行切除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状况的观察以及护理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方法对于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24例采用经鼻蝶窦入路方式进行垂体瘤切除,且在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患者,进行治疗以及有关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垂体瘤经鼻蝶窦入路方式切除后,关于脑脊液漏情况的护理体会。结果手术后对于脑脊液漏情况的观察以及护理,患者的体位护理以及下床之前的三步法训练,以及健康教育等五方面,在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对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对脑脊液漏的情况重点关注,一旦发生相关情况,需要及时向医师进行汇报,并对治疗以及护理的方式进行合适的调整。结论对于采用经鼻蝶窦途径进行垂体瘤切除手术的患者,需要结合上述五方面以及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合适的护理。
作者:张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测定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 Kromasil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 磷酸二氢钠溶液(磷酸调 pH 至3.0),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5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量50μL。结果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分别在0.048~9.52μg/mL(r=0.9992)、0.051~101.00μg/mL(r=0.9998)、2.51~50.28μg/mL (r=0.9998)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定量限分别为2.489、3.671、126.597 ng;检测限分别为0.702、1.018、38.219 ng。牛磺鹅去氧胆酸和熊去氧胆酸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12%、99.71%,RSD 分别为0.96%、0.62%(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刘小双;蒲旭峰;欧世荣;杨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小儿脑积水临床治疗中,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小儿脑积水患者1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予以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评价治疗的效果。结果进行 CT 复查,显示患儿的双侧脑室额角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轻度脑积水患儿术后症状、双侧脑室额角宽改善显著,与中度与重度脑积水患儿相比,效果明显著(P<0.05)。结论小儿脑积水的治疗中,应及早的进行手术治疗,而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王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眼肌麻痹的常见病因,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结果38例患者中,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3例,痛性眼肌麻痹3例,脑干梗死8例,脑干出血2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甲亢性眼肌麻痹2例,鼻咽癌1例,重症肌无力6例。结论眼肌麻痹病因复杂,临床确诊需谨慎,以免误诊、漏诊。
作者:洪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针灸刺血疗法对苯巴比妥等抗癫痫类药物高敏反应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间22例因服用或肌内注射各种抗癫痫药物所致高敏反应的患者,按照平均数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11例。参照组采用发病急性期激素抗过敏的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抗过敏治疗后,同时请中医科医师会诊辩证后采用针灸刺血疗法2个疗程,比较两组30 d 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参照组(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刺血疗法在抗癫痫药物高敏的治疗中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
作者:王斌;付天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手术方式对盆腔粘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4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1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和对照组21例(斯塔克剖宫产手术),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及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子宫破裂、产后出血、胎盘前置、胎盘植入、盆腹腔粘连方面相比差异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进行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手术中应选择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还能够降低盆腹腔粘连情况,具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肖小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牙菌斑控制对2型糖尿病牙周病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牙周病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0例2型糖尿病牙周病患者实施早期牙菌斑控制,对照组患者不采取早期牙菌斑控制。1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牙列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1年后牙列平均牙龈指数为1.9,对照组患者1年后的牙列平均牙龈指数为3.2,观察组患者牙列平均牙龈指数较好,P<0.05。对照组患者1年后牙位平均牙周袋深度为2.8 mm,观察组患者1年后牙位平均牙周袋深度为1.1 mm,观察组患者牙位平均牙周袋深度较低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牙周病采取早期牙菌斑控制,有着较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炎症和氧化应激标志物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2例 OSAS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并在治疗前后给予PSG 检查,对诱导痰中标志物水平以及空腹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治疗3个月后,ODI、SaO2、REM、AHI 以及觉醒指数、低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诱导痰中 TNF-α、IL-6、8-异前列腺素、硝基酪氨酸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中的硝基酪氨酸、8-异前列腺素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 TNF-α、IL-6水平变化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可显著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上气道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同时还能减少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但对全身炎性反应的改善情况并不显著。
作者:李丰环;林艳妍;康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改良根治术和传统根治术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2年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改良根治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清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所有差异均为显著差异(P <0.05)同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相比传统根治术有着更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郝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中抽选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2.0%,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84.0%,实验组的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联合使用丹红注射液和西药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赵艳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查,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诊疗工作有了新的突破,诊断正确率和治疗成功率均得到明显提高。本文基于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疗现状,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对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与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苏一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和讨论姑息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的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观察它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0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姑息治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以及患者的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结果从结果统计可得,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程度以及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姑息治疗晚期癌症患者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让患者在关怀服务中走完人生的后一站。
作者:燕丽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在我院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4年206例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06例报告中,涉及的药品有95种,抗感染药数量居首,其次是中药制剂、免疫功能损伤药物、心脑血管药物以及一些静脉给药的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皮肤及其附件的损伤多,其次是对消化系统的损伤。结论在日常用药中,医护人员应当注意合理用药,加强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杜娟;陆庆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