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光
目的 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对其脑氧代谢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分别采用3μg/mL和6 μ g/mL的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靶控输注,对比控制性降压下血压、心率和脑氧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对比两组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观察组比对照组平稳,观察组提高和降低脑氧代谢指标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都能降低脑氧代谢,采用6 μ g/mL剂量的心率和血压相对3 μg/mL剂量更加平稳,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淑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腔镜科接收治疗的予以LC术治疗的胆囊疾病患者82例,以其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A组与B组,每组41例.A组予以舒适护理干预,B组予以传统常规护理,观察A、B两组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A组在入手术室前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均要明显低于B组,统计学有意义,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术后随访调查发现,A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8.8%),B组为(85.7%),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在对患者予以手术治疗前,舒适护理可以减少因手术带来的恐惧感,减少心理压力,有助手术顺利实施,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淑娥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康复科住院患者不安全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总结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大庆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在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不安全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8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只有1例,发生率为1.25%.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的有50例,满意的有20例,基本满意的有10例,满意度为100%.结论 对康复科住院患者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赵南;张智慧;张立敏;刘娜;李凤兰;姜淑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相关重症肺炎的临床中医证候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根据痰液样本药敏试验结果将86例鲍曼不动杆菌相关重症肺炎患者分为泛耐药组及非泛耐药组并判断其中医临床证候分布情况,分析泛耐药组、非泛耐药组鲍曼不动杆菌相关重症肺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特点.结果 泛耐药组中医证侯分布主要包括气虚证、阳虚证、痰证及水饮证,非泛耐药组中医证候分布主要包括气虚证、痰证.泛耐药组阳虚证、水饮证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非泛耐药组(P<0.05).结论 准确掌握鲍曼不动杆菌相关重症肺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与其致病菌耐药性特点,有利于医师更为准确的给予对症治疗,对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孙滨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无积水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PCNL术治疗72例无积水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C臂X线引导下穿刺目标肾盏,建立皮肤肾脏通道,输尿管镜下采用钬激光碎石.对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结石清除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2例患者均完成PCNL治疗.穿刺针一次穿刺成功的患者12例,其余60例患者需要多次穿刺尝试,穿刺时间2~30 min(平均18.3 min).72例患者共建立85个经皮肾通道,其中59例患者通过单一经皮肾通道碎石,13例患者一期建立两个经皮肾通道碎石,包括2个无效的经皮肾通道.另有16个失败的通道,占所有通道数的15.8%.手术时间40~180 min(平均95 min).55例患者一期取净结石,一期净石率76.4%.12例接受二期PCNL治疗.二期PCNL术后总净石率为88.9%.3例(4.2%)患者需输血治疗.1例患行高选择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1例(1.4%)患者发生腹腔积液,但无腹腔脏器损伤.无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胸膜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PCNL治疗无积水肾结石穿刺难度大,容易发生经皮肾通道建立失败.但只要掌握手术技巧,PCNL治疗无积水肾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王欢;范星球;王昌辉;易小春;李波涌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及分析奥伦自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遵循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糖尿病肾病护理组)39例和观察组(奥伦自理模式组)39例,然后将两组护理前后的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无明显差异,P均> 0.05,而护理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 0.05,护理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奥伦自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于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均发挥着积极的临床作用,从而为疾病的控制及改善奠定了基础.
作者:任玉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单药以及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其中A组给予二甲双胍片,B组加沙格列汀;C组患者加格列吡嗪缓释片比较三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治疗效果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单药应用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如联合应用沙格列汀或格列吡嗪则可显著控制血糖,降低体质量指数,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用药方案.
作者:王树青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以提高ICU护理质量.方法 将风险管理方法应用于护理管理中,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病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士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服务态度、沟通能力、责任心、应急能力等6个方面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实施前,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地降低风险,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陈红菊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急诊内科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急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观察患者在经过急救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在这74例脑出血患者中,有34例患者在经过急救治疗后痊愈,痊愈率达到45.95%,病情获得好转的有36例,瘫痪3例,死亡1例.患者好转率为48.65%,瘫痪率为4.05%.结论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患者相应的急救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瘫痪或者死亡的风险,应加强在急诊内科的尝试.
作者:赵振宏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手术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舒适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发生率、抑郁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而其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中给予产妇舒适护理可有效减轻产妇术后疼痛,缓解产后抑郁症状,帮助产妇恢复正常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运动平板训练对学龄期脑瘫患儿平衡功能与步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4例学龄期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增加运动平板训练.治疗期前后分别对两组患儿步态与平衡功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平板训练应用于学龄期脑瘫患儿治疗过程之中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吐鲁娜依·万力;不艾吉尔·艾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加强对药品质量管理的力度,积极在院内实施药学服务,以期提高医院整体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我院药物使用的现状进行调查,提出诚待解决的问题与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加强药物质量管理,提高药物服务质量.结果 我院在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以及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后,整体用药情况得到很大改善,患者满意情况也有很大提升.结论 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可有效改善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提高整体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可进行全面推广.
作者:彭昊帅;刘长缨;杨亚鹏;赖耀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法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盆腔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分别有5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L2~3腰麻(SA),观察组进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术后都进行静脉止痛,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妇产科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法具有较高安全性,具有十分显著的麻醉效果,其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纯腰麻,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马咏良;刘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5期
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目前,各大医院均建立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无陪护管理,新生儿学科的迅速发展,显著提高了我国危重新生儿的存活率,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患儿家属除了对医疗行为的需求外,疾病相关知识、知情同意等方面的需求逐渐受到重视,但受限于儿科医护人员数量,床位规模,以及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无法对NICU实施开放式管理,目前NICU的封闭式管理模式虽然在感控方面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但也隔开了患儿和家属,忽视了家属的情感需求,若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容易导致医患矛盾的发生.有研究显示,由于医患沟通不畅引起的医疗纠纷占64%[1],本文就影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患沟通的因素及处理办法进行分析.
作者:伍莉;王楠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胃肠肿瘤患者化疗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深入分析胃肠肿瘤患者化疗环节的合理用药方案.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9例胃肠肿瘤患者,在查阅其病历资料的基础上,观察患者其辅助治疗、化疗等情况,同时客观评价其用药情况.结果 上述入选患者中,188例患者的化疗案达到合理标准;189例患者的化疗用药达到合理标准;144例患者的化疗用药剂量达到合理标准;171例患者的化疗用药的溶媒浓度达到合理标准;162例患者的给药时间以及给药顺序达到合理标准;149例患者的辅助用药达到合理标准.结论 对胃肠肿瘤患者,其化疗用药的合理性还有待提升,为了优化胃肠肿瘤患者化疗用药程序,建议对抗肿瘤用药专业评价系统合理应用,从而进一步提升胃肠肿瘤患者化疗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乐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利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进行临床治疗所得到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曾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4例,将这些患者根据随机分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利用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选择阿立哌唑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所取得临床总有效率,对照组中临床总有效率为93.5%,观察组中患者所得到临床有效率为95.2%,两组无显著差异;观察两组患者所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发生不良反应者有10例,观察组中患者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结论 利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均能够得到比较理想效果,所取得临床有效率均比较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其生活质量提高,但阿立哌唑所产生不良反应相对较低.
作者:侯钦彦 刊期: 2016年第15期
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及降低应采取的措施.分别从医疗护理因素、社会因素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并说明剖宫产的利弊,提出相应的降低措施.降低剖宫产率具有重大意义,提倡在母婴安全的前提下自然分娩.
作者:李惠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肺结核与肺癌并存的影像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影像表现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65例确诊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按照肺结核是否发生于肺癌化疗期间分为A、B两组:患者肺癌化疗前发生肺结核,为A组,患者肺结核发生于化疗期间,则为B组.两组中,按照肺癌类型是周围型(a)与中心型(b)细分得Aa组、Ab组、Ba组、Bb组.对以上二组患者的CT影像特征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 65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中,A组有59例(90.8%),B组有6例(9.2%),肺结核分布无差异,索条、与胸膜粘连及硬结钙化在灶患者肺结核的影响结果中差异明显,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中,Aa组有40例,Bb组有5例,其中Aa组表现典型者27例,表现不典型23例,并且患者中有31例的病变都是直径≥3 cm;19例中心型肺癌中,Ab组有16例,Bb组有3例,Bb组中存在1例表现不典型.除膜玻璃病变,所有上述患者在进行病灶扫描增强后都有所强化.结论 在CT影像表现特征上,发生于化疗期间的肺结核同普通活动性肺结核是相同的;通过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病灶分析,进行形态观测及增强扫描,有助疾病诊断.
作者:崔红艳;谢新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治疗的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两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结果 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相比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系统的健康教育使乙型肝炎患者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的优良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阚荣;施爱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高危型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CIN患者100例,其中Ⅰ级50例、Ⅱ1级20例、Ⅲ级30例;检测并观察各级患者住院期间HR-HPV DNA载量的变化,对比各级患者住院期间HR-HPV阳性率.结果 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住院期间HR-HPV阳性率分别为78.00%、85.00%、9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阳性率与CIN病变级别呈正相关(r=0.783,P<0.P5);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住院期间HR-HPVD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CIN ⅢJ级患者的HR-HPV DNA载量明显高于11级、Ⅰ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级别CIN患者住院期间HR-HPV DNA载量明显高于出院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患者住院期间HR-HPV感染情况与CIN病变级别密切相关.
作者:张英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