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专科医院药学服务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吴明均;王玉和

关键词:药学服务, 口腔专科医院, 对策
摘要: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目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使患者得到经济实惠、安全有效的合理用药是主要目的.本文结合口腔专科医院的特点及作者的工作经验,分析目前口腔专科医院药学服务中面临的诸多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口腔专科医院药学服务的相关对策,以期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肺炎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重症肺炎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06例,按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肺部改善和疗效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肺炎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肺功能指标和临床症状.

    作者:谭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本文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疝气手术患儿80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予以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干预,与此同时,将两组患儿术后的身体状况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进行观察统计.结果 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后,观察组40例患儿的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40例患儿,此外,观察组患儿的家属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家属满意程度,且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明显,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明显效果,不仅使患儿的身体康复更加迅速,同时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作者:谢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五大措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及降低应采取的措施.分别从医疗护理因素、社会因素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并说明剖宫产的利弊,提出相应的降低措施.降低剖宫产率具有重大意义,提倡在母婴安全的前提下自然分娩.

    作者:李惠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糖尿病的中医认识及其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临床上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以多食、多饮、多尿、体质量减轻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一种由于血糖失控高出正常水平所造成的全身性进行性疾病,并发症多且严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的减低,人群平均寿命延长,应激状态增多,糖尿病患病率在逐渐上升,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日趋严重.近年来,传统医学在治疗糖尿病的领域里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原则,论述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作者:李洪基;石岩;杨宇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罗布麻总黄酮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初步评价罗布麻总黄酮的安全性.方法 小鼠一次性灌胃给药,连续观察14 d,通过预实验判断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可能性,据此测定其LD50或大耐受量(MTD).结果 小鼠口服罗布麻总黄酮大耐受量为10.24 g/kg.结论 罗布麻总黄酮对小鼠急性毒性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胡梦楠;梁泰刚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不同全身麻醉途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效果

    目的 分析不同全身麻醉途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120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按麻醉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均为60例患者,对比组患者使用全程吸入麻醉,研究组患者使用全凭静脉麻醉,分析不同的麻醉方式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定向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回忆能力、注意力和计算力等数据显著优于对比组,二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全凭静脉麻醉组麻醉的方法比全程吸入麻醉的方法效果更好,安全性高,稳定性强,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能量平衡与代谢疾病

    人体中的物质代谢与人体的能量平衡息息相关,人体物质代谢紊乱可引起人体能量平衡的破坏,反之亦然,故能量平衡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根据生物原理,即能量-信息-生命,从整体-细胞-分子的角度简述能量平衡与有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宋智敏;李瑜;张灵;王国卿;杨建平;古桂雄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影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患沟通的因素及处理办法

    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目前,各大医院均建立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无陪护管理,新生儿学科的迅速发展,显著提高了我国危重新生儿的存活率,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患儿家属除了对医疗行为的需求外,疾病相关知识、知情同意等方面的需求逐渐受到重视,但受限于儿科医护人员数量,床位规模,以及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无法对NICU实施开放式管理,目前NICU的封闭式管理模式虽然在感控方面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但也隔开了患儿和家属,忽视了家属的情感需求,若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容易导致医患矛盾的发生.有研究显示,由于医患沟通不畅引起的医疗纠纷占64%[1],本文就影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患沟通的因素及处理办法进行分析.

    作者:伍莉;王楠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浅谈泌尿外科管道的护理

    目的 总结泌尿外科各种管道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护士加强业务培训熟练掌握各种管道的应用及护理方法要点,密切观察各管道引流液的性状.结果 本组统计患者55例均治愈出院,护士能够100%熟练掌握各管道的清洁消毒冲洗方法,准确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手术及治疗护理均成功全部出院,无医疗护理差错发生.结论 泌尿科患者治疗应用管道较多,是泌尿科护理工作的重点,护士在各种管道的应用及观察护理应严格按标准执行,术后各种管道的护理能够高质量完成是患者治愈的关键部分,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充分准确的依据.

    作者:郝立秋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炎性体mRNA表达及血清TNF-α水平的研究

    目的 检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PBMCs)中NLRP3炎性体[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1(caspase-1)]mRNA表达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该炎性体及TNF-α在AGA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RT-PCR法检测100名健康查体者(对照组,C)和100例AGA患者(观察组,T)治疗前(D0)及应用药物治疗后第3天(D3)、第7天(D7)、第14 (D14)天NLRP3炎性体mRNA表达水平,同时用ELISA法测定相应TNF-α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一般生理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IBM SPSS 19.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NLRP3 mRNA表达水平D0、D3及D7vs 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14 vs 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阶段ASC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D0、D3及D7 vs C (P<0.01)、D14 vs C(P<0.05);观察组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D0及D3 vs 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7及D14 vs 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0、D3、D7血清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D1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LRP3炎性体及TNF-α在AGA患者治疗过程中水平异常,提示它们在AGA发病中参与了炎性反应过程,在炎症机制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丁焕发;徐晓辰;王尚云;刘淑娟;兰立强;韦涌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骨折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在骨折急性期应用双膦酸盐类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骨科收治骨折急性期患者88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骨折常规治疗,研究组服用阿仑膦酸钠,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结果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7.73%,对照组总有效率79.55% (P<0.05).研究组满意度95.45%,对照组满意度75%(P<0.05).结论 骨折急性期患者治疗中使用双磷酸盐,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患者满意度,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蒋磊;高永;褚鸿珺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及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的体会

    目的 加强对药品质量管理的力度,积极在院内实施药学服务,以期提高医院整体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我院药物使用的现状进行调查,提出诚待解决的问题与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加强药物质量管理,提高药物服务质量.结果 我院在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以及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后,整体用药情况得到很大改善,患者满意情况也有很大提升.结论 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可有效改善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提高整体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可进行全面推广.

    作者:彭昊帅;刘长缨;杨亚鹏;赖耀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奥伦自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及分析奥伦自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遵循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糖尿病肾病护理组)39例和观察组(奥伦自理模式组)39例,然后将两组护理前后的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无明显差异,P均> 0.05,而护理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 0.05,护理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奥伦自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于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均发挥着积极的临床作用,从而为疾病的控制及改善奠定了基础.

    作者:任玉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肺结核与肺癌并存的CT影像研究

    目的 通过对肺结核与肺癌并存的影像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影像表现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65例确诊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按照肺结核是否发生于肺癌化疗期间分为A、B两组:患者肺癌化疗前发生肺结核,为A组,患者肺结核发生于化疗期间,则为B组.两组中,按照肺癌类型是周围型(a)与中心型(b)细分得Aa组、Ab组、Ba组、Bb组.对以上二组患者的CT影像特征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 65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中,A组有59例(90.8%),B组有6例(9.2%),肺结核分布无差异,索条、与胸膜粘连及硬结钙化在灶患者肺结核的影响结果中差异明显,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中,Aa组有40例,Bb组有5例,其中Aa组表现典型者27例,表现不典型23例,并且患者中有31例的病变都是直径≥3 cm;19例中心型肺癌中,Ab组有16例,Bb组有3例,Bb组中存在1例表现不典型.除膜玻璃病变,所有上述患者在进行病灶扫描增强后都有所强化.结论 在CT影像表现特征上,发生于化疗期间的肺结核同普通活动性肺结核是相同的;通过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病灶分析,进行形态观测及增强扫描,有助疾病诊断.

    作者:崔红艳;谢新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不同程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高危型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CIN患者100例,其中Ⅰ级50例、Ⅱ1级20例、Ⅲ级30例;检测并观察各级患者住院期间HR-HPV DNA载量的变化,对比各级患者住院期间HR-HPV阳性率.结果 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住院期间HR-HPV阳性率分别为78.00%、85.00%、9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阳性率与CIN病变级别呈正相关(r=0.783,P<0.P5);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住院期间HR-HPVD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CIN ⅢJ级患者的HR-HPV DNA载量明显高于11级、Ⅰ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级别CIN患者住院期间HR-HPV DNA载量明显高于出院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患者住院期间HR-HPV感染情况与CIN病变级别密切相关.

    作者:张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胸外科围术期护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胸外科围术期护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160例胸外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而后分析两组护理规范和护理满意度、患者各功能状态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态度、专业技术、沟通能力和书写规范评分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3.75%,P<0.05;在患者身体、情绪、社会、角色等功能评分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外科围术期护理中运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人员操作质量,保证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各项功能状态.

    作者:石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锥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锥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行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子以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Glasgow昏迷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锥颅血肿清除术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秀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出院前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的良好率以及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使血糖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丽萍;张舒;纪元;苏建平;沈桂杰;刘春苓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利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进行临床治疗所得到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曾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4例,将这些患者根据随机分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利用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选择阿立哌唑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所取得临床总有效率,对照组中临床总有效率为93.5%,观察组中患者所得到临床有效率为95.2%,两组无显著差异;观察两组患者所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发生不良反应者有10例,观察组中患者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结论 利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均能够得到比较理想效果,所取得临床有效率均比较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其生活质量提高,但阿立哌唑所产生不良反应相对较低.

    作者:侯钦彦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全面质量控制的应用体会

    临床微生物室是医院检验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前“以关注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诊断治疗”的医疗环境中,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全面质量控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检验前、中、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结合我院检验科微生物室实际,阐述如何实施全面质量控制及我院全面质量控质取得的效果及体会.

    作者:熊紫薇;王新华;易凯;张衡 刊期: 2016年第1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