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整体护理干预用于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评价

苏丹

关键词:整体护理, 护理效果, 急诊急救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整体护理干预用于急诊急救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有效抢救时间为(78.6±12.45)min,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为(45.4±7.55)min,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6.7%,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6.7%,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急救护理中,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盆腔炎住院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盆腔炎住院患者120例,随机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盆腔炎住院患者经相应护理干预后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满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盆腔炎住院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孙莹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探讨手术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对策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的安全因素与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参与围手术期护理的10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涉及到骨科、普外科、脑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手术室、妇产科等科室的护理人员。根据不同护理方法,把100名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名护理人员,观察组50名护理人员,对照组护理人员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人员经专业培训应用干预护理措施,为护理的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当行为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减少护理人员在患者围手术期的不安全护理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宁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高级创伤护理在重度创伤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实施高级创伤护理技术,提高重度创伤患者的院内抢救成功率。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我院急诊科实施高级创伤护理前、后各一年重度创伤病例救治资料,总结实施高级创伤护理组的救治程序:首先进行评估→对气道进行管理→进行呼吸支持→管理循环系统→评估神经系统→全面暴露并检查患者全身→采集AMPLE病史→护送患者进手术室(或住院)→后进行护理抢救记录的书写,总体采取诊断和救治同时进行,然后再诊断,再救治的程序。结果实施高级创伤护理技术在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方面明显优于未实施高级创伤护理技术。结论实施高级创伤护理技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降低病死率。

    作者:郭海云;崔会娟;高峰;吴雅楠;苏津蕊;凌鑫;李京;贾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妇产科患者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患者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出现切口感染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收治的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未出现切口感染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切口感染发生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患者腹部切口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与肥胖、手术时间、消毒措施、预防用药的使用、基础疾病、缝合技术具有显著相关性,需要医护人员给予相应、有效的护理对策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切口感染。

    作者:密红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探讨高通量血透(HFD)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透(HFD)的临床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20例,对于所有患者实施3个月的高通量血透,测定患者的三酰甘油以及血清β2-MG水平。结果患者在实施了高通量血透的治疗完成后,三酰甘油以及血清β2-MG水平出现了显著降低的情况,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高通量血透的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临床上三酰甘油以及血清β2-MG水平,在实际的对于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可以推广。

    作者:杨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对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划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冠心病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冠心病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用与观察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说,应用康复护理有较强的效用,患者的生活治疗以及心脏功能都有所减轻。

    作者:张纬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对84例肝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结果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84例肝癌患者中79例均转好出院,有效率为94.05%。结论由于肝癌手术风险高、难度大,大多数肝癌患者会产生悲观、怀疑、恐惧的心理,甚至有的患者会有轻生的念头,严重的影响正常的生活。因此对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策,有助于减轻患者压力,缓解焦虑、恐惧的心理,使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利于患者配合医师治疗,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刘霞;高健;左淑波;张丽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研究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2例,通过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资料的回顾总结,讨论佳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在32例患者中,1例患儿手术过程中死亡,1例患儿手术后肺部感染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为6%,剩下的30例患者都能够顺利完成手术,并且痊愈出院,痊愈率为94%。结论手术治疗婴幼儿的先天性心脏病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手术时机的把握、体外循环的处理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等都对手术的成功率有着很大的影响。本研究中采用的手术方法治愈率较高,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匡明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POEMS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POEM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浆细胞病并导致多系统损害的一种症候群,其典型的五联征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P)、脏器肿大(O)、内分泌病变(E)、单克隆浆细胞紊乱或者M蛋白(M)、皮肤改变(S)。其发病率低,致残率高,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3∶1,发病年龄为26~80岁,多为45岁左右。

    作者:朱琳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与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与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优于切除术治疗,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长荣;王丽波;白树华;王正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门诊药房开设药物咨询的分析和探讨

    目的:分析和探讨门诊药房开设药物咨询的作用以及对门诊的效用。方法在医院药剂科内部进行药剂师的选拔,挑选出师资、资历比较高以及学识比较深的药剂师,要求具备中级以上职称的药剂师作为门诊药房药物咨询窗口的咨询师,借以顺利的开展药物咨询工作。药剂师和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积极配合患者以及家属在药物方面的咨询工作,积极解答前来门诊药房进行咨询的患者的疑题。然后工作人员要统计前来咨询的问题以及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询问,根据咨询内容编写具有可读性与理解性较高的咨询守则,这样就能够宣传合理用药的积极性。结果药剂师以及相关的咨询工作人员在同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进行药物咨询与回答的工作过程中,患者不仅能够有效了解药品相关方面的知识,还能够让药剂师充分了解患者的心态以及疑问之处。这样就加强了患者同药剂师之间的交流,增进了二者之间的情感,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医院同患者之间的矛盾的发生以及发生纠纷的概率,提高了医院门诊药房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结论在门诊药房内开设药物咨询能够有效的满足不同层级和层次患者的药物咨询需求,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在进行药物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减少了医患纠纷频率,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院氛围。

    作者:金志恒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针对性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分析两组平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平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优质护理,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艳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乳腺癌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乳腺癌的传统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认识以及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已有一定程度的进展,乳腺癌手术主要方式已由改良根治术逐渐转变为保乳手术。目前,保乳手术以及生物治疗的适应证得到了扩大。本研究就乳腺癌的药物治疗、保乳手术及生物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高苇;吴斌;郑璐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能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均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对老年性TIA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作者:苏成林;张中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本院住院的患者75例,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手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75例患者中,62例为有意义狭窄,阳性率为82.7%。其中单支病变的患者28例,双支病变患者17例,三支病变患者30例。75例患者全部成功,成功率为100%。经右股动脉植入68例,经桡动脉途径7例。术中患者内膜撕裂1例,血压升高3例,股动脉痉挛1例,胸闷气短2例,治疗后痊愈,均为发生严重后果。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立即行支架植入手术,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家彭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腹腔镜与开腹术应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102例)、开腹组(5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大肌瘤直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与开腹组对比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大肌瘤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下降,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能显著改善临床疗效,并能提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何三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急诊医疗纠纷207例医方原因分析

    目的:为掌握医院急诊中发生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防范医疗纠纷发生。方法对急诊医疗中医方负有责任并且有完整登记资料的医疗纠纷案例按照医患沟通和告知、责任心、诊疗技术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医患沟通和告知不到位、责任心不强、诊疗技术水平不高引起的急诊医疗纠纷分别排前三位。结论医患沟通和告知不到位、责任心不强、诊疗技术水平不高是引起急诊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作者:吴敏助;吴舒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极其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但如果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患者随时可能会发生生命危险,甚至在极短的时间内死亡。及时发现患者肠道的变化,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加之有效的护理,是临床上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关键。本次研究选取了6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年龄在35~82岁,针对患者发生疾病的不同情况,给予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并开展了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锐;宦丽萍;籍晓霞;师晶;陈伊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降脂胶囊对胸痹患者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降脂胶囊对胸痹患者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门诊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0例,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指定药物治疗。共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疗前、疗后血脂LDL-C(低密度脂蛋白)变化,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心绞痛、心电疗效,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科学评估,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8.33%,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3.34%;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降脂胶囊不仅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程度,而且同时降低血脂,真正达到防治冠心病的目的,尤其适用于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娜;石贵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3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和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3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系统治疗和护理,3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愈23例,好转8例,无效5例。随访1年,1例因心肾功能衰竭而放弃治疗,4例肺结核复发。结论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中根据两种病症采取对应的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保证,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孟凡香;张淑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