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与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分析

施长荣;王丽波;白树华;王正会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 切除术, 前列腺增生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与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优于切除术治疗,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8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全部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给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氧疗护理、机械通气护理、饮食及健康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综合护理,可显著降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治愈时间,降低病死率(P<0.05)。结论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全面综合护理,有效的协助患者的康复,值得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淑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探讨护理支持对促进孕妇自然分娩的有效途径

    目的:探讨护理支持对促进孕妇自然分娩的有效途径。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分娩的孕妇共4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200例孕妇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提供护理支持。记录两组孕妇产前选择分娩方式,比较其自然分娩率情况、产后出血情况以及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孕妇在产前选择自然分娩的人数和自然分娩率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产后出血率和产程时间上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支持对于促进孕妇自然分娩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明显提高自然分娩率,极大地增强孕妇自然分娩的自信心,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姜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思考

    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孕产妇保健工作以来,产妇病死率明显下降。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h内,产妇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产后出血病死率较高,与医师在抢救时,不能快速正确判断产后出血原因、估计出血量、及时止血、补充血容量密切相关,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予以早期诊断与处理。

    作者:余爱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本院住院的患者75例,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手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75例患者中,62例为有意义狭窄,阳性率为82.7%。其中单支病变的患者28例,双支病变患者17例,三支病变患者30例。75例患者全部成功,成功率为100%。经右股动脉植入68例,经桡动脉途径7例。术中患者内膜撕裂1例,血压升高3例,股动脉痉挛1例,胸闷气短2例,治疗后痊愈,均为发生严重后果。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立即行支架植入手术,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家彭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3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和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3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系统治疗和护理,3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愈23例,好转8例,无效5例。随访1年,1例因心肾功能衰竭而放弃治疗,4例肺结核复发。结论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中根据两种病症采取对应的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保证,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孟凡香;张淑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POEMS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POEM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浆细胞病并导致多系统损害的一种症候群,其典型的五联征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P)、脏器肿大(O)、内分泌病变(E)、单克隆浆细胞紊乱或者M蛋白(M)、皮肤改变(S)。其发病率低,致残率高,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3∶1,发病年龄为26~80岁,多为45岁左右。

    作者:朱琳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研究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2例,通过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资料的回顾总结,讨论佳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在32例患者中,1例患儿手术过程中死亡,1例患儿手术后肺部感染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为6%,剩下的30例患者都能够顺利完成手术,并且痊愈出院,痊愈率为94%。结论手术治疗婴幼儿的先天性心脏病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手术时机的把握、体外循环的处理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等都对手术的成功率有着很大的影响。本研究中采用的手术方法治愈率较高,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匡明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1例病例报道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4岁,因“右下腹痛20 d,加重伴发热5 d”于2013年10月10日收入院。患者入院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胀痛,5 d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发热,体温高39℃,行腹部CT(图1):大网膜成饼状,腹腔内多发淋巴结,腹腔内多发种植转移灶,查体:腹部膨隆,下腹部可见多发皮疹。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腹部可触及直径15 cm包块,质硬,边界不清,不可推动。CA125494.9 U/mL,于2013年10月15日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病理(图2):肿瘤呈多结节灶状生长遍布大网膜;结节直径0.3~17 cm,总体积24 cm×19 cm×9 cm,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alretinin(++),vimentin(+),AE1/AE3(灶状+),EMA (灶状+),desmin(-),NSE(-),WT1(-),CK5/6(-),CD99(-),myoD1(-),Ki67(25%+)。术后病理送医科院肿瘤医院会诊病理诊断:(大网膜)小细胞性恶性肿瘤,主要呈巢片状分布,部分似有上皮样分化,考虑为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分子病理检测结果:EWSR1(22q12)染色体易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3 d排气,7 d进流食,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术后化疗:2013年11月7日、2013年11月28日、2013年12月20日、2014年1月13日予以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顺铂方案化疗,复查发现肿瘤进展,予以紫杉醇300 mg D1+VP16250 mg D1-D5+恩度15 mg D1-D14+希罗达2000 mg BID D1-D14方案化疗1个周期,化疗后复查腹部B超腹水较前增多,2014年2月26日予以顺铂60 mg D1+恩度30 mg D3+5-FU 2000 mg D3腹腔灌注化疗,每7 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后因化学性腹膜炎经肿瘤医院专科会诊后改为伊立替康320 mg D1+希罗达1500 mg BID D1-D10+替莫唑胺300 mg D1-D14+恩度15 mg D1-D14+沙利度胺200 mg D1-D14化疗,21 d为1个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后于医科院肿瘤医院参加药物临床试验,口服CM082药物4个周期,因肿瘤进展,于2015年2月死亡。总生存期16个月。

    作者:张乐;刘凯东;白月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的人喉咽鳞癌FaDu细胞系的建立

    目的:建立稳定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阳性的人喉咽鳞癌FaDu细胞系,为体外研究下咽鳞癌提供理想的实验模型。方法重组HPV-16 E6-E7慢病毒,并用其感染人喉咽鳞癌FaDu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慢病毒稳定感染的FaDu细胞E6、E7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获得稳定感染重组HPV-16 E6-E7慢病毒的FaDu细胞。结论成功建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人喉咽鳞癌FaDu细胞系。

    作者:路武豪;郭文涛;冯龙;娄卫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对84例肝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结果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84例肝癌患者中79例均转好出院,有效率为94.05%。结论由于肝癌手术风险高、难度大,大多数肝癌患者会产生悲观、怀疑、恐惧的心理,甚至有的患者会有轻生的念头,严重的影响正常的生活。因此对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策,有助于减轻患者压力,缓解焦虑、恐惧的心理,使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利于患者配合医师治疗,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刘霞;高健;左淑波;张丽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探讨手术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对策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的安全因素与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参与围手术期护理的10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涉及到骨科、普外科、脑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手术室、妇产科等科室的护理人员。根据不同护理方法,把100名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名护理人员,观察组50名护理人员,对照组护理人员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人员经专业培训应用干预护理措施,为护理的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当行为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减少护理人员在患者围手术期的不安全护理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宁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对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划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冠心病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冠心病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用与观察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说,应用康复护理有较强的效用,患者的生活治疗以及心脏功能都有所减轻。

    作者:张纬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盆腔炎住院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盆腔炎住院患者120例,随机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盆腔炎住院患者经相应护理干预后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满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盆腔炎住院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孙莹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MRI与螺旋CT在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MRI、CT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股骨头坏死患者42例,用CT、MRI检查,分析结果。结果 MRI检出率95.9%,高于CT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MRI诊断股骨头坏死,敏感度与检出率高。

    作者:吴一东;罗焰昌;何明基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门诊药房开设药物咨询的分析和探讨

    目的:分析和探讨门诊药房开设药物咨询的作用以及对门诊的效用。方法在医院药剂科内部进行药剂师的选拔,挑选出师资、资历比较高以及学识比较深的药剂师,要求具备中级以上职称的药剂师作为门诊药房药物咨询窗口的咨询师,借以顺利的开展药物咨询工作。药剂师和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积极配合患者以及家属在药物方面的咨询工作,积极解答前来门诊药房进行咨询的患者的疑题。然后工作人员要统计前来咨询的问题以及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询问,根据咨询内容编写具有可读性与理解性较高的咨询守则,这样就能够宣传合理用药的积极性。结果药剂师以及相关的咨询工作人员在同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进行药物咨询与回答的工作过程中,患者不仅能够有效了解药品相关方面的知识,还能够让药剂师充分了解患者的心态以及疑问之处。这样就加强了患者同药剂师之间的交流,增进了二者之间的情感,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医院同患者之间的矛盾的发生以及发生纠纷的概率,提高了医院门诊药房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结论在门诊药房内开设药物咨询能够有效的满足不同层级和层次患者的药物咨询需求,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在进行药物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减少了医患纠纷频率,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院氛围。

    作者:金志恒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舒适护理对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舒适护理对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9月前入院的患者25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2013年9月后入院的患者25例则设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在舒适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但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在满意度和舒适度上经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对患者的尽快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胸腺肽长期用于高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胸腺肽长期用于高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2例高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长期规律给予胸腺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9.4%,对照组总有效率72.7%,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胸腺肽长期用于高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能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细胞免疫指标,病情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徐爱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新生儿泪囊炎个体化治疗的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泪囊炎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进行治疗的76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根据患儿的病情状况,采取个体化治疗。结果本组76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中,单纯局部按摩法治愈者12例,约为15.79%;泪道加压冲洗治愈者22例,约为28.95%;泪道探通术治愈者42例,约为55.26%。结论对新生儿因为先天性泪道感染或阻塞等原因所致的泪道炎性反应实施个体化治疗,疗效更确切。

    作者:周秋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的适应证及并发症预防探究

    目的:观察及分析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并探究相应的并发症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接诊的行子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的非脱垂子宫患者80例,将其中50例子宫孕≤12周且无显著粘连的患者分为甲组,将30例子宫孕13~16周的患者分为乙组。观察和记录两组的手术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乙组(P<0.05)。结论对手术适应证阴式子宫切除术及并发症预防措施的合理掌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张跃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64)和对照组(n=64),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的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功能相关指标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生命体征改善时间也明显较少,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沈亚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