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腺肽长期用于高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徐爱萍

关键词:胸腺肽, 高龄, 恶性肿瘤晚期,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胸腺肽长期用于高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2例高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长期规律给予胸腺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9.4%,对照组总有效率72.7%,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胸腺肽长期用于高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能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细胞免疫指标,病情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1例病例报道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4岁,因“右下腹痛20 d,加重伴发热5 d”于2013年10月10日收入院。患者入院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胀痛,5 d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发热,体温高39℃,行腹部CT(图1):大网膜成饼状,腹腔内多发淋巴结,腹腔内多发种植转移灶,查体:腹部膨隆,下腹部可见多发皮疹。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腹部可触及直径15 cm包块,质硬,边界不清,不可推动。CA125494.9 U/mL,于2013年10月15日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病理(图2):肿瘤呈多结节灶状生长遍布大网膜;结节直径0.3~17 cm,总体积24 cm×19 cm×9 cm,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alretinin(++),vimentin(+),AE1/AE3(灶状+),EMA (灶状+),desmin(-),NSE(-),WT1(-),CK5/6(-),CD99(-),myoD1(-),Ki67(25%+)。术后病理送医科院肿瘤医院会诊病理诊断:(大网膜)小细胞性恶性肿瘤,主要呈巢片状分布,部分似有上皮样分化,考虑为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分子病理检测结果:EWSR1(22q12)染色体易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3 d排气,7 d进流食,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术后化疗:2013年11月7日、2013年11月28日、2013年12月20日、2014年1月13日予以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顺铂方案化疗,复查发现肿瘤进展,予以紫杉醇300 mg D1+VP16250 mg D1-D5+恩度15 mg D1-D14+希罗达2000 mg BID D1-D14方案化疗1个周期,化疗后复查腹部B超腹水较前增多,2014年2月26日予以顺铂60 mg D1+恩度30 mg D3+5-FU 2000 mg D3腹腔灌注化疗,每7 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后因化学性腹膜炎经肿瘤医院专科会诊后改为伊立替康320 mg D1+希罗达1500 mg BID D1-D10+替莫唑胺300 mg D1-D14+恩度15 mg D1-D14+沙利度胺200 mg D1-D14化疗,21 d为1个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后于医科院肿瘤医院参加药物临床试验,口服CM082药物4个周期,因肿瘤进展,于2015年2月死亡。总生存期16个月。

    作者:张乐;刘凯东;白月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极其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但如果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患者随时可能会发生生命危险,甚至在极短的时间内死亡。及时发现患者肠道的变化,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加之有效的护理,是临床上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关键。本次研究选取了6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年龄在35~82岁,针对患者发生疾病的不同情况,给予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并开展了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锐;宦丽萍;籍晓霞;师晶;陈伊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本院住院的患者75例,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手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75例患者中,62例为有意义狭窄,阳性率为82.7%。其中单支病变的患者28例,双支病变患者17例,三支病变患者30例。75例患者全部成功,成功率为100%。经右股动脉植入68例,经桡动脉途径7例。术中患者内膜撕裂1例,血压升高3例,股动脉痉挛1例,胸闷气短2例,治疗后痊愈,均为发生严重后果。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立即行支架植入手术,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家彭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能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均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对老年性TIA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作者:苏成林;张中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老年高血压病鼻出血的急救护理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鼻出血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老年高血压病出鼻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包括心理护理、体位安置、急救措施、局部止血处理、血压观测、饮食护理等一系列急救护理,观察护理后的实际效果。结果48例患者均经6~16 d的住院后健康出院。随访半年,仅有3例再次复发,其复发率为6.2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鼻出血患者实施恰当的急救护理,能有效的促进其康复,并能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复发率。

    作者:杨志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整体护理干预用于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整体护理干预用于急诊急救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有效抢救时间为(78.6±12.45)min,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为(45.4±7.55)min,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6.7%,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6.7%,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急救护理中,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苏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思考

    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孕产妇保健工作以来,产妇病死率明显下降。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h内,产妇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产后出血病死率较高,与医师在抢救时,不能快速正确判断产后出血原因、估计出血量、及时止血、补充血容量密切相关,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予以早期诊断与处理。

    作者:余爱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浅谈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有效措施

    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精神科病房的护理管理的必要性,其次提出精神科病房的常见安全隐患,并给予有效处理措施,并根据自己的护理经验对常见护理措施与完善展开论述。

    作者:陈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乳腺癌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乳腺癌的传统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认识以及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已有一定程度的进展,乳腺癌手术主要方式已由改良根治术逐渐转变为保乳手术。目前,保乳手术以及生物治疗的适应证得到了扩大。本研究就乳腺癌的药物治疗、保乳手术及生物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高苇;吴斌;郑璐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急诊医疗纠纷207例医方原因分析

    目的:为掌握医院急诊中发生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防范医疗纠纷发生。方法对急诊医疗中医方负有责任并且有完整登记资料的医疗纠纷案例按照医患沟通和告知、责任心、诊疗技术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医患沟通和告知不到位、责任心不强、诊疗技术水平不高引起的急诊医疗纠纷分别排前三位。结论医患沟通和告知不到位、责任心不强、诊疗技术水平不高是引起急诊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作者:吴敏助;吴舒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门诊药房开设药物咨询的分析和探讨

    目的:分析和探讨门诊药房开设药物咨询的作用以及对门诊的效用。方法在医院药剂科内部进行药剂师的选拔,挑选出师资、资历比较高以及学识比较深的药剂师,要求具备中级以上职称的药剂师作为门诊药房药物咨询窗口的咨询师,借以顺利的开展药物咨询工作。药剂师和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积极配合患者以及家属在药物方面的咨询工作,积极解答前来门诊药房进行咨询的患者的疑题。然后工作人员要统计前来咨询的问题以及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询问,根据咨询内容编写具有可读性与理解性较高的咨询守则,这样就能够宣传合理用药的积极性。结果药剂师以及相关的咨询工作人员在同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进行药物咨询与回答的工作过程中,患者不仅能够有效了解药品相关方面的知识,还能够让药剂师充分了解患者的心态以及疑问之处。这样就加强了患者同药剂师之间的交流,增进了二者之间的情感,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医院同患者之间的矛盾的发生以及发生纠纷的概率,提高了医院门诊药房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结论在门诊药房内开设药物咨询能够有效的满足不同层级和层次患者的药物咨询需求,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在进行药物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减少了医患纠纷频率,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院氛围。

    作者:金志恒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MRI与螺旋CT在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MRI、CT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股骨头坏死患者42例,用CT、MRI检查,分析结果。结果 MRI检出率95.9%,高于CT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MRI诊断股骨头坏死,敏感度与检出率高。

    作者:吴一东;罗焰昌;何明基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研究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2例,通过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资料的回顾总结,讨论佳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在32例患者中,1例患儿手术过程中死亡,1例患儿手术后肺部感染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为6%,剩下的30例患者都能够顺利完成手术,并且痊愈出院,痊愈率为94%。结论手术治疗婴幼儿的先天性心脏病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手术时机的把握、体外循环的处理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等都对手术的成功率有着很大的影响。本研究中采用的手术方法治愈率较高,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匡明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高级创伤护理在重度创伤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实施高级创伤护理技术,提高重度创伤患者的院内抢救成功率。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我院急诊科实施高级创伤护理前、后各一年重度创伤病例救治资料,总结实施高级创伤护理组的救治程序:首先进行评估→对气道进行管理→进行呼吸支持→管理循环系统→评估神经系统→全面暴露并检查患者全身→采集AMPLE病史→护送患者进手术室(或住院)→后进行护理抢救记录的书写,总体采取诊断和救治同时进行,然后再诊断,再救治的程序。结果实施高级创伤护理技术在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方面明显优于未实施高级创伤护理技术。结论实施高级创伤护理技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降低病死率。

    作者:郭海云;崔会娟;高峰;吴雅楠;苏津蕊;凌鑫;李京;贾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64)和对照组(n=64),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的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功能相关指标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生命体征改善时间也明显较少,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沈亚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与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与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优于切除术治疗,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长荣;王丽波;白树华;王正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保妇康栓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究保妇康栓联合西药是否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共72例,收治年限均在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之间,将7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通过抽号的方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6例。其中一组慢性宫颈炎患者通过西药进行治疗,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慢性宫颈炎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保妇康栓进行治疗,设定为联合组。结果联合组中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75%(27/36),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保妇康栓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具有更高的疗效总有效率,还有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熊向前;朱宝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显微手术切除中央回区巨大脑膜瘤10例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在切除中央回区巨大脑膜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中央回区巨大脑膜瘤患者1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例患者肿瘤切除有效率为100%,其中Ⅰ级切除率为80%,Ⅱ级切除率为20%;术后发生偏瘫1例,经由对症治疗后显著改善,随访6个月显示并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显微手术在中央回区脑膜瘤切除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王立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子宫缝合方法对子宫切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子宫缝合方法对子宫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盖州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实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患者12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相同。对照组患者采用连续锁边缝合的方法缝合子宫,观察组患者实行连续缝合、间断加固的方法进行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良好率达到68.3%,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良好率就达到51.7%,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子宫缝合方法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就会发现采用连续缝合、间断加固缝合子宫切口方法优于连续锁边缝合,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梁雪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舒适护理对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舒适护理对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9月前入院的患者25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2013年9月后入院的患者25例则设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在舒适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但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在满意度和舒适度上经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对患者的尽快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