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高苇;吴斌;郑璐

关键词:乳腺癌, 治疗, 研究现状, 展望
摘要:乳腺癌的传统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认识以及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已有一定程度的进展,乳腺癌手术主要方式已由改良根治术逐渐转变为保乳手术。目前,保乳手术以及生物治疗的适应证得到了扩大。本研究就乳腺癌的药物治疗、保乳手术及生物治疗进行综述。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本院住院的患者75例,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手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75例患者中,62例为有意义狭窄,阳性率为82.7%。其中单支病变的患者28例,双支病变患者17例,三支病变患者30例。75例患者全部成功,成功率为100%。经右股动脉植入68例,经桡动脉途径7例。术中患者内膜撕裂1例,血压升高3例,股动脉痉挛1例,胸闷气短2例,治疗后痊愈,均为发生严重后果。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立即行支架植入手术,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家彭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阿立哌唑联合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研究

    目的:对阿立哌唑联合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研究。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就真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实验组采用阿立哌唑联合米氮平治疗。根据PANSS评分系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总有效率63.6%;实验组患者中总有效率84.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者13例,实验组不良反应者3例,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与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与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优于切除术治疗,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长荣;王丽波;白树华;王正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研究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2例,通过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资料的回顾总结,讨论佳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在32例患者中,1例患儿手术过程中死亡,1例患儿手术后肺部感染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为6%,剩下的30例患者都能够顺利完成手术,并且痊愈出院,痊愈率为94%。结论手术治疗婴幼儿的先天性心脏病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手术时机的把握、体外循环的处理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等都对手术的成功率有着很大的影响。本研究中采用的手术方法治愈率较高,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匡明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不同剂量瑞太(咪达唑仑)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采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不同剂量瑞太(咪达唑仑)(2 mL/10 mg H10980026宜昌人福药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进行腹部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择期进行腹部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患者40例,分别以0.05、0.10、0.15 mg/kg注射咪达唑仑治疗。对注射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后进行腹部手术患者的镇静、遗忘及不良反应等临床疗效进行记录观察。结果记录结果分析显示A组患者镇静效果不全率高;C组镇静过度率高;遗忘率统计结果显示A组患者低,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与C组患者间遗忘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临床不良反应率统计结果显示,C组患者高,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结果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腹部手术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为0.10 mg/kg时镇静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完全遗忘率较高。

    作者:汪兆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小儿区域麻醉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4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单一氯胺酮注射麻醉,给予观察组患儿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辅助注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和脉搏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1,差异显著。在生活质量上,观察组患儿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注射应用在小儿区域麻醉上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8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全部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给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氧疗护理、机械通气护理、饮食及健康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综合护理,可显著降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治愈时间,降低病死率(P<0.05)。结论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全面综合护理,有效的协助患者的康复,值得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淑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极其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但如果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患者随时可能会发生生命危险,甚至在极短的时间内死亡。及时发现患者肠道的变化,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加之有效的护理,是临床上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关键。本次研究选取了6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年龄在35~82岁,针对患者发生疾病的不同情况,给予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并开展了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锐;宦丽萍;籍晓霞;师晶;陈伊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针刺配合中药辩证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时使用针刺配合中药辩证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周围性面瘫患者共115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53例对照组和62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中药辨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针刺配合中药辩证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太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新生儿泪囊炎个体化治疗的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泪囊炎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进行治疗的76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根据患儿的病情状况,采取个体化治疗。结果本组76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中,单纯局部按摩法治愈者12例,约为15.79%;泪道加压冲洗治愈者22例,约为28.95%;泪道探通术治愈者42例,约为55.26%。结论对新生儿因为先天性泪道感染或阻塞等原因所致的泪道炎性反应实施个体化治疗,疗效更确切。

    作者:周秋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舒适护理对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舒适护理对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9月前入院的患者25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2013年9月后入院的患者25例则设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在舒适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但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在满意度和舒适度上经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对患者的尽快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64)和对照组(n=64),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的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功能相关指标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生命体征改善时间也明显较少,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沈亚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的适应证及并发症预防探究

    目的:观察及分析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并探究相应的并发症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接诊的行子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的非脱垂子宫患者80例,将其中50例子宫孕≤12周且无显著粘连的患者分为甲组,将30例子宫孕13~16周的患者分为乙组。观察和记录两组的手术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乙组(P<0.05)。结论对手术适应证阴式子宫切除术及并发症预防措施的合理掌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张跃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探讨高通量血透(HFD)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透(HFD)的临床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20例,对于所有患者实施3个月的高通量血透,测定患者的三酰甘油以及血清β2-MG水平。结果患者在实施了高通量血透的治疗完成后,三酰甘油以及血清β2-MG水平出现了显著降低的情况,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高通量血透的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临床上三酰甘油以及血清β2-MG水平,在实际的对于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可以推广。

    作者:杨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我院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方法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患者的护理进行全方位跟踪记录观察,并做好每位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通过对10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2%,治疗组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4%。结论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焦虑情绪,其中采用全方位护理方法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郭薇;孟繁芝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保妇康栓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究保妇康栓联合西药是否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共72例,收治年限均在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之间,将7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通过抽号的方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6例。其中一组慢性宫颈炎患者通过西药进行治疗,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慢性宫颈炎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保妇康栓进行治疗,设定为联合组。结果联合组中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75%(27/36),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保妇康栓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具有更高的疗效总有效率,还有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熊向前;朱宝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探讨护理支持对促进孕妇自然分娩的有效途径

    目的:探讨护理支持对促进孕妇自然分娩的有效途径。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分娩的孕妇共4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200例孕妇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提供护理支持。记录两组孕妇产前选择分娩方式,比较其自然分娩率情况、产后出血情况以及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孕妇在产前选择自然分娩的人数和自然分娩率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产后出血率和产程时间上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支持对于促进孕妇自然分娩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明显提高自然分娩率,极大地增强孕妇自然分娩的自信心,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姜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炎性体mRNA表达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镇痛治疗不同时间动态变化的研究

    目的:检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患者镇痛治疗不同时间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 PBMCs)中NLRP3炎性体[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1(caspase-1)]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该炎性体在AGA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RT-PCR法检测100名健康查体者(对照组,C)和100例AGA患者(观察组,T)治疗前(D0)及应用药物治疗后第3天(D3)、第7天(D7)、第14(D14)天NLRP3炎性体mRNA表达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观察组内不同时间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一般生理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IBM SPSS 19.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GA镇痛治疗不同时间观察组内比较,D0与D3相比,NLRP3 mRNA、ASC mRNA及csapase-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0与D7、D14相比,NLRP3 mRNA及csapase-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ASC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3与D7、D14相比,NLRP3 mRNA及csapase-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ASC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7与D14相比,NLR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C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apase-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LRP3炎性体在AGA患者镇痛治疗过程中表达水平异常,提示它们在AGA发病中参与了炎性反应过程,在炎症机制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丁焕发;王尚云;徐晓辰;刘淑娟;兰立强;韦涌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标准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标准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10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5%)明显优于对照组(83.0%),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整体护理干预用于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整体护理干预用于急诊急救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有效抢救时间为(78.6±12.45)min,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为(45.4±7.55)min,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6.7%,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6.7%,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急救护理中,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苏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