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郭薇;孟繁芝

关键词: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护理干预, 全方位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我院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方法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患者的护理进行全方位跟踪记录观察,并做好每位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通过对10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2%,治疗组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4%。结论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焦虑情绪,其中采用全方位护理方法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对84例肝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结果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84例肝癌患者中79例均转好出院,有效率为94.05%。结论由于肝癌手术风险高、难度大,大多数肝癌患者会产生悲观、怀疑、恐惧的心理,甚至有的患者会有轻生的念头,严重的影响正常的生活。因此对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策,有助于减轻患者压力,缓解焦虑、恐惧的心理,使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利于患者配合医师治疗,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刘霞;高健;左淑波;张丽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MRI与螺旋CT在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MRI、CT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股骨头坏死患者42例,用CT、MRI检查,分析结果。结果 MRI检出率95.9%,高于CT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MRI诊断股骨头坏死,敏感度与检出率高。

    作者:吴一东;罗焰昌;何明基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保妇康栓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究保妇康栓联合西药是否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共72例,收治年限均在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之间,将7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通过抽号的方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6例。其中一组慢性宫颈炎患者通过西药进行治疗,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慢性宫颈炎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保妇康栓进行治疗,设定为联合组。结果联合组中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75%(27/36),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保妇康栓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具有更高的疗效总有效率,还有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熊向前;朱宝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研究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2例,通过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资料的回顾总结,讨论佳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在32例患者中,1例患儿手术过程中死亡,1例患儿手术后肺部感染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为6%,剩下的30例患者都能够顺利完成手术,并且痊愈出院,痊愈率为94%。结论手术治疗婴幼儿的先天性心脏病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手术时机的把握、体外循环的处理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等都对手术的成功率有着很大的影响。本研究中采用的手术方法治愈率较高,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匡明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阿立哌唑联合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研究

    目的:对阿立哌唑联合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研究。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就真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实验组采用阿立哌唑联合米氮平治疗。根据PANSS评分系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总有效率63.6%;实验组患者中总有效率84.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者13例,实验组不良反应者3例,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能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均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对老年性TIA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作者:苏成林;张中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不同剂量瑞太(咪达唑仑)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采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不同剂量瑞太(咪达唑仑)(2 mL/10 mg H10980026宜昌人福药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进行腹部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择期进行腹部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患者40例,分别以0.05、0.10、0.15 mg/kg注射咪达唑仑治疗。对注射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后进行腹部手术患者的镇静、遗忘及不良反应等临床疗效进行记录观察。结果记录结果分析显示A组患者镇静效果不全率高;C组镇静过度率高;遗忘率统计结果显示A组患者低,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与C组患者间遗忘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临床不良反应率统计结果显示,C组患者高,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结果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腹部手术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为0.10 mg/kg时镇静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完全遗忘率较高。

    作者:汪兆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与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与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优于切除术治疗,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长荣;王丽波;白树华;王正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本院住院的患者75例,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手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75例患者中,62例为有意义狭窄,阳性率为82.7%。其中单支病变的患者28例,双支病变患者17例,三支病变患者30例。75例患者全部成功,成功率为100%。经右股动脉植入68例,经桡动脉途径7例。术中患者内膜撕裂1例,血压升高3例,股动脉痉挛1例,胸闷气短2例,治疗后痊愈,均为发生严重后果。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立即行支架植入手术,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家彭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浅谈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有效措施

    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精神科病房的护理管理的必要性,其次提出精神科病房的常见安全隐患,并给予有效处理措施,并根据自己的护理经验对常见护理措施与完善展开论述。

    作者:陈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腹腔镜与开腹术应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102例)、开腹组(5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大肌瘤直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与开腹组对比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大肌瘤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下降,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能显著改善临床疗效,并能提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何三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乳腺癌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乳腺癌的传统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认识以及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已有一定程度的进展,乳腺癌手术主要方式已由改良根治术逐渐转变为保乳手术。目前,保乳手术以及生物治疗的适应证得到了扩大。本研究就乳腺癌的药物治疗、保乳手术及生物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高苇;吴斌;郑璐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子宫缝合方法对子宫切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子宫缝合方法对子宫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盖州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实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患者12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相同。对照组患者采用连续锁边缝合的方法缝合子宫,观察组患者实行连续缝合、间断加固的方法进行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良好率达到68.3%,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良好率就达到51.7%,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子宫缝合方法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就会发现采用连续缝合、间断加固缝合子宫切口方法优于连续锁边缝合,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梁雪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的适应证及并发症预防探究

    目的:观察及分析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并探究相应的并发症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接诊的行子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的非脱垂子宫患者80例,将其中50例子宫孕≤12周且无显著粘连的患者分为甲组,将30例子宫孕13~16周的患者分为乙组。观察和记录两组的手术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乙组(P<0.05)。结论对手术适应证阴式子宫切除术及并发症预防措施的合理掌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张跃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痰涂片的应用意义研究

    目的:研究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疾病的诊断中使用痰涂片的意义与价值。方法对我院的痰标本进行随机选取,将其中700份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标本进行涂片检查以及培养,将合格痰标本筛选出来,鉴定潜在病原菌的情况。结果在700份标本中,有309份合格,经过培养其中有177份呈现为阳性,而391份不合格标本中则有22份呈现为阳性,差异经对比分析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另外236份合格标本的涂片与培养结果一致。结论要进行痰培养必须要保证标本的合格,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涂片与培养的符合率,而对痰标本进行筛选的主要方法为痰涂片,所以使用痰涂片能够避免在培养过程中出现假阳性以及假阴性的情况而使疾病诊断准确率降低。

    作者:吴春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老年高血压病鼻出血的急救护理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鼻出血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老年高血压病出鼻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包括心理护理、体位安置、急救措施、局部止血处理、血压观测、饮食护理等一系列急救护理,观察护理后的实际效果。结果48例患者均经6~16 d的住院后健康出院。随访半年,仅有3例再次复发,其复发率为6.2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鼻出血患者实施恰当的急救护理,能有效的促进其康复,并能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复发率。

    作者:杨志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内科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比较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等变化。结果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患满意度等都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内科护理工作的质量,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安长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小儿区域麻醉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4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单一氯胺酮注射麻醉,给予观察组患儿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辅助注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和脉搏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1,差异显著。在生活质量上,观察组患儿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注射应用在小儿区域麻醉上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护理

    目的: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施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及护理的方法与效果展开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并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统计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中,有70例一次性清除结石,概率为94.6%。经过护理,2例发生切口感染,3例发生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6.8%。结论通过对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展开围术期综合护理,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我院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方法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患者的护理进行全方位跟踪记录观察,并做好每位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通过对10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2%,治疗组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4%。结论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焦虑情绪,其中采用全方位护理方法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郭薇;孟繁芝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