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HIS平台医用耗材二级库实库存管理模式的应用

吴洪霞;张公文;孙国楠;刘永华

关键词:二级库, 实库存, HIS平台
摘要:医用耗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监控是各级医院普遍存在的管理难题,如何对医用耗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充分利用物资资源,发挥资金效用,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我院2014年一次性医用耗材用量金额较2013年增长近30%,且增长量较快的是占比85%的普通耗材,因此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来辅助建立医用耗材二级库全程跟踪管理,以流量控制和流向监管为方向,探索科学、合理、规范、精细化的耗材使用管理新办法;实现医院医用耗材二级库实库存管理模式[1-3]。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医院医疗、科研、教学基础的医用耗材发挥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全身用糖皮质激素致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2例

    因全身及眼病应用糖皮质激素后诱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文献零星可见。近延边眼耳鼻喉科医院也遇到了2例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后引起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洪莲花;金宝玉;郭辉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目前,人才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核心内容。对于人才的管理,合理的运用、组织、协调,成为刻不容缓的需求。由于事业单位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无法科学合理的运用人才资源管理理论,使得一些事业单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无法更好的发挥其在社会中的作用。本文就自身从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经历出发,结合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讨如何调整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牛蔚霞;骆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地高辛血清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地高辛血清浓度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的100例住院患者,均于治疗药物检测室接受地高辛血清浓度检测,统计不同性别、年龄段、地高辛用药剂量、血清肌酐清除率不同的患者的血清地高辛浓度,以及不同血药浓度患者的中毒情况。结果患者的地高辛血清浓度平均为(1.84±1.02)ng/mL,不同年龄段与不同性别患者的血清地高辛浓度的比较无显著差异,血清肌酐清除率越高,患者的血药浓度越低;服用大剂量地高辛者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低剂量服药者;共10例患者发生地高辛中毒,大剂量组中毒发生率为33.3%,大于小剂量组(6.6%),P<0.05;血清浓度<0.8 ng/mL、0.8~2.0 ng/mL、>2.0 ng/mL者的中毒发生率分别为0、3.7%和23.5%,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地高辛血清浓度过高很可能导致患者中毒,威胁其生命安危,而地高辛血药浓度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加强浓度监测,提高用药有效性与安全性。

    作者:王曦林;余海清;舒红利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情景教学在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中的应用与实践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在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新入职的160名医务人员,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80名进行了情景教学的新入职医务人员,作为观察组;另外80名采用课堂教授的新入职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入职医务人员的测试成绩进行比较,以及两组新入职医务人员对教学效果的评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新入职医务人员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后的实际操作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新入职医务人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更利于新入职医务人员对知识和操作的掌握。

    作者:方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B型尿钠肽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作用探讨

    目的:分析B型尿钠肽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抽取同期来医院进行体检结果正常的120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B型尿钠肽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型尿钠肽水平较对照组受检对象明显要高,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B型尿钠肽水平较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更高,对比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型尿钠肽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于评价病情、预后判断以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

    作者:孟晓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产前超声测量的规范化问题探讨

    超声在产科的应用已经不单单是为了检查胎儿是否存活、胎位以及简单的测量,它在产科的应用,已经涉及到胎儿各个方面的观察、多指标的测量以及综合性的分析判断。其中,在胎儿观察方面,健全的检查流程、标准的扫查切面、规范的检查方法、精确的超声测量,已成为胎儿超声检查的根本。本文重点围绕胎儿双顶径、头围、小脑横径、腹围、股骨长、羊水等各项指标的超声测量,就规范性超声检查、标准化测量以及避免或减少测量的误差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刘敏;高希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围术期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研究

    目的:研究及观察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围术期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4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同龄的24例健康者被选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术前1 d及术后1周、2周及4周和对照组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并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上述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术前1d及术后1周、2周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术后4周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且观察组术后1周的血清检测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1 d及术后2周、4周的检测水平,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围术期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较大,应针对其波动给予密切监测及干预。

    作者:隋琳倩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关于如何培养中医护理人才的一点思考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基础,也是中医针对每个人的不同的体质辨证分型的个性化的体现。今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整体上中医药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在当前的中医的护理人才培养上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中医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和发展的分析,总结出来了几点关于培养中医的护理人才的条件,希望能对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

    作者:孙志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四物二陈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四物二陈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中医康复科就诊的80例痰瘀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按照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四物二陈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四物二陈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可以有效缓解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孙晓天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降钙素原对腹部创伤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病情预后的意义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对于腹部创伤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病情预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腹部创伤患者140例,依据患者是否合并腹腔感染分为单纯腹部外伤组(单纯组)60例与腹部外伤合并腹腔感染组(腹腔感染组)80例。依据患者2周内生存情况将腹腔感染组分为存活亚组57例和病死亚组23例。入院第1、3、5天,外周静脉血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比较各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意义。并记录当日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比较病死组患者血清PCT与SOFA评分之间相关性。结果腹部外伤合并腹腔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单纯腹部外伤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第1、3、5天,单纯组血清降钙素原呈显著下降变化,而腹腔感染组呈缓慢下降趋势,单纯组72 h内血清降钙素原变化幅度大于腹腔感染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入院第1、3、5天患者血清PCT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而存活组呈显著下降变化,同时间点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入院第1、3、5天血清PCT水平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1=0.421,r2=0.761,r3=0.836,P<0.01)。结论动态观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有助于提高急性腹部外伤合并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入院后第3天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相关性好。

    作者:徐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外科护理人力配置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力

    目的:对外科护理人力配置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外科两个病区中的200例患者,A病区实施常规人力配置,B病区优化护理人力配置,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B病区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A病区,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A病区。结论对外科护理人力进行优化配置,可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纠正功能性自主神经紊乱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效果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纠正功能性自主神经紊乱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效果中的作用。方法择取因精神分裂症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且于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入院的患者76例,随机分组。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与音乐疗法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左威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小儿川崎病16例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小儿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患儿发热消退时间、四肢症状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的作用探讨

    目的:观察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在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中的应用对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生产的10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104例产妇平均分成温馨组和一般组,给予一般组产妇常规护理,给予温馨组产妇温馨助产护理干预。结果温馨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78.8%,护理满意度为90.4%,明显高于一般组产妇的50.0%和73.1%(P<0.05),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8%和9.6%,明显低于一般组产妇的17.3%和25.0%(P<0.05)。结论给予产妇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改善产妇妊娠结局,降低产后出血率,促进产妇产后康复。

    作者:刘平;潘冬青;卢玉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Irgm1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脑脊髓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IFN-γ诱导性免疫相关GTP酶Irgml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①建立EAE动物模型:a.经典EAE小鼠模型;b.基因敲除小鼠(Irgm1-/-)EAE模型。②EAE模型症状学评价。③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Irgm1在经典型EAE小鼠脑和脊髓中的表达。结果①成功诱导了小鼠EAE模型。②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经典型EAE小鼠Irgml的表达与对照组小鼠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典型EAE小鼠Irgm1的表达在免疫后不同时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结论①EAE模型建立方法稳定、可靠。②Irgm1在EAE发生、发展和恢复中起着复杂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EAE发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作者:王春雨;王葳;于淑杰;杨欣燕;陈桂英;綦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13级医学与护理系4个班的临床实习护生共200名,其中2个班105名采用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观察组),另2个班95名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应急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评价较高,具体表现为有利于培养临床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临床操作技能、有利于提高临床合作能力、有利于提高临床处理能力、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等方面。结论在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有效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是一种可行性很高的教学法。

    作者:唐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立体定向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肺癌脑转移瘤66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放疗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81.81%大于对照组60.60%,且研究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较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效果良好,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安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将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5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单独治疗,对比两组患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DD、LVESD等心功能指标与BNP、NT-preBNT、hs-CRP等心力衰竭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付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系统专业的健康教育在直肠癌手术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加强直肠癌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征服疾病的信心,更加重视健康教育直肠癌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实施系统的入院健康教育、术前和术后宣教、造口专项宣教、出院健康指导等健康教育,减少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宣教必不可少,对直肠癌手术患者实施系统的生理-心理-社会-专业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和有意义。

    作者:杨蓉蓉;刘莉;段培蓓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人性化护理对提高手术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改善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184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统计术前、术后患者舒适度及对手术室护士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感觉舒适者72.8%,对照组48.8%;观察组术后感觉舒适者82.6%,对照组55.8%;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92.4%,对照组77.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术前、术中舒适度,以及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