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霞;张公文;孙国楠;刘永华
目的:研究并总结20例高位复杂肛瘘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20例高位复杂肛瘘患者,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20例患者有19例痊愈,通过1年随访发现,未痊愈的1例患者已痊愈。结论高位复杂肛瘘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后,必须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临床护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保证并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吴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不同临床分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分布及肠道症状特点,对比不同分型之间的治疗效果。结果31~40岁年龄段是肠易激综合征的多发年龄段,便秘型和腹泻型是两种主要的临床分型,三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腹痛、腹胀、便后腹部症状缓解、大便不尽感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便秘型、腹泻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的治疗效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不同的临床分型之间特点不同,应当注意区分每种分型的特点,加强疾病的初步诊断。
作者:司立洲;崔佳宾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小儿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患儿发热消退时间、四肢症状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在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中的应用对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生产的10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104例产妇平均分成温馨组和一般组,给予一般组产妇常规护理,给予温馨组产妇温馨助产护理干预。结果温馨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78.8%,护理满意度为90.4%,明显高于一般组产妇的50.0%和73.1%(P<0.05),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8%和9.6%,明显低于一般组产妇的17.3%和25.0%(P<0.05)。结论给予产妇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改善产妇妊娠结局,降低产后出血率,促进产妇产后康复。
作者:刘平;潘冬青;卢玉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儿童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在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血管内皮损伤。及早筛查并发现儿童代谢综合征的高危人群,对于有效减少儿童成人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近几年常见的几种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与儿童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李亚璞(综述);刘戈力(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分析产前护理干预对孕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2例分娩的孕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产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科学的产前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促进子宫恢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孙瑶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前,人才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核心内容。对于人才的管理,合理的运用、组织、协调,成为刻不容缓的需求。由于事业单位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无法科学合理的运用人才资源管理理论,使得一些事业单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无法更好的发挥其在社会中的作用。本文就自身从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经历出发,结合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讨如何调整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牛蔚霞;骆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参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痊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3%显著优于参照组73.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显著,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采纳和推广价值。
作者:陈春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改善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184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统计术前、术后患者舒适度及对手术室护士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感觉舒适者72.8%,对照组48.8%;观察组术后感觉舒适者82.6%,对照组55.8%;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92.4%,对照组77.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术前、术中舒适度,以及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性精神症状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颅脑损伤性精神症状治疗的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5 d和10 d后精神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性精神症状患者实施护理服务,改善了患者护理后的精神症状,促进了患者的更好康复,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杨自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因全身及眼病应用糖皮质激素后诱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文献零星可见。近延边眼耳鼻喉科医院也遇到了2例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后引起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洪莲花;金宝玉;郭辉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循证药学对于抗生素在临床上合理运用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56例需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后,根据循证药学原则在数据库中进行资料检索,并结合检索结果为观察组患者制定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肝功能损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86%(26/2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且观察组的7 d复发率及肝损伤发生率依次为7.14%(2/28)、3.57%(1/28),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各项指标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在应用抗生素时,需始终严格遵从循证药学指导,以便更好确保抗生素的应用合理性,取得更好疗效,大限度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陈耀荣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常见的误诊原因,提高主动脉夹层的及时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11月就诊我院的12例AD临床资料,分析AD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12例AD中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5例,冠心病待查2例,肾结石、心力衰竭伴胸腔积液、发热原因待查、右下肢栓塞、高血压伴左肾萎缩各1例。1例选择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其余11例行主动脉腔内介入治疗,1例术后死亡,10例随访1个月~4年预后良好。结论 AD起病急,部分夹层患者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病史采集不全面是首诊误诊的主要原因。应掌握AD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提高警觉性,以减少误诊,降低病死率。
作者:杜微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对外科护理人力配置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外科两个病区中的200例患者,A病区实施常规人力配置,B病区优化护理人力配置,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B病区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A病区,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A病区。结论对外科护理人力进行优化配置,可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一种甲状腺恶性肿瘤,女性多于男性,近年有逐年增高趋势。病理类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95%以上分化良好者有较长的存活期,尤其是乳头状腺癌生物学倾向和预后均较好,少数可转变为恶性程度高的未分化癌[1]。除未分化癌外,手术是甲状腺癌基本治疗方法。对于手术患者,应做好积极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及其并发症的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晶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加强直肠癌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征服疾病的信心,更加重视健康教育直肠癌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实施系统的入院健康教育、术前和术后宣教、造口专项宣教、出院健康指导等健康教育,减少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宣教必不可少,对直肠癌手术患者实施系统的生理-心理-社会-专业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和有意义。
作者:杨蓉蓉;刘莉;段培蓓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超声在产科的应用已经不单单是为了检查胎儿是否存活、胎位以及简单的测量,它在产科的应用,已经涉及到胎儿各个方面的观察、多指标的测量以及综合性的分析判断。其中,在胎儿观察方面,健全的检查流程、标准的扫查切面、规范的检查方法、精确的超声测量,已成为胎儿超声检查的根本。本文重点围绕胎儿双顶径、头围、小脑横径、腹围、股骨长、羊水等各项指标的超声测量,就规范性超声检查、标准化测量以及避免或减少测量的误差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刘敏;高希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血糖水平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心脏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诊断妊娠糖尿病孕妇120例,依据患者妊娠期血糖控制水平分为优控组67例,差控组53例。另取同期正常妊娠孕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确诊时与临产前,采用免疫放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采用心脏超声检测心脏二维超声结构变化,采用心脏血流多普勒、组织多谱勒分析心脏舒张功能指数E/A,E/Ea比值变化。免疫荧光比浊法检测血浆钠尿肽(BNP,pg/mL)水平。比较3组孕妇指标差异。结果确诊时,3组孕妇年龄、体质量指数、血脂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mg/L)、白细胞介素-6(IL-6,ng/mL)、BNP(pg/mL)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前,对照组、优控组、差控组孕妇血清CRP、IL-6水平逐渐升高,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控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优控组、差控组孕妇二维超声结构左心房直径、左心室舒张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A比值逐渐下降,E/Ea比值以及血清BNP水平逐渐升高,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孕产妇血糖增加可以激发机体微炎性反应,导致孕产妇临产前心脏舒张功能下降,可能增加孕产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谢书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检查在孕前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300例行孕前检查的育龄期的妇女,孕期的检查包含实验室检查、妇科检查、体格检查、了解家族史以及有关病史。结果孕前检查,30例宫颈炎(21.43%),20例阴道炎(14.29%),7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50.00%),10例子宫肌瘤(7.14%),10例盆腔积液(7.14%)。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年龄主要分布于25~30、31~35岁。甲状腺功能异常种类,30例FT3与FT4正常、TSH上升(42.86%);2例FT3与FT4正常、TSH下降(28.57%)。结论孕前检查中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可防止发生不良结局,确保优生优育。
作者:焦彩环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采取盐酸环丙沙星栓直肠给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妇科接收的确诊为慢性盆腔炎患者,将其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静脉滴注,实验组加用盐酸环丙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慢性盆腔炎采取盐酸环丙沙星栓直肠给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夏美玲;安家波;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