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莲花;金宝玉;郭辉玲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将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5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单独治疗,对比两组患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DD、LVESD等心功能指标与BNP、NT-preBNT、hs-CRP等心力衰竭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付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开展了为期1年的精细化护理管理,观察精细化管理前后患者住院期间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一级护理合格率、特级护理合格率以及基础护理合格率等指标。结果神经内科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特级护理合格率等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神经内科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和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和特级护理合格率,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安长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小儿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患儿发热消退时间、四肢症状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超声在产科的应用已经不单单是为了检查胎儿是否存活、胎位以及简单的测量,它在产科的应用,已经涉及到胎儿各个方面的观察、多指标的测量以及综合性的分析判断。其中,在胎儿观察方面,健全的检查流程、标准的扫查切面、规范的检查方法、精确的超声测量,已成为胎儿超声检查的根本。本文重点围绕胎儿双顶径、头围、小脑横径、腹围、股骨长、羊水等各项指标的超声测量,就规范性超声检查、标准化测量以及避免或减少测量的误差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刘敏;高希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回顾性研究干燥综合征(SS)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MSI)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8例的干燥综合征患者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燥综合征易造成牙源性感染,且感染症状不易控制。结论根据两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应加强干燥综合征患者口腔宣教,积极预防感染发生。
作者:亓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改善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184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统计术前、术后患者舒适度及对手术室护士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感觉舒适者72.8%,对照组48.8%;观察组术后感觉舒适者82.6%,对照组55.8%;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92.4%,对照组77.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术前、术中舒适度,以及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对中医综合康复手段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后肩痛76例,随机进行分组,常规组患者36例,均给常规康复治疗;综合组患者40例,给予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综合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日常运动功能的评估、关节活动范围、患者满意度、疼痛程度等对比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后肩痛患者进行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上肢活动范围、上肢功能,降低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活动时间,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宜依据患者情况临床应用治疗。
作者:李松林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循证药学对于抗生素在临床上合理运用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56例需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后,根据循证药学原则在数据库中进行资料检索,并结合检索结果为观察组患者制定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肝功能损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86%(26/2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且观察组的7 d复发率及肝损伤发生率依次为7.14%(2/28)、3.57%(1/28),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各项指标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在应用抗生素时,需始终严格遵从循证药学指导,以便更好确保抗生素的应用合理性,取得更好疗效,大限度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陈耀荣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在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新入职的160名医务人员,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80名进行了情景教学的新入职医务人员,作为观察组;另外80名采用课堂教授的新入职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入职医务人员的测试成绩进行比较,以及两组新入职医务人员对教学效果的评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新入职医务人员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后的实际操作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新入职医务人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更利于新入职医务人员对知识和操作的掌握。
作者:方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CA153、CA125联合CEA检验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4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选择同期治疗的66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为乙组;以100例健康人作为丙组,对三组患者均进行CA153、CA125联合CEA检验。对比不同受检对象的指标差异。结果甲组肺癌患者的CA153、CA125、CEA指标结果明显高于乙组和丙组受检对象,差异结果显著(P<0.05);联合检测对于肺癌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均高于单独应用CA153、CA125、CEA指标结果,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 CA153、CA125联合CEA检验能够显著提高肺癌临床诊断准确率,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检查在孕前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300例行孕前检查的育龄期的妇女,孕期的检查包含实验室检查、妇科检查、体格检查、了解家族史以及有关病史。结果孕前检查,30例宫颈炎(21.43%),20例阴道炎(14.29%),7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50.00%),10例子宫肌瘤(7.14%),10例盆腔积液(7.14%)。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年龄主要分布于25~30、31~35岁。甲状腺功能异常种类,30例FT3与FT4正常、TSH上升(42.86%);2例FT3与FT4正常、TSH下降(28.57%)。结论孕前检查中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可防止发生不良结局,确保优生优育。
作者:焦彩环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瓷贴面以及烤瓷全冠口腔美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瓷贴面1组、瓷贴面2组与烤瓷全冠组,各30例。对比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对于口腔外观的满意程度。结果瓷贴面1组、瓷贴面2组患者在外观满意率及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上均优于烤瓷全冠组(P<0.05),但瓷贴面1组与瓷贴面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瓷贴面可改善前牙美观,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可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孔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利培酮口崩片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对老年躁狂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8例老年躁狂症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利培酮口崩片。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分级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利培酮口崩片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可有效的提高对老年躁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振梅;谭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研究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并发症针对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型再生障碍贫血患者做好基础护理服务同时,进行各类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康复。
作者:刘秀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其诊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7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对观察组患者均采用自行设计的分期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的完全依从性。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完全依从的有21例,占55.3%;观察组患者中完全依从的有34例,占89.5%;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诊治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月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前救治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52例行PCI术前救护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PCI术前护理措施。结果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后血运重建全部成功,并发症减少,PCI术前急救与护理是初和重要的急救措施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结论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前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玉洁;汤若琪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针对痔消散治疗PPH术后早期的尿潴留症状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采取了PPH术治疗的重度痔患者120例,并将12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方法,包括在术后及时的检查病况,医护人员提供专业有效的饮食方面的建议,对患者的排便及肛周的皮肤进行护理,防止进一步的感染的发生,用高锰酸钾外用片与温水配成浓度1∶5000溶液进行坐浴。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痔消散坐浴治疗。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疾病严重程度分级、文化层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结果对照组在采用常规护理之后,其有效率为66.67%,而研究组在采用痔消散坐浴治疗后,患者有效率为90.00%。研究组的尿潴留治疗效果远远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说明PPH术后采用痔消散坐浴治疗尿潴留,其疗效显著。两组对比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痔消散治疗PPH术后早期尿潴留临床效果显著,其安全、有效,能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彭源荣;李升明;黄基正;谭剑鹏;刘先娣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一种甲状腺恶性肿瘤,女性多于男性,近年有逐年增高趋势。病理类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95%以上分化良好者有较长的存活期,尤其是乳头状腺癌生物学倾向和预后均较好,少数可转变为恶性程度高的未分化癌[1]。除未分化癌外,手术是甲状腺癌基本治疗方法。对于手术患者,应做好积极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及其并发症的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晶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分析开展护理后勤服务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义。方法向2012年前我院未开展护理后勤服务98例住院患者、开展护理后勤服务后98例住院患者及60名在职护理人员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护理技术、巡视情况、服务态度、病房环境、工作量、排班情况、工作模式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程度。结果开展护理后勤服务体系后,患者及护理人员护理技术、巡视情况、服务态度、病房环境、工作量、排班情况、工作模式等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开展护理后勤服务体系前。结论在医院开展护理后勤服务,能有效提高患者服务满意程度,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水平,促进我国医院健康发展。
作者:严新萍;陈美兰;张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不同临床分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分布及肠道症状特点,对比不同分型之间的治疗效果。结果31~40岁年龄段是肠易激综合征的多发年龄段,便秘型和腹泻型是两种主要的临床分型,三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腹痛、腹胀、便后腹部症状缓解、大便不尽感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便秘型、腹泻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的治疗效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不同的临床分型之间特点不同,应当注意区分每种分型的特点,加强疾病的初步诊断。
作者:司立洲;崔佳宾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