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远革
目的:研究激励模式在护理管理中对减轻护士工作压力的作用,为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我科室护士随机抽取24例,通过采用激励模式对护士进行管理,并选择国际通用的综合心理评定表对我科室参加护理管理护士进行心理情况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比较。结果干预前护士心理评定总分为(0.82±0.03),干预后护士心理评定总分为(0.71±0.05),通过比较前后护士强迫心理表现、护士心情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情况、敌对、恐惧等等方面明显改善。应用激励模式管理表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通过这些手段,鼓励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加了工作兴趣,护患沟通频次显著增加,病区红灯呼叫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可以达到95%以上。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通过进行激励模式护理管理,可有效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责任心,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春艳;黄大平;于蕾;徐蕾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应用硫酸镁结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3例妊高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36)和治疗组(n=37),对照组单纯应用硫酸镁治疗,治疗组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组间比较(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素氮、尿酸以及血清胱抑素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素氮、尿酸以及血清胱抑素水平比较(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7%;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2.7%,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硫酸镁结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征,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化指标变化,安全可靠,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式。
作者:王福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在商丘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28例初产妇临床资料,按照入院时间分成两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产后护理措方式,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初产妇产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疼痛、42 d盆底肌紧张度、产后出血等方面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乳腺疾病、乳房胀痛、产褥感染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康复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伤口恢复,减轻产后痛感,降低产褥病率,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沈情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脑血栓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脑血栓患者96例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个体化、规范化的心理疏导与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焦虑与抑郁评分、住院时间、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而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个体化、规范化的心理疏导与早期康复,可提高临床效果,并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作者:卢春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混悬液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9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加甲强龙40 mg静脉输入,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氧气驱动下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肺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AECOPD患者,使用氧气驱动下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艳秋;牛鹿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究肿瘤化疗患者静脉通路选择原则,并进行临床护理体会的总结。方法选取肿瘤化疗患者88例进行静脉通路选择和临床护理对策的实施。结果经过护理措施的实施,成功的改善了患者病情状况,经准确数据显示,显效53例(60.23%),总有效率90.91%。结论经过一系列护理措施的实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疾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实践证明,护理对策是有效可行的,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艳;刘琳琳;张丽嬴;陶雨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不同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诊治的18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常见5种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检测,对比5种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诊断结果及特异性。结果 pro-BNP对心肌损伤疾病的诊断灵敏度高达100.00%高于Mb、CK-MB、cTnI、Hcy(P<0.05);Mb出现时间、达峰时间均短于CK-MB、cTnI(P<0.05);cTnI恢复时间短于Mb、CK-MB(P<0.05)。结论5种临床常见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且与其治疗效果密切相关,临床可同时检测互补,以提高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陈万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探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配合全身化疗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是我院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20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化疗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对比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86.00%和72.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晚期宫颈癌患者给予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宫颈癌缓解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孔志;余文昌;陈示光;郑建雄;陈建彬;罗福珍;吴丽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评价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电子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等数据库及临床试验网站,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筛选文献;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版)的质量评价标准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此过程由两名评价员操作,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涉及1445例病例。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比,喜炎平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总有效率[RR=1.12,95%CI(1.07,1.17),P<0.00001]、退热时间[MD=-0.99,95%CI(-1.17,-0.81), P<0.00001]、咳喘消失时间[MD=-1.87,95%CI(-2.29,-1.44),P<0.00001]、啰音消失时间[MD=-1.52,95%CI(-2.15,-0.89),P<0.00001]、胸片(X线)吸收时间[MD=-3.75,95%CI(-4.06,-3.43),P<0.00001]、住院时间[MD=-2.26,95%CI(-2.55,-1.98),P<0.00001]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R=0.54,95%CI(0.38,0.76),P=0.0005]等更具有优势,两组临床疗效的两组临床之间的疗效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加用喜炎平后与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比,前者疗效更佳。
作者:张守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剂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缬沙坦加倍剂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舒张压和收缩压相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24 h收缩压变异度和舒张压变异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大剂量的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杜杉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正确鉴定新生儿的血型,找出新生儿溶血病原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用直抗、游离试验、放散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抗体鉴定试验鉴定其Rh(D)血型。结果该患儿为B型Rh(D)阳性,由母体IgG抗-D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结论由于抗-D抗体致敏了红细胞而误认为Rh(D)血型为阴性。
作者:程从远;李海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CT导引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CT介入放射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定位准确,易掌握穿刺方向、角度及深度,并发症少,检出率高等特点,并能提高诊断准确率[1]。本文总结了我院开展CT导向肺部病变经皮穿刺活检44例,报道如下。
作者:邵奎志;杨青松;柴森;戴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讨论老年脑肿瘤患者晚期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护理的具体措施。方法选择老年脑肿瘤晚期患者86例进行护理技术加强、提高认真程度、药物使用与检查、健康教育、并发症先兆、生活预防等预防方法和心理护理、肢体功能护理、语言康复护理、自理能力练习、不良反应护理等护理方法。结果经过预防和护理措施在临床上的实施,疾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其中显效52例(60.47%),总有效率达到90.70%。结论对老年脑肿瘤晚期患者进行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能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实践证明,护理措施有效,得到了家属及患者的认可,应该推广应用。
作者:徐彤;姜霞;许大雪;许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头针结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入选患者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及查体等确诊。根据数字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偏瘫程度等一般资料上无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促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头针结合促通技术进行治疗,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运动功能评价,并用指数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优级32例,良级26例,差级1例,优良率为98.3%,对照组优级10例,良级25例,差级25例,优良率为58.3%,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头针结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无其他不良反应,有利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胡建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影响细菌性食物中毒检出率的各种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5年7月我县发生的25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临床细菌性食物中毒检出率的相关因素,探讨针对性防止对策。结果25起食物中毒中,1起因食物中毒报告不及时,2起已经入院治疗并且应用抗生素,1起因监督技术人员经验不足,1起因不准确的样品采集、2起由于实验室人员工作失误、陈旧的检验设备引起。10年共计7起食物中毒没有查到致病原因。结论明确细菌性食物中毒检出率的各种影响因素之后,及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可显著提高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出率,及时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祝喆;姚秀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总结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4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急救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系统、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所有124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治愈105例,治愈率为84.68%;死亡19例,病死率为15.32%。结论对急性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急救和治疗措施,可以明显的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冬梅;刘春红;刘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分析全程护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的作用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60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法,对研究组患者予以全程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的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的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予以全程护理,能够达到预期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曲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进行喉癌根治术的患者如何预防医院感染,并总结其护理对策。方法针对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到我院实施根治术治疗的58例喉癌患者,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以及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58例患者中,只有5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后症状全部好转直至消失,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总体效果令人满意。结论喉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容易引发感染,采取适当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并配合严密的护理手段,患者引发感染的概率降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学习与借鉴。
作者:刘红;刘多;杨立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临床实践是高校医学教育的后环节,是护理专业学生从医学理论阶段向临床实践阶段过渡的桥梁。实习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了当前护理学生实习教育现状,探究相应的对策,以求不断提升临床实习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作者:徐美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校正方法。方法将同一个标本分为两管,一管制成溶血血清标本,另一管属于未溶血血清标本。观察比较溶血血清标本和未溶血血清标本的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白蛋白、Na+、K+、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等指标。结果未溶血血清标本的Na+测定值明显高于溶血血清标本,K+、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等明显低于溶血血清标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样本的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白蛋白测定值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溶血会导致很多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发生相应的改变,而通过利用血清Hb浓度,则可以很好的纠正这些生化指标。
作者:杨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