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护理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康复的影响

葛庆玲

关键词:PDCA, 护理模式, 缺血性脑卒中, 生活能力, 康复
摘要:目的:探讨PDCA护理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根据数字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PDCA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GO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GOS评分、Barthel指数更高,日常生活能力良好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护理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能力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救的护理特点分析探讨

    目的:总结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4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急救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系统、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所有124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治愈105例,治愈率为84.68%;死亡19例,病死率为15.32%。结论对急性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急救和治疗措施,可以明显的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冬梅;刘春红;刘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激励模式在护理管理中对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目的:研究激励模式在护理管理中对减轻护士工作压力的作用,为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我科室护士随机抽取24例,通过采用激励模式对护士进行管理,并选择国际通用的综合心理评定表对我科室参加护理管理护士进行心理情况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比较。结果干预前护士心理评定总分为(0.82±0.03),干预后护士心理评定总分为(0.71±0.05),通过比较前后护士强迫心理表现、护士心情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情况、敌对、恐惧等等方面明显改善。应用激励模式管理表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通过这些手段,鼓励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加了工作兴趣,护患沟通频次显著增加,病区红灯呼叫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可以达到95%以上。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通过进行激励模式护理管理,可有效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责任心,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春艳;黄大平;于蕾;徐蕾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手术室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控认知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认知度。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的5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医院感染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评估,然后将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并比较其中不同文化程度、护龄及职称者的评估结果。结果5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认知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文化程度较高、护龄较长及职称较高者的医院防控知识认知度较高者比例高于文化程度较低、护龄较短及职称较低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认知度存在一定差异,且不同文化程度、护龄及职称者的差异较为明显,应给予针对性干预。

    作者:王艳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临床实践是高校医学教育的后环节,是护理专业学生从医学理论阶段向临床实践阶段过渡的桥梁。实习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了当前护理学生实习教育现状,探究相应的对策,以求不断提升临床实习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作者:徐美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某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皇姑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沈阳市皇姑区的2050例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状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所有研究对象中,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例数为105例,发生率为5.12%;子痫前期的发生例数为142例,发生率为6.9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为年龄(>35岁)、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等肾脏疾病、气温寒冷(P<0.05)。结论皇姑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主要的危险因素为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等肾脏疾病以及当地气温寒冷。

    作者:祝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血栓通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6例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观察两组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病死率、心肌梗死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96.8%高于对照组77.8%,病死率1.6%、心肌梗死复发率1.6%均低于对照组9.5%、12.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通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志英;齐延伟;刘宝良;吴忠荣;刘玉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石国璧运用二陈平胃汤的临床经验

    二陈平胃汤由二陈汤合平胃散化裁而成,其方药组成出自明?秦景明撰《症因脉治》,适用于脾胃运化不食,湿痰内阻,胸膈痞闷,或有呕吐泄泻,症情较平胃散症为重的疾病。石老临床注重保护胃气,善于调节气的升降出入,本方为石老治疗脾胃病的常用之方,临证广泛应用于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凡属痰湿中阻,气机失调者。经随证加减,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李金平;孙丽;石国璧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讨影响细菌性食物中毒检出率的各种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

    目的:探讨影响细菌性食物中毒检出率的各种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5年7月我县发生的25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临床细菌性食物中毒检出率的相关因素,探讨针对性防止对策。结果25起食物中毒中,1起因食物中毒报告不及时,2起已经入院治疗并且应用抗生素,1起因监督技术人员经验不足,1起因不准确的样品采集、2起由于实验室人员工作失误、陈旧的检验设备引起。10年共计7起食物中毒没有查到致病原因。结论明确细菌性食物中毒检出率的各种影响因素之后,及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可显著提高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出率,及时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祝喆;姚秀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D抗原遮断引起Rh(D)定型困难的分析

    目的:正确鉴定新生儿的血型,找出新生儿溶血病原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用直抗、游离试验、放散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抗体鉴定试验鉴定其Rh(D)血型。结果该患儿为B型Rh(D)阳性,由母体IgG抗-D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结论由于抗-D抗体致敏了红细胞而误认为Rh(D)血型为阴性。

    作者:程从远;李海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不同剂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剂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缬沙坦加倍剂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舒张压和收缩压相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24 h收缩压变异度和舒张压变异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大剂量的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杜杉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在商丘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28例初产妇临床资料,按照入院时间分成两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产后护理措方式,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初产妇产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疼痛、42 d盆底肌紧张度、产后出血等方面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乳腺疾病、乳房胀痛、产褥感染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康复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伤口恢复,减轻产后痛感,降低产褥病率,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沈情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10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行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配合全身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配合全身化疗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是我院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20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化疗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对比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86.00%和72.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晚期宫颈癌患者给予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宫颈癌缓解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孔志;余文昌;陈示光;郑建雄;陈建彬;罗福珍;吴丽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索拉菲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索拉菲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9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观察组同时联合索拉非尼序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血清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76.0%。对照组45.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水平差异显著(P<0.05);术后6、12个月肿瘤无进展生存率观察组52.0%、32.0%,对照组20.8%、4.2%,总生存率观察组80.0%、56.0%,对照组50.0%、25.0%,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00%;对照组37.5%(P<0.05)。结论索拉菲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可延长肿瘤进展时间,明显提高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不良反应患者多能耐受。

    作者:龙军强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某市理发店、美发店空气中氨的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锦州市理发店、美发店空气中氨的含量情况,以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方法随机抽取锦州市47家理发店、35家美发店,共计136个采样点(面积<20 m2选取1个采样点,面积>20 m2的,选取2个采样点,分别在烫染区和剪发区设置采样点)。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 18204.2-2014),8.2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理发店、美发店空气中氨的含量。结果共检测样品136份,空气中氨的合格率为61.0%。结论理发店、美发店空气中氨的污染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希望人们加强防护意识。

    作者:孙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医院西药库房环境管理对保障药品质量的意义评价

    目的:评价分析医院西药库房环境管理对保障药品质量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影响本院西药库房环境管理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结果西药库房保障药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于药物的温度、光度与湿度的管理,院方要根据不同药品的属性做好合适的存放安排与管理预防工作,并对库房仪器进行定期检查维修,以此来创造药品存放的理想环境。结论西药库房环境管理工作会直接影响到存放的药品质量,此项工作的合理进行能够有效减少药品变质的现象发生。

    作者:王丽慧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术期心肌缺血的研究

    目的:研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围术期肌钙蛋白T浓度的变化。方法65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均在全麻下完成。记录颈动脉阻断时间及围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脑卒中及术前、术后1、2、3d的肌钙蛋白T的浓度。结果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中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较高,而术后血压多偏高,需要应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②所有患者肌钙蛋白T的浓度均未超过0.1μg/L。结论全身麻醉下术中控制性升压对于术前ASA分级Ⅱ~Ⅲ级,无心肌缺血表现的患者是安全的,并不会增加围术期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可安全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作者:韩志国;蔡秋萍;徐廷万;刘雁;毕聪杰;邹瑾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急性脑梗死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用药效果初步评价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患者为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9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平均发病时间等基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给予患者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同时口服阿司匹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抗高血压、调脂、控制血糖等规范化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患者使用安慰剂注射液,安慰剂中不含有依达拉奉,且符合安慰剂的制备要求,外观和形态与依达拉奉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14、21 d的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分(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变化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第7天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改变均优于治疗前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第7天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第14天、第21天观察组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改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NIHSS评分和BI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在治疗中两组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均未得到特殊治疗自行好转,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依达拉奉静脉注射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也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远期生活能力,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杨训永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分析

    目的:探究抗凝药物应用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48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组48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有476例患者接受抗凝药物治疗,其中有136例(27.98%)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实施抗凝治疗,有340例(69.96%)患者采用华法林实施抗凝治疗;经血栓栓塞危险评估显示,有383例(78.81%)患者为高危,有90例(18.52%)患者为中危,有13例(2.67%)患者为低危。结论抗凝药物应用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指南栓塞评分中推荐的药物完全吻合,值得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汤姝;李纳;朱振峰;张晓坚;温强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针刺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综述

    支气管哮喘当今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种主要慢性疾病,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中医针刺疗法治疗哮喘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尤其治疗哮喘缓解期疗效突出。临床研究方面主要通过对外周血检测,肺功能监测,症状记录等方式对临床疗效进行判定;在动物实验方面近年来研究观测指标的种类更多,成果也颇丰,但在其观测指标的作用机制上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姚俊丽;刘华;陈黎;孔令万;周彦平;朱一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喉癌根治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进行喉癌根治术的患者如何预防医院感染,并总结其护理对策。方法针对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到我院实施根治术治疗的58例喉癌患者,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以及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58例患者中,只有5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后症状全部好转直至消失,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总体效果令人满意。结论喉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容易引发感染,采取适当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并配合严密的护理手段,患者引发感染的概率降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学习与借鉴。

    作者:刘红;刘多;杨立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