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控认知度的调查分析

王艳波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 医院感染防控认知度,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认知度。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的5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医院感染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评估,然后将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并比较其中不同文化程度、护龄及职称者的评估结果。结果5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认知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文化程度较高、护龄较长及职称较高者的医院防控知识认知度较高者比例高于文化程度较低、护龄较短及职称较低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认知度存在一定差异,且不同文化程度、护龄及职称者的差异较为明显,应给予针对性干预。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诊治的18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常见5种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检测,对比5种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诊断结果及特异性。结果 pro-BNP对心肌损伤疾病的诊断灵敏度高达100.00%高于Mb、CK-MB、cTnI、Hcy(P<0.05);Mb出现时间、达峰时间均短于CK-MB、cTnI(P<0.05);cTnI恢复时间短于Mb、CK-MB(P<0.05)。结论5种临床常见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且与其治疗效果密切相关,临床可同时检测互补,以提高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陈万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讨影响细菌性食物中毒检出率的各种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

    目的:探讨影响细菌性食物中毒检出率的各种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5年7月我县发生的25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临床细菌性食物中毒检出率的相关因素,探讨针对性防止对策。结果25起食物中毒中,1起因食物中毒报告不及时,2起已经入院治疗并且应用抗生素,1起因监督技术人员经验不足,1起因不准确的样品采集、2起由于实验室人员工作失误、陈旧的检验设备引起。10年共计7起食物中毒没有查到致病原因。结论明确细菌性食物中毒检出率的各种影响因素之后,及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可显著提高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出率,及时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祝喆;姚秀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全程护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全程护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的作用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60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法,对研究组患者予以全程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的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的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予以全程护理,能够达到预期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曲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心内科无泪抗高血压药物(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各自的药理特点和使用方法。以便为临床高血压疾病提供一个准确详实的参照。方法将某市的市中心医院2015年5~11月治疗了1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且全部患者都是口服抗高血压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在服用的药物中,使用多的是利尿剂;而在药物利用指数方面,只有氨氯地平片高出了1,其他正常(把药物利用指数低于1看作为合理用药);美托洛尔的药物使用频度是所有药品中高。结论抗高血压药物中,利尿剂,美托洛尔可以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牛伟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喉癌根治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进行喉癌根治术的患者如何预防医院感染,并总结其护理对策。方法针对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到我院实施根治术治疗的58例喉癌患者,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以及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58例患者中,只有5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后症状全部好转直至消失,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总体效果令人满意。结论喉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容易引发感染,采取适当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并配合严密的护理手段,患者引发感染的概率降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学习与借鉴。

    作者:刘红;刘多;杨立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子宫动脉结扎和宫腔填纱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剖宫产产后出血中应用子宫动脉结扎和宫腔填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72例予以分组研究,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子宫动脉结扎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宫腔填纱,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7.2%,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77.8%,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阴道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子宫动脉结扎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减少患者阴道出血量,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适合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丽颖;郑明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血栓通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6例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观察两组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病死率、心肌梗死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96.8%高于对照组77.8%,病死率1.6%、心肌梗死复发率1.6%均低于对照组9.5%、12.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通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志英;齐延伟;刘宝良;吴忠荣;刘玉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头针结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和探讨头针结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入选患者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及查体等确诊。根据数字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偏瘫程度等一般资料上无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促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头针结合促通技术进行治疗,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运动功能评价,并用指数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优级32例,良级26例,差级1例,优良率为98.3%,对照组优级10例,良级25例,差级25例,优良率为58.3%,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头针结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无其他不良反应,有利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胡建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D抗原遮断引起Rh(D)定型困难的分析

    目的:正确鉴定新生儿的血型,找出新生儿溶血病原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用直抗、游离试验、放散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抗体鉴定试验鉴定其Rh(D)血型。结果该患儿为B型Rh(D)阳性,由母体IgG抗-D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结论由于抗-D抗体致敏了红细胞而误认为Rh(D)血型为阴性。

    作者:程从远;李海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针刺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综述

    支气管哮喘当今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种主要慢性疾病,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中医针刺疗法治疗哮喘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尤其治疗哮喘缓解期疗效突出。临床研究方面主要通过对外周血检测,肺功能监测,症状记录等方式对临床疗效进行判定;在动物实验方面近年来研究观测指标的种类更多,成果也颇丰,但在其观测指标的作用机制上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姚俊丽;刘华;陈黎;孔令万;周彦平;朱一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分析

    目的:探究抗凝药物应用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48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组48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有476例患者接受抗凝药物治疗,其中有136例(27.98%)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实施抗凝治疗,有340例(69.96%)患者采用华法林实施抗凝治疗;经血栓栓塞危险评估显示,有383例(78.81%)患者为高危,有90例(18.52%)患者为中危,有13例(2.67%)患者为低危。结论抗凝药物应用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指南栓塞评分中推荐的药物完全吻合,值得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汤姝;李纳;朱振峰;张晓坚;温强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手术室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控认知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认知度。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的5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医院感染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评估,然后将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并比较其中不同文化程度、护龄及职称者的评估结果。结果5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认知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文化程度较高、护龄较长及职称较高者的医院防控知识认知度较高者比例高于文化程度较低、护龄较短及职称较低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认知度存在一定差异,且不同文化程度、护龄及职称者的差异较为明显,应给予针对性干预。

    作者:王艳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膝关节控制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分析

    目的: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应用膝关节控制训练治疗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膝关节控制训练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痉挛指数及表面肌电图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痉挛指数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膝关节拮抗肌群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的协同收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膝关节拮抗肌群积分肌电值(AEMG)协同收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展开膝关节控制训练治疗,可充分减轻患者患肢的肌张力,有效改善其不行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不艾吉尔?艾力;阿布都扎依尔?买买提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老年脑肿瘤晚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讨论老年脑肿瘤患者晚期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护理的具体措施。方法选择老年脑肿瘤晚期患者86例进行护理技术加强、提高认真程度、药物使用与检查、健康教育、并发症先兆、生活预防等预防方法和心理护理、肢体功能护理、语言康复护理、自理能力练习、不良反应护理等护理方法。结果经过预防和护理措施在临床上的实施,疾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其中显效52例(60.47%),总有效率达到90.70%。结论对老年脑肿瘤晚期患者进行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能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实践证明,护理措施有效,得到了家属及患者的认可,应该推广应用。

    作者:徐彤;姜霞;许大雪;许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肿瘤化疗患者静脉通路的选择原则及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肿瘤化疗患者静脉通路选择原则,并进行临床护理体会的总结。方法选取肿瘤化疗患者88例进行静脉通路选择和临床护理对策的实施。结果经过护理措施的实施,成功的改善了患者病情状况,经准确数据显示,显效53例(60.23%),总有效率90.91%。结论经过一系列护理措施的实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疾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实践证明,护理对策是有效可行的,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艳;刘琳琳;张丽嬴;陶雨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救的护理特点分析探讨

    目的:总结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4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急救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系统、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所有124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治愈105例,治愈率为84.68%;死亡19例,病死率为15.32%。结论对急性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急救和治疗措施,可以明显的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冬梅;刘春红;刘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小蓟饮子联合爱普利特治疗前列腺增生围手术期出血40例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出血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选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0例,其中40例患者术前服用小蓟饮子一剂+爱普列特5 mg,1日/2次,7~10 d,对照组40例,对围手术期出血的有效防治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术中输血共3例,平均输血量400 mL,平均每分钟失血量(3.98±1.83)mL;而小蓟饮子联合爱普利特组无1例输血,术中均未输血,平均每分钟失血量(2.89±1.66)mL,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小蓟饮子一剂+爱普列特能使前列腺内血管生成受到抑制,有效的减少TURP术中出血量。

    作者:杨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某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皇姑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沈阳市皇姑区的2050例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状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所有研究对象中,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例数为105例,发生率为5.12%;子痫前期的发生例数为142例,发生率为6.9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为年龄(>35岁)、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等肾脏疾病、气温寒冷(P<0.05)。结论皇姑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主要的危险因素为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等肾脏疾病以及当地气温寒冷。

    作者:祝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10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行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配合全身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配合全身化疗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是我院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20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化疗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对比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86.00%和72.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晚期宫颈癌患者给予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宫颈癌缓解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孔志;余文昌;陈示光;郑建雄;陈建彬;罗福珍;吴丽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术期心肌缺血的研究

    目的:研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围术期肌钙蛋白T浓度的变化。方法65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均在全麻下完成。记录颈动脉阻断时间及围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脑卒中及术前、术后1、2、3d的肌钙蛋白T的浓度。结果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中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较高,而术后血压多偏高,需要应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②所有患者肌钙蛋白T的浓度均未超过0.1μg/L。结论全身麻醉下术中控制性升压对于术前ASA分级Ⅱ~Ⅲ级,无心肌缺血表现的患者是安全的,并不会增加围术期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可安全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作者:韩志国;蔡秋萍;徐廷万;刘雁;毕聪杰;邹瑾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