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花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邬树岐

关键词:心绞痛, 红花注射液, 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采用红花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48例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的常规组;另外一组是采用的是在基础治疗之上配合红花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方案的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进行2周的用药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采用红花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治疗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好于基础治疗的常规组,并且患者的胸痛、胸闷等症状均得到明显的缓解与改善,同时心电图的数据有所好转,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早期双眼视觉的恢复

    目的:针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患者的早期双眼视觉恢复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针对研究内容收集6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资料(70只眼)。对以上60例患者进行干预手术治疗,其中一部分患者采取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另外一部分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的方式吸除白内障。两种手术方法均采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患者进行病症的干预,术后针对患者的视力情况进行校正,观察患者远距离和近距离交换的立体视线功能检验结果。结果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常规组的术眼视力明显呈现比实验组较低的情况,P<0.05。两组患者中存在黄斑型的中心近距离立体视力病症,实验组患者出现概率为20.15%,常规组患者出现概率为2.75%,收集数据信息存在差异,P值<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临床治疗干预后可以发现老年患者出现白内障病症后采取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干预,在手术执行过后不能完全恢复之前的双眼视力。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前期,经历了漫长的视觉抑制,附加手术之后由于屈光差异问题,都是造成患者视觉病症的主要因素。

    作者:刘健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对于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确诊的1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随机分成对照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和观察组(胰岛素泵)各94例,对比两组血糖变化、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4.83±1.26)d、胰岛素用量(28.47±3.25)U/d以及低血糖发生率(7.45%)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胰岛素泵注射进行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能够显著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红花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采用红花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48例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的常规组;另外一组是采用的是在基础治疗之上配合红花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方案的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进行2周的用药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采用红花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治疗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好于基础治疗的常规组,并且患者的胸痛、胸闷等症状均得到明显的缓解与改善,同时心电图的数据有所好转,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邬树岐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中医整体护理观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整体护理观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一共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和中医整体护理方法。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组血糖总体控制良好为24例,研究组整体血糖控制良好的为28例,研究组的血糖控制良好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整体护理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琦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脑梗死中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NIHSS评分以及ADL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后,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以及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香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水平直肌移位术治疗斜视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选择水平直肌移位术对斜视患者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斜视患者4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者临床选择水平直肌移位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临床采用水平直肌移位术完成治疗后,对于表现为共同性水平斜视合并小角度垂直斜视但是未合并出现垂直肌功能异常患者共包括14例,完成治疗后,患者上斜视矫正2△~8△;患者残余上斜视为2△~5△。所有患者的眼球运动均未出现异常的现象。对于未合并出现斜肌功能异常,表现为V型斜视的患者,临床对其实施垂直矫正,终结果为非共同性8△~30△。对于合并出现斜肌功能异常A型斜视患者,对其实施垂直矫正非共同性8△~25△以及10△~30△;终获得的临床矫正效果均显示良好。结论针对斜视患者,临床采用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的共同性垂直斜视症状以及A~V型斜视症状进行有效矫正。

    作者:陈园园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综合护理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影响

    目的:探讨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2.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57.5%。两组患者相比,观察组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5%。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为52.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具有显著性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对护理满意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盛璐璐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及体会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收治的30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将其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根据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模式执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介入术患者的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合并症,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红丽;卢州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2例难治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来氟米特进行治疗,了解治疗前后的病情活动度等指标。结果22例患者通过治疗均取得一定的疗效,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活动度积分由治疗前的(12.3±3.9)分下降到治疗后的(3.0±1.7)分,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糖皮质激素使用量下降,前后差异结果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未发生白细胞减少或者肝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对治疗的影响较小。结论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能够较好的控制患者病情,并较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用药安全性也较高,是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的可行方案之一。

    作者:臧雪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头孢克肟治疗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探讨

    目的:分析头孢克肟治疗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临床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5例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病历号尾数进行分组。病历号尾数为奇数的患儿有44例、纳入实验组的范畴;另外的41例患儿纳入参照组的范畴。参照组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予以治疗;实验组患儿则使用头孢克肟治疗。对两组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稍高于参照组,但是对比结果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差异也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克肟治疗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接近,且安全性高,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系统性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系统性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3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给予所有糖尿病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此给予系统性心理护理干预。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二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心理评定。结果两组患者较治疗之前的SAS、SDS评分都有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的观察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幅度显著,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心理护理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柳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牙科焦虑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的护理措施探究

    目的:分析牙科焦虑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护理措施。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0例牙科焦虑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监护患者拔牙护理情况,并分析拔牙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中止手术病例。手术期间,患者血压存在波动情况,收缩压大于舒张压,但波动幅度比较小相对平稳,拔牙时血压与心率水平高。结论对于牙科焦虑症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拔牙护理措施,能确保患者安全,使患者情绪得到缓解。

    作者:杨馨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和分析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同时对安全性进行合理的评价。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肾肿瘤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将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患者归为观察组,共有33例;将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归为对照组,共有33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多少、住院时间的长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等相关的情况。结果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的长短、术后住院时间的天数、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情况,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相关情况,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前术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改变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选择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治疗肾肿瘤时,术中患者的出血量较少,患者恢复所需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对于术后肾功能的恢复影响较小,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朱海松;卢学仁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儿科接收的52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52例作为对照组,均取无名指指尖末梢血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和白细胞计数检测,观察并对比2组的阳性率及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健康儿童,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白细胞检测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可通过较高的阳性率判断患儿病情,对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确诊有重要的依据作用和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朱如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宫颈癌放疗靶区位移及解决策略

    靶区位置影响放疗准确性。宫颈癌放疗过程中靶区位移明显,以宫颈及子宫著。受膀胱直肠充盈、肿瘤退缩等多个因素影响。针对靶区位移,有多种解决方法,其中以靶区外扩、图像引导及个体化治疗研究多。靶区有均匀外扩及不均匀外扩两种方法,外扩边界大小存在争议。图像引导使靶区外扩边界缩小,放疗精确度提高。

    作者:郭英华;王明臣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埃索美拉唑治疗糜烂性食管炎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目的:探析埃索美拉唑治疗糜烂性食管炎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1例糜烂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奥美拉唑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8周治疗,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期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糜烂性食管炎,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运用推广。

    作者:马淑萍;刘楠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恩拉霉素预混剂中恩拉霉素A和恩拉霉素B

    目的:建立从恩拉霉素预混剂中分离纯化恩拉霉素A和恩拉霉素B的制备高效液相色谱(Pre-HPLC)方法。方法采用正丁醇与酸水反复萃取,利用Pre-HPLC方法对恩拉霉素精制品中的恩拉霉素A和恩拉霉素B进行分离纯化。结果用紫外、质谱和核磁共振法进行结构确证,经分析型HPLC检查,恩拉霉素A和恩拉霉素B的纯度均达98.0%以上。结论由该法制备恩拉霉素A和恩拉霉素B简便、快速,所得产物纯度高,适合于其对照品的制备。

    作者:唐阳刚;李敬辉;徐新军;黄洁云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救转运途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保障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救转运过程中安全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由我院主动接运患者与同期由基层医院送诊患者的资料。结果主动接诊转运198例患者,转运过程中瘤体破裂出血死亡患者3例,成功率达98.1%;基层医院送诊127例,转运途中患者死亡4例,成功率96.8%。结论患者发病确诊24 h内及时接诊或送诊,医、护、司密切配合,充分的镇静止痛,降压,心电、呼吸监护,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是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救转运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贺宁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术前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术前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64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2011年11月至2015年11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64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术前单纯放疗,实验组3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术前同步放化疗,分析比较两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0%)和实验组患者(68.75%)无显著区别,但实验组和对照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取术前同步放化疗,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不易增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

    作者:李理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36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36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实施的3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一般护理组)18例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组)1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阎峰;张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