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丹丹
目的 整理我院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资料,探讨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治疗方法 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62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各81例患者,实验组采用微创疗法进行治疗,对比组采用保守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未能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患者150例(92.59%),其中未服药86例(57.33%),未按时、按量服药35例(23.33%),未正确选择降压药29例(19.34%).实验组预后良好率92.59%,对比组预后良好率74.07%,两组患者预后良好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血压为180/110 mm Hg以上患者56例(69.13%),220/122 mm Hg以上患者25例(30.87%),对照组血压为180/110 mm Hg以上患者42例(51.85%),220/122 mm Hg以上患者25例(48.16%),两组患者高血压情况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高发人群为中老年人,其主要的发病原因为血压长期过高未得到有效控制,该症早发现、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通过微创疗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是未来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张彩荣 刊期: 2016年第29期
双胍类降糖药物的发展历史较长,是一种口服降糖类药物,对于抑制和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较强,有继续发展的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快速以及不规律导致人们对于饮食方面较为不注重,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概率提高,其中占据较大比例的一种疾病就是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种,也是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双胍类降糖药物就是专门针对该疾病的一种有效药物,需对其的具体使用情况以及实际价值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进而使得该种药物的发展更为完善,使得2型糖尿病患者的恢复加强.
作者:杨波 刊期: 2016年第29期
探讨个人和社会在遇到新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生物、核、放射性和爆炸性武器CBNBE)时的心理反应及防御应对,并根据发生恐怖事件后民众的心理创伤表现,采取不同的防御应对及心理干预.
作者:顾银燕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方香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百多邦联合氧疗在护理ICU患者湿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60例ICU湿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湿疹处涂百多邦后用氧气吹拂,对照组患者涂百多邦后自然晾干,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多邦联合氧疗能加快湿疹的愈合,有效地提高了ICU患者湿疹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超;徐雯;樊柳;胡雯娟;翟晓乐;黄露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探究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早期梅毒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中心随机法将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接受头孢曲松治疗,对照组接受苄星青霉素治疗,对比2组早期梅毒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早期梅毒患者经头孢曲松治疗的总有效率(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早期梅毒患者接受苄星青霉素治疗的总有效率(76.00%),P<0.05.结论 早期梅毒患者接受头孢曲松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郑霞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评价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采用酮替芬和氯雷他定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选择来我院就诊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88例,而选取的年份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应用抽签的分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44)和治疗组(n=44),其中采用酮替芬治疗为对照组患者,而治疗组则采用酮替芬与氯雷他定联合治疗方式,经过2周的治疗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经过2周的治疗,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没有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结论 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给予酮替芬和氯雷他定联合治疗有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德一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静脉输液治疗(静疗)小组建立对静疗工作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月~12月期间静疗患者50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静疗护理;随机抽取2015年1月~12月期间静疗患者500例为观察组,实施静疗小组管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留置针使用率为40.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20%(P<0.05);观察组的液体外渗、静脉炎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2.20%、1.6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00%、10.20%、9.60%(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60%(P<0.05).结论 在静疗护理中开展静疗小组管理有利于提高静脉输液质量与安全性,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领君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综合分析局部皮瓣(regional flap)在面部创面美容修复与功能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治疗面部创面美容修复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9年1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面部创面美容修复患者临床资料42例.根据每一例不同患者的创面大小、部位以及形状等选择合适的局部皮瓣,对相应的部位进行修复.结果 42例患者中出现2例皮瓣尖端坏死的情况,在换药之后面部创面美容修复患者自行愈合;其余40例患者均未出现皮瓣尖端坏死的情况,在Ⅰ期切口均得到有效愈合,平均随访(16.2±3.25)个月,42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切口瘢痕(不排除瘢痕体质,均未出现与相邻器官功能以及转移等受限情况);其余的39例患者面部视觉效果比较理想,接受局部皮瓣处的毛发以及光泽都呈现出良好的状态,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皮瓣在面部创面美容修复与功能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理想.
作者:张鹏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和常规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探讨肺癌的合理手术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416例肺癌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206例(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和对照组210例(常规肺癌根治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淋巴清扫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平均长度、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引流拔管时间、平均疼痛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7%)和复发率(4.8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常规肺癌根治术相比,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痛苦小、住院时间短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是肺癌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
作者:张大勇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120例患者例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 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65例患者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血糖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糖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立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敷脐疗法配合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小儿泄泻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1例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71例行敷脐疗法配合推拿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降低(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止泻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敷脐疗法配合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病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成元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纤维瘤手术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87例乳腺纤维瘤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n=44)及对照组(n=43),分别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焦虑及抑郁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明显低于对照组13.95%;实验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减低乳腺纤维瘤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冬梅;刘翠英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 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 进行护理,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两组护理前SDS、S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护理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护理效果与常规护理相比更为理想,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臻颖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肺叶切除术后并发肺不张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5月我科行肺叶切除术后的患者,从中筛选出并发肺不张的患者64例,予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肺功能锻炼、疼痛管理、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结果 64例肺不张患者经护理后,62例患者肺复张理想,1例患者肺实变行余肺切除,1例患者并发胸腔感染行胸廓成形术.结论 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肺复张,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
作者:周燕弟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提高医务人员对内科疾病院内感染的认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方法 通过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控制内科疾病院内感染的方法 .结果 通过行而有效的方法 去监测控制院内感染,可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论 通过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黄莉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血清总胆汁酸和肝功能酶学指标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从在我院就诊的肝脏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观察组,以患者疾病的不同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同时从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中所及选取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血清总胆汁酸和肝功能酶学指标联合检测的方式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成员进行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比较,观察组中急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及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内各组患者TBA水平以急性肝炎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用血清总胆汁酸和肝功能酶学指标检测的方式对肝脏疾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韫晖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对冰冻病理检查(frozen section examination,FSE)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200例患有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对其施行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子宫切除术,在对患者施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时进行冰冻病理检查,记录检查结果 ,将其与石蜡病理检查(permanent section,PS)结果相比较,并且对组织切缘病灶残留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冰冻病理检查与石蜡病理检查结果的相符率为90%.结论 宫颈冷刀锥切术联合冰冻病理检查可以快速有效的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
作者:孙百臣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大连港医院心内科就诊的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美托洛尔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贝那普利治疗,比价两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任欣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总结多发性硬化患者隐匿性损伤的预防性护理的护理方法 与要点.方法 选取53例多发性硬化隐匿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方法 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方法 与护理要点.结果 49例(92.5%)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整体预后评分良好,指标表现正常或者基本稳定,肢体功能、视力得到恢复.结论 对多发性硬化隐匿性损伤患者给予全面的预防性护理与综合护理,掌握护理要点,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减少隐匿性损伤程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吕美玲;王秀凤 刊期: 2016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