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华
目的 本文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结果 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超声诊断,后对本组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 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64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超声诊断后,其结果 显示:低回声肿块缺乏均匀性,在腹部各层均可见肿块,且形态不一,边界模糊.包膜回声不是十分明显,且部分低回声呈现为单个或多个小回声区.其肿块与月经周期存在相关性,月经前以及月经期间,肿块呈变大倾向,待月经结束后肿块呈缩小状态.结论 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行超声检查,优势较多,因此,该诊断方法 可以作为内膜异位症的检查手段.
作者:张婷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利拉鲁肽在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大连港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80例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40例使用二甲双胍联合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血糖、GA的变化,12周后比较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皮下注射利拉鲁肽的治疗方法 ,可明显降低其餐后血糖、空腹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栾晓静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在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7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5例采取普通护理措施,试验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入院时HRSD评分、SF-36评分比较统计没有差异(P>0.05),出院时试验组HRSD评分、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关红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大黄粉与白芨粉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大黄粉治疗,治疗组采用大黄粉和白芨粉治疗,服药1周后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治疗组痊愈35例(54.69%),显效18例(28.12%),有效10例(15.63%),无效1例(1.56%),总有效率82.81%;对照组痊愈29例(45.31%),显效19例(29.69%),有效14例(21.87%),无效2例(3.13%),总有效率75.00%.两组数据比较,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3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69%.结论 大黄粉和白芨粉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疗效,止血率明显提高,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静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血站检验标本误差的成因以及应对策略.方法 取我站于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采集的血样进行血液检测所出现的标本误差情况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查找出现错误的因素,并对比寻求引起此类问题产生的成因,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结果 经分析后,造成我站此期间出现的60例血液检测标本出现误差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采集样本因素,血液采集人员在采集过程中,责任意识不到位,导致在使用抗凝管的过程中影响了血液的佳检测时期;其次,献血者的身体因素不符合标准,而检测人员并没有相关的指导进行采血工作指导;第三,标本送检因素,在样品的运输过程中,由于受到大幅度的振动,造成血细胞破裂,进而引发了此类问题的发生.第四,标本存放不当,由于标本在采集后到检测时中间有一段真空时间,如在存放过程中受到外界污染,则可能导致献血者的基本信息出现问题.结论 只有进一步完善采血运输工作的职业标准化,才能进一步的促进全面工作的可持续安全性.并通过更精确的报备工作效果,进一步的提高血检工作的准确率.
作者:尉忠山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段制备的血浆及冷沉淀的质量并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8 h以内和8 h以外的血浆制品50份和冷沉淀制品50份,一共100份,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冷沉淀制品、对照组为血浆制品.将8 h以内制备的血浆和8 h以外制备的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活性、凝血因子Ⅷ、以及凝血因子Ⅴ的活性进行比较;将8h以内制备的冷沉淀和8h以外制备的冷沉淀中纤维蛋白原活性、凝血因子Ⅷ、以及凝血因子Ⅴ的活性进行比较;将8h以内制备的血浆和8h以内制备的冷沉淀中纤维蛋白原活性、凝血因子Ⅷ、以及凝血因子Ⅴ的活性进行比较.结果 8h以内制备的血浆和8h以外制备的血浆相比,纤维蛋白原活性、凝血因子Ⅷ、以及凝血因子Ⅴ的活性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 h以内制备的冷沉淀和8 h以外制备的冷沉淀相比,纤维蛋白原活性、凝血因子Ⅷ、以及凝血因子Ⅴ的活性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 h以内制备的血浆和8 h以内制备的冷沉淀相比,纤维蛋白原活性、凝血因子Ⅷ、以及凝血因子Ⅴ的活性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浆及冷沉淀中的纤维蛋白原活性、凝血因子Ⅷ、以及凝血因子Ⅴ的活性出现下降趋势,制备好的血浆制品,应该在8h以内制成冷沉淀,保证纤维蛋白原活性、凝血因子Ⅷ、以及凝血因子Ⅴ的活性较好,这一应用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林彬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对手术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手术患者经过护士访视后生理、心理的改变,探讨访视在手术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1589例择期手术患者访视,通过术前、术中、术后访视护理,并在手术后3 d进行随访.结果 患者经过术前访视后对手术前及术中注意事项了解配合度提高,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减少,术中人性化护理使患者满意度提高,手术后访视问卷回收100%.结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需要更加人性化,要与病房优服接轨,巡回护士术前访视向患者讲解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知识,使患者减少紧张恐惧及对手术室陌生心理,以佳的生理心理去配合完成手术,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手术室访视是使患者获得连续的优质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借助数字随机抽选的方式,从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接收并行气管切开手术治疗的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为此组的研究对象,并且按照不同的临床护理模式将6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试验组,另一组为常规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常规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应用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郭杨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在扩张性心肌病难治性心力衰竭中使用小剂量硝普钠持续静点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抽取,共选择60例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3~5 d的常规治疗,使用的主要药物为硝酸甘油以及洋地黄,因为治疗效果不明显而将小剂量硝普钠代替硝酸甘油对患者再次进行治疗,对患者的超声心电图以及心率等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在60例患者中有55例患者心率以及BNP出现下降的情况,同时疾病相关症状等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 在扩张性心肌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小剂量硝普钠对患者进行持续静点能够有效改善其症状,同时使其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
作者:李晗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比较经右心室切口根治与经右心房肺动脉切口根治小儿法洛四联症(TOF)的疗效.方法 42例TOF患儿经右心室切口(对照组),另42例经右心房/肺动脉切口(研究组).结果 两组的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及病死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呼吸机时间、ICU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右心房/肺动脉切口治疗小儿法洛四联症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是治疗的首选.
作者:黄小伟;陈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5%米诺地尔液治疗斑秃的方法 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5%米诺地尔,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84.0%和64.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5%米诺地尔液治疗斑秃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雅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精细化护理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救治的14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比观察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760例患者)和对照组(无静脉血栓的640例患者)的各方面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 分析总结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设计和实施针对性精细化护理方案,详细记录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高龄、下肢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流缓慢、高凝状态以及静脉内膜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P<0.05),针对性精细化护理后,临床治疗有效率92.63%,护理满意满意率94.2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诱发因素较多,根据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积极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精细化护理具有重要的防治价值.
作者:李景烨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2例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患儿予以分组研究,即对照组与干预组,各组31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施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儿5 d内体温恢复率为96.8%,与对照组患儿的74.2%进行对比,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儿体温恢复时间,是一种适合临床广泛应用与普及的护理方法 .
作者:张荣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意义.方法 将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偏头痛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睡眠质量、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偏头痛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价值高.
作者:魏继凤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研究GATA3在乳腺癌中的临床诊断效果以及其推广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监测350例乳腺癌患者中GATA3的显示指标,从而得出与乳腺癌病理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①正常人乳腺腺腔细胞内GATA3完全可以得到表达,GATA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②其中显示GATA3在梭形细胞恶性肿瘤中不会出现表达现象;并且在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之中GATA3同样不显示.③三阴型乳腺癌中阳性GATA3表达的概率明显低于普通分子类型形成的乳腺癌中表达的概率(χ2=29.364,P<0.001).结论 乳腺癌产生的病理类型和病理分级是影响GATA3表达的主要因素,因此GATA3可以作为鉴定乳腺癌的标志因子.
作者:张斌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密闭式吸痰法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重症室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吸痰法.对比两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35.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密闭式吸痰法较开放式吸痰法能够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韩少杰;樊文婧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在治疗神经性耳聋患者过程中,辅以高压氧治疗措施,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神经性耳聋患者70例,按照数字抽签法和患者意愿,将患者划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每组35例.对常规组患者行一般性药物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行一般性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0%,数据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结论 在治疗神经性耳聋患者过程中,辅以高压氧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立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拇外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足部畸形,早在l8世纪末,拇外翻畸形的手术治疗就开始推广,手术方式也一直处于探索阶段.Helal等列出了130余种拇外翻的手术治疗方法 ,后来增至200余种,其中大多数手术方式已经逐渐被临床淘汰.然而有些手术方式确实有效,且不断得到改良,日益完善,成为了治疗拇外翻的主流术式.
作者:赵爽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ZOP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ZOP中毒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纳洛酮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醒脑剂治疗,比较两组意识恢复时间及生命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除轻度中毒意识恢复时间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研究组中度、重度中毒程度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生命体征得以改善,但研究组改善幅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ZOP中毒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其意识恢复时间,并改善生命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振修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解析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省荥阳市中医院在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取的104例疱疹性咽峡炎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患儿进行综合治疗,例如补充维生素、电解质以及降低患儿的温度,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3 d为治疗患儿的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效果判定.结果 两组在进行疗效对比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玉琴 刊期: 2016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