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9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行手术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曹福菊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围手术期护理, 临床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9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有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55.56%)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8.89%)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行手术切除术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冲动行为干预在重性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冲动行为干预在重性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重性精神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都给予阿立哌唑结合氯氮平治疗,治疗8周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冲动行为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81.0%)(P<0.05)。观察组干预期间的服药依从性为100.0%,而对照组为85.7%,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冲动行为干预在重性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提高服药依从性,从而有利于改善预后。

    作者:吕灯兰;梁娟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探讨社区流行性腮腺炎的全科护理措施和效果

    目的:研讨社区流行性腮腺炎的全科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社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共计90例,并把该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社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仅接受常规的社区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的护理方案,观察组的社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在接受社区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全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社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社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科护理在社区流行性腮腺炎中的护理效果好于于常规护理在社区流行性腮腺炎中的护理效果,全科护理不仅能够促进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社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护理推广。

    作者:王利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收治的5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胃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优异(P <0.05)。结论针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洋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超声测定胎方位与无痛分娩在产程中的应用

    目的:对超声测定胎方位与无痛分娩在产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无痛分娩患者197例,随机分组,常规组患者100例,进行常规无痛分娩;改良组患者97例,无痛分娩麻醉前进行超声监测下无痛操作,对两组的分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改良组的各个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等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 <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因无痛操作、用药等操作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对于无痛分娩患者在超声的监测下进行操作能有效的减少各个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增加无痛分娩成功比例等,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应用开展。

    作者:丁晓燕;李慧;段志良;禄金祥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老年患者内镜下肠息肉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内镜下肠息肉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老年肠息肉患者100例(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分为2组(随机)。对照组老年肠息肉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老年肠息肉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2组老年肠息肉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老年肠息肉患者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溃疡、穿孔、出血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老年肠息肉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减少老年肠息肉患者息肉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段秀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体外循环前后心肌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心肌受损情况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体外循环前后心肌肌钙蛋白 I 的变化及其心肌受损状况。方法于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选择心脏跳动中行房室缺修补术治疗的1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状况将患者分为 A 组(年龄<3岁;n=40)、B 组(年龄3~12岁;n=40)、C 组(年龄>12岁;n=40),对所有患者麻醉下进行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治疗,对三组患者切片前(t1)、体外循环开始前(t2)、体外循环停机后10min(t3)、术毕(t4)时间点抽取血液进行肌钙蛋白 I 浓度测定及对比,了解患者心肌损伤状况。结果 A 组、B 组、C 组患者 t3、t4时间点 cTnI 浓度与 t1、t2时间点相比均明显较高,P <0.05。B 组、C 组患者 t3、t4时间点 cTnI 浓度与 A 组相比均明显较低,P <0.05。C 组患者 t3、t4时间点 cTnI 浓度与 B 组相比均明显较低,P <0.05。结论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体外循环后存在一定心肌损伤,且患者年龄越小,损伤越严重。

    作者:陈伟;黄小伟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中西药复方制剂对CO2气腹下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的影响

    目的:通过体外和体内试验分析中西药复方制剂对 CO2气腹下肿瘤细胞生长与转移的影响。方法将中西药复方制剂按比例分为大、中、小剂量组,对照组为同浓度的西药(5-FU)组。结果西药组的 OD 值小于西药组,抗肿瘤作用大于西药组。气腹+中西药组瘤的瘤重小于气腹+生理盐水组(P<0.05),气腹组+西药抑瘤率(45.2%)低于气腹+中西药组(73.3%)(P<0.05);各组小鼠种植瘤结节中 VEGF 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内应用中西药复方制剂对于 S-180细胞气腹动物模型的瘤重、穿刺孔种植结节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的 VEGF 的表达有关。

    作者:徐志诚;孙岩;孙世波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坤复康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坤复康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表现,围绕病案实例中出现的内容与情况,提出科学建议。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患者,观察组50例,坤复康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坤复康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14例、一般2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8例、一般6例、无效3例,有效率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针对女性盆腔炎疾病的药物治疗发展多年、经验丰富,在联合用药方面,坤复康胶囊、奥硝唑的临床实践研究相对广泛。

    作者:丁霞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影响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强化健康教育。通过设置宣传板,发放健康手册,定期的护理讲座,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能够更好的进行治疗配合。心理护理与沟通,加强心理疏导,令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要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改变护理措施,使护理和治疗更人性化。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以开展针灸与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速度,促进局部神经末梢的修复,防止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加强早期的功能锻炼,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要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和强度。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措施的实施,基本治愈与显著好转患者为195例,占85%,无效的患者仅有1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脑血栓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一个常见疾病,但因其后遗症发生率高,又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主要原因。我院通过开展优质护理,在心理疏导、人文关怀、辅助治疗、早期的肌力、语言、思维锻炼及饮食、健康教育等方面着手,强化早期康复的护理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下一步更深入的研究与推广。

    作者:关晓云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浅析9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行手术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9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有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55.56%)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8.89%)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行手术切除术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曹福菊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探析

    目的:对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时间段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得到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开展颈部超声检测,针对超声检测出的中央区、侧颈部淋巴结开展病理检测,就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相较于病理诊断结果,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敏感度、特异性逐一为50.9%、90.0%。超声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诊断阳性率30.0%相较于超声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阳性率83.3%显著更低(P <0.05);超声对1个淋巴结转移诊断阳性率25.0%相较于超声对2个及以上淋巴结转移诊断阳性率58.1%显著更低(P <0.05)。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尤其是应用于诊断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作者:李娟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急腹症患者90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急腹症的病因、诊断结果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9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急腹症,经研究,引起妇产科急腹症的原因有盆腔炎、异位妊娠、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等,妇产科的诊断准确率为100%,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或者非手术治疗,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总有效率为95.56%,没有患者死亡。结论妇产科对急腹症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并能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树娟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影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终止妊娠时机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孕妇终止妊娠时机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共331例,依据终止孕周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 A 组:32周≤终止孕周<34周;B 组:34周≤终止孕周<37周;C 组:37周≤终止孕周;依据各组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TBA)及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数值不同分为6组:TBA <30μmol/L,ALT <80 U/L 组;TBA <30μmol/L,ALT >200 U/L 组;30μmol ≤ TBA ≤50μmol/L, ALT <80 U/L 组;30μmol ≤ TBA ≤50μmol/L,ALT >200 U/L 组;TBA >50μmol/L,ALT <80 U/L 组;TBA >50μmol/L,ALT>200 U/L 组。比较在不同的 TBA 及 ALT 数值范围组合情况下,不同孕周终止妊娠时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2 h 出血量的差别。结果在 TBA <30μmol/L、ALT <80 U/L,TBA <30μmol/L、ALT >200 U/L,30μmol ≤ TBA ≤50μmol/L、ALT <80 U/L, TBA >50μmol/L、ALT >200 U/L 各自不同组情况下,A 组、B 组、C 组这3组间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后2 h 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30μmol ≤ TBA ≤50μmol/L,ALT >200 U/L 情况下,羊水污染率不同(P <0.05),A 组的污染率低(P <0.05),产后2 h 出血量不同(P <0.05),A 组产后2 h 出血量少(P <0.05),新生儿窒息率没有不同(P >0.05)。在TBA >50μmol/L,ALT <80 U/L 的情况下,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后2 h 出血量均不同(P <0.05),C 组羊水污染率低(P <0.05),B 组窒息率低(P <0.05),A 组产后2 h 出血量少(P <0.05)。结论在 TBA <30μmol/L,30μmol ≤ TBA ≤50μmol/L、ALT <80 U/L 时,对 ICP 孕妇终止孕周无明显要求;在30μmol ≤ TBA ≤50μmol/L,ALT >200 U/L 时,ICP 孕妇在32周≤孕周<34周时终止妊娠,更能改善新生儿及母体预后。当 TBA >50μmol/L,ALT <80 U/L 时,ICP 孕妇在34周≤孕周<37周终止妊娠对围生儿有利。当 TBA >50μmol/L,ALT >200 U/L 时,ICP 孕妇在32周以后应及早终止妊娠,以减少延长终止孕周带来的风险。

    作者:镇澜;潘勉;陈宏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CO2气腹术后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目的:对 CO2气腹术后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460例,其中合并有呼吸,循环或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患者被排除;手术时间超过3 h 的被排除,共有320例患者符合标准,作为我们护理观察的对象。患者年龄为27~65岁,手术时间(1.2±0.8)h。加强对患者术后循环系统,酸碱平衡系统的监测,及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提高对 CO2气腹术后患者并发症的认识,加强护理监测,适当的护理干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纳入观察的320例患者,有28例出现了轻度并发症,及时的给予治疗,缓解和改善了症状。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我们在患者的术后护理过程中,要在具有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操作既细心又有耐心,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与处理问题,而高的境界是防范于未然。

    作者:偏翩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冠心病心律失常通过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通过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随机抽取的8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运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6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良反应率上,两组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通过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同时不会提升药物不良反应率,治疗效果与安全均有保证。

    作者:何欣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肾病运用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 BUN、Cr、24 h 尿蛋白以及尿微量蛋白等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 BUN、Cr、24 h 尿蛋白以及尿微量蛋白等各项指标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肾炎康和依那普利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进行联合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还能使肾损害减轻,对肾功能进行保护,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朱凯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护理纠纷分析及防范对策

    随着社会人文主义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保障以及文化程度得以提高,同时人们对自身权利维护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妇产科的患者全是孕龄期的妇女,孕妇和肚子中的孩子都是重点保护对象,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要求各个方面都比较高,因此在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妇产科护理经常有医疗纠纷出现。妇产科护理工作纠纷出现的原因有妇产科护理人员工作水平不高、妇产科护理人员对患者对工作态度恶劣、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等。为了防止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纠纷的出现,降低妇产科纠纷发生率,护理人员应该提高服务服务质量、提高医护人员道德修养,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等。

    作者:刘一博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的胆总管结石8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应由快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尿管留置时间、肠道通气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能让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李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通络止痛汤配伍抗炎脱水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通络止痛汤配伍抗炎脱水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50例符合标准的临床病例,随机均分成单西药组、单中药组和中西药合用组,每组患者50例,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单西药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2%,单中药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中西药结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中西药结合组效果更加显著,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依据硬膜囊受压程度分成轻、中、重3度,轻、中度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而轻度与重度、中度与重度之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轻度与中度治疗效果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通络止痛汤配伍抗炎脱水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单一中药或西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贾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78例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的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记录本组用药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不良反应表现。结果本组78例患者中,药剂量50、30、20、15、10 mL 所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79%(17/78)、12.82%(10/78)、28.21%(22/78)、24.35%(19/78)、1.28%(1/78);本组患者对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产生的时间多在5~10 min,占总数的47.43%(37/78),产生时间<5 min 的患者有11例,占总数的14.10%,差异显著(P <0.05);且本组不良反应情况表现为全身性的损害,总不良反应率为91.03%。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与药剂量具较强关联性,且对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具一定影响。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