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目的:研究坤复康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表现,围绕病案实例中出现的内容与情况,提出科学建议。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患者,观察组50例,坤复康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坤复康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14例、一般2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8例、一般6例、无效3例,有效率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针对女性盆腔炎疾病的药物治疗发展多年、经验丰富,在联合用药方面,坤复康胶囊、奥硝唑的临床实践研究相对广泛。
作者:丁霞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酒精性肝病并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8例酒精性肝病并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实施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等措施。结果28例患者均病情好转并出院。结论护理工作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安全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对促进酒精性肝病并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作者:李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对上段输尿管结石3种微创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至我院进行上段输尿管结石微创治疗的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 URL 组、MPCNL 组、RUL 组,每组患者30例。URL 组患者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 MPCNL 组患者行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RUL 组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观察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一次碎石成功率、30 d 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URL 组、RUL 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 MPCNL 组;三组患者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MPCNL 组与 RUL 组一次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 URL 组;MPCNL 组患者和 RUL 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均高于 URL 组;URL组和 MPCNL 组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 RUL 组。结论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具有出血量小、碎石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临床疗效更好。
作者:王钧钧 刊期: 2016年第31期
对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隐球菌脑膜炎女性患者,为达到治疗终点,在与家属做好沟通的前提下,严密观察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 的不良反应,使用长达25个月、总剂量336 mg 的超长疗程及超大累计剂量的两性霉素 B 鞘内注射,仍未达到标准的治疗终点,因出现行走不便,停用两性霉素 B 鞘内注射,停药前后连续3次脑脊液检查均未查到完整的新型隐球菌,其中2次只查到隐球菌孢子,跟踪观察脑脊液镜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患者隐球菌脑膜炎终痊愈。
作者:周兆珍;邢春礼;李修敏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对我院接受人性化护理和未接受人性化护理的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液净化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的136例进行血液净化护理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将患者分为人性化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人性化护理组在进行常规的护理并加入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净化护理。对比两组的血液净化效果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患者各项病理指标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人性化护理组的生活质量 SF-36评分在护理后有显著提高(P <0.05)。结论相较于常规的血液净化护理,人性化干预后的血液净化护理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显著的提高,应该受到临床的推广与重视。
作者:渠秀娟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减轻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痛苦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鼓膜穿刺患者,将84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2例鼓膜穿刺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鼓膜穿刺患者出现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分级低于对照组的(P <0.05)。结论对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出现概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效果佳。
作者:于丽娜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对护理问题与措施展开探讨,分析采用慢性肝病 CT 增强扫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1000例慢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 CT 增强扫描进行检查,进一步分析慢性肝病的护理问题,同时分析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在对行 CT 增强扫描的慢性肝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有三点,第一点是心理问题,第二点是交叉感染,第三点是血管缺陷和凝血机制障碍。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且对患者采用保护和隔离的方法,同时还对患者进行穿刺等。结论在患者进行慢性肝病 CT 增强扫描的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郑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深入探讨术前系统护理干预作用于甲状腺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40例甲状腺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抽签分组的方式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术前系统护理。结果经过系统的护理,两组患者干预后在血压、心率以及疼痛程度、心理状态评分和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在甲状腺患者的护理中加入术前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王月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喉癌患者手术术前以及术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总结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科室21例喉癌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对患者护理中加强人性化细节实施,注重心理护理开展,在呼吸道护理和专科指导体现个性化和人性化服务理念。结果21例喉癌患者实施手术前后心理平静,能够积极配合实施手术,手术后患者情绪稳定,负性反应减少均无不良并发症发生,无医疗纠纷患者满意出院。结论人性化护理工作的开展是医疗护理进步的体现,它不仅治疗身体疾患,也考虑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人性化护理特别对喉癌患者,能够使患者减轻不能发生的痛苦,而且护士积极做好心理护理有效地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减轻了患者不适,优质的护理增加了手术成功率,促进医患和谐。
作者:吴丽娜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的疗效与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对60例72足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骨折分型采用 Sanders 分型,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术后功能评价,本组72足骨折中,优56足,良12足,优良率94.44%。结论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对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治疗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石明东;荣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通过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群 Hcy 浓度的差异,分析 Hcy 浓度与精神分裂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集健康对照组静脉血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的静脉血,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 Hcy 含量,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精神分裂症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用统计学软件 SPSS13.0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健康对照组与精神分裂症病例组血清 Hcy 浓度,分析精神分裂症 Hcy 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精神分裂症病例组患者血清 Hcy 平均浓度为(17.93±13.53)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1.65±4.40)μmol/L,与 PANSS 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374(P <0.05)。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 Hcy 浓度与 PANSS 评分呈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 Hcy 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且 Hcy 浓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贾黎方;张云飞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分析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对比组(n=31,给予血管内栓塞术加以治疗)和实验组(n=31,给予显微手术夹闭加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对比组进行比较,均明显缩短(P <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对比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显微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优于血管内栓塞术,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应用推广。
作者:王禹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对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时间段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得到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开展颈部超声检测,针对超声检测出的中央区、侧颈部淋巴结开展病理检测,就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相较于病理诊断结果,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敏感度、特异性逐一为50.9%、90.0%。超声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诊断阳性率30.0%相较于超声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阳性率83.3%显著更低(P <0.05);超声对1个淋巴结转移诊断阳性率25.0%相较于超声对2个及以上淋巴结转移诊断阳性率58.1%显著更低(P <0.05)。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尤其是应用于诊断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作者:李娟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比较在治疗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差别,找到适宜的手术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8例,分为两组:A 组18例,行 PFNA 内固定。B 组2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地时间、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结果38例患者经过12~36个月的随访(平均20.5个月),A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 B 组明显减少。首次下地活动时间:A组平均6.3 d,B 组平均4.4 d,A 组较 B 组时间长。髋关节 Harris 评分:A 组优良率(83.3%)优于 B 组(6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 PFNA 内固定术,固定可靠、创伤小、风险小、效果好,并发症少,应作为首选。而人工股骨头置换创伤较大,风险较大,但下地时间较早,对于严重不稳定型骨折的患者可选用。
作者:张磊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合理饮食对于孕妇血糖指标及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择取我院接诊的216例 GDM 孕妇,将运用合理饮食理念的108例孕妇归为合理饮食组,将108例实行常规饮食处理的孕妇归为常规饮食组,经过孕期数月及产后1周内的观察,分析两组孕妇血糖水平变化及母婴结局的差异性。结果两组 GDM 孕妇在孕期及生育1周内,两组血糖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合理饮食组血糖下降幅度显著区分于常规饮食组,成效鲜明(P <0.05)。而在孕期与产后1周内,合理饮食组并发症率22.22%,常规饮食组并发症率37.96%,合理饮食组的母婴健康程度优于常规饮食组,感染病例较小(P <0.05)。结论通过围生期合理饮食调控,GDM 孕妇血糖保持水平更好,直至围生期结束所患的并发症也更少。合理饮食支持对 GDM 孕妇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作者:杨鑫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通过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随机抽取的8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运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6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良反应率上,两组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通过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同时不会提升药物不良反应率,治疗效果与安全均有保证。
作者:何欣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9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有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55.56%)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8.89%)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行手术切除术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曹福菊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研究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的联合用药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所接收的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本组42例癫痫所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12例患者痊愈,16例患者明显进步,10例患者为进步,4例患者治疗无效。结论对于癫痫所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联合用药时,应注重心理护理干预,注重对患者心理特点进行了解,并给予相应的护理,以促进临床护理效果的提高。
作者:张尧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 ICM 患者组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1年内患者心功能以及预后情况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低于对照组, LVEF、LVEDD 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CI 是治疗 ICM 的主要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并且能够改善预后。
作者:解光辉;李运正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对 CO2气腹术后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460例,其中合并有呼吸,循环或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患者被排除;手术时间超过3 h 的被排除,共有320例患者符合标准,作为我们护理观察的对象。患者年龄为27~65岁,手术时间(1.2±0.8)h。加强对患者术后循环系统,酸碱平衡系统的监测,及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提高对 CO2气腹术后患者并发症的认识,加强护理监测,适当的护理干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纳入观察的320例患者,有28例出现了轻度并发症,及时的给予治疗,缓解和改善了症状。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我们在患者的术后护理过程中,要在具有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操作既细心又有耐心,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与处理问题,而高的境界是防范于未然。
作者:偏翩 刊期: 2016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