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数字化带来的护理人员培训之感

杨云萍

关键词:数字化, 护理人员, 培训
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带来的护理人员培训方法与成效。方法应用远程数字系统、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对护士在线实施培训与考核。结果在职考试合格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执业证书通过率由原来的53.33%提高到95.26%。结论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护理科研、技术、革新、教学的发展。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目前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病情严重时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故患者一旦确诊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并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缓解症状、大限度的提高生命质量。本篇选取两组共10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数据作调查分析,并选择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给予临床治疗,通过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冠心病患者不良反应两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来分析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希望能给患者以指导意义。

    作者:周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讨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所具备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80例,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对其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其中有65例患者获得痊愈,7例患者获得显著恢复效果,6例患者获得有效恢复效果,其总有效率为97.5%。结论相关的医护人员应该足够的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所具备的临床特征进行重视,这样的话则可以及时的对该病进行诊断,有效提升诊断率,并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有效的降低。

    作者:左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持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本文通过对189例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卫生指导、锻炼、饮食指导、病情观察、腹膜透析导管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出院后回访等,总结了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经验,认为重视心理护理、卫生指导、饮食护理、导管护理、严格培训考核及按时回访,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腹膜透析的疗效。

    作者:周解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进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30例,分为2组,均按常规方式行甲状腺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显露喉返神经术方式,对照组患者采取非显露喉返神经术方式,根据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来判断两组手术的临床效果,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无喉返神经损伤情况发生,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并无差异(P>0.05)。结论术中仔细确认并显露喉返神经,对于甲状腺手术来说,可以有效减轻对该神经的损伤情况吗,可以在基层医院加以应用。

    作者:轩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肠镜检查患者发生晕厥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生晕厥的临床意义。方法将需行肠镜检查患者16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晕厥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现1例晕厥,发生率1.18%(1/85);对照组患者中出现6例晕厥,发生率7.89%(6/76),二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82,P=0.046)。结论对进行肠镜检查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晕厥的发生。

    作者:匡艾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128例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3年至2012年10年间利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的128例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12个月,手术时间股骨相对长,胫骨短,股骨出血多,平均约600 mL,胫骨出血少于100 mL,术中骨劈裂3例,远端锁钉困难5例,失败2例,术后疼痛1例,膝关节功能受限1例,骨折延迟愈合5例,肢体缩短3例。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与其他方法相比是一种标准治疗方法,但受诸多因素影响,临床上应根据医师自己经验及医院条件等选择应用,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世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大健康观在护士长管理工作中应用的研究

    护士的工作是维护健康,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医疗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面对医患关系不断紧张的形式,护士长在管理工作中,如何通过管理建设护士个体、护士团队、患者这三个部分的关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将大健康观应用在护士长管理工作中,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以及构筑和谐的医患关系重要探索。

    作者:徐秀;侯玉红;韩淑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肺动脉栓塞诊断中CTA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CTA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360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CT检查患者230例, CTA检查130例,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肺动脉栓塞阳性检出率。结果360例患者中101例为肺动脉栓塞,阳性率28.06%,其中多发栓塞和单发栓塞分别60例、41例。230例行普通CT增强检查疑似者显示28例为肺动脉栓塞,阳性率12.17%,其中多发性栓塞17例,单发性11例。CTA检查130例中,73例表现为肺动脉栓塞,阳性率56.15%,其中多发栓塞43例,单发30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院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A检查具有安全、便捷、有效等众多优势,可为肺动脉栓塞治疗提供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海军;石梦昀;金志贤;谢颖;李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干燥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了解干燥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其特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专科护理,了解中药治疗方法,易发人群的保健及护理。

    作者:凌丽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肺放线菌病误诊为肺结核3例

    1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性,45岁。因咳嗽、咳痰、发热3个月就诊。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黏液痰,症状逐渐加重,消瘦,病来体质量下降约5 kg,呈低热,体温波动在37.4~38.0℃,无喘息,无呼吸困难,无咯血,无胸痛。查体:一般状态可,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听诊右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其余肺部呼吸音清,心率82次/分,节律齐。腹部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9.73×109/L,中性细胞比率65.0%。胸片表现:右肺下叶背段,见大片状致密影。3次痰涂片未查到抗酸杆菌。入院诊断:右肺下叶背段结核。常规四联抗痨(异烟肼片0.3 g口服,1次/早;利福平胶囊0.45 g口服,1次/早;吡嗪酰胺片0.5 g口服,3次/天;乙胺丁醇片0.75 g口服,1次/天)治疗2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无好转,体温与入院时相当,仍有咳嗽,痰量较前增加,复查胸片病变范围较前增大。后经反复痰涂片检查找到硫磺颗粒,停用所有抗痨药物,给予大剂量青霉素抗炎治疗8周,患者临床症状与影像均消失。

    作者:赵海军;姜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数字化带来的护理人员培训之感

    目的:探讨数字化带来的护理人员培训方法与成效。方法应用远程数字系统、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对护士在线实施培训与考核。结果在职考试合格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执业证书通过率由原来的53.33%提高到95.26%。结论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护理科研、技术、革新、教学的发展。

    作者:杨云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板蓝根颗粒中RS-告伊春的含量

    目的:建立板蓝根颗粒中RS-告伊春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磷酸(6∶94),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45 nm。结果 RS-告伊春在1.94~30.98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定量限为7.12 ng/mL,回收率为96.1%,RSD为1.6%(n=9)。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方法的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可作为板蓝根颗粒质量分析控制方法。

    作者:朱文灯;张倩;吴翠;霍艳萍;凌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180例已确诊的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实验组患者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治疗8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症状和不良反应的评定。结果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美托洛尔治疗的患者(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的方法更有利于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柏丽莉;李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并研究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优质护理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护理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61.76%,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并发症更少,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更高,综合比较两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采用优质护理能够起到更好的好礼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有效率,减少患者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更容易得到临床患者及其家属的接受和认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徐晓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中心综合科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研究组为3%,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但研究组明显由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循证护理,患者情况稳定,各功能情况良好,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帮助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邝美卿;李婉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三阴性乳腺癌及其治疗进展

    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具有高度异质性,无论在组织免疫表型、形态、治疗反应还是生物学行为上与其他的肿瘤有所不同。目前,是具挑战性的一种肿瘤,由于侵袭性肿瘤表型(S),在化疗个体化策略中需进一步近行研究。尽管对这些新制剂的开发不断更新,由于我们对肿瘤的认识,生物学的提高,出现新的不同治疗方案,三阴乳腺癌临床治疗,目前三阴性乳腺癌的基本实践和发展为当前的研究主要目标。三阴性乳腺癌(TNBC)虽然是获得性耐药为常见的,在不同途径新制剂的开发。由于我们对肿瘤的认识,生物学的提高,新的目标正在确定。

    作者:于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降纤酶联合长春西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降纤酶、长春西汀联合用药对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降纤酶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组和长春西汀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治疗15 d后检查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和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用药15 d后,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显著(P<0.05),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纤酶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良好,治愈率和有效率较高,患者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振东;张秋实;徐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CT在临床诊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

    目的:探讨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方法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30例,分别接受CT扫描。进行CT肺功能定量分析得出肺功能参数值:CT值、像素指数(PI)、容积等,对比各组参数的差异。结果轻中度组、重度组与对照组相比,肺总容积:PI-960~910均显著增加;平均CT值:PI-800~-600,PI>700均显著减低(P<0.01),PI-1024~960、PI-910~800在正常组、轻中度组及重度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技术诊断能够对不同程度慢性肺部阻塞性疾病肺功能进行评估,适合于不能耐受肺功能检查的患者进行肺功能情况的检测。

    作者:康雪娜;李雪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复方降糖玉液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目的:应用复方降糖玉液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降糖玉液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复方降糖玉液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降糖玉液治疗;针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疗程1个月,比较电生理学指标及有效率。结果联合治疗组、复方降糖玉液组和针灸组均优于对照组,且通过复方降糖玉液联合针灸治疗,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对MNCV和SNCV具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降糖玉液联合针灸是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袁慕荣;杨惠霞;李树成;林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复方谷氨酰胺防治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目的:对复方谷氨酰胺防治小儿肺炎继发腹泻进行观察与护理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小儿肺炎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谷氨酰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在住院期间腹泻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继发腹泻的发生率(13.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继发腹泻的发生率(45.00%),观察组的治疗后总有效率(87.50%)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59.2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谷氨酰胺防治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有良好的的效果,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雪琴;王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