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腔循环灌注热化疗治疗晚期肿瘤合并腹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李伟;方黎;孙颖川;赵宏亮

关键词:体腔循环灌注热化疗, 恶性腹腔积液, 腹腔闭式引流术
摘要:目的:观察体腔循环灌注热化疗治疗晚期肿瘤合并腹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抽样选取122例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晚期肿瘤伴恶性腹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体腔循环灌注热化疗及腹腔灌注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时间。结果体腔循环灌注热化疗组与腹腔灌注化疗组的腹腔积液有效率分别为81.1%、55.6%,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4.9%、7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6.6、5.4个月,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位OS分别为15、13个月,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照无差异(P>0.05)。结论体腔循环灌注热化疗能明显提高晚期肿瘤恶性腹腔积液的近期控制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输尿管结石同期腔镜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合并输尿管结石的同期腔镜微创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并发症。方法采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同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输尿管结石的患者30例。结果30例患者中27例原位碎石取石成功,成功率约为90%。治疗后的IPSS评分、QOL评分、残余尿量、Qmax评分较治疗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输尿管结石,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同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及疗效确切等优点。

    作者:曲军;郑树江;安海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门诊儿科抗生素用药合理性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探讨我院门诊儿科抗生素用药情况,分析其用药的合理性,为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的用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使用抗生素的处方2000张,对用药种类以及用药率、用药的疗程、单一用药以及联合用药的数量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抗生素的使用中,使用多的排名是:头孢类(占51.00%)、大环内酯类(22.50%)、青霉素类(21.00%);使用抗生素的疗程中,≤3 d的占22.00%,4~7 d的占55.00%,>7 d的占23.00%;单一用药比例为40.00%,联合用药比例占60.00%。结论我院用药情况不容乐观,出现很多不合理用药现象,应该引起广大医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医师、药师要加强宣传,药师更应该严格把好处方质量关。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烧伤外科患者再手术的原因分析与预防

    目的:统计分析烧伤外科患者再手术的原因,探究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烧伤外科从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的再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行再手术91次,包括54次计划性的再手术、37次非计划性的再手术。在非计划再手术中,23次术后存在并发症,15次未达到预期的手术疗效。在非烧伤难愈性的创面的患者中高的为非计划性的再手术率,高达22.72%,低的是烧伤后畸形整形的患者,比例为0。在非计划性的再手术率中,非烧伤整形患者的比率为20.90%,比烧伤整形的患者的10.18%高(P<0.05),在非计划性的再手术率中,难愈性创面患者的为比率18.52%,比非难愈性创面的患者的比例10.38%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处理创伤和难愈性的创面、术者诊疗水平的提高是有效的预防烧伤外科患者非计划再手术的措施[1]。

    作者:柯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配合要点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110例为观察对象,分析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要点与数据,观察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11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05.23±4.7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36.13±12.57)mL,平均卧床时间(15.89±2.73)d,平均住院时间(20.15±0.56)d;术后随访时的平均独立行走时间(57.48±6.27)d;Harris平均评分(82.37±4.58)分。结论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与功能锻炼护理,有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能够相应提高手术治愈率。

    作者:刘凤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清热解毒水剂外用治疗糖尿病足3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清热解毒水剂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4年6月我院糖尿病专科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6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6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溃疡创面的愈合时间。结果30 d一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予以清热解毒水剂外用治疗糖尿病足并感染疗效显著,能促进创面清洁,减轻局部肿胀及渗出,缩短溃疡创面愈合时间,减少了截肢的风险,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秋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闭环通气模式适应性支持通气与智能化脱机Smart Care/PS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脱机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闭环通气模式适应性支持通气与智能化脱机Smart Care/P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脱机的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7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A组适应性支持通气脱机法,B组智能化脱机Smart Care/PS脱机,比较疗效。结果 A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1次脱机成功率高于B组(P<0.05),脱机后无创通气率、住院期间患者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环通气模式下对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脱机,适应性支持通气脱机较智能化脱机Smart Care/PS脱机时间更短、脱机成功率更高。

    作者:徐智;晏明君;高欢;梁俊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谈综合性医院ICU护士工作压力来源及对策

    目的:了解当前综合性医院ICU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探讨相应的对策,使得管理者以及护理人员认识到其工作压力尽可能去减轻,进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医院ICU护士工作压力来源进行调查分析并与普通病房护士作对比,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ICU护士工作年限越长,工作压力相对小,工作压力与普通病房护士比较,ICU护士工作压力较高,主要的压力源在工作方面。结论提供减轻ICU护士工作压力的相应对策略,进而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黄晓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型糖尿病的免疫干预药物及方法研究进展

    1型糖尿病的免疫性预防以及治疗近年来是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尤其是从天然药物以及动物、植物中提取出一些有效的免疫调节药物是现在1型糖尿病药物研究的重点。本文将对近几年来1型糖尿病的各种免疫干预药物以及其方法策略做一综述。

    作者:邵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胸腔小细胞肿瘤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标记的应用讨论

    目的:探讨在胸腔小细胞肿瘤的病理诊断中采用免疫组化标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中22例疑似恶性胸腔积液,首先分别开展细胞学涂片筛查,经离心包埋切片等处理后再行免疫组化检测,分别观察不同临床检验结果,分析免疫组化检测中小细胞肿瘤的标志性指标。结果胸腔积液的常规细胞学涂片检测中细胞呈梭形或椭圆形,胞核偏深、胞质偏少且细胞核质比偏高,小细胞肿瘤、腺癌、低分化鳞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以及间质病变中表现无显著差异。胸腔积液的免疫组化检验结果中小细胞肿瘤7例,在CD56、CK、CGA及SYN等指标中均为阳性表现。结论在胸腔小细胞肿瘤病理诊断中采用免疫组化标记可显著提高临床检出率,有效避免误诊发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伟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紫外法测定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Fc)融合蛋白的含量

    目的:建立紫外法测定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Fc)融合蛋白(rhEPO-Fc)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Edelhoch法测定rhEPO-Fc的摩尔消光系数,计算得到其溶液百分比消光系数,并测定rhEPO-Fc溶液A280值,依据公式c=A/ε计算rhEPO-Fc的含量。结果 rhEPO-Fc溶液百分比消光系数为1.3,在0.02~1.28 mg/mL浓度范围内,测定含量结果偏差<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rhEPO-Fc含量测定。

    作者:张桂涛;阳勇;李庆昌;何凯;韩为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在基层哨点医院监测的现状与展望

    目的:通过揭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在基层哨点医院监测的现状,以引起行政部门的重视,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案,使基层医疗单位能够更好地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提供直接、及时的信息。方法根据日常监测工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基层哨点医院参与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存在医院管理者认识不到位,重视不足,经费不到位,临床医务人员发现报告意识较差,患者配合程度不同等问题。结论食源性疾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要建设一个良好的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系统,基层哨点医院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吕梅;张雨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臭氧灌洗在霉菌性阴道炎中的应用进展

    霉菌性阴道炎是霉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妇科疾病,多发于妇女、孕妇和糖尿病患者,另外对于绝经后采用较大剂量雌激素治疗的患者发病率较高。霉菌性阴道炎对妇女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的隐患,其治疗方法具有多样性,但治疗效果还有待研究和分析,因此,加强检查和研究,对霉菌性阴道炎的减少和治疗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臭氧灌洗在霉菌性阴道炎方面的应用进展。

    作者:杨希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对脑卒中家庭照顾者实施过渡期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脑卒中家庭照顾者实施过渡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脑卒中家属10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5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过渡期护理干预),出院3个月后,将两组患者家属对疾病不确定感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出院3个月后对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过渡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护理中,有效改善了患者家属对疾病的不确定感,对提高家属应对能力及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头孢氨苄口服泡腾制剂的工艺探讨

    目的:对头孢氨苄的制剂工艺进行讨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9进行实验,选择柠檬酸、碳酸氢钠、PEG4000、MCC、香精为头孢氨苄泡腾片辅料,采用直接压片法得到泡腾片,通过评价泡腾片的外观、崩解时限,优化头孢氨苄泡腾片的组成,对泡腾片进行了讨论。结果制得泡腾片剂的硬度偏小,正交实验显示影响泡腾片中各因素主次关系为酸碱用量比例>泡腾崩解剂的用量>PEG4000的用量。同时得到了相对口感较好、崩解较快的处方。结论通过工艺处方优化得到口感好、崩解迅速的头孢氨苄泡腾片。

    作者:何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谈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选择

    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影响着很多孩子的正常生活,与成人相比,儿童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在治疗选择上有其显著的不同,需要根据小儿的年龄、病情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现根据近年来的文献,将儿童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治疗选择综述如下。

    作者:戴玉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梗阻性黄疸模型建立及bcl-2、肝功能、肝脏病理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时在不同时间段内肝脏bcl-2、肝功能以及肝脏病理变化的相互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瞬间结扎组、梗阻性黄疸组。结果①血清ALT、AST、Tbil、Dbil、TBA、ALP、GGT值在梗阻性黄疸组各个时相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②肝组织中bcl-2表达在梗阻性黄疸组各个时相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主于汇管处表达。③肝细胞呈不同程度肿胀、脂肪变性、坏死。结论梗阻时间延长bcl-2表达、肝功能、肝细胞坏死明显升高,在时间上存在一致性。

    作者:席量;樊向文;李尚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索运用流式细胞仪来检测细胞凋零的方法

    目的:探讨运用流式细胞仪来检测细胞凋零的方法。方法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DNA含量、磷酯酰丝氨酸、线粒体膜电位、钙离子浓度,对凋零细胞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DNA含量检测敏感度、特异性欠佳;磷酯酰丝氨酸测定对细胞凋零的早期、晚期情况可做出良好反应;线粒体膜电位、钙离子浓度可反应出细胞凋零时的生理指标。结论每种检测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在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零时,应具有针对性的检测方法进行选择,提高检测效率。

    作者:李青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通经活络喷雾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通经活络喷雾剂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Diamonsil C18柱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75∶25);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丹参酮ⅡA在浓度0.12~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02959X-4680,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值为2.4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通经活络喷雾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何广俊;李诗慧;王利胜;卢映;李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ANGIO Mentor血管介入手术模拟器在进修医师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ANGIO Mentor血管介入手术模拟器在进修医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4月至2008年5月47名进修医师作为对照组,将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的48名进修医师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进修医师采取传统培训模式,观察组进修医师在对照组培训的基础上接受模拟器培训,对比两组进修医师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进修医师的介入操作时间、介入操作熟练人数以及失误发生率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修医师进行培训时应用ANGIO Mentor血管介入手术模拟器,能够提高操作能力,缩短介入操作时间。

    作者:王黎洲;蒋天鹏;周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茶碱缓释片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茶碱缓释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局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常规的扩张支气管类药物等,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茶碱缓释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大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大呼气流速峰值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大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大呼气流速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出现声音嘶哑、咽部不适等不良反应,但未影响到患者继续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碱缓释片有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治疗效果显著,用药安全,值得借鉴。

    作者:马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