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45例临床分析

叶彩霞;肖芳芳;肖月红

关键词:CVA, 儿童, 临床特征, 分析
摘要:目的:探析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45例CV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和治疗效果等。结果 CVA患者冬春发病率77.8%(35/45)显著高于夏秋发病率22.2%(10/45),以家族或个人过敏史者居多,一般无肺部阳性体征,全部表现为咳嗽,干咳者居多,夜间、晨起或运动后加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胸部X线正常者29例(64.4%),以双肺纹理紊乱和增粗为主;治疗有效率为95.6%(43/45)。结论 CVA患儿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无其他特异表现,抗哮喘治疗可有效控制。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孟鲁司特钠联合肺力咳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肺力咳合剂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PI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60例PIC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肺力咳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肺力咳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可明显缩短显效时间,改善咳嗽症状评分,提高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与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肺力咳合剂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锦燕;张晓波;黄东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常规并发症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后常规并发症的护理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选取在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宫外孕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康复组,两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都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常规的护理,但对康复组的患者进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康复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康复组患者术后的渗血量、皮下气肿的发生率、高碳酸血症发生率、肠粘连的发生率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术后康复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治愈率和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研究发现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的常规并发症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疗效有明显的作用,常规并发症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应该在临床护理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作者:罗小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遗传度的双生子研究

    目的:利用双生子人群探讨中国汉族人口ROP(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遗传度。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新生儿科就诊的胎龄<34周,出生体质量<2000 g并存活至矫正胎龄为40周后的汉族双胞胎早产儿321对为研究对象。根据卵型不同分为同卵双胎(monozygotic twins,MZ)组123对和异卵双生子(dizygotic twins,DZ)组198对。记录所有对象的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是否合并ROP、肺透明膜病(RDS)、ROP、窒息、贫血、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临床资料,在纠正胎龄32周或生后4~6周时,由眼科医师用间接眼底镜进行ROP筛查,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软件包和Mx双生子统计软件包,对所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国汉族人口中,ROP的遗传度为68.43%。结论中国汉族人口中,遗传是ROP的主要发病因素。

    作者:刘培辉;林冰纯;唐松;连朝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脑髓母细胞瘤合并小脑血管畸形1例

    目的:对小脑髓母细胞瘤合并小脑血管畸形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小脑髓母细胞瘤合并小脑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症状好转,取得理想疗效,恢复健康,回归社会。结论小脑髓母细胞瘤合并小脑血管畸形可以治愈,但要密切观察患者预后,防止复发。

    作者:许晶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复杂脊柱手术自体血回输与异体血输注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与异体输血对比观察,研究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在复杂脊柱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我院98例复杂脊柱患者,按照术中是否输注异体血分为试验组(采用自体输血58例)和对照组(采用异体输血40例),试验组行术中血液回输,对照组根据术中出血情况输注异体血。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凝血功能及电解质变化。结果试验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和电解质变化两组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自体血回输在复杂脊柱患者手术中,能有效减少术后血红蛋白的下降,是一种有效地节约血源的术中输血方式。

    作者:王黎明;李海丽;张永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地奥司明片口服联合高锰酸钾溶液治疗,实验组患者行地奥司明片口服联合自拟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痊愈率为73.33%,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痊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方芳;邹自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某省哮喘儿童控制治疗中呼出气一氧化氮监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监测在云南省哮喘儿童控制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住院和哮喘专科门诊确诊的100例哮喘患儿。年龄5~15岁。所有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每组病例各50例。所有患儿每1~3个月随访1次。研究组每次随访时进行FeNO浓度检测、肺功能测定、哮喘控制问卷(ACT)进行病情评估及治疗调整。常规组每次随访时进行肺功能测定、ACT问卷调查进行病情评估及治疗调整。两组随访期10个月。从而判断FeNO检测在哮喘控制治疗中的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吸入激素的剂量较常规组多,但哮喘发作次数较常规组减少。结论 FeNO值的监测可作为云南省哮喘患儿控制治疗中调整吸入激素的治疗量的一个有效的指标。

    作者:赵明波;吴澄清;黄荣卫;李明;王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经皮克氏针手法复位临时固定联合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克氏针手法复位临时固定联合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皮克氏针手法复位临时固定联合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然后通过小切口插入锁定钢板,既达到复位固定的目的,又减少对周围软组织及骨折块血运的破坏,为患者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创造良好条件。结果所有骨折在术后8周左右,无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无固定失败。随访期无肱骨头坏死病例,4例偶有肩痛,所有患者均能完成日常生活动作。结论经皮克氏针手法复位临时固定,联合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强调微创技术,保护骨折周围软组织及血运,固定牢靠,能早期功能锻炼,使患侧肩关节功能得到了大的恢复,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陆永刚;唐广应;任一;苏军;陈其宽;曹杨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角膜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角膜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0例40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行患眼角膜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术后继续药物治疗。结果28例28眼1次手术,结膜瓣遮盖良好,角膜溃疡治愈;6例6眼1次手术,1周内结膜瓣脱落或溶解,继续用药10 d~2个月角膜溃疡治愈;4例4眼1次手术,1周结膜瓣脱落或溶解,经2次手术,结膜瓣遮盖良好,角膜溃疡治愈;2例2眼1次手术,1周内结膜瓣脱落或溶解,治疗过程中角膜溃疡穿孔,眼内容物脱出,而行眼内容物剜出术。40例40眼通过结膜瓣遮盖总治愈38例38眼,治愈率95%。结论角膜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是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适合基层医院,可以尽可能挽救眼球,保留残存视力,为进一步行角膜移植术提供条件。

    作者:冯英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都接受慢性宫颈炎的微波治疗,并进行常规护理;但对康复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疗效、复发率、患者的满意度和康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康复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愈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康复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满意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慢性宫颈炎进行治疗后的综合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疗效,治疗后的综合护理对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有重要作用,应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作者:杨小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个性化健康宣教对降低孕产期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宣教在降低孕产期妇女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检查的760例孕产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宣教组)380例和实验组(个性化健康宣教组)380例。分析所有孕产期妇女为的检查结果,比较两种健康宣教方式在降低孕产期并发症中的作用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①对照组先兆流产、前置胎盘、妊娠贫血、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3.95%、3.68%、5.53%、10.26%,实验组先兆流产、前置胎盘、妊娠贫血、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2.37%、2.11%、3.68%、5.53%。两组前置胎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兆流产、妊娠贫血、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胎盘残留、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为7.37%、11.84%、5.26%,实验组胎盘残留、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5.00%、10.00%、3.68%。两组胎盘残留、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宣教对于降低孕产期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早期发现孕产期并发症更为直接、客观和有效,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很大优势。

    作者:乔海华;张文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4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45例CV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和治疗效果等。结果 CVA患者冬春发病率77.8%(35/45)显著高于夏秋发病率22.2%(10/45),以家族或个人过敏史者居多,一般无肺部阳性体征,全部表现为咳嗽,干咳者居多,夜间、晨起或运动后加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胸部X线正常者29例(64.4%),以双肺纹理紊乱和增粗为主;治疗有效率为95.6%(43/45)。结论 CVA患儿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无其他特异表现,抗哮喘治疗可有效控制。

    作者:叶彩霞;肖芳芳;肖月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TCMC在慢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及色甘酸钠的影响

    目的:探究TCMC对慢性低O2高CO2性大鼠肺血管重塑的作用及色甘酸钠的影响。方法建立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肺血管重塑模型,分为三组:Ⅰ组(常氧空白对照组),Ⅱ组(低O2高CO2实验组),Ⅲ组(色甘酸钠实验组)。Ⅲ组给予色甘酸钠腹腔注射处理。光镜下、透射电镜下观察肺动脉血管壁及其周围肥大细胞超微结构形态学改变,甲苯胺蓝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肺动脉周围的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状态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免疫组织化学法(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测定肺动脉平滑肌内PCNA蛋白表达,并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①Ⅱ组肺细小动脉管壁/管总面积(WA/TA)、管腔/管总面积(EA/TA)均高于Ⅰ组(P<0.05),Ⅲ组低于Ⅱ组(P<0.05)。②电镜下,Ⅱ组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增生,外膜胶原纤维密集,内弹力板扭曲,内皮细胞突起,血管外肥大细胞内颗粒减少,胞膜不完整,Ⅲ组血管结构基本正常,平滑肌增生及胶原增生较Ⅱ组轻,肥大细胞膜完整。③Ⅱ组甲苯胺蓝染色肥大细胞细胞数(NMC)、肥大细胞脱颗粒率(DR)及类胰蛋白酶阳性细胞数(TBS)高于Ⅰ组(P<0.05),Ⅲ组低于Ⅱ组(P<0.05)。结论①MC参与慢性低O2高CO2导致的大鼠肺血管重塑的过程。②色甘酸钠可抑制慢性低O2高CO2导致的大鼠肺血管重塑改变。

    作者:李俊丽;范琰琰;叶光华;林刻智;董缪武;喻林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盆腔肿瘤三维适形放疗摆位的重复性研究

    目的:重点探究盆腔肿瘤三维适形放疗的摆位误差大小,并为盆腔肿瘤三维适形放疗计划设计情况下的CTV外放PTV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凭据。方法抽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116例癌病患者,其中宫颈癌85例,子宫内膜癌9例,直肠癌22例;女患者101例,男患者15例。对所有患者行俯卧位盆腔三维适形放疗。结果116例患者中出现摆位误差27次,人与人、次与次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摆位误差大为正位头脚方向摆位,误差范围为0.65 cm,摆位误差≥1 cm出现6次,基于测算总次数其比重约为22.22%,其中3次误差≥2 cm;侧位头脚方向摆位误差范围为0.64 cm,稍小于正位头脚方向摆位误差范围,摆位误差≥1 cm出现8次,基于测算总次数其比重约为29.63%;侧位前后方向摆位误差范围为0.45,摆位误差≥1 cm出现10次,基于测算总次数其比重约为37.34%;正位左右移动方向摆位误差范围为0.36,摆位误差≥1 cm出现3次,基于测算总次数其比重约为11.11%;总之,基于三维适形放疗盆腔肿瘤,摆位误差小为左右方向,居中为前后方向,大为头脚方向。结论基于三维适形放疗盆腔肿瘤,摆位误差小为左右方向,居中为前后方向,大为头脚方向;在CTV外放PTV使,均需要对左右方向、前后方向以及头脚进行考虑。

    作者:戴忠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药物经济学视角下的民营医院药品费用控制的SWOT探析

    目的:以药物经济学为视角分析如何合理控制民营医院药品费用。方法运用战略规划分析方法(SWOT)就运用药物经济学研究成果控制民营医院药品费用内部环境具有的优势与劣势和外部环境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寻找可行性和执行策略。结论运用药物经济学控制民营医院药品费用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卓然;徐国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儿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复发及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组和常规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在肾炎、持续性皮炎、严重腹痛等方面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但是在消化道出血,关节疼痛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儿肾炎分析类型和预后比较也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初期有持续性皮疹症状,然后会有关节痛、腹痛现象出现,而且很有可能转化为慢性过敏性紫癜。在治疗时,建议进行肾活检、腹腔镜检查,以便确认病变部位的严重等级,进而指导治疗。

    作者:吴焕婷;林秀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烧伤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烧伤的护理研究,总结对烧伤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烧伤护理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护理,观察这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66例烧伤患者中,65例全部痊愈出院,无1例植皮。治愈率达98.5%。平均住院时间为(17±5.4)d。1例患者因大面积烧伤转院治疗后好转。结论在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等护理不仅能改善护患关系、提高诊疗的效果,还能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缩短住院的时间。

    作者:史桂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分析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药学心理学治疗的患者100例,记录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数据,并与患者进行药学心理学治疗前的数据比较,对药学心理学在医学保健中的应用及应用效果进行总结。结果在运用药学心理学治疗后,患者的心情得到了一定的舒缓,疗效明显,其中治愈55例,好转4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5%。结论将药学心理学应用于医学保健之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为我国医疗机构的治疗用药提供指导,使医疗保健的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谭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护理进展

    躁动是全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患者表现为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出现不适行为,如肢体无意识乱动,挣扎,语无伦次,哭喊或呻吟,妄想思维等。躁动不安虽然是短暂的,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导致术后出现许多并发症,甚至影响手术的成败,危及患者生命。了解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危害、原因、预防及有效处理对我们临床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危害、原因和相关的护理进行了综述,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肖巧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

    目的:探索总结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高风险人群微血管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184例糖尿病患者,分别抽血检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取尿化验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并检查患者的视网膜病变情况,整理统计数据并分析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与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184例糖尿病患者中有微量白蛋白尿患者52例,无微量白蛋白尿患者132例,其中有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6.841±1.187)%,无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5.642±0.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4例糖尿病患者中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32例,无视网膜病变的患者152例,其中有视网膜病变患者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6.642±1.298)%,无视网膜病变患者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5.537±0.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有关,糖化血红蛋白越高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概率越高,控制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对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金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