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目的:探讨针灸穴位及推拿对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方法选取50例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进行分析,随机选取分为2组,一组进行针灸结合推拿(治疗组)进行治疗,另一组进行药物(对照组)治疗,经过为期3个月的治疗后对比两组的异同,比较内容要包含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临床效果的比较。结果治疗开始1个月后,治疗组的患者体质量及身体功能有显著的改善,治疗组体质量指数开始高于对照组,第2、3个月后,治疗组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穴位结合推拿治疗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明显缩短病程,能很快地缓解患者的病情,迅速增加患者的体质量,具有较好的疗效和效果,也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介绍我院手术室药品的管理办法,为增强麻醉药品的管理规范化,使用科学化方面提供依据。方法实施科学规范的管理,观察实际效果。结果通过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降低管理漏洞,严防流入非法渠道。结论科学的管理模式是实现管理好麻醉药品的关键,麻醉药品管理必须规范化,法制化。
作者:姜锋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对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手术前护理和手术后护理。结果85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和术前术后护理,护理后78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91.76%。结论加强对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患者的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致死率,保证手术成功。通过实践证明,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不仅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痛苦,而且使患者恢复了自信,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曹锦秋;徐蕾;张春艳;魏艳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骨结核患者的心理干预对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结核患者18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骨结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对负性心理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95.74%,对照组总满意度79.79%,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效改善骨结核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对医护人员的印象。
作者:赵淑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以温通化瘀法为主治疗胸痹病阴寒凝滞证型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中医辨证为阴寒凝滞证型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2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桂枝茯苓胶囊,4周为一疗程。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及次数,胸痹证候计分。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心电图及血脂四项、血液流变学[全血低切黏度(Lsr)、全血高切黏度(Hsr)、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g)]指标。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绞痛、胸痹证候疗效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TC、TG、HDL-C、LDL-C、Lsr、Hsr、Pv、F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用温通化瘀法桂枝茯苓胶囊治疗阴寒凝滞性胸痹能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胸痹证候疗效明显,并对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郑文达;甄玉成;邝开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及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乙型肝炎防治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睢县一中一至三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结果乙型肝炎疫苗总体接种率为35.69%,不同乡镇学生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乙型肝炎疫苗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5.75%,男、女生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河南睢县高中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较全国中学生平均接种率(30%)高,但仍需加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以提高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率;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在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及乙型肝炎相关知识方面存在某些误区,仍需提高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知晓率。
作者:郇树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研究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给予不同临床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共78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使用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39例使用强化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妊娠高血压产妇的焦虑程度为(41.09±9.09)分,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差异明显;实验组产妇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分娩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提供强化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降低产妇的不良情绪,并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方法。
作者:许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研究早期小切口微创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静脉曲张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疗效。方法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期间共收治静脉曲张并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6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给予早期小切口微创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手术相关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治愈率(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81.82%),且并发症发生率(3.03%)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952、3.9952,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抗生素使用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6986、-9.9086、-5.34025,P<0.01)。结论对于治疗静脉曲张并血栓性浅静脉炎来说,与传统疗法相比,早期小切口微创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具有临床治愈率高、并发症低,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小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合理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入我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接受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接受合理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P<0.05)。治疗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9%(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合理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患有严重创伤类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急诊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患有严重创伤类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采用常规急诊治疗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急诊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急诊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严重创伤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急诊创伤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救治计划实施总时间和接受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患有严重创伤类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急诊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雪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滋肾养肝、化痰祛瘀法辨治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中医组(滋肾养肝、化痰祛瘀法治疗)和西医组(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4%(39/44),明显高于西医组70.45%,差异明显(P<0.05)。结论滋肾养肝、化痰祛瘀法治疗高脂血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宏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无痛胃肠镜技术在消化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1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普通胃肠镜进行操作,观察组采用无痛胃肠镜进行操作。结果观察组的操作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操作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胃肠镜技术较普通的胃肠镜具有明显的优势,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赵学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醉酒患者血清hs-CRP水平、N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EPIC(胰腺外炎症CT评分)对急性胰腺炎(AAP)的诊断价值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醉酒患者100例,其中AAP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非AAP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进行血液检验及腹部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NLR及EPIC评分,分析三项指标与AAP病情严重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男性患者比例、血清hs-CRP水平、NLR及EPIC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年龄较对照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醉酒患者中,AAP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其重症发生率高,血清hs-CRP水平、NLR及EPIC评分高于非AAP患者;AAP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NLR及EPIC评分可以作为反应AAP严重性的有效指标。
作者:王书强;张晓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临床应用,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腹腔镜治疗的29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3例患者阑尾周围粘连严重解剖不清中转开腹,余2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75 min,平均39 min。术中出血5~60 mL,平均15 mL,6例放置腹腔引流管引流,患者术后6~18 h下床活动,住院2~6 d,平均3 d,切口感染2例,经换药处理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0~22个月,平均18个月,无粘连性肠梗阻及切口疝发生。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是安全、有效的阑尾切除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行常规护理,试验组41例行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术中血糖、术后血糖值、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康复。
作者:王鑫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结合临床实践总结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方式和内容,对孕产妇实施产前和产后进行哺乳期健康指导,帮助产妇转换角色,更快地接纳新生儿。同时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和喂养技巧,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作者:白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改革,社区护理工作就是今后的护理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健康教育目前是初级卫生保健的第一要素,就是社会护理工作的主要重点,还是每个护士一定要掌握的工作,也就是说护士就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社会健康教育环节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此,我们作为社区护理人员,必须要将健康教育渗入到医疗、保健和预防等社区服务工作环节之中。以此来真正的推动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发展,本文就阐述下关于护士在社区教育中的重要性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说明,仅供参考。
作者:吕晓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血管痉挛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国外报道称70%的SAH患者会出现血管痉挛,而30%的患者则继发缺血性脑损害。在超过7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SAH)病例中脑脉管系统会发生延迟性血管痉挛,并且通常发生于出血后4~17 d。它对于病死率和发病率具有显著的含义,大约有25%的SAH患者由于血管痉挛发展为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但考虑可能是在蛛网膜下腔空间红细胞的破裂的参与以及继发的细胞机制使临近的颅内动脉血管收缩达到了顶点从而引发血管痉挛[1]。
作者:袁锡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静脉输液集中配置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防止不合理或滥用药物,在维护患者的健康,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方法药师在病区药房发药程序与在PIVAS以组形式接受医嘱程序对比;病区药品由护士管理与药品在PIVAS由药学专业人员管理对比;护士在病区加药与在PIVAS静脉输液集中配置对比;护理医嘱执行情况对比。结果在PIVA药师有可能通过审方发现不合理用药并提出纠错、修改建议;对药品质量实现全程有效的管理;多环节核对减少配置差错;通过分批次送药保证患者合理的用药时间。结论可见PIVAS已经成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沈练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手术室是抢救危重患者、实施手术的重要场所,它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是医院服务及技术能力的综合体现。手术室属一级科室,具有手术范围广、运转速度快、护理任务重的特点。此外,手术室也是高风险医疗单位,手术室护士责任重大。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安全隐患防范举措对减少护理差错,促进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