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临床救治中采用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价

刘雪莲

关键词:整体护理, 严重创伤, 急诊
摘要:目的:对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患有严重创伤类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急诊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患有严重创伤类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采用常规急诊治疗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急诊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急诊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严重创伤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急诊创伤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救治计划实施总时间和接受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患有严重创伤类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急诊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改革,社区护理工作就是今后的护理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健康教育目前是初级卫生保健的第一要素,就是社会护理工作的主要重点,还是每个护士一定要掌握的工作,也就是说护士就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社会健康教育环节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此,我们作为社区护理人员,必须要将健康教育渗入到医疗、保健和预防等社区服务工作环节之中。以此来真正的推动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发展,本文就阐述下关于护士在社区教育中的重要性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说明,仅供参考。

    作者:吕晓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制取硅橡胶印模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患者制取硅橡胶印模的护理。方法对78例口腔种植患者采取硅橡胶双混合技术取模,观察效果。结果印模清晰,均取出完整牙列。结论硅橡胶双混合技术取模缩短了患者就诊时间,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邹芸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的研究

    血管痉挛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国外报道称70%的SAH患者会出现血管痉挛,而30%的患者则继发缺血性脑损害。在超过7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SAH)病例中脑脉管系统会发生延迟性血管痉挛,并且通常发生于出血后4~17 d。它对于病死率和发病率具有显著的含义,大约有25%的SAH患者由于血管痉挛发展为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但考虑可能是在蛛网膜下腔空间红细胞的破裂的参与以及继发的细胞机制使临近的颅内动脉血管收缩达到了顶点从而引发血管痉挛[1]。

    作者:袁锡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临床救治中采用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对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患有严重创伤类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急诊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患有严重创伤类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采用常规急诊治疗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急诊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急诊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严重创伤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急诊创伤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救治计划实施总时间和接受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患有严重创伤类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急诊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雪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认知行为为主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焦虑情绪和血清MIF、BDNF的影响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为主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焦虑情绪和血清MIF、BDNF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脑出血康复期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认知行为为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睡眠质量(PSQI)分值,以及血清中MIF、BDNF表达。结果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SQI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MIF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且BDNF升高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为主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出血康复期患者可缓解其焦虑情绪,并有效改善血清中MIF、BDNF的表达。

    作者:冯艳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加味理中汤配合盐包热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并观察加味理中汤配合盐包热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8月至2012年3月所收治的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病患,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理中汤配合盐包热熨来予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有效情况和各单项症状。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6.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3.4%,二者所存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组在治疗以后,在大便溏薄、胃脘隐痛、泛吐清水以及胃脘痞满等方面的症状积分所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在神疲怠倦、手足不温、喜温喜按以及纳呆等方面的症状积分所存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观察与分析可知,在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治疗上,采用加味理中汤配合盐包热熨来予以治疗,所获疗效显著,不会出现较为显著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白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思路

    外科急腹症特点为为起病急骤、进展速度快且变化多、病情重,一旦误诊或延误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甚至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启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诊科醉酒患者血清hs-CRP水平、NLR及EPIC评分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急诊科醉酒患者血清hs-CRP水平、N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EPIC(胰腺外炎症CT评分)对急性胰腺炎(AAP)的诊断价值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醉酒患者100例,其中AAP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非AAP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进行血液检验及腹部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NLR及EPIC评分,分析三项指标与AAP病情严重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男性患者比例、血清hs-CRP水平、NLR及EPIC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年龄较对照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醉酒患者中,AAP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其重症发生率高,血清hs-CRP水平、NLR及EPIC评分高于非AAP患者;AAP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NLR及EPIC评分可以作为反应AAP严重性的有效指标。

    作者:王书强;张晓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针对胸腰椎结核患者开展侧前方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探讨针对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侧前方入路清除与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34例,所有病例均给予侧前方入路清除与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方法,同期针对患者开展适合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本组病患预后效果与并发症情况,并开展分析讨论。结果本组34例骨结核病例的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且内固定物未发生松动情况。治疗前Cobb较均值为25.3°,治疗后恢复至13.5°,6例脊髓损伤患者中5例获得神经功能恢复。手术后仅1例样本发生病情复发,经及时处理后获得改善。结论针对侧前方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需给予更为严密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进而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确保临床手术的安全程度。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硝苯地平片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及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分析硝苯地平片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病,并配合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中心治疗高血压患者126例,按数字排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硝苯地平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不仅疗效显著,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反生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施盛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Ebstein畸形矫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Ebstein畸形患者行矫治术后的重症监护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Ebstein畸形矫治术,术后加强监护,尤其注意循环功能方面的监护,如注意心律、心率、中心静脉压、动脉血压等监测。结果10例患者中有2例术后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合理使用静脉给药后心律均恢复正常,其余患者未发生任何术后并发症,10例患者均取得较满意治疗效果,顺利出院。结论加强Ebstein畸形矫治术患者的术后监护,尤其是循环功能的监护,是提高围手术期治疗成功率的组成部分,对此类患者加强手术前后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丹;田雪亮;阮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则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差异及治疗前后Child-Pugh分级差异。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间血清中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TBIL、ALB、γ-GT、AFP水平差异及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CA125和VEGF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进展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2、4个月两组间Child-Pugh分级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肝功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ALT、AST、TBIL、γ-GT、AFP显著低于对照组,ALB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A19-9、CA125和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下调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肿瘤的缓解率,延长生存期,疗效优于TACE单用。

    作者:王文辉;刘武;段廷旺;彭振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6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多索茶碱(34例)和氨茶碱组(32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多索茶碱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11%,而氨茶碱组有效率为71.88%,氨茶碱有效率比多索茶碱低;多索茶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11.76%,明显低于氨茶碱组31.25%(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中应用多索茶碱效果优于氨茶碱,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海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控制分析

    目的: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会对医院的声誉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必须加强医院内部感染控制。方法加强医院护理管理的力度,提高护理管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并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结果加强护理管理力度,有利于避免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结论护理管理工作对于医院感染的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李娜;李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针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关于针灸治疗甲亢的报道越来越多,现就针灸治疗甲亢的选穴、治疗方法及疗效等方面的报道进行综述,为临床针灸治疗甲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谭双;符晓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析上消化道异物应用内镜的取出方法

    目的:探讨内镜下取出上消化道异物的方法。方法对于上消化道异物诊断清楚或不清楚的采用胃镜检查,依据镜下异物的大小、形态、性质及存在位置,选取不同方法与器械。随镜从胃、食道退出或将异物进行粉碎后排出体外。结论对于金属或非金属异物大部分都能采用内镜取出。几乎不会对患者产生损伤,费用比较低廉,易于快速恢复,患者也比较容易接受。

    作者:矫秀红;王婧;王旭艺;孙秀荣;郑彦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对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手术前护理和手术后护理。结果85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和术前术后护理,护理后78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91.76%。结论加强对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患者的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致死率,保证手术成功。通过实践证明,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不仅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痛苦,而且使患者恢复了自信,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曹锦秋;徐蕾;张春艳;魏艳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与应用也在不断的发展。所以,本文综述了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以期为有效治疗高血压疾病及临床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周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控制性超促排卵中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重点阐述不同卵泡期雌孕激素的水平及其相互关系对IVF-ET助孕结局的影响。特别是血清孕酮水平的升减与子宫内膜种植窗开放的标志-胞饮突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监测雌孕激素有助孕种植窗的确定,从而更好地指导助孕技术的应用。

    作者:罗娜;刘水玉;邓伟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骨结核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骨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结核患者24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骨结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入院指导、知识普及、心理疏导、出院指导工作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差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

    作者:赵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