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术后锁骨下静脉置管相关心脏事件的观察与护理

梁枫

关键词:食管癌, 锁骨下静脉置管, 心脏不良相关事件
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出现心脏相关不良事件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182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及外周表浅静脉组,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心脏不良相关事件的比率以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的缓解情况。结果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患者在术后体位改变时出现心脏不良相关事件的比率高于外周表浅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患者术后经控制输液速度后,心脏相不良关事件缓解率高于外周表浅静脉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安置锁骨下深静脉置管与心脏不良事件有一定相关性,此类患者术后突然改变体位及输液过快会有快速心率失常的可能。术后护理应注意体位的护理、液体的管理,并加强心理护理,减少心脏不良相关事件的发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肺栓塞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个体化药学监护

    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药师应加强对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药学监护。本文结合临床病例,对肺栓塞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受基因、饮食、药物,疾病各方面影响的药学监护进行分析讨论,旨在能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优化临床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曹莉;李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在本地区较为客观确切的发病率及其原因。方法收集本院3年间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738例,其中纳入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239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约为5.04%,将其发病率与各个实验中心所报道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本实验与各个实验中心所报道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比较明显偏低,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进展型卒中的发病率各个临床报道资料差异相当大,其关键是与各级统计单位级别的不同及纳入标准的差异和现阶段诊治及防治水平的提高等因素相关。

    作者:郑锐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60例心内科患者分成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分析2组的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住院1周与2周的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SQI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运用于心内科患者护理中,可以缓解患者的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程兆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对胃癌根除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讨论分析将围手术期护理应用到胃癌根除治疗中所具有的研究价值及临床结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6例胃癌根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8例患者和观察组18例患者。对照组胃癌根除患者实施普通的护理;观察组胃癌根除患者在实施普通护理的同时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该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68%)明显比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39.45%)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55.5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围手术期护理应用到胃癌根除治疗中所具有的研究价值及临床结果,并且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围期手术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冼秀玲;宁广和;林洙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浅谈临床免疫学的远程教育模式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基层部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破坏关节及其周围组织且临床表现纷繁复杂、严重危害广大官兵的身体健康。临床免疫学涉及面广、知识更新快、目前单一的学历教育无法满足基层部队的需要,而基于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模式可充分发挥军医大学和全军风湿病专科研究所的优势,以点带面逐步提高基层医疗保障水平,为基层部队医务工作者提供坚强的后盾,为建立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长城提供高效、优质的卫生保健服务,为早日实现我们强军梦保驾护航。

    作者:吴振彪;李学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后的狼疮活动情况与妊娠结局。方法将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院治疗的3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依据患者妊娠后狼疮病情发展控制情况,分为狼疮活动组11例与狼疮控制组26例。结果狼疮活动组并发症发病率高于狼疮控制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活动组低于34孕周分娩患者显著多于狼疮控制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活动组终止妊娠平均孕周低于狼疮控制组,新生儿体质量显著少于狼疮控制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SLE合并妊娠时,病情出现进展活动,SLE患者妊娠时对其病情进展的控制情况与妊娠结局影响较大,需要加强孕期检测,控制并发症发生。

    作者:何春媚;张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应用自攻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上颌前牙严重拥挤

    目的:应用自攻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前牙严重拥挤,评价种植体支抗疗效。方法选取上前牙严重拥挤患者5例,于上颌双侧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之间的颊侧分别植入微钛钉种植体。前牙排齐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测量磨牙的治疗变化。结果5例应用微钛钉支抗治疗上前牙拥挤,牙列排齐后中切牙和第一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均未发生显著性移动。结论种植体支抗可实现理想的支抗控制效果。

    作者:赵静;常粲然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临床病理讨论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临床病理讨论(clinicalpathologicalconference,CPC)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分析我校2012级护理专业和助产专业共300名学生病理学学习情况,依据病理学实验教学方式不同进行分组,150名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和150名为实验组(采用CPC教学),实验组使用互动教学,病案教学的方法把CPC融进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结果实验组学生病理学笔试试卷评分和问卷调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PC于实验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构建临床思维能力,开扩视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陈桂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7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建立循证小组,并给予培训,按循证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全部患者均抢救成功,未发生死亡病例,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7例次,患者平均住院(17.3±7.5)d,患者心理情绪均处于稳定状态,对本次护理均表示满意。结论循证护理使护士更加关注患者感受,,对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表现给予及时检索、发现问题及早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护患关系。

    作者:季艳丽;胡志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查对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的:探讨查对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将2013年作为实验的阶段,我院手术室管理中进一步完善查对制度,同时将2013年作对照阶段,手术室管理沿用常规管理,各自抽取两阶段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水平、满意度以及安全感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水平、满意度以及安全感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手术室的查对制度可以提高手术室管理水平,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同时需要护理人员针对查对制度存在的问题不断学习以进一步提高手术室管理水平。

    作者:陈碧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医护一体责任制医疗服务对新生儿科护士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科护士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我科于2011年7月开始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分别对实施前6个月和实施后6个月新生儿科护士病情评价准确率、护理工作落实率、护理记录准确率以及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差别。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士病情评价准确率、护理工作落实率、护理记录准确率、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提供了一种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对护士护理能力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邵俊芳;李茂盛;黄慧琪;肖智洁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医海回头望--古今医案六则浅析

    “内景隧道唯反观者可照察焉”,作为中医不断的反思,包括对古今医案的反复推敲,对自己精神道德的照察,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境界层次的提高与升华。基于很多人眼见为实的一般的接受能力,选择几个实实在在的医案,略作浅显的解析,在回顾与解析中去品味医道人生,希望能从中有所升华。

    作者:陈志刚;王亚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PBL教学法在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其为学生创设出比较真实、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讨论,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当中合理的应用此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在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中对PBL教学法的应用与体会。

    作者:刘俊香;王陪陪;孙红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血小板数值变化在支气管肺炎诊疗中的意义分析

    目的:血小板数值变化在支气管肺炎诊疗中的意义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28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280例健康体检儿童设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两组儿童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血小板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有104例患儿血小板计数升高,包括62例男孩和42例女孩。其中,有86例为重症组,占总数的82.69%,轻症组有18例,占总数的17.31%,两组血小板计数升高的发生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重症组患儿血小板计数为(379.42±68.44)×109/L,轻症组患儿血小板计数为(248.33±52.18)×109/L,对照组患儿血小板计数为(167.56±33.15)×109/L,三组儿童血小板计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本组104例患儿发病期血小板计数为(408.34±49.57)×109/L,痊愈期为(220.44±33.83)×109/L。结论血小板检测在支气管肺炎患儿诊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检测血小板计数能够比较准确的对支气管肺炎病情发展状况、病情程度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病情程度越重,血小板水平也就越高。

    作者:乔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80例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针对急诊胃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急诊胃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其中观察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7.5%,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为27.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胃出血患者的病情恢复起到积极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张晓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分子靶向药物索拉菲尼对胃癌细胞株SNU-1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子靶向药物索拉菲尼对胃癌SNU-1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索拉菲尼作用于胃癌SNU-1细胞株,采用MTT法分别检测不用浓度药物组对胃癌细胞SNU-1的抑制作用。结果在相同的药物浓度下,随着作用时间(24h、48h、72h)的延长,索拉菲尼对人胃癌SNU-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5),在相同的干预时间,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索拉菲尼对人胃癌SNU-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P<0.05)。结论索拉菲尼可抑制体外胃癌SNU-1细胞株的增殖,为在临床治疗胃癌提供基础依据。

    作者:陈晓萌;樊鹏利;秦玉花;赵红卫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急诊及创伤外科中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脉搏氧饱和度(SpO2)波形在急诊及创伤外科中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急诊及创伤外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复苏后监测中,44例轻度低氧血症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缺氧状态均有效缓解,3例患者多脏器衰竭死亡;93例中度低氧血症患者中59例缺氧状态均有效缓解,34例未缓解,6例患者转院治疗,22例患者多脏器衰竭死亡、6例患者呼吸衰竭死亡;63例严重低氧血症患者中有31例缺氧状态得到缓解,32例未缓解。其中3例因家属要求转上级医院治疗;25例多脏器衰竭死亡,4例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中重度低氧血症患者与正常患者、轻度低氧血症患者存活率有显著差异(P<0.01),低氧血症程度与存活率密切相关。结论SpO2监测对急诊及创伤外科患者的临床救治有明显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刘健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37例行PPH治疗痔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PPH治疗痔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为PPH护理积累经验。方法收集37例行PPH的痔患者资料,对围手术期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合理、有效地术前术后护理,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减少PPH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永红;谢亚丽;王启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祖国医学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属于祖国医学中“哮证”、“呷嗽”、“哮吼”的范畴,为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支气管哮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特点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且多次发作极易发生传变,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长度受到不利的影响,因此早期有效的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总是很高,属于难治疾病之一。

    作者:丁庆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卵巢甲状腺肿伴Meigs综合征、糖类抗原125升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诊治特点。方法分析1例卵巢甲状腺肿合并麦格综合证病例的治疗过程,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巨检示肿块为囊实性,且多见以卵巢实性;镜检为肿瘤组织由分化较好的甲状腺滤泡构成,包膜内由含有少量类胶质的小滤泡构成,小滤泡排列较疏松,间质有明显水肿。糖类抗原125为600U/mL。免疫组化:甲状腺TG、CK胞质,胞膜阳性,类癌成分Syn和CgA阴性。患者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无并发症。结论卵巢甲状腺肿临床特征独特,发病率低,预后好。

    作者:张晓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