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莉;李丽
在生药学教学过程中优化多媒体课件、重视生药标本教学、充分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等,并注重扩充实验课程项目、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理论及实验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殷丹;詹亚华;贾效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秋季腹泻是一组多因素、多病原导致的消化道综合征,80%主要是由A组人类轮状病毒(HRV)引起的急性肠炎,6~12个月的小儿发病率高,且病死率局婴幼儿疾病的第四位。近年来对该病的治疗的探索从未间断,并且在疗效方面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本文在总结前人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就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石泽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64例腔隙性脑梗死TCD情况。方法选取经MRI或CT确诊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共64例为研究对象,均行TCD检测。结果TCD表现64例患者中23例血液缓慢供血不足,22例血速异常增高,19例血速正常。结论腔隙性脑梗死引起血速异常增高的病因主要以高血压为主,TCD能够作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检查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总结西安市2013年度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征,为医药管理部门和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病原菌耐药监测数据。方法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医院内感染病原菌,并应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方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度共分离出病原菌株19995株,革兰阴性菌12654株占63.29%,革兰阳性球菌5472株占27.37%,真菌821株占分离率的4.11%,革兰阳性杆菌及厌氧菌205株占1.03%;临床分离占前5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发生率为53.49%,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75%和0.33%,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0.44%和1.9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分别为68.1%和46.8%。结论院内感染病原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耐药率与去年相比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耐药监测工作仍要继续进行下去,尤其对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MRSA、VRE、碳氢酶烯类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要进行重点监测,且应与临床加强沟通,使得检验结果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作者:徐修礼;陈潇;郝晓柯;张利侠;雷金娥;耿燕;朱建伟;晋兴;孙明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7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建立循证小组,并给予培训,按循证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全部患者均抢救成功,未发生死亡病例,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7例次,患者平均住院(17.3±7.5)d,患者心理情绪均处于稳定状态,对本次护理均表示满意。结论循证护理使护士更加关注患者感受,,对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表现给予及时检索、发现问题及早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护患关系。
作者:季艳丽;胡志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药师应加强对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药学监护。本文结合临床病例,对肺栓塞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受基因、饮食、药物,疾病各方面影响的药学监护进行分析讨论,旨在能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优化临床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曹莉;李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为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行口腔颌面外科术患者50例,全部患者术后均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奥美拉唑钠治疗,对照组应用西咪替丁治疗,治疗7d后统计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腔颌面外科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更佳,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是治疗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效药物,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
作者:莫志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FDP与DD定量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及评估。方法将2014年1~10月本院各临床科室患者及健康人群1036例,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其进行FDP与DD定量检测,做综合分析,以评估二者联合应用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健康人群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原发性纤溶与继发性纤DD溶差异较大,生理因素与健康人群也有一定差异。结论FDP及DD联合检测在PTP中高危险度患者的鉴别,原发性纤溶与继发性纤溶鉴别以及在溶栓治疗中的实时检测,都有重要意义,二者联合检测在临床诊断治疗中更有价值,特别是诊断DIC能明显提高敏感度,特异性和诊断率。
作者:秦治亮;何召新;李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科护士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我科于2011年7月开始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分别对实施前6个月和实施后6个月新生儿科护士病情评价准确率、护理工作落实率、护理记录准确率以及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差别。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士病情评价准确率、护理工作落实率、护理记录准确率、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提供了一种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对护士护理能力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邵俊芳;李茂盛;黄慧琪;肖智洁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出现心脏相关不良事件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182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及外周表浅静脉组,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心脏不良相关事件的比率以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的缓解情况。结果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患者在术后体位改变时出现心脏不良相关事件的比率高于外周表浅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患者术后经控制输液速度后,心脏相不良关事件缓解率高于外周表浅静脉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安置锁骨下深静脉置管与心脏不良事件有一定相关性,此类患者术后突然改变体位及输液过快会有快速心率失常的可能。术后护理应注意体位的护理、液体的管理,并加强心理护理,减少心脏不良相关事件的发生。
作者:梁枫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高血压对于现代百姓来说,危害性是强的常见疾病之一。引起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增加的原因主要是高血压疾病。在治疗高血压上,人们发现可以通过治疗高血压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故治疗高血压需要联合应用降压药来治疗才可达到理想效果。
作者:陈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在本地区较为客观确切的发病率及其原因。方法收集本院3年间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738例,其中纳入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239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约为5.04%,将其发病率与各个实验中心所报道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本实验与各个实验中心所报道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比较明显偏低,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进展型卒中的发病率各个临床报道资料差异相当大,其关键是与各级统计单位级别的不同及纳入标准的差异和现阶段诊治及防治水平的提高等因素相关。
作者:郑锐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与糖皮质激素对照研究。方法74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7例;A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给予他克莫司治疗。结果A组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高于B组,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24h尿蛋白定量含量显著低于同期B组,血清白蛋白显著高于同期B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他克莫司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优于糖皮质激素。
作者:陈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60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治疗组和观察组各80例,治疗组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观察组仅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观察组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治疗方法操作步骤简单,疗效好,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痛,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肖巧玲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痰热清注射液是我国第一个引入中药指纹图谱,研发和批准上市的中药注射液。该方用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熄风止惊及抗病毒和抑制细菌生长的双重作用,同时对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我院自2013年临床药学工作开展以来,监护全院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中,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现对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的痰热清注射液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6例进行分析,希望对临床的合理用药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赵薇;王晓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住院患者有计划性的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结果通过教育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掌握了调整饮食及运动疗法的重要性、认识到控制血糖的方法,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控制糖尿病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金香玉;乔丽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为了更好地处理患者在输血时产生的不良反应,我们需要对输血反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对两所血站2009年至2010年50例输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在输血过程中会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可知,其中一所血站的护理人员具备基本的输血护理知识,能够有意识地去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因此,这所血站发生输血反应的患者非常少;相反,另一所血站的护理人员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输血护理知识,在输血过程中难免会过于慌乱从而导致输血反应的发生。结论为了保证输血过程能够更好地进行,护理人员需要对输血护理技术进行系统的学习,从而大大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邢英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对冠心病患者应用系统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9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系统性护理干预,分析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慧玲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脐悬吊式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合理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先进理念,采用入院宣教、术前教育指导、手术准备、术中保温、术中及术后液体管理,术后饮食指导、早期活动及电话随访等方法和措施。结果患者术后均治愈,术后切口无痛或疼痛轻微,术后无出血、胆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下床时间4~6h,次日进全流或半流饮食。平均住院时间5~7d。结论通过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减少了围手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加速了患者的康复过程,减少了住院时间及花费,使利用此方法护理的患者从中受益较多。
作者:陈美兰;杨婉艺;刘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索改良护士长例会模式对提高护士长的业务水平及管理能力效果分析。方法自从2011年以来,我们改变传统的护士长例会模式,会议增加了工作经验交流、相关科室沟通协调、不良事件讨论分析、外出学习培训及读书体会交流等环节,观察改良护士长例会模式对护士长的沟通能力、业务水平、科研教学水平、管理能力等指标。结果改良护士长例会模式对护士长的沟通能力、业务能力、科研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等均有大幅提高(P<0.01)。结论改良护士长例会模式有效提高了护士长的综合管理能力,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提高。
作者:王成林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