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及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对照研究

陈玉

关键词:他克莫司, 糖皮质激素,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摘要: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与糖皮质激素对照研究。方法74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7例;A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给予他克莫司治疗。结果A组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高于B组,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24h尿蛋白定量含量显著低于同期B组,血清白蛋白显著高于同期B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他克莫司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优于糖皮质激素。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专业学生中医经典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方法的几点设想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读经典”的目的在于“做临床”,培养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是中医经典课程的关键任务,现在由于学生的扩招,以及临床见习和实习场地有限,也成为中医药院校一时无法解决的难题。因此,根据现实情况,本文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为着眼点,设想从模拟临床、经验传承等方面探讨中医经典课程课程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望能对中医专业学生的培养尽绵薄之力。

    作者:肖碧跃;喻嵘;李鑫辉;李花;艾碧琛;易亚乔;刘娟;郜文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6例痰热清注射液致不良反应

    痰热清注射液是我国第一个引入中药指纹图谱,研发和批准上市的中药注射液。该方用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熄风止惊及抗病毒和抑制细菌生长的双重作用,同时对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我院自2013年临床药学工作开展以来,监护全院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中,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现对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的痰热清注射液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6例进行分析,希望对临床的合理用药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赵薇;王晓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后的狼疮活动情况与妊娠结局。方法将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院治疗的3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依据患者妊娠后狼疮病情发展控制情况,分为狼疮活动组11例与狼疮控制组26例。结果狼疮活动组并发症发病率高于狼疮控制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活动组低于34孕周分娩患者显著多于狼疮控制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活动组终止妊娠平均孕周低于狼疮控制组,新生儿体质量显著少于狼疮控制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SLE合并妊娠时,病情出现进展活动,SLE患者妊娠时对其病情进展的控制情况与妊娠结局影响较大,需要加强孕期检测,控制并发症发生。

    作者:何春媚;张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对冠心病心绞痛心内科规范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的探讨和分析

    目的:探析冠心病AP心内科的规范治疗的方法和其治愈效果。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将130例冠心病AP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治疗组,各65例。结果对比组患者52例患者治疗得以改善,8例出现过敏及不良反应暂停用药,5例患者无效;治疗组63例治疗良好,1例出现过敏症状停止用药,1例无效。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均次比对比组少,持续时间短,且不良反应较少。根据两组患者心绞发作次数、持续时长及临床治愈的效果差异看来,治疗组疗效显著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方法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内科规范治疗能达到十分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患者治疗期及预后的生活更趋于稳定。

    作者:唐信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64例腔隙性脑梗死的TCD分析

    目的:分析64例腔隙性脑梗死TCD情况。方法选取经MRI或CT确诊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共64例为研究对象,均行TCD检测。结果TCD表现64例患者中23例血液缓慢供血不足,22例血速异常增高,19例血速正常。结论腔隙性脑梗死引起血速异常增高的病因主要以高血压为主,TCD能够作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检查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1例经手术证实的异位妊娠的声像图像表现。结果异位妊娠发生在输卵管壶腹部52例,宫角2例,输卵管伞部6例;宫颈妊娠1例;破裂48例,未破裂13例。结论异位妊娠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掌握其特点可以进一步提高超声的诊断符合率。

    作者:牛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中药五苓散的药理作用与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妙用

    目的:总结中药五苓散的临床药理作用,探讨中药五苓散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西医常规保守治疗+中药五苓散。观察对比指标包括:清醒时间及清醒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的平均清醒时间是(3.74±0.48)d,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清醒率达49例(98%),GCS评分(9.74±0.35)分;对照组50例患者的平均清醒时间是(6.13±0.79)d,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清醒率达40例(80%),GCS评分(7.58±0.49)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1个月清醒率显著大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6%,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药五苓散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天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37例行PPH治疗痔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PPH治疗痔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为PPH护理积累经验。方法收集37例行PPH的痔患者资料,对围手术期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合理、有效地术前术后护理,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减少PPH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永红;谢亚丽;王启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

    目的:分析讨论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以及降低剖宫产率应采取的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院(天等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剖宫产的孕妇在住院期间剖宫产手术指征(胎儿窘迫、头盆不称、胎位异常、瘢痕子宫、羊水过少、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社会因素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资料显示,我院的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其中的手术指征有胎位异常、胎儿窘迫、羊水过少、头盆不称等。结论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剖宫产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同时剖宫产率的升高还由于手术指征的放宽和社会因素;为减低剖宫产率,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提高医护人员医疗素质、加强优生优育的教育宣传、减少人为干预。

    作者:农青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甲状腺结节被膜受侵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被膜受侵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32例,共132个结节,均经超声检查,分析病灶超声显像特点,术前超声测量被膜受侵范围,分析被膜受侵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132个甲状腺结节均经病理证实,良性结节49个,恶性结节83个。83个甲状腺微小癌中,47个(57%)被膜受侵,36个(43%)被膜完整;49个甲状腺良性结节中,46个(94%)被膜完整,3个(6%)与被膜接触面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这一超声特征诊断甲状腺微小癌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93%。结论甲状腺被膜受侵在微小癌中并不罕见,一旦发现,鉴别诊断意义较大,其应用可以提高甲状腺微小癌检出率。

    作者:韩华;李建玲;常凤玲;杨丹丹;贾松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在本地区较为客观确切的发病率及其原因。方法收集本院3年间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738例,其中纳入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239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约为5.04%,将其发病率与各个实验中心所报道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本实验与各个实验中心所报道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比较明显偏低,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进展型卒中的发病率各个临床报道资料差异相当大,其关键是与各级统计单位级别的不同及纳入标准的差异和现阶段诊治及防治水平的提高等因素相关。

    作者:郑锐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卵巢甲状腺肿伴Meigs综合征、糖类抗原125升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诊治特点。方法分析1例卵巢甲状腺肿合并麦格综合证病例的治疗过程,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巨检示肿块为囊实性,且多见以卵巢实性;镜检为肿瘤组织由分化较好的甲状腺滤泡构成,包膜内由含有少量类胶质的小滤泡构成,小滤泡排列较疏松,间质有明显水肿。糖类抗原125为600U/mL。免疫组化:甲状腺TG、CK胞质,胞膜阳性,类癌成分Syn和CgA阴性。患者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无并发症。结论卵巢甲状腺肿临床特征独特,发病率低,预后好。

    作者:张晓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4例行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母婴结局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分娩结局与新生儿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无疼痛率、轻度疼痛率分别为30.77%、4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54%、28.8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母婴结局,有利于保证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且能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吴慧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肾结石与肾钙化灶的临床诊断与处理研究

    目的:探讨肾结石与肾钙化灶的临床诊断依据,分析其处理措施。方法从不同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主要包括病史、治疗效果和B超的形态改变等内容,对肾结石与肾钙化灶的临床诊断依据进行判断,提出相应处理措施。结果16例患者,13例患者鉴定为肾钙化灶,3例患者鉴定为肾结石,随访发现均未发现结石发作迹象。结论临床医学中应对肾结石与肾钙化灶进行准确的诊断,并早证鉴定的合格性,才能为相关医学检查提供依据,并对患者病情进行正确评估。

    作者:王勇超;陆军;杨伟发;陈欣杰;孔柏添;刘洪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祖国医学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属于祖国医学中“哮证”、“呷嗽”、“哮吼”的范畴,为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支气管哮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特点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且多次发作极易发生传变,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长度受到不利的影响,因此早期有效的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总是很高,属于难治疾病之一。

    作者:丁庆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对肠道杆菌抑菌活性的测定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对肠道杆菌的抑菌活性,以期为防治肠道杆菌的感染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测定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圈直径和低抑菌浓度。结果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圈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9.17mm;乙型副伤寒沙门菌:18.06mm;宋内志贺菌:22.84mm;变形杆菌:18.78mm。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对供试菌的低抑菌浓度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5mg/mL,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宋内志贺菌、变形杆菌:均为12.5mg/mL。结论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对肠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对宋内志贺菌的抑菌作用显著,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相对较弱。

    作者:曹桂范;杜喆;杜惠莲;陶凯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常见输血反应的护理对策探析

    目的:为了更好地处理患者在输血时产生的不良反应,我们需要对输血反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对两所血站2009年至2010年50例输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在输血过程中会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可知,其中一所血站的护理人员具备基本的输血护理知识,能够有意识地去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因此,这所血站发生输血反应的患者非常少;相反,另一所血站的护理人员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输血护理知识,在输血过程中难免会过于慌乱从而导致输血反应的发生。结论为了保证输血过程能够更好地进行,护理人员需要对输血护理技术进行系统的学习,从而大大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邢英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下胃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息肉摘除术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方法入选我院接受内镜胃息肉摘除术的患者372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86例。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后病情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镜下胃息肉摘除术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有效的减少了临床护理的随意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确保了临床护理质量,促进了治疗的效果,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仪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冠心病患者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冠心病患者应用系统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9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系统性护理干预,分析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慧玲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80例确诊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100mL,每日1次;疗程均为2周。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结果用药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差异均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缓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症状、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黄泽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