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祖国医学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丁庆刚

关键词:祖国医学, 支气管哮喘, 辩证治疗, 综述
摘要:支气管哮喘属于祖国医学中“哮证”、“呷嗽”、“哮吼”的范畴,为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支气管哮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特点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且多次发作极易发生传变,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长度受到不利的影响,因此早期有效的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总是很高,属于难治疾病之一。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改善和临床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52例和一般护理组48例,护理干预组随访时加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健康教育,提高遵医行为和改善生活习惯;一般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的用药记录评价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降脂药及危险因素控制3类药物的用药依从性;根据问卷调查评价患者吸烟、健康善食及坚持活动等生活方式的依从性;根据患者术后1年内住院复查PCI术了解冠心病事件的再发率。结果护理干预组3类药物的用药依从性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占86.5%、76.9%、69.2%;而一般护理组分别为79.1%、66.7%、41.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生活方式依从性中,有91.05%患者饮食依从性好。结论护理干预组可提高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改善生活习惯,减少冠心病事件的再发。

    作者:李爱群;区美琼;潘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对冠心病心绞痛心内科规范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的探讨和分析

    目的:探析冠心病AP心内科的规范治疗的方法和其治愈效果。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将130例冠心病AP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治疗组,各65例。结果对比组患者52例患者治疗得以改善,8例出现过敏及不良反应暂停用药,5例患者无效;治疗组63例治疗良好,1例出现过敏症状停止用药,1例无效。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均次比对比组少,持续时间短,且不良反应较少。根据两组患者心绞发作次数、持续时长及临床治愈的效果差异看来,治疗组疗效显著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方法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内科规范治疗能达到十分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患者治疗期及预后的生活更趋于稳定。

    作者:唐信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2011年~2013年某院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多重耐药菌种类及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法或ATB细菌鉴定分析仪,依据CLSI2010年标准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到7681株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5670株占74.0%,革兰阳性菌株1046株占13.7%,真菌940株(12.3%)。共分离出多重耐药菌968株,前5位多重耐药菌依次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共516株(53.3%)、非产酶大肠埃希菌169株(17.5%),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12株(11.6%),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MRCNS)94株(9.7%),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76(7.9%),主要是分布在外科、儿科、ICU和内科。在标本分布中,居于前3位的标本是以儿科、ICU、内科痰液为主,共检出353株(36.5%),其次是外科腹腔脓液为主,共249株(25.7%)。结论我院引起医院感染部位多发生在脓液和下呼吸道,以产ESBLs的细菌为主,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对外科、儿科和ICU等科室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控制,以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及蔓延。

    作者:庞彩莲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波依定联用倍他乐克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波依定联用倍他乐克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5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6例,对照组单纯服用波依定治疗,观察组在采用波依定联用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7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依定联用倍他乐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凤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吡喃阿霉素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吡喃阿霉素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初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含吡喃阿霉素和阿霉素的方案化疗。评定两组临床效果。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化疗后临床效果评定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化疗后临床效果评定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的有效率和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伤、脱发、心电图改变)中观察组在消化道反应、脱发、心电图改变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喃阿霉素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和阿霉素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近似,但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后者,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胡秀娟;唐超莉;何春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进展

    秋季腹泻是一组多因素、多病原导致的消化道综合征,80%主要是由A组人类轮状病毒(HRV)引起的急性肠炎,6~12个月的小儿发病率高,且病死率局婴幼儿疾病的第四位。近年来对该病的治疗的探索从未间断,并且在疗效方面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本文在总结前人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就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石泽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64例腔隙性脑梗死的TCD分析

    目的:分析64例腔隙性脑梗死TCD情况。方法选取经MRI或CT确诊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共64例为研究对象,均行TCD检测。结果TCD表现64例患者中23例血液缓慢供血不足,22例血速异常增高,19例血速正常。结论腔隙性脑梗死引起血速异常增高的病因主要以高血压为主,TCD能够作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检查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在本地区较为客观确切的发病率及其原因。方法收集本院3年间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738例,其中纳入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239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约为5.04%,将其发病率与各个实验中心所报道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本实验与各个实验中心所报道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比较明显偏低,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进展型卒中的发病率各个临床报道资料差异相当大,其关键是与各级统计单位级别的不同及纳入标准的差异和现阶段诊治及防治水平的提高等因素相关。

    作者:郑锐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4例行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母婴结局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分娩结局与新生儿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无疼痛率、轻度疼痛率分别为30.77%、4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54%、28.8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母婴结局,有利于保证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且能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吴慧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心电监护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时效分析

    目的: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应用心电监护的有效时间,提高监护水平进行理论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共计一年时间里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发病后,根据心律失常易发生的时间和时段选择性的进行心电监护。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发病后的心电监护的有效时间为2d内持续心电监护24h,2d后每天心电监测的时间段6:00~18:00,5d后为6:00~12:00。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律失常易发时间、时段进行心电监护加强护理观察,可降低病死率、降低住院费用、避免因长时间心电监护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作者:郭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HPLC-ELSD法测定复方桔梗止咳片中桔梗皂苷D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方法来测定复方桔梗止咳片中的桔梗皂苷D。方法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8∶72),流速为0.9mL/min,ELSD漂移管温度为70℃,气体流速为3.0SLPM/min。结果在0.513~10.26μg线性范围内桔梗皂苷D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99.44%,RSD=1.2%(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的控制复方桔梗止咳片的质量。

    作者:张秀丽;郑琰;崔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胸腔积液CEA、CYFRA211、NSE、CA125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癌胚抗原(CEA)、非小细胞肺癌(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CEA、CYFRA211、NSE、CA125测定采用放射免疫(ELISA)方法,标本取自40例肺癌患者和32例非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结果肺癌患者胸腔积液测定CEA、CYFRA211、NSE的阳性率分别为55.6%、94.8%、87.3%,肺癌组CEA、CYFRA211、NSE水平明显高于非肺癌组(P<0.01),两组间CA125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腔积液中检测CEA、CYFRA211、NSE对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红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血清三酰甘油酶方法测定的标准化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三酰甘油的酶法测定标准化。方法对三酰甘油的生物化学及临床意义、酶法测定血清三酰甘油的方法以及测定标准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采用酶法测定血清三酰甘油,与以往国内外文献作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测定方法及标准化分析与国内外现有研究基本一致。结论与现有研究一致,采用酶法测定血清三酰甘油及其标准化分析,可供临床测定TG参考,该标准化体系将继续完善以解决临床测定标准化难题。

    作者:朱妍;刘悦泽;张雪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抑郁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分析

    目的:探讨帕金森抑郁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帕金森抑郁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给予对照组美多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补肝汤加味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的MMSE评分与HAMD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76.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的MMSE评分与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MMSE评分与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的潜伏期N2、振幅P2与振幅P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潜伏期N2、振幅P2、振幅P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帕金森抑郁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栾慧;付经桥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查对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的:探讨查对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将2013年作为实验的阶段,我院手术室管理中进一步完善查对制度,同时将2013年作对照阶段,手术室管理沿用常规管理,各自抽取两阶段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水平、满意度以及安全感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水平、满意度以及安全感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手术室的查对制度可以提高手术室管理水平,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同时需要护理人员针对查对制度存在的问题不断学习以进一步提高手术室管理水平。

    作者:陈碧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某院16种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16种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存在的问题,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收集本院现使用的,具有国药准字Z批准文号的16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对其说明书中标明的配伍输液与文献报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16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标注可以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有8种(50.00%);标注可以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有15种(93.75%);标注可以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有8种(50.00%);无标注的有1种(6.25%)。结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其与输液配伍方面内容不完整、有待规范,建议加强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作者:李美花;朴凤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应用自攻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上颌前牙严重拥挤

    目的:应用自攻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前牙严重拥挤,评价种植体支抗疗效。方法选取上前牙严重拥挤患者5例,于上颌双侧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之间的颊侧分别植入微钛钉种植体。前牙排齐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测量磨牙的治疗变化。结果5例应用微钛钉支抗治疗上前牙拥挤,牙列排齐后中切牙和第一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均未发生显著性移动。结论种植体支抗可实现理想的支抗控制效果。

    作者:赵静;常粲然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

    目的:分析讨论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以及降低剖宫产率应采取的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院(天等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剖宫产的孕妇在住院期间剖宫产手术指征(胎儿窘迫、头盆不称、胎位异常、瘢痕子宫、羊水过少、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社会因素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资料显示,我院的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其中的手术指征有胎位异常、胎儿窘迫、羊水过少、头盆不称等。结论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剖宫产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同时剖宫产率的升高还由于手术指征的放宽和社会因素;为减低剖宫产率,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提高医护人员医疗素质、加强优生优育的教育宣传、减少人为干预。

    作者:农青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生药学的教学改革初探

    在生药学教学过程中优化多媒体课件、重视生药标本教学、充分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等,并注重扩充实验课程项目、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理论及实验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殷丹;詹亚华;贾效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基于B/S模式的医患互动管理平台HIM设计与实现

    医患互动管理平台HIM(患者随访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患者随访管理程序对患者随访工作进行系统的管理和工作流程优化和管理的系统软件。采用BS架构,利用MSSQLServer数据库相关应用技术,设计编写医患互动管理平台HIM系统软件。促进患者与医院、医师之间更好的沟通,把随访中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意见、建议、表扬等多方问题在系统中以特别关注的形式分类记录上报医院,让医院确实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医患互动管理平台HIM系统为患者提供更多优质的人性化服务,更加有效地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石玉娟;金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