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仪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的200例手术病例以及30例手术操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室的流程管理把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的患者接受流程管理,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性的手术管理。调查手术后的患者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满意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3.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4%,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人员的满意度为86.5%,观察组手术人员的满意度为94.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管理可以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手术缺陷,还能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手术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医患互动管理平台HIM(患者随访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患者随访管理程序对患者随访工作进行系统的管理和工作流程优化和管理的系统软件。采用BS架构,利用MSSQLServer数据库相关应用技术,设计编写医患互动管理平台HIM系统软件。促进患者与医院、医师之间更好的沟通,把随访中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意见、建议、表扬等多方问题在系统中以特别关注的形式分类记录上报医院,让医院确实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医患互动管理平台HIM系统为患者提供更多优质的人性化服务,更加有效地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石玉娟;金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住院患者有计划性的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结果通过教育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掌握了调整饮食及运动疗法的重要性、认识到控制血糖的方法,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控制糖尿病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金香玉;乔丽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科护士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我科于2011年7月开始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分别对实施前6个月和实施后6个月新生儿科护士病情评价准确率、护理工作落实率、护理记录准确率以及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差别。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士病情评价准确率、护理工作落实率、护理记录准确率、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提供了一种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对护士护理能力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邵俊芳;李茂盛;黄慧琪;肖智洁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在本地区较为客观确切的发病率及其原因。方法收集本院3年间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738例,其中纳入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239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约为5.04%,将其发病率与各个实验中心所报道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本实验与各个实验中心所报道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比较明显偏低,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进展型卒中的发病率各个临床报道资料差异相当大,其关键是与各级统计单位级别的不同及纳入标准的差异和现阶段诊治及防治水平的提高等因素相关。
作者:郑锐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帕金森抑郁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帕金森抑郁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给予对照组美多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补肝汤加味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的MMSE评分与HAMD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76.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的MMSE评分与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MMSE评分与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的潜伏期N2、振幅P2与振幅P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潜伏期N2、振幅P2、振幅P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帕金森抑郁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栾慧;付经桥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复杂肾结石患者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复杂肾结石患者给予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52例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36例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3.3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肾结石患者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能够缓解身体不适,减少感染等并发症,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作者:张巧荣;沈素卿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应用自攻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前牙严重拥挤,评价种植体支抗疗效。方法选取上前牙严重拥挤患者5例,于上颌双侧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之间的颊侧分别植入微钛钉种植体。前牙排齐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测量磨牙的治疗变化。结果5例应用微钛钉支抗治疗上前牙拥挤,牙列排齐后中切牙和第一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均未发生显著性移动。结论种植体支抗可实现理想的支抗控制效果。
作者:赵静;常粲然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后的狼疮活动情况与妊娠结局。方法将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院治疗的3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依据患者妊娠后狼疮病情发展控制情况,分为狼疮活动组11例与狼疮控制组26例。结果狼疮活动组并发症发病率高于狼疮控制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活动组低于34孕周分娩患者显著多于狼疮控制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活动组终止妊娠平均孕周低于狼疮控制组,新生儿体质量显著少于狼疮控制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SLE合并妊娠时,病情出现进展活动,SLE患者妊娠时对其病情进展的控制情况与妊娠结局影响较大,需要加强孕期检测,控制并发症发生。
作者:何春媚;张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其为学生创设出比较真实、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讨论,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当中合理的应用此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在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中对PBL教学法的应用与体会。
作者:刘俊香;王陪陪;孙红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美容牙医学在口腔修复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4月口腔修复患者78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修复方法行牙齿修复;观察组在常规口腔修复基础上注意与美学相结合行牙齿修复,将两组患者牙齿修复效果及治疗时间、费用等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牙齿修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治疗费用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美容牙医学应用于口腔修复门诊患者治疗中,在满足牙齿生物力学原则基础上,将美学原理应用其中,既达到了牙齿的实用性,又满足了患者对审美的需求,对提高患者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国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应用心电监护的有效时间,提高监护水平进行理论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共计一年时间里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发病后,根据心律失常易发生的时间和时段选择性的进行心电监护。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发病后的心电监护的有效时间为2d内持续心电监护24h,2d后每天心电监测的时间段6:00~18:00,5d后为6:00~12:00。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律失常易发时间、时段进行心电监护加强护理观察,可降低病死率、降低住院费用、避免因长时间心电监护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作者:郭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读经典”的目的在于“做临床”,培养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是中医经典课程的关键任务,现在由于学生的扩招,以及临床见习和实习场地有限,也成为中医药院校一时无法解决的难题。因此,根据现实情况,本文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为着眼点,设想从模拟临床、经验传承等方面探讨中医经典课程课程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望能对中医专业学生的培养尽绵薄之力。
作者:肖碧跃;喻嵘;李鑫辉;李花;艾碧琛;易亚乔;刘娟;郜文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子靶向药物索拉菲尼对胃癌SNU-1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索拉菲尼作用于胃癌SNU-1细胞株,采用MTT法分别检测不用浓度药物组对胃癌细胞SNU-1的抑制作用。结果在相同的药物浓度下,随着作用时间(24h、48h、72h)的延长,索拉菲尼对人胃癌SNU-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5),在相同的干预时间,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索拉菲尼对人胃癌SNU-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P<0.05)。结论索拉菲尼可抑制体外胃癌SNU-1细胞株的增殖,为在临床治疗胃癌提供基础依据。
作者:陈晓萌;樊鹏利;秦玉花;赵红卫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1例经手术证实的异位妊娠的声像图像表现。结果异位妊娠发生在输卵管壶腹部52例,宫角2例,输卵管伞部6例;宫颈妊娠1例;破裂48例,未破裂13例。结论异位妊娠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掌握其特点可以进一步提高超声的诊断符合率。
作者:牛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总结中药五苓散的临床药理作用,探讨中药五苓散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西医常规保守治疗+中药五苓散。观察对比指标包括:清醒时间及清醒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的平均清醒时间是(3.74±0.48)d,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清醒率达49例(98%),GCS评分(9.74±0.35)分;对照组50例患者的平均清醒时间是(6.13±0.79)d,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清醒率达40例(80%),GCS评分(7.58±0.49)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1个月清醒率显著大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6%,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药五苓散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天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FDP与DD定量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及评估。方法将2014年1~10月本院各临床科室患者及健康人群1036例,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其进行FDP与DD定量检测,做综合分析,以评估二者联合应用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健康人群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原发性纤溶与继发性纤DD溶差异较大,生理因素与健康人群也有一定差异。结论FDP及DD联合检测在PTP中高危险度患者的鉴别,原发性纤溶与继发性纤溶鉴别以及在溶栓治疗中的实时检测,都有重要意义,二者联合检测在临床诊断治疗中更有价值,特别是诊断DIC能明显提高敏感度,特异性和诊断率。
作者:秦治亮;何召新;李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4例行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母婴结局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分娩结局与新生儿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无疼痛率、轻度疼痛率分别为30.77%、4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54%、28.8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母婴结局,有利于保证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且能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吴慧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吡喃阿霉素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初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含吡喃阿霉素和阿霉素的方案化疗。评定两组临床效果。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化疗后临床效果评定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化疗后临床效果评定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的有效率和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伤、脱发、心电图改变)中观察组在消化道反应、脱发、心电图改变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喃阿霉素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和阿霉素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近似,但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后者,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胡秀娟;唐超莉;何春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秋季腹泻是一组多因素、多病原导致的消化道综合征,80%主要是由A组人类轮状病毒(HRV)引起的急性肠炎,6~12个月的小儿发病率高,且病死率局婴幼儿疾病的第四位。近年来对该病的治疗的探索从未间断,并且在疗效方面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本文在总结前人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就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石泽章 刊期: 2015年第15期